第一章 各路大神

關燈
哆哆嗦嗦地問:“他……他是怎麼掉……下去的?” 蔣志面色煞白,一言不發。

     林岚看完卷宗材料,已經到了晚上十點多了,雨比之前下得還大,沒有一點要停下的迹象。

    她走到門口,正準備沖進雨裡去攔車時,被一隻有力的手給拽了回來,她回頭一看,一張放大的俊顔映入眼眸。

     “林組長,這麼晚你怎麼還在院裡?” “這話應該我問你吧?” 林岚笑道:“我加班呢,明天要沾汪叔的光,參加檢委會呢。

    ” 林遠昊沒理她這茬,問道:“你的傘呢?” “我沒帶傘,早上出門天氣還挺好。

    ” 林遠昊撇了撇嘴,道:“也是,你從來不看天氣預報,更不懂未雨綢缪。

    ” 林岚不在乎道:“可我運氣好啊,這個點都能碰到熟人,組長,捎一腳呗。

    ” 這話從她嘴裡說出來,一切都那麼地理所當然,林遠昊有些無奈。

     林遠昊撐開傘,林岚毫不客氣地鑽到傘下,跟着他去取車。

    雨太大了,雖然這傘夠大,可林岚的肩膀還是被淋濕了,她下意識地朝林遠昊那邊躲了躲,整個人都快挨到他身上了。

    林遠昊有些發窘,但他并未将林岚推開,而是不着痕迹地把傘朝她那邊挪了挪,任由自己半邊身子露在雨水中。

     深夜的雨水裹着寒氣,剛上車沒多久,林岚就接連打了兩個噴嚏。

    林遠昊遞給她一盒抽紙,随即打開車上的暖氣,悶聲道:“以後一個人加班别太晚了,女孩子走夜路還是不安全。

    ” 也不知是暖氣的作用,還是這突如其來的關心帶來的感動,林岚覺得暖暖的,用抽紙吸着衣服上的水,嘴裡甜甜地奉承着。

    林遠昊聽在耳裡格外受用。

     林岚打小就是個熱絡的性格,别人對她好一分,她準得回報十分。

    她剛開始和林遠昊共事的時候,沒少挨批,要說心裡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可是後來跟着林遠昊本領見長,也明白了他那份嚴師出高徒的苦心,情感上就與他格外親近起來。

    再加上後來共事中産生的那份信任與默契,不知不覺中,林遠昊已經成了她最親厚的人。

     她無意中瞥到林遠昊的衣袖全濕了,哎呦了一聲,抓起一大把抽紙就去擦。

     “組長,你遭的水災比我的還嚴重,唉,都賴我,都賴我。

    ” 林遠昊反應過來,低頭一看,臉都黑了。

    他一把抓住林岚四處闖禍的手道:“停停停。

    ” 林岚低頭一看,林遠昊的深色毛衣上和車上都毫無幸免地一片雪白紛飛,座闆的縫隙裡也掉了不少紙屑,這洗衣和洗車的難度可是肉眼可見的。

     她忙閃到一旁,把一大團潮濕的紙團捏在手裡,使勁地擠壓着,盡量讓紙團變小,降低存在感。

     林遠昊鼻子都要氣歪了。

     過了半晌,林岚小聲哼哼道:“那個,衣服我送去幹洗,車我也送去洗。

    ” “打住,這衣服和車我還要的。

    ” 林岚被他這話噎住了,一副偃旗息鼓的模樣,可憐巴巴地看了他一眼。

     林遠昊莫名心軟,無奈道:“算了,也沒多大的事兒,你自己回去記得洗個熱水澡,今天寒氣挺重的。

    ” “沒事兒,我皮實着呢,病不了。

    ”林岚見他不氣了,立馬又生龍活虎起來,笑容燦爛得如同初綻的夏花。

     林遠昊被她感染,臉上浮起了笑容。

     早晨的陽光給涵江市人民檢察院的大樓鍍上了一層暖金色,耀眼的檢徽在大樓中央熠熠閃光。

     檢委會的案件讨論會在九樓的綜合會議室召開。

     林岚偷偷地打量着,檢察長、分管檢察長、各個處室的處長基本上都在,果然如汪海彬所說,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台電腦,上面可以看到彙報的提綱和證據。

     分管公訴的陶觀遠檢察長宣布:“下面進行今天檢委會的第一項議題,公訴處汪海彬檢察官審查的方大威、蔣志故意殺人案件是否改變定性,下面由承辦人彙報。

    ” 汪海彬将案情彙報下來,整個事實和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案件的争議焦點主要集中在方大威和蔣志的行為如何定性上。

     有的人認為,這兩個人的行為是間接故意殺人,有的人認為是過失緻人死亡,還有的人認為方大威應該認定為過失緻人死亡,蔣志應該認定為故意傷害緻人死亡。

     這幾個觀點不僅在定性上不同,在量刑上差距也非常大。

     如果認定為故意殺人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故意傷害緻人死亡,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果認定過失緻人死亡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訴部門經過小組讨論、處内讨論、與公安局開碰頭會,對于究竟認定什麼罪名最終沒有達成共識,形成了幾種意見。

     汪海彬彙報完了案件的事實證據和分歧之後,會議進入了第二項議程,由檢委會委員提問、讨論并發表各自的觀點。

     最先發表意見的是分管控申、案管和辦公室的何副檢察長。

    何檢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檢察長,汪海彬知道他以前在區政法委做過書記,參與過不少案件的協調,是一位協調經驗非常豐富的老領導,現在分管控申的工作,天天和群衆的控告申訴打交道。

     何檢最關注的是案件會不會引起輿論風險,激化社會矛盾,通常他發表觀點也會重點圍繞着案件風險這一塊兒。

     果然,何檢一開口就說:“死者王川的父母在得知案件移送到我們院以後,多次到涵江市人民檢察院來上訪,我們控申窗口承擔了不少壓力。

    被害人家屬要求殺人償命,而且公安機關也認定的是故意殺人,區檢察院批捕的罪名也是故意殺人。

    如果我們院在審查起訴環節改變定性,就必須得改準了,不然将來的矛頭就會指向市院。

    我剛剛聽了彙報,三種觀點各有各的道理,定故意殺人,我認為也沒有明顯的錯誤嘛。

    咱們市檢察院對口的是市中院,根據管轄的規定,中級人民法院通常受理的是有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案件。

    所以,一旦全案認定過失緻人死亡罪,這個案件就需要轉管轄到北嶺區人民檢察院。

    如果案件轉給了區裡面,外界難免會産生市檢察院矛盾下移的揣測。

    這些都是将來潛在的輿情風險。

    我認為,不可貿然改變定性。

    ” 分管偵查監督處和二審處的馬副檢察長是剛提拔上來的,科班出身的刑法學博士,他對案件往往有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二人主觀上更多的是想擺脫王川的追趕,因為車速不快,兩人以為出不了多大的事兒,因為誤判,釀成事故。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二人主觀上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屬于過失。

    根據主客觀相一緻的原則,我同意認定為過失緻人死亡罪。

    ” 分管研究室和辦公室的劉副檢察長首先對馬檢認為方大威的行為構成過失緻人死亡罪的觀點表示了贊同,可是接下來的意見又和馬檢不一樣,他認為認定蔣志故意傷害緻人死亡更為妥當,理由是,蔣志掰開了王川的手,使他跌下了車。

     馬檢和劉檢各為業務和理論方面的專家,他們的觀點對于案件的定性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可今天這兩位的意見也不一緻,趙雲蕾和汪海彬對視了一眼,估計今天很難形成一緻意見。

     檢察長們的意見發表完了,接着就是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發表意見了,大家果然都是各執一詞,并未形成統一意見。

     在輪到批捕處的陳處長發表意見時,場上的局勢又有了一番變化。

     陳處長以前在公訴處當過七年的副處長,後來又在批捕處當了六年的處長,對批捕的工作很熟悉。

     “這個案件是區檢察院批捕的,如果改了定性,多多少少對于批捕的工作有影響,起碼會落一個批捕罪名不準确的口實。

    ” 馬檢有些不悅,語氣也變得有些重。

     “我們不能為了檢察機關不落口實就不分青紅皂白地認定重罪。

    咱們自己都不能堅持依法認定,還怎麼去監督别人!” 陳處長的口氣也有些硬:“方大威和蔣志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具備一個正常人的認知和判斷。

    方大威看到有人扒在車上還繼續往前開,就是放任危害後果發生。

    蔣志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對扒在車上的王川既打又踢的,導緻對方跌下車被碾死。

    這行為難道不是造成王川死亡的直接原因嗎,不應該承擔殺人的刑事責任嗎?” 現場的氣氛有些尴尬。

     檢察院自己逮捕的案件,要由檢察院自己來改罪名,本來就是一件挺為難的事情。

    更何況,這起案件的處理結果還将牽涉輿情風險、接訪壓力、各個部門的考核及案件質量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稍有不慎,就會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

     鄭檢察問王建波:“王處長,你作為今天彙報議題所在處室的領導,你有什麼意見?” 王建波心想,剛才陳處長明擺着是對公訴改定性有意見,如果自己駁了回去,不用說這老陳的矛頭一下子就會對準自己,可是不說吧,案子上的事兒,自己作為部門負責人,肯定得發言。

     他想了想,決定把球傳給趙雲蕾。

     趙雲蕾是個副處長,又是個年輕的女同志,論資曆是晚輩,陳老頭不至于當場對她發難。

    萬一不行,王建波還可以更正或者補充,公訴處總算有個退路。

     王建波道:“這起案件從審查,到第一次退查,再到幾次讨論會議,趙處長都全程參與了,下面就由趙處長詳細闡述一下定罪的理由。

    ” 趙雲蕾也沒辦法,隻能硬着頭皮上了。

    她先謙虛了一下,說道:“各位領導從大局出發,從社會效果出發,發表了很多寶貴的意見,高屋建瓴,對我們非常有啟發,讓我們注意到了一些之前忽略的問題。

    回去之後,我們會進一步完善相關的工作。

    ” 說到這裡,趙雲蕾略微停頓了一下,掃視了一下四周,覺得氣氛不似剛才那麼緊張,心裡也松快了些。

     她輕輕地咳了咳,接着說道:“關于本案的定性問題,我們處進行了多次讨論。

    區分間接故意殺人罪和過失緻人死亡罪,關鍵要看行為人主觀上對于死亡結果的發生是希望避免,還是放任發生。

    從承辦人剛才彙報的案情和介紹的現有證據來看,方大威和蔣志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案發當時的車速非常慢,可能才二十幾碼。

    方大威當時不能确認蔣志是否已經安全上車,所以并沒有加速。

    雖然方大威看到王川扒在車後,可是車速很慢,他主觀上以為可以避免危險發生,這種主觀心态對于危險的發生是過失而非故意。

    ” 說到這裡,趙雲蕾頓了頓,她看了看,大家似乎都在認真地聽,于是松了一口氣。

     “至于蔣志,他剛剛跳上車,以為擺脫了王川的追趕,可是沒想到王川也跳上了車,并且和他發生了打鬥。

    在車輛還在行駛的狀況下,他将王川推下了車。

    我想強調的是,無論車是否行駛,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将人從高處推下,對其健康造成傷害這一危害後果是應當明知的。

    ” 馬副檢察長打斷了趙雲蕾的發言。

     “趙處長,依你看,蔣志能夠預見到什麼程度呢?” 趙雲蕾不卑不亢地答道:“在本案中,車輛還在行駛,王川被人從車上推下,肯定會失去平衡,人在落地之後,頭部、身體着地的概率都不小,現實中也不乏打鬥中将人推倒,導緻腦部着地重傷或死亡的例子。

    此時的蔣志,雖然對于死亡的危害結果,主觀上是過失,可是對于故意傷害會給他人身體造成損害的結果,主觀上卻是故意的。

    ” 馬副檢察長說道:“既然你說這個時候的車速很慢,那你為什麼一定要認定蔣志主觀上是故意而不是過失呢?” 趙雲蕾道:“畢竟蔣志是從高處将人推下,即便車速很慢,也至少是一個放任的間接故意。

    而故意傷害緻人死亡,行為人的主觀對于死亡後果的發生是過失,對于傷害後果的發生是故意,蔣志、方大威的主觀認識不同,應當分别定罪。

    而且,一名嫌疑人被認定故意傷害緻人死亡,全案的管轄權依然在我們市檢,可以避免矛盾下移等負面猜測。

    ” 趙雲蕾一番分析下來,推理嚴謹,論據充分,思慮周全,不僅林岚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多數參會者的臉上也露出了贊許的神色。

     最後的關鍵時刻到了,現在三種不同的意見都有擁趸者,票數最高的是定兩個過失和分别定過失與傷害這兩種觀點。

    那麼,關鍵的就是鄭檢察長的意見了。

     按照習慣,一把手的觀點要最後發表,避免對其他與會者的發言産生影響。

     鄭檢察長準備發言時,現場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他。

     林岚心裡想:“做一把手可真不容易,大家都這麼眼巴巴地瞧着,壓力該有多大。

    ” 她正胡思亂想着,鄭檢察長開始發言了,林岚趕緊收斂心神。

     “我們今天讨論了很多關于案件風險的問題,但是作為檢察機關,我們最主要的職責還是要立足于公正執法,不能說有這樣的困難,那樣的風險,就犧牲法律的公正,讓案件帶病起訴。

    其實,剛才的案件,認定故意殺人,我個人認為是不恰當的,都認定過失犯罪,顯然也不能全面評價蔣志行為的危害性。

    至于認定上述罪名的理由,幾位同志在剛才發表意見時都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不重複了。

    我同意趙雲蕾的觀點,對兩個人分别定罪。

    同時犯并不一定就是共同犯罪,方大威并不知道蔣志在後面做了什麼,兩人之間缺乏意思聯絡,不構成共犯,蔣志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 說到這裡,趙雲蕾和王建波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鄭檢發表自己的定罪觀點後,又強調了幾點。

     “案件起訴之前,證據方面公訴這邊還要再鞏固一下,既然要改罪名,就要改得有理有據,經得起法庭的調查,經得起曆史的檢驗。

    另外,控申方面要配合公訴部門做好家屬的釋理說法和安撫工作,在賠償方面也要多向嫌疑人這邊做一下工作,注意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

    ” 散會後,鄭檢特地走到趙雲蕾身邊,誇道:“小趙啊,今天的彙報很不錯,條理清晰,有理論,也結合了實際,最重要的是有擔當,不和稀泥。

    這才是一個法律人應有的素質。

    ” “哪裡,我們這都是按照您平時強調的公訴人應有的責任來做的。

    ” 鄭檢今天心情不錯,他指着林岚道:“這個就是從技術處調過來的林岚吧?很不錯嘛,第一次上檢委會,記錄得還挺全面的,不容易啊。

    ” 林岚沒料到檢察長居然對自己的情況這麼了解,還當面給了表揚,不好意思道:“謝謝領導誇獎。

    ” 鄭檢問:“你在技術處不是跟着林遠昊嗎?怎麼,不喜歡技術工作?” 林岚撓撓頭,解釋道:“也不是不喜歡技術工作,而是我想成為一名公訴人,一名懂技術的公訴人。

    ” 汪海彬在一旁接話道:“鄭檢,這丫頭在公訴處進步非常快,别看她年紀小,技術方面的業務卻很精通,她運用技術知識,在好幾起案件中出了不少金點子呢。

    ” 鄭檢突然問道:“剛才在會上,我讓你們繼續強化一下這個案件的證據,你從技術的角度跟我談談,有些什麼途徑強化啊?” 林岚絲毫不怯場,略想了想,答道:“車速不快,目前隻有兩名嫌疑人的說法。

    一旦翻供,就會影響案件的認定,所以,利用技術手段尋找印證車速的證據就是一個補強證據的途徑。

    ” 鄭檢頓時來了興緻。

     “你說說看,是什麼技術手段?” “其實,刹車距離,也就是刹車痕迹的長度與刹車前的速度是有一個換算公式的,當然,還要結合路面的摩擦系數和車輛本身的重量等因素。

    根據這些計算出刹車前的車速,就能夠以客觀數據來印證言辭證據,說服力顯然更大一些。

    ” “不錯啊,林岚,技術知識的确能幫助檢察官拓寬證據采集渠道啊!還有沒有其他的思路,一塊說說。

    ” 林岚想了想,道:“可以做一個偵查實驗。

    測出速度後,找一輛同樣的車,模拟一下案發時的場景,親身經曆後的感受和照本宣科肯定是不一樣的,對于犯罪嫌疑人的主觀心态和被害人所遭遇的危險程度會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

    ” 鄭檢對汪海彬道:“林岚剛才的想法啟發了我,我有一個想法,今後的檢委會,如果涉及技術方面的問題,要通知技術處的技術人員出席檢委會的讨論。

    這樣既可以實務辦案,促進技術發展,也可以技術知識啟發辦案思維。

    ” 林岚聽到鄭檢察長的話,臉上浮現出抑制不住的興奮。

    技術部門的小夥伴們也有機會參加檢委會了,技術人員從此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林岚回去後迫不及待地向技術處的小夥伴們轉達了這個好消息。

    大家歡天喜地,約好中午一起聚餐。

     玉泉街拐角處的串串香是年輕人經常光顧的地方。

    裝修極其簡陋,木桌條凳,門口挂着幾串紅辣椒,典型的不靠外貌、靠材料的“蒼蠅館子”。

     服務員把鍋底端上來的時候,紅紅的湯料上漂着兩串花椒,青綠的顆粒襯着紅色的底油,飄着誘人的香味兒。

    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等着鍋底翻滾。

     劉鋒朝林岚豎起了大拇指:“技術人員今後能夠列席檢委會,都是你的功勞,哥哥我大寫的服!” 江旎用手捏了捏林岚腮邊的肉,笑嘻嘻地說:“咱們這岚女俠小試身手,就讓領導們充分意識到技術工作的重要性了。

    以前有些不長眼的還說咱們部門是檢察院的邊緣部門,現在該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了吧!” 林遠昊也難得開了金口:“技術加法律,的确是一條值得堅持走下去的路。

    ” 林岚在一片褒獎中,有些陶醉,嘿嘿地傻笑着。

     林遠昊用筷子敲了敲杯子,道:“差不多行了啊,别得意得找不着北了。

    ” 江旎笑道:“當初你要跟着我學法醫,哪用得着看你們組長臉色,更不用天天夾着尾巴做人,早就無法無天了。

    ” 劉鋒打趣道:“江大美女,你就别剃頭挑子一頭熱了,咱們岚女俠向往的是成為一名叱咤法庭的公訴人,與辯護人唇槍舌劍,快意江湖,你那什麼法醫的,太血腥,太枯燥,人家瞧不上。

    ” 江旎一聽不幹了:“诶,我說大劉,你懂啥啊?什麼叫作血腥、枯燥啊?每年的暴力類刑事案件占的比例可是相當可觀的,公訴人沒有點法醫常識,在審查這類案件時,如何判斷是不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确實充分啊?” 大劉連忙投降:“對,對,對,是我狹隘了啊,咱江大美女的專業在咱們技術口,必須是頭把交椅啊。

    ” 大夥兒看到大劉那誇張的表情都笑了起來。

     林岚扭頭對逯超群說:“今天上午彙報的案子,待會兒有活兒派給你。

    ” 逯超群斜着眼道:“想使喚我,你得把上次答應我的事兒給圓了。

    ” 林岚有了心病,被他說得害臊,故意岔開話題。

     “好了好了,鍋都開了,别光顧着聊天了,開吃,開吃。

    ”她說着就拿起一把牛百葉和毛肚串串放到鍋裡燙了起來。

     江旎也不甘示弱,抓了一把牛、羊肉的串串放了進去。

    大家被美食誘惑着,各自挑選着心儀的食物,一邊吃,一邊相互打趣,一片歡聲笑語。

     正吃着,江旎将面前的大麥茶舉了起來。

     “我提議,咱們敬林岚一杯,自從她去了公訴那邊,我是沒少聽到公訴的人誇她,丫頭這是給咱們技術處長臉了。

    ” 大夥兒一聽,紛紛舉杯,就連林遠昊也端起了杯子。

     林岚站起來,朝在座的各位作揖道:“你們都是師父和前輩,肯定是我敬你們。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和幫助,傳道授業解惑,我在這裡以茶代酒,敬大家。

    ”說完,将杯子裡的茶水一飲而盡。

     大劉頓時有些傻眼,望着林岚欲言又止道:“林岚,剛才你去點串兒,我幫你洗了杯子和筷子,你那杯子裡面的水我忘記倒了。

    ” 林岚氣得推了劉鋒一把。

     “你故意的吧,我喝的時候你不說,都喝完了你才說!” 大夥兒頓時爆笑成一片。

     逯超群搖頭晃腦道:“我讀大學那會兒,迷上了電腦遊戲,上鋪的兄弟是足球社的,成天汗流浃背。

    一天我在宿舍打怪獸打得正起勁兒,我那兄弟進來問了我一聲,你這水涼的吧,借我喝一口。

    我也沒在意,就說好。

    突然他把水噴了一地,問我,你這杯子裡面放的什麼啊?我這才想起來,我剛剛洗碗,油比較多,就擱了點兒洗潔精泡着,轉眼就忘了,被他一頓牛飲了。

    ” 衆人好不容易止住了笑,被逯超群這麼一說,又笑成了一團,連林遠昊的嘴角都直往上翹。

    林岚見他一向清冷的臉因為吃了辣椒染上暖色,再添上一抹笑容,顯得格外溫暖雅俊,不禁有些出神。

     林遠昊一擡眼,正好看到林岚呆呆地盯着自己看,眉梢眼角彌漫出一抹暖色。

    他輕輕咳了一聲,可林岚半點反應也沒有。

     林遠昊沒惱,他拿起幾串林岚最喜歡的牛肚,放到她碗裡,輕聲道:“别愣着了,快吃。

    ” 林岚反應過來,自己居然死死盯着林遠昊看了半分鐘時間,她覺得臉有些發熱,拿起牛肚匆匆忙忙地啃着,不料屋漏偏逢連夜雨,被辣椒給嗆住了,咳得驚天動地。

     逯超群在一旁看得有趣,故意把飲料瓶塞給林遠昊。

     林遠昊倒也淡定,一句話沒說,就擰開瓶蓋,把林岚面前的杯子斟滿了,繼續埋頭扒拉着自己碗裡那幾根青菜。

     林岚有些不好意思,她低下頭喝飲料時,偷偷用眼角瞟了林遠昊一眼,見他面色如常,這才松了一口氣。

     林岚中午吃得太多,到了下午上班的時候,還是覺得腹脹,于是泡了一杯山楂水,用來消消食。

    她心裡記挂着鄉村車禍案,端着杯子,抱起案卷就去找逯超群。

     林岚把案卷往逯超群桌上一攤,逯超群朝她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你使喚起我來倒是挺順手。

    ” 林岚觍着臉央求道:“江湖救急。

    ” “那你答應我的事兒,怎麼這麼久都沒有進展?” 林岚長歎一口氣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組長那性格,成天除了工作就沒兩句話,冷冰冰的,拒人千裡之外,那趙安琪攻勢那麼猛,他都視而不見,我能怎麼辦?” “你和他在一個院裡,近水樓台先得月不懂啊?” 林岚後知後覺。

     逯超群恨鐵不成鋼地搖頭道:“看來你是真不懂,都賴我,是我高估了你的情商!” “别成天拿我的情商說事兒,你情商高,怎麼也沒見你俘獲江旎姐的芳心。

    ” 逯超群做出一副西子捧心狀,恨聲道:“那是因為,我沒有你這麼好的情場助攻手。

    你這段朽木,真是白瞎了我這麼好的助攻手。

    ” 林岚不想再和他扯這個話題,含混地搪塞着,許了一堆保證,接着就把帶過來的照片一股腦兒堆在逯超群面前。

     現場照片、刹車痕迹細部照片、屍體倒地的照片、肇事的農用車照片等一應俱全。

     逯超群懶懶道:“不錯,還算齊全。

    說說看,你想解決什麼問題?” 林岚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照你的意思,是想通過刹車痕迹的長度來計算刹車前的車速?” 林岚嗯了一聲,又接着說:“當然,還要結合路面的摩擦系數和車輛本身的重量等因素。

    ” 逯超群指着其中一張輪胎的細部照片道:“這上面粘着的是什麼?” “這些是碎米粒和稻草稈。

    案發的時候,正好趕上了秋收,農村有些種糧食的老鄉,每到這個時節,會把谷子鋪上稻草攤在路上,通過往來車輛的外力碾壓,使得谷子的外殼脫落,回頭再過篩除殼,起到舂米的效果。

    這些,就是在路上粘上的。

    ” 逯超群摸了摸下巴,道:“那做一個偵查實驗,計算出路面摩擦系數後再去計算速度不行嗎?” 林岚說:“原理上是這樣,可是,那樣一來就必須弄清楚,這些稻草和米是在之前的路上粘上的,還是發生事故時的路面就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弄清楚,得出的路面摩擦系數就不準确,自然測算出來的速度就不準确了。

    ” “找證據來印證一下不就結了?” “找你就是為這事。

    公安那邊調取了這一段路上的監控,不過隻是遠景探頭,隻能看清車輛通過,看不清路面的情況,所以我想找你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

    ” 逯超群從林岚手上接過寫着“路面監控”的光盤,熟練地放入視頻分析儀的光驅中。

    很快的,屏幕上出現了那台拖拉機肇事的整個過程。

    逯超群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有好幾處都停了下來,逐幀審看。

     “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畫面很流暢,也拍攝到了足夠的時段,路段的标志物也比較清晰。

    隻需要測算出标志物之間的距離,再除以通過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就可以了。

    ” “這麼簡單?” “本來沒這麼簡單的,不過,這個視頻的基礎不錯。

    ” “怎麼講?” “做視頻分析的,其實最不喜歡在這種空曠地測速了。

    要知道在市區,道路兩旁的标志物都是些建築,分布密集,比鄉村道路旁的田地、樹木更容易找到對應物,從而取得參數。

    不過,你這個視頻中的農用車路過的是個岔路口,經過的地方又是堤壩,将從岔路口到上堤口的距離一測量就結了。

    ” “原來如此。

    ” 逯超群指了指農用車的照片,道:“從照片上看,這個車身後面比較高,即便車速不快,摔下去還是很危險的。

    不過我也支持你找到肇事車輛,在上面進行偵查實驗的做法,畢竟現場的感覺最真實。

    ” “謝了,到底是計算機和視頻的專家,厲害厲害,佩服佩服。

    ” 在逯超群的幫助下,林岚很快就測出了刹車前的車速是29碼,的确很慢。

    偵查實驗也進行得很順利,案件很快就按照趙雲蕾的意見起訴了。

     半個月後,汪海彬将一沓出庭預案交到林岚手上。

     “明天庭審,你把出庭預案校對一下,順便看看有什麼可以補充的。

    ” “這不就是上次那個鄉村車禍案嗎?” “是啊,明天在法庭上,涉及技術問題的舉證任務,就交給你了。

    ” 林岚既緊張又興奮。

    舉證既能鍛煉辦案人對證據的歸納能力,也能提高辦案人在庭審中的表達能力。

     中級人民法院的大樓,進門處有一座獬豸的雕像,林岚一開始以為是麒麟,還詫異怎麼放個吉祥物在這裡。

    她這個無知的想法被逯超群知道後,被賞賜了無數個白眼。

    為此,林岚特地在百度上查了一下,才知道獬豸雖然長相與麒麟接近,額上卻有角,全身長着濃密黝黑的毛。

    這神獸又叫“直辨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了解這神獸的寓意後,林岚再看到這座雕像,總覺得它雙目炯炯有神,仿佛洞悉了這世間的一切罪惡與虛僞。

     法庭莊嚴肅穆,這次林岚終于不再是一個跑龍套的,而是有了自己正經八百的任務。

     法庭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庭審永遠充滿着變數,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對手,下一步棋是否會出乎你的意料。

     在第一波訊問中,蔣志就否認了自己有傷害王川的故意,他的辯護人趙罡也認為整個事情就是一個意外,提出了無罪辯護。

     汪海彬問蔣志:“你說你不是故意的,那你說說看,車還開着,你把人從車上那麼推下去,會不會摔傷?” “我真沒想那麼多,當時他抓着我的頭發,我疼得很,就扯開了他抓我頭發的手,我隻是想掙脫他,并沒有想到他會摔下去,更不知道他會被碾死。

    我那是那個什麼條……什麼應?……”蔣志撓了撓頭,臉憋得紅紅的,過了一會兒才蹦出一句,“對了,條件反射,應激反應。

    不是想害死他。

    ” 蔣志後面的辯解讓林岚差點笑噴了,可法庭上哪能笑,她差點憋出了内傷。

     汪海彬有些惱火地問:“我是問你有沒有想到對方會受傷,不是問你想不想害死他,你聽清楚了再回答。

    ” 蔣志欲言又止,最終梗着脖子說道:“沒想到。

    ” “被告人蔣志,公訴人提醒你,在法庭上要如實供述,這關系到你的認罪态度。

    ” “我說的都是實話。

    ”蔣志依然嘴硬。

     汪海彬也沒和他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直接結束了訊問。

     輪到辯護人趙罡發問的時候,他先問的是方大威。

     “你當時開車的速度快嗎?” “我開得很慢,先是因為我怕開快了蔣志趕不上來,後來我從後視鏡看到王川扒在後面,就不敢加速了。

    ” “你知道後面有人為什麼不停車呢?” “我當時猶豫了一下。

    ” “你為什麼猶豫?是不是擔心王川找來的人打你,不敢停車?” 汪海彬馬上舉手示意:“反對,審判長,辯護人用暗示答案的方式進行發問,有誘導發問之嫌。

    ” 審判長輕輕敲了敲法槌。

     “辯護人,注意一下你的發問方式。

    ” 趙罡換了一個問題。

     “你和蔣志以前與被害人之間有沒有矛盾?”“沒有。

    ” “王川是怎麼掉下去的?” “聽蔣志說是他推下去的。

    ” “那也就是說,你隻是聽說,并沒有親眼看到啰。

    ” 方大威愣了一下,老老實實答道:“是的,我沒親眼看到。

    ” 趙罡的神情有些得意,他開始問蔣志。

     “你認為王川扒車是要幹什麼?” “他還能幹什麼,揍我呗。

    哦,對了,他還叫了人,到時候他們一起揍我們。

    ” “那你害怕嗎?” “我很害怕,他這人平時就橫得很,落到他手裡準沒好事。

    本來是他的車攔了路,他還先罵人,還要叫人來打我們。

    ” “當時車速快嗎?” “不快。

    ” “你是故意把他推下車嗎?” “我不是,是他抓我頭發,我疼得很,就随手那麼一揮。

    ” “你想過他會掉下去摔死嗎?” “我發誓沒有,車也沒多高,開得又慢,他掉下去純屬意外。

    ” 聽到這兒,不少旁聽人員開始竊竊私語。

     “這王川不是啥好東西,該!” “就是,兔子急了還咬人呢,這蔣志被他攆上車,被逼急了才還手,情有可原。

    ” 到了舉證環節了,林岚申請出示證據。

     “審判長,鑒于訊問階段,被告人提出的辯解和本案證據存在一定的矛盾,公訴方請求當庭播放現場監控視頻,請審判長準許。

    ” 在審判長表示允許後,林岚将光盤放入法庭的播放器。

     大屏幕上,隻見一輛農用拖拉機上,兩個人糾纏在一起,不一會兒其中一個就掉到了車轱辘下面,整個過程非常快,再加上視頻拍攝的角度較遠,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

     林岚又放入了另一張光盤。

     “視頻專家采用視頻清晰化技術提高了分辨率,我們對畫面進行了截圖。

    ” 林岚打開截圖。

    隻見扒在護欄上的王川揪住蔣志的頭發,蔣志奮力反擊,扯開了王川的手并反手揪住。

    王川一隻手被蔣志抓住,一隻手要抓護杆,身體又倚在護欄上,不好發力,落了下風。

    蔣志的腳用力蹬了王川抓住護欄的手幾下,王川一把抓住了蔣志的腳,拉扯中王川的腳踩空了,慌亂中,他那隻手掙脫了蔣志的控制,兩隻手緊緊抱住了蔣志的腳,身體的整個重量都挂在蔣志的這隻腳上,蔣志用力掰開王川的手,王川失去平衡摔下去時,衣服卻被拖拉機旁邊的挂鈎絆了一下,方向發生偏移,摔到了車輪下。

     林岚用鼠标點擊大屏幕。

     “蔣志和王川在車後發生厮打的過程,蔣志隻說了前半截兒,卻向法庭隐瞞了後面的部分。

    王川扯住了蔣志的頭發不假,可是蔣志已經掙脫了,他在王川已經處于下風,身體懸空的情形下,對試圖穩住身體的王川實施了多次攻擊,導緻王川墜車,雖然王川是因為被挂鈎帶倒失去平衡摔到車輪下,但是隻能證明蔣志對于死亡的後果沒有預見,卻不能否認其能預見自己的行為對王川可能造成的傷害。

    因此,蔣志主觀上具有傷害的故意,并導緻了被害人死亡的後果,構成故意傷害罪。

    ” 事實原原本本地擺在面前。

     旁聽席上又有人忍不住小聲議論起來。

     “這就是被告人不對了,王川本來就抓不穩了,他還不依不饒,還拳打腳踢的,太危險了。

    ” “王川雖然壞,可罪不至死啊,這蔣志太狠了。

    ” 一段視頻播放下來,風向已經悄然變化。

     審判長問道:“對于剛才公訴人的舉證,被告人和辯護人是否需要質證?” 蔣志臉色煞白,他緊張得聲音有些發抖。

     “我不……不懂,我的辯護人替……替我說。

    ” 趙罡萬萬沒有想到公訴方居然将視頻分析得如此細緻,不但運用技術手段将模糊的影像清晰化了,還截了屏。

     “辯護人對技術處理後的視頻的完整性、真實性提出質疑,這些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完整性,也不能保證是否存在增删。

    ” 這個問題有些無理取鬧。

     林岚也不着急,從容應對道:“技術處理隻是對視頻分辨率的改善,絲毫不影響該視頻證據的完整性和客觀性。

    經物證鑒定,挂鈎上的纖維,和死者王川的衣物纖維具有同一性,恰恰印證了截圖中王川被挂鈎絆了一下的細節。

    ” 說到這裡,林岚将一張王川手部傷痕的圖片在屏幕上放大,可以清晰看到王川右手手背上的幾處表皮挫傷。

     “這幾處傷口和地面擦拭造成的表皮挫傷特征是不一樣的。

    王川面朝下摔倒,手掌處有多處表皮挫傷,傷口裡面提取到的沙粒和小石子與路面的沙石特征一緻,手背處的表皮挫傷中沒有提取到沙石,傷口四周存在一定範圍的瘀斑,特征更符合外力碾壓的傷口特征,印證了視頻中蔣志用腳蹬王川手部的細節。

    ” 趙罡雖然覺得大勢已去,卻還是在苦苦掙紮。

     “起訴書指控方大威是過失緻人死亡罪,卻指控我的當事人是故意傷害緻人死亡罪,同一案件,卻對被告人進行不同的認定,實在是有失偏頗。

    從鑒定結論來看,車速當時隻有24碼,拖拉機也不高,這樣的速度,這樣的高度,跌下車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危險,蔣志隻不過是一時失手,死亡的結果完全是個意外。

    他和方大威一樣都是過失緻人死亡,主觀上并沒有傷害的故意。

    ” 林岚道:“審判長,我們要求播放一段偵查實驗的視頻。

    ” 大屏幕上,是林岚和偵查人員在肇事的拖拉機上進行偵查實驗的過程。

     在同樣的車速下,一個綁着石頭的稻草人,在行駛途中被反複推下車,有時側摔,有時仰摔,其中幾次稻草人身上綁着的石頭都摔掉了,整個畫面十分直觀,讓旁觀者對于這個速度、這個高度摔倒後的危險性一目了然。

     林岚用鼠标将幾個稻草人摔倒的截圖進行放大,說道:“這個拖拉機雖然不算太高,可是在時速24碼的情況下,墜車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危險。

    更何況,他是在試圖保持身體平衡的過程中遭到了蔣志的連續攻擊,蔣志此時傷害的故意非常明顯。

    方大威看到王川扒在車後時,并未加速,也沒有對王川實施任何會增加其危險的行為,他所應當承擔的是沒有減速停車的責任。

    ” 庭審結束後,審判長走到汪海彬身邊,微笑着說:“老汪,你這新帶的徒弟挺厲害啊,把證據分析得絲絲入扣,還特别專業,後起之秀啊!” 汪海彬也很滿意,高興道:“是啊,她還是新人,讓她挑大梁,剛開始我心裡還有點擔心呢。

    沒想到她表現得這麼好,有些地方我都不一定能說得那麼清楚呢。

    看來今後的庭審,專業性的問題還是要靠技術證據來解決。

    ”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林岚憑借出色的技術能力,再加上不懈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在引導偵查、審查證據、出庭公訴等工作中都表現優異,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辦案方法。

    她成為了涵江市檢察院最年輕的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