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關燈
逸出的氣體升到一百英尺的空中,接着失去了原動力,重力開始起作用。

    這片看不見的雲霧迅速與空氣相混合,跌落到海面上,開始向外圍滾動擴散。

     馬丁明白他已經失敗了。

    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他知道從菲律賓開始,他一直乘坐在一顆浮動的炸彈上,從六個失去蓋闆的小艙口裡噴發出來的是看不見的死亡,現在已經不可控制了。

     他原先一直認為,裡士滿伯爵夫人号——前爪哇星辰号,将沖向一個港灣,引爆安置在甲闆下面的炸藥。

     他原先認為,它将撞向某個有價值的東西,與之同歸于盡,他曾經徒勞地等待能有一次機會,殺掉船上的七個人然後接管船隻。

    但這種機會沒有出現。

     已經太遲了,他明白爪哇星辰号并不是要去投放一顆炸彈,它本身就是這顆炸彈。

    随着氣體快速逸出,它不需要移動寸步。

    迎面而來的那艘遠洋郵輪将在它身旁三公裡處被吞噬。

     他剛剛聽到了巴基斯坦男孩與瑪麗女王二世号郵輪大副之間的通話。

    他這才知道,爪哇星辰号不會加大馬力迎上去。

    擔任護航任務的巡洋艦絕不會允許這樣,而它也不需要這樣作。

    一切都太遲了。

     易蔔拉欣右手邊有第三個控制器,一隻按鈕。

    馬丁順着電線看見了一把信号槍,擱在駕駛台前方的窗台上。

    隻要一發信号彈,隻要一顆火星…… 舷窗外,海平線上聳立着那座燈火輝煌的水上城市。

    十五海裡的距離,三十分鐘的航程,屆時燃料與空氣的混合将會達到最大限度。

     馬丁看了一眼儀表闆上的無線電話筒。

    最後一個呼叫警告的機會。

    他的右手滑向他的衣袍開口處,那把刀子就綁在衣袍裡面的大腿上。

     約旦人易蔔拉欣捕捉到了馬丁的眼神和動作。

    如果沒有這種野獸般的本能,他是無法從阿富汗戰争中幸存下來的,也逃不出約旦的監獄,躲不過美國人在伊拉克對他的追捕。

     他的潛意識告訴他,盡管語言相通,但這個阿富汗人不是他的朋友。

    原始仇恨的種子在這個狹小駕駛台上的緊張氣氛中爆發了,就像是沉默中的一聲尖叫。

     馬丁的手伸進衣袍裡摸刀子,但易蔔拉欣的動作更快,手槍事先放在桌子上的海圖下面。

    槍口對準了馬丁的胸膛。

    雙方的距離是十二英尺。

    遠了十英尺。

     戰士都接受過快速估算機會的訓練,馬丁在一生中多次作過這種估算。

    在裡士滿伯爵夫人号的駕駛台上,在緻命毒氣的包圍中,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撲向他的對手,要麼撲向那個按鈕。

    兩者都不會有存活的機會。

     他的腦海裡湧現了一段詩文,那是很久以前在學校的課堂上吟誦過的詩句: 芸芸衆生,誰人無死…… 他還回想起“潘傑希爾雄師”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曾經在篝火旁說過的話:“我們全都免不了一死,英國人。

    但隻有受真主保佑的勇士才會被允許選擇如何去死!” 麥克·馬丁上校作出了他的選擇。

     易蔔拉欣看見他撲過來了,他熟悉一個行将赴死的人眼中的光芒。

    這個殺手尖叫着開火了。

    沖上來的人胸口中彈,就要死了。

    但在疼痛和震動中,還有意志力,還能使生命維持一秒鐘。

     在這一秒鐘結束時,這兩個人和船都被一片玫瑰色的火焰吞噬了。

     戴維·岡拉克驚異地凝視着。

    前方十五海裡,在這艘世界上最大的郵船再過三十五分鐘就要抵達的地方,海面上騰起一團火山爆發般的巨大火焰。

    在駕駛台上值夜班的另外三個人那裡傳來了一聲尖叫:“上帝,這是什麼啊!” “蒙特雷呼叫瑪麗女王二世。

    轉向左舷。

    重複一遍,轉向左舷。

    我們正在調查。

    ” 在右舷方向,岡拉克看見那艘導彈巡洋艦把馬力增加到進攻速度,朝着火焰燃燒的方向疾馳而去。

    還在觀看時,海面上的火焰開始閃爍,火勢已經在減弱。

    顯然,裡士滿伯爵夫人号遭受了某種可怕的意外事故。

    他的工作是要避開,如果海上還有人活着,蒙特雷号将會去找到他們。

    但最好還是去把船長叫來。

    當船長到達駕駛台時,大副解釋了剛才看到的情況。

    現在他們與出事地點相隔十八海裡,而且正在快速遠離。

     在左舷方向,美國海軍的萊特灣号巡洋艦依然與他們平行航行着。

    蒙特雷号正在直接駛向前方騰起火球的海面。

    船長同意,萬一還有幸存者,就由蒙特雷号去救助。

     火焰更小了,最後的那團火焰是船隻的殘骸在燃燒。

    所有的高揮發物在蒙特雷号抵達現場之前已經燒完了。

     瑪麗女王二世号豪華郵輪的船長向電腦下達了指令:恢複駛向南安普頓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