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燈
墊底下取出手機,放回公文箱上。

    他發現手機還開着,立刻懷着負罪感趕緊關了機。

    不過,他擔心的是電池耗電,而不是遭截聽。

    不管怎麼說,他遲了八秒鐘,定位儀已經測定了方位。

     “你說你找到它了?這話什麼意思?”奧多德問。

    他覺得今天突然變成了聖誕節,而且還有各種生日、節日都一擁而來。

     “毫無疑問,布裡安。

    這次通話來源于老市區内一棟五層住宅樓的頂樓公寓。

    我的兩名便衣人員正趕赴那裡去偵察,以便制定突襲方案。

    ” “你們準備什麼時候行動?” “現在天剛黑。

    我想在淩晨三點發起行動,但風險很大。

    他們也許會從籠子裡逃走……” 拉紮克上校曾在英國坎伯利參謀學院參加過為期一年的為英聯邦國家軍官舉辦的培訓班,他對自己所掌握的英語諺語沾沾自喜。

     “我可以過來嗎?” “你想來嗎?” “教皇是天主教的嗎?”愛爾蘭人奧多德說。

    他這句話的意思是,那還用說嗎? 拉紮克開懷大笑。

    他樂于接受這種善意的玩笑。

     “作為真主的信徒,我可不知道。

    ”他說,“好吧,六點鐘,到我的辦公室來。

    但要穿便服。

    我的意思是‘我們’的便服。

    ” 他的意思是不但不能穿制服,而且也不能穿西裝。

    在白沙瓦老城區,尤其是在基沙卡瓦尼集市,隻有寬松的褲子和長衫才不緻引人注意,山區部族的長袍和頭巾也可以。

    奧多德也應該這樣着裝。

     将近六點時,這位英國特工駕着他的附有黑色玻璃貼膜的黑色“豐田”陸地巡洋艦準時趕到。

    一輛英國的“陸虎”也許更能體現愛國主義精神,但豐田頗為當地的原教旨主義分子所喜愛,而且也不會引人注意。

    他還買了一瓶芝華士,這是阿布杜爾·拉紮克最喜愛的烈酒。

    奧多德曾經就偏好蘇格蘭烈酒的口味而責備過他的巴基斯坦朋友。

     拉紮克是這麼回答的:“我認為自己是一個穆斯林良民,但并不是一個虔誠的信徒。

    我不碰豬肉,但并不反對跳舞和抽煙。

    禁止這些的是塔利班的狂熱分子,我是不贊同的。

    至于葡萄酒和麥芽酒,早在四大哈裡發時期[四大哈裡發時期指阿拉伯帝國早期,自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由最初四個繼任者統治的時期。

    哈裡發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

    這四大哈裡發共執政二十九年,其間對外軍事擴張并傳播伊斯蘭教,所以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阿拉伯的開拓時代”。

    ]就已經廣泛飲用了。

    如果有一天到了天堂,有哪個職位比你高的人為此而責備我,那麼我會乞求仁慈的真主寬恕。

    現在,請給我滿上。

    ” 一位裝甲兵部隊的軍官會變成這麼優秀的警察,也許是有點奇怪,但阿布杜爾·拉紮克就是這麼一個人。

    他三十六歲,受過教育,已婚,有兩個孩子。

    他喜歡橫向思考,還喜歡在面對敵人時運用如眼鏡蛇一般冷靜和狡猾的戰術,不欣賞橫沖直撞的大象。

    如果可以的話,他不想通過激烈的交火拿下那座住宅樓的頂層公寓。

    因此,他選擇悄無聲息地摸過去。

     白沙瓦是一座古城,其曆史最悠久的部分就是基沙卡瓦尼集市。

    數百年來,長途商旅的駝隊經大道通向高聳入雲、令人膽怯的開伯爾山口,繼而進入阿富汗之前,總要在這裡稍事休息,休整人員和駱駝。

    與所有著名的集市一樣,基沙卡瓦尼總是能夠滿足人們的各種基本需求——毯子、披肩、地毯、黃銅制品、紫銅碗盆、食品和飲料,應有盡有。

    如今,這個集市依然如此。

     這是一個多種族、多語言的地區。

    一雙老練的眼睛能夠根據頭巾分辨出阿夫裡迪人、瓦濟裡人和附近的巴基斯坦人,還有與他們形成對比的戴齊塔拉爾帽子的北方人,以及戴防凍皮帽的塔吉克人和烏茲别克人。

     在迷宮般的街道小巷裡遍布着各種商鋪和攤販,有鐘表集市、籃筐市場、貨币兌換市場、花鳥市場,還有說書人的賣藝場。

    在帝國時代,英國人曾把白沙瓦稱為“中亞的皮卡迪裡”。

     定位儀測定,手機通話源所在的那套公寓,就是在老集市的一棟又高又窄、有着繁複雕刻花紋的陽台和百葉窗的樓房裡。

    這棟樓共有五層,一層是一個地毯倉庫。

    倉庫前面的巷子隻容得下一輛小汽車通行。

    由于夏季炎熱,為了使住戶們晚上能夠吹到一絲涼風,所有這些房屋都建成平頂式,并開辟了從下面的巷子裡直通到樓頂的外置樓梯。

    拉紮克上校率領一支追捕隊悄然靠近目标。

     他派出四名身着部族服裝的特警,來到與目标相隔四棟樓房的一座建築的屋頂。

    接着,他們靜靜地從一座樓頂走向另一座樓頂,直至到達最後的目标建築,然後等待着信号。

    上校帶着六名特警從街面踏上了樓梯。

    他們的衣袍裡都藏着自動手槍,除了那位偵察兵——一個肌肉發達的旁遮普邦人,手裡提着一把大鐵錘。

     他們在樓梯口一字排開後,上校朝偵察兵點了點頭。

    偵察兵揮起鐵錘,一下就砸破了門鎖。

    房門朝内洞開,緝捕隊沖了進去。

    同時,屋頂上出動了三個人從樓梯上跑下來,剩下一個人留在屋頂,防止有人逃走。

     當布裡安·奧多德後來試圖回憶這次行動時,他覺得一切都發生得無比迅速,簡直令人眼花缭亂。

    房間裡的人感覺也是如此。

     緝捕隊不知道裡面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會發現什麼。

    有可能裡面是一支小部隊,也有可能是一家人在喝茶。

    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套公寓的套型和布局。

    在倫敦或紐約也許會找到建築圖紙的存檔,但基沙卡瓦尼集市不會有。

    他們所知道的隻是一個被通緝的手機從這裡打出了一個電話。

     實際上,他們發現有四個年輕人在看電視。

    在起先的兩秒鐘裡,他們還以為襲擊的也許是一個正常、無辜的家庭。

    不過,随後他們很快發現眼前的四個年輕人都蓄着大胡子,都是山地人。

    其中一個作出了快速反應,把手伸進衣袍裡去掏槍。

    他叫阿蔔德拉希,但他馬上就死了——從“赫克勒和科赫”MP5型沖鋒槍裡射出來四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胸膛。

    其餘三個人還沒來得及反抗就被按倒在地,被制服了。

    拉紮克上校的指示很清楚,如果有可能,盡量抓活的。

     從卧室裡傳來一記破碎聲,宣告有第五個人存在。

    那位旁遮普邦人已經扔掉了錘子,但他的肩膀就夠用了。

    在他的猛烈撞擊下,卧室門倒了下來,兩名反恐中心的特警沖了進去,後面跟着拉紮克上校。

    在房間的中央,他們發現了一個中年埃及人,眼睛因驚恐和憤恨而瞪得又大又圓,正彎腰想把剛才他狠摔在地磚上的筆記本電腦收拾起來。

     然而他明白他已經沒有時間了,于是轉身跑向了敞開的窗戶。

    拉紮克上校大叫一聲:“抓住他!”但是巴基斯坦緝捕隊沒能成功。

    因為天氣炎熱,那個埃及人光着上身,又因為出汗,他的身體滑溜溜的。

    他在欄杆前甚至都沒有片刻猶豫,縱身跳了下去,落在四十英尺下的鵝卵石路面上。

    不出幾秒鐘,過路人就圍住了他,這位“基地”組織的财務總管隻“咯咯”咕哝了兩聲就死了。

     這棟樓房和街巷已經人聲鼎沸,亂作一團。

    拉紮克上校打手機招來了停在四個街區之外的一輛車窗拉得嚴嚴實實的大客車,那是他事先安排好的。

    車裡滿載着五十名身着軍裝的士兵。

    他們沿着巷子跑過來維持秩序,把整棟樓房隔離起來。

    拉紮克上校将會及時走訪每一個鄰居,當然,首先就是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