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月是故鄉明
關燈
小
中
大
管白銅水煙袋,“嘩”的一下摔在大街上了。
……又一次,街上有一個裁縫來吃飯。
這人姓梅,叫個梅冠三。
他年紀和春義差不多,人也長得很标緻,開了一個小成衣局,專門給鹹陽幾所中學作童子軍軍服,有時也做中式送老的估衣。
這人愛說個笑話,他進門笑着說:“女掌櫃,下碗餃子吃吧!” 鳳英說:“梅掌櫃,你請坐。
今天正好是茭白餡。
” 梅冠三伸着頭看了看鍋裡的水說:“咦,面怎麼這樣黑?” 鳳英笑着說:“可真叫你說着了。
這是新麥面。
看起來有點黑,其實面并不粗,常言說:吃新麥,活一百。
你嘗嘗,可有筋絲了。
” 梅冠三笑嘻嘻地說:“聽你這麼一說,我得吃兩碗,我想活兩百歲!” 鳳英也笑着說:“‘賣酒不怕大肚漢’,你吃三碗也行。
” “我沒有錢啊!”梅冠三又笑嘻嘻地說。
鳳英說:“沒錢我也不怕你,我記上賬。
将來我去你那裡做衣服。
”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笑着,春義在一旁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本來他進門時叫鳳英“女掌櫃”,心中就有幾分不快,現在歪臉撇嘴說着笑話,更是怒火中燒。
餃子煮熟後,春義把餃子盛在碗裡,往鍋台上“通”地一放,喊着說:“哎,該吃了!” 梅冠三不知道春義這個脾性,還當他也在開玩笑,因為賣飯的向來沒有不送到桌子上的。
他笑嘻嘻地自己去端過來說:“果然是遠親不如近鄰啊。
我連夥計都當了。
” 鳳英這時已經發現春義的臉變成青顔色了,她不敢再多說話。
梅冠三覺得空氣有點沉悶。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吃了一半餃子時,他自己走到鍋前說:“添點湯,太幹了。
”當他拿住勺子時,春義卻把勺子一奪說:“你少動手。
” 梅冠三這一下才惱了。
他把半碗餃子往桌子上一放,瞪着眼指着春義的鼻子說:“好你個河南娃!你想幹什麼?” 春義也橫眉豎眼地說:“我不想幹什麼!我這是賣飯,不是打俏皮。
” 梅冠三更惱了。
他跳着腳說:“你個土坷垃蛋!你做過生意沒有?我打什麼俏皮了?誰叫你來做生意的,你怎麼不把你老婆鎖在箱子裡?十三省出你這個大蘿蔔,真見得稀!……” 春義說不過他,抓一根擀面杖就往他身上掄。
鳳英急忙跑過去抱住他的胳膊,沒有讓他打過去。
春義吃急不過,一擀面杖砸在一摞碗上,把十幾個碗打得粉碎,回頭又對着鳳英身上踢了一腳! 梅冠三還沒有見過像春義這樣的“紅頭牛”。
陝西人吵架,你一來我一往,你一句我一句,起碼要吵半個鐘頭方才動手。
如果是遇見幾個好拉架的,雙方基本上不動手。
他們互相吵着跳着,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是雙方距離越跳越遠。
他們吵起架來是競賽聲音和口才,不是比賽憤怒和拳頭。
當春義掄着擀面杖撲過來時,梅冠三确實吓了一跳。
他順手抓起一塊木鍋蓋當作“盾牌”,後來街坊跑進來幾個勸架的人,把他擁了出去,這塊“盾牌”也沒有用上。
到了街上,因為距離已經拉開,他又提高嗓門,指着飯鋪裡罵着說:“你做過生意沒有?你沒有吃過豬肉,你沒有見過豬肘?” 街上人勸着:“算了,算了!少說一句,人家是外鄉人。
” 梅冠三又跳着說:“你别賣餃子了,你賣醋吧!……”他還沒有盡興,忽然看見春義掂着把切面刀又要撲出來,他趕快轉身悄悄溜走了。
對梅裁縫來說,這一架吵得既窩囊又不過瘾。
因為從河南逃荒來的這個農民“對手”,吵起架來實在沒有個章法。
怎麼一上來就是“杠子頭”!而且比炮撚子還要快,叫人防備不及。
鬧了這一場風波以後,鳳英确實寒透心了。
她跑到裡屋傷心地哭着,收拾個小包袱準備出走。
這時,陳柱子聽說他們鬧氣,也急忙跑過來了。
他先把看熱鬧的人轟走,又把四扇木闆門上好關上,扭回頭數落着春義說:“你這脾氣怎麼這樣!你這生意還做不做了?一個男子漢,心窄得放不下顆黍子,你這像話不像話?” 春義這時又紅着眼說:“我受不了,我這是開飯鋪,不是開窯子!……” 陳柱子把自己兩隻手拍了一下,厲聲說:“你再說!你再說,我就扇你兩耳光!” 鳳英這時像瘋了似地從裡屋跑出來說:“海春義!你說,我跟誰了?你拉出來,你不能血口噴人!” 轉過身,她向陳柱子哭訴着說:“柱子哥,這是你親耳聽到的!他就是這樣整天找我的事啊。
一天到晚,疑神疑鬼,我笑兩聲,說我笑多了,我穿件衣服,說我愛打扮了!咱幹的是這飯店生意,能邋遢得走不到人跟前?一天瞪着周倉眼,好像要把人吃了! 我一天到晚累死累活,還得不到一口好氣,我為什麼?我到底犯了什麼罪!”她又指着春義說:“海春義,你說,我哪一點對不起你,我到底犯了你什麼家規。
” 她越說越氣,後來竟然伏在桌子上傷心地哭起來。
陳柱子扶着她說:“你到裡屋休息,你到裡屋休息。
我來說他。
他以後敢再找你鬧,我不依他!” 送鳳英進屋後,陳柱子又大聲地訓着春義說:“你剛才說的話算什麼!真是自己作踐自己,拿着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
”接着他又小聲地說:“春義,你怎麼這麼傻哩!像鳳英這樣媳婦,你就是打着燈籠也難找啊!做生意不比種地,種地是脊梁朝天臉朝土,土裡求财不用說話。
做生意全憑和人打交道,你沒有個和顔悅色,人家買主何必把兜裡票子掏給你?你嫂子我就叫
……又一次,街上有一個裁縫來吃飯。
這人姓梅,叫個梅冠三。
他年紀和春義差不多,人也長得很标緻,開了一個小成衣局,專門給鹹陽幾所中學作童子軍軍服,有時也做中式送老的估衣。
這人愛說個笑話,他進門笑着說:“女掌櫃,下碗餃子吃吧!” 鳳英說:“梅掌櫃,你請坐。
今天正好是茭白餡。
” 梅冠三伸着頭看了看鍋裡的水說:“咦,面怎麼這樣黑?” 鳳英笑着說:“可真叫你說着了。
這是新麥面。
看起來有點黑,其實面并不粗,常言說:吃新麥,活一百。
你嘗嘗,可有筋絲了。
” 梅冠三笑嘻嘻地說:“聽你這麼一說,我得吃兩碗,我想活兩百歲!” 鳳英也笑着說:“‘賣酒不怕大肚漢’,你吃三碗也行。
” “我沒有錢啊!”梅冠三又笑嘻嘻地說。
鳳英說:“沒錢我也不怕你,我記上賬。
将來我去你那裡做衣服。
”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笑着,春義在一旁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本來他進門時叫鳳英“女掌櫃”,心中就有幾分不快,現在歪臉撇嘴說着笑話,更是怒火中燒。
餃子煮熟後,春義把餃子盛在碗裡,往鍋台上“通”地一放,喊着說:“哎,該吃了!” 梅冠三不知道春義這個脾性,還當他也在開玩笑,因為賣飯的向來沒有不送到桌子上的。
他笑嘻嘻地自己去端過來說:“果然是遠親不如近鄰啊。
我連夥計都當了。
” 鳳英這時已經發現春義的臉變成青顔色了,她不敢再多說話。
梅冠三覺得空氣有點沉悶。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吃了一半餃子時,他自己走到鍋前說:“添點湯,太幹了。
”當他拿住勺子時,春義卻把勺子一奪說:“你少動手。
” 梅冠三這一下才惱了。
他把半碗餃子往桌子上一放,瞪着眼指着春義的鼻子說:“好你個河南娃!你想幹什麼?” 春義也橫眉豎眼地說:“我不想幹什麼!我這是賣飯,不是打俏皮。
” 梅冠三更惱了。
他跳着腳說:“你個土坷垃蛋!你做過生意沒有?我打什麼俏皮了?誰叫你來做生意的,你怎麼不把你老婆鎖在箱子裡?十三省出你這個大蘿蔔,真見得稀!……” 春義說不過他,抓一根擀面杖就往他身上掄。
鳳英急忙跑過去抱住他的胳膊,沒有讓他打過去。
春義吃急不過,一擀面杖砸在一摞碗上,把十幾個碗打得粉碎,回頭又對着鳳英身上踢了一腳! 梅冠三還沒有見過像春義這樣的“紅頭牛”。
陝西人吵架,你一來我一往,你一句我一句,起碼要吵半個鐘頭方才動手。
如果是遇見幾個好拉架的,雙方基本上不動手。
他們互相吵着跳着,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是雙方距離越跳越遠。
他們吵起架來是競賽聲音和口才,不是比賽憤怒和拳頭。
當春義掄着擀面杖撲過來時,梅冠三确實吓了一跳。
他順手抓起一塊木鍋蓋當作“盾牌”,後來街坊跑進來幾個勸架的人,把他擁了出去,這塊“盾牌”也沒有用上。
到了街上,因為距離已經拉開,他又提高嗓門,指着飯鋪裡罵着說:“你做過生意沒有?你沒有吃過豬肉,你沒有見過豬肘?” 街上人勸着:“算了,算了!少說一句,人家是外鄉人。
” 梅冠三又跳着說:“你别賣餃子了,你賣醋吧!……”他還沒有盡興,忽然看見春義掂着把切面刀又要撲出來,他趕快轉身悄悄溜走了。
對梅裁縫來說,這一架吵得既窩囊又不過瘾。
因為從河南逃荒來的這個農民“對手”,吵起架來實在沒有個章法。
怎麼一上來就是“杠子頭”!而且比炮撚子還要快,叫人防備不及。
鬧了這一場風波以後,鳳英确實寒透心了。
她跑到裡屋傷心地哭着,收拾個小包袱準備出走。
這時,陳柱子聽說他們鬧氣,也急忙跑過來了。
他先把看熱鬧的人轟走,又把四扇木闆門上好關上,扭回頭數落着春義說:“你這脾氣怎麼這樣!你這生意還做不做了?一個男子漢,心窄得放不下顆黍子,你這像話不像話?” 春義這時又紅着眼說:“我受不了,我這是開飯鋪,不是開窯子!……” 陳柱子把自己兩隻手拍了一下,厲聲說:“你再說!你再說,我就扇你兩耳光!” 鳳英這時像瘋了似地從裡屋跑出來說:“海春義!你說,我跟誰了?你拉出來,你不能血口噴人!” 轉過身,她向陳柱子哭訴着說:“柱子哥,這是你親耳聽到的!他就是這樣整天找我的事啊。
一天到晚,疑神疑鬼,我笑兩聲,說我笑多了,我穿件衣服,說我愛打扮了!咱幹的是這飯店生意,能邋遢得走不到人跟前?一天瞪着周倉眼,好像要把人吃了! 我一天到晚累死累活,還得不到一口好氣,我為什麼?我到底犯了什麼罪!”她又指着春義說:“海春義,你說,我哪一點對不起你,我到底犯了你什麼家規。
” 她越說越氣,後來竟然伏在桌子上傷心地哭起來。
陳柱子扶着她說:“你到裡屋休息,你到裡屋休息。
我來說他。
他以後敢再找你鬧,我不依他!” 送鳳英進屋後,陳柱子又大聲地訓着春義說:“你剛才說的話算什麼!真是自己作踐自己,拿着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
”接着他又小聲地說:“春義,你怎麼這麼傻哩!像鳳英這樣媳婦,你就是打着燈籠也難找啊!做生意不比種地,種地是脊梁朝天臉朝土,土裡求财不用說話。
做生意全憑和人打交道,你沒有個和顔悅色,人家買主何必把兜裡票子掏給你?你嫂子我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