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王跑的驢子
關燈
小
中
大
小雞娃,唧噍噍,
要吃天上餓老雕,
地裡兔子會攆狗,
家裡老鼠會捉貓,
掃帚頂上結櫻桃,
你看奇巧不奇巧。
---兒歌 過罷舊曆年,黃河水漸漸開凍了。
河邊的幾棵老柳樹,雖然被大水沖得露着老根,僵卧在地上。
可是她還在悄悄地傳送着春天的信息。
人們從那漸漸泛出金黃顔色的柳枝上,看到了尋母口可憐的春天。
整個“節下”半個月,沒有下雪雨。
大路上一直是天幹路裂,來往行人都像霜打的一樣稀稀落落。
商行、鹽棧、旅館還沒有開市,飯鋪都還沒有立火。
跑行商的人都回家過年了。
另外還有個原因,就是尋母口鎮上開來了一隊漢奸隊。
這個漢奸隊名義上叫作“豫東治安團”,實際上是土匪隊。
團長名叫褚元海,是開封道尹漢奸賈孝骞的内弟。
這個賈孝骞本來是清朝末年的一個“拔貢”,後來作了幾年北洋軍閥段祺瑞的幕僚。
國民黨的劉峙到河南任省主席時,他曾到“铨叙處”铨叙了兩次,沒有被錄用,此後就在開封當律師。
日本鬼子占領開封後,就把他這個老古董請出來當道尹。
褚元海本來是賈孝骞姨太太的兄弟,又當過賈孝骞的馬弁,後來在開封開旅社。
賈孝骞當了道尹後,就委派他當治安團長。
這個漢奸隊說是一個團,實際上不到二百人。
營連排長一大堆,就是缺少當兵的。
褚元海把漢奸隊開來尋母口有兩個原因:一是這裡難民多,他想擴充點人;二是他聽說尋母口如今變成了熱鬧碼頭,來往客商不斷,商行貨棧林立,又是個毒品走私的渡口。
這塊肥肉,他早垂涎三尺了。
褚元海把團部駐紮在尋母口,把自己的公館卻放在馬牧集。
又在河沿成立個“緝私隊”。
這叫“狡兔三窟”,有什麼情況,跑起來方便,收贓納賄也有個利落地方。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緝私隊這一群地痞流氓、雞頭魚翅,來到尋母口不到半月,路上的行人客商已被他們勒索得路斷人稀了。
正月十六這天,王跑把他的驢子牽到東大路口。
這些天來,趕腳的生意大不如年裡,有時候一天也遇不到個雇主。
十六這天,按風俗說是“老驢老馬歇十六”。
牲口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總得歇這一天。
有些家還要給牲口做一頓面條吃。
這叫做:“打一千,罵一萬,正月十六吃頓面。
” 王跑這天倒也給他的驢倒了一碗稀面條。
不過他想:這正月十六人都歇哩,路上趕腳的少了,說不定還能碰上一宗好生意。
他把驢子背好鞍子,戴上嚼子,提着鞭子來到東大路上了。
沒等上一袋煙工夫,果然有人大聲喊:“趕驢的,過來!” 王跑擡頭一看,隻見一男一女,女的穿着閃花緞子棉旗袍,綠棉褲,大襟扣子上還系着一條花手絹,臉上擦的粉太厚了,好像要掉下塊兒來。
那個男的有二十來歲,戴了個三塊瓦帽子,穿了個長排扣黑棉襖,下邊穿個黃馬褲,屁股上還挎了支手槍。
王跑看着這兩個人的打扮,心裡就打起鼓來,他想着:“這今兒個碰到的,不知道是财神呢,還是瘟神?” 他慢騰騰地牽着驢子走過來。
那個男的喊着:“你快點嘛!把路上的螞蟻都踩死完了!” 王跑把驢子牽過來後問:“你們到哪兒去?長官!”那個男的說:“馬牧集。
”說着,已經把那個女人扶上驢背。
王跑拉住驢缰繩說:“長官,咱們把醜話說到前邊,你們給多少錢?”那個男人說:“你要多少錢?”王跑說:“天這麼冷,草料也漲價了,你給八毛錢。
”那個男的說:“行,走吧!” 驢子在前邊走着,王跑和那個挎槍的人在後邊跟着。
那個人說:“老鄉,你這條毛驢個兒不大,跑得還怪歡!”王跑說:“我這驢口輕啊!才四個牙。
另外它長相好,身子骨都長到一塊了。
”那個挎槍的人說:“驢子還有長好長醜的?”王跑說:“驢跟人一樣,長相都有醜俊。
比如我這個驢吧,粉鼻子粉眼圈粉嘴唇,下邊四隻小銀蹄,毛色一錠墨黑,席圈身子四蹄兩行。
它長得周正,長得苗條。
要是長個草包肚子,不光看着難看,幹活也沒力,跟有些酸胖人一樣,一跑路就喘氣。
” 挎槍的說:“嗬!驢還有這麼多講究!” 王跑說:“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我們莊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就像我這條驢,你别看個子小,牽到行裡,最少能賣五十塊錢。
” 挎槍人說:“就這小螞蚱驢,能賣五十塊錢?” 王跑說:“五十塊他們還得搶!” 那個人說:“沒想到,沒想到!一個毛驢五十塊錢!”兩個人邊走邊說,小晌午時,已經到了馬牧集。
到了村北一個鐵絲網大門前,門口有個兵站着崗。
那個挎槍的人和站崗的兵咕哝了兩句,就回來對王跑說:“你在這兒坐一會兒!我等會兒把驢子給你送出來。
”王跑說:“這不到你們營房門口了嗎?”那個人說:“我們這營房大得很,太太在裡邊住。
你不好進去,等會兒我把驢給你送出來。
”說着把毛驢屁股拍了一下跑進營房裡了。
王跑掂個鞭子,蹲在大門口等着,等了足足有吃一頓飯功夫,也不見有人出來
---兒歌 過罷舊曆年,黃河水漸漸開凍了。
河邊的幾棵老柳樹,雖然被大水沖得露着老根,僵卧在地上。
可是她還在悄悄地傳送着春天的信息。
人們從那漸漸泛出金黃顔色的柳枝上,看到了尋母口可憐的春天。
整個“節下”半個月,沒有下雪雨。
大路上一直是天幹路裂,來往行人都像霜打的一樣稀稀落落。
商行、鹽棧、旅館還沒有開市,飯鋪都還沒有立火。
跑行商的人都回家過年了。
另外還有個原因,就是尋母口鎮上開來了一隊漢奸隊。
這個漢奸隊名義上叫作“豫東治安團”,實際上是土匪隊。
團長名叫褚元海,是開封道尹漢奸賈孝骞的内弟。
這個賈孝骞本來是清朝末年的一個“拔貢”,後來作了幾年北洋軍閥段祺瑞的幕僚。
國民黨的劉峙到河南任省主席時,他曾到“铨叙處”铨叙了兩次,沒有被錄用,此後就在開封當律師。
日本鬼子占領開封後,就把他這個老古董請出來當道尹。
褚元海本來是賈孝骞姨太太的兄弟,又當過賈孝骞的馬弁,後來在開封開旅社。
賈孝骞當了道尹後,就委派他當治安團長。
這個漢奸隊說是一個團,實際上不到二百人。
營連排長一大堆,就是缺少當兵的。
褚元海把漢奸隊開來尋母口有兩個原因:一是這裡難民多,他想擴充點人;二是他聽說尋母口如今變成了熱鬧碼頭,來往客商不斷,商行貨棧林立,又是個毒品走私的渡口。
這塊肥肉,他早垂涎三尺了。
褚元海把團部駐紮在尋母口,把自己的公館卻放在馬牧集。
又在河沿成立個“緝私隊”。
這叫“狡兔三窟”,有什麼情況,跑起來方便,收贓納賄也有個利落地方。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緝私隊這一群地痞流氓、雞頭魚翅,來到尋母口不到半月,路上的行人客商已被他們勒索得路斷人稀了。
正月十六這天,王跑把他的驢子牽到東大路口。
這些天來,趕腳的生意大不如年裡,有時候一天也遇不到個雇主。
十六這天,按風俗說是“老驢老馬歇十六”。
牲口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總得歇這一天。
有些家還要給牲口做一頓面條吃。
這叫做:“打一千,罵一萬,正月十六吃頓面。
” 王跑這天倒也給他的驢倒了一碗稀面條。
不過他想:這正月十六人都歇哩,路上趕腳的少了,說不定還能碰上一宗好生意。
他把驢子背好鞍子,戴上嚼子,提着鞭子來到東大路上了。
沒等上一袋煙工夫,果然有人大聲喊:“趕驢的,過來!” 王跑擡頭一看,隻見一男一女,女的穿着閃花緞子棉旗袍,綠棉褲,大襟扣子上還系着一條花手絹,臉上擦的粉太厚了,好像要掉下塊兒來。
那個男的有二十來歲,戴了個三塊瓦帽子,穿了個長排扣黑棉襖,下邊穿個黃馬褲,屁股上還挎了支手槍。
王跑看着這兩個人的打扮,心裡就打起鼓來,他想着:“這今兒個碰到的,不知道是财神呢,還是瘟神?” 他慢騰騰地牽着驢子走過來。
那個男的喊着:“你快點嘛!把路上的螞蟻都踩死完了!” 王跑把驢子牽過來後問:“你們到哪兒去?長官!”那個男的說:“馬牧集。
”說着,已經把那個女人扶上驢背。
王跑拉住驢缰繩說:“長官,咱們把醜話說到前邊,你們給多少錢?”那個男人說:“你要多少錢?”王跑說:“天這麼冷,草料也漲價了,你給八毛錢。
”那個男的說:“行,走吧!” 驢子在前邊走着,王跑和那個挎槍的人在後邊跟着。
那個人說:“老鄉,你這條毛驢個兒不大,跑得還怪歡!”王跑說:“我這驢口輕啊!才四個牙。
另外它長相好,身子骨都長到一塊了。
”那個挎槍的人說:“驢子還有長好長醜的?”王跑說:“驢跟人一樣,長相都有醜俊。
比如我這個驢吧,粉鼻子粉眼圈粉嘴唇,下邊四隻小銀蹄,毛色一錠墨黑,席圈身子四蹄兩行。
它長得周正,長得苗條。
要是長個草包肚子,不光看着難看,幹活也沒力,跟有些酸胖人一樣,一跑路就喘氣。
” 挎槍的說:“嗬!驢還有這麼多講究!” 王跑說:“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我們莊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就像我這條驢,你别看個子小,牽到行裡,最少能賣五十塊錢。
” 挎槍人說:“就這小螞蚱驢,能賣五十塊錢?” 王跑說:“五十塊他們還得搶!” 那個人說:“沒想到,沒想到!一個毛驢五十塊錢!”兩個人邊走邊說,小晌午時,已經到了馬牧集。
到了村北一個鐵絲網大門前,門口有個兵站着崗。
那個挎槍的人和站崗的兵咕哝了兩句,就回來對王跑說:“你在這兒坐一會兒!我等會兒把驢子給你送出來。
”王跑說:“這不到你們營房門口了嗎?”那個人說:“我們這營房大得很,太太在裡邊住。
你不好進去,等會兒我把驢給你送出來。
”說着把毛驢屁股拍了一下跑進營房裡了。
王跑掂個鞭子,蹲在大門口等着,等了足足有吃一頓飯功夫,也不見有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