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師弟不是人 · 三

關燈
粥去。

     我說:師父啊,我驽鈍,你機鋒打淺一點兒好不好,隻是請教一個問題罷了,幹嗎搞得那麼麻煩非要施粥?施粥和分别心有關系嗎? 他笑,不解釋,隻一味讓我去施粥,順别寫個偈子交作業。

     《魏書?孝文帝本紀》記載,北魏太和七年,冀州饑荒,地方賢達“為粥于路以食之”,一舉救活了數十萬人,善哉善哉,大善舉哦麼麼哒。

     我沒那麼大的能力救殍于道,隻煮了一鍋八寶粥端到大冰的小屋門前,師父買來花生豇豆幫我煮的。

     鍋蓋敞開,一次性杯子擺在一旁,搞了個小黑闆,上書二字:施粥。

     八寶粥香噴噴的,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糁入,我自己先吸溜吸溜地喝了一杯,又蹲在一旁守株待兔。

     施粥是種功德,可添福報,若供養的是過路菩薩,功德更大,考慮了一會兒後,我捏起粉筆,書偈曰: 娑婆多靡疚, 苦海自有舟, 白衣論浮沉, 菩薩來喝粥。

     從中午到半夜,沒幾個人來喝粥,時乃盛夏時節,大半鍋粥生生馊在鍋裡。

     我郁悶極了,跑去問大和尚怎麼沒人來喝粥。

     他說:……一定是你把粥煮煳了,賣相不好。

     我說:師父别鬧,粥又不是我一個人煮的,咱好好說話。

     他笑嘻嘻地說:你偈子寫得也太功利了,怎麼着,這鍋粥專供八地菩薩啊?口氣這麼大,六道衆生怎敢來受施? 我說:擦,這算分别心吧,怎麼不知不覺就起了分别心了? 我痛定思痛,第二天重新煮了一鍋粥,因思想壓力太大,煮煳了。

     我端着煮煳了的粥來到小屋門口,思量了半天,重寫偈子曰:淘米洗豆水三升, 生火燒水大鍋盛, 一念清淨掀鍋蓋, 掀開鍋蓋空不空。

     你說奇怪不奇怪,明明是煳了的粥,不到半天工夫,鍋空了。

     最後一個跑來刮鍋底的是江湖酒吧的小松,我說小松你又喝高了吧,煳粥鍋底你刮什麼刮? 他醉醺醺地回答:管它煳不煳,反正又不要錢,幹嗎不來一碗……好嘛!他倒是不起分别心。

     接連施粥了好幾天,偈子寫了又擦,擦了又寫,八寶粥煮了一鍋又一鍋,來喝的人有遊客,有常住民,還有麗江的狗們,昌寶師弟也跑來喝粥,它牛B,喝了半鍋。

     最後一天施粥時,我跟大和尚說我隐約懂了,大和尚問我懂了什麼了。

     我閉着眼睛念: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分别心不可得。

    沒有分别心并不是看一切都沒有分别了,而是清楚地看到一切分别,但不會對自己造成影響。

     大和尚歎口氣:真懂了嗎?真懂了的話你就不會說了。

     我說:好吧好吧好吧……師父,今天粥還剩小半鍋,咱倆分着喝了吧。

     我沖院子深處喊:寶啊,快點兒來喝粥了,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