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第一章 被載到車站的屍體</strong>
關燈
小
中
大
境線是連接米子與境港的列車交通線,它的中途有一站是大筱津站。
大筱津被一片遼闊的田地包圍,看起來就像是坐落在原野中的一個小車站。
風從一望無際的田地吹進車站,穿過月台,再穿出車站。
四月二十日星期五的早上,從月台上看過去,遼闊的原野籠罩在煙霧迷蒙的雨中,極目遠眺,可以看到煙雨中遠處米子機場航站樓的塔台。
上午七點二十八分的電車在車窗上滿是霧氣的裝扮下到站。
這一班車不會行駛到終點站——境港,而是在大筱津站折返回米子。
這個時間的乘客并不多,一群好像正趕去上學的高中生下車後,車廂内就空了,幾乎沒有了乘客。
乘務員打開乘務員室的門,走到車廂内的通道上,巡視是否有乘客遺忘的物品。
這裡是四節車廂列車的最後一節。
乘務員的視線停留在行李架上,那裡孤零零地放着一個可疑的紙袋子。
除了乘務員外,這節車廂裡現在沒有任何乘客的影子。
乘務員慢慢向紙袋走去,那是一個外面套着塑料袋的大型紙袋,外面的塑料袋反射出白色的光。
紙袋是深灰色的,看起來有點像是牛仔布的質地,應該是拿牛仔褲的照片去模仿制作出來的東西,手提部分的繩子則是黃白色的。
乘務員想:這是可以在車站内的報刊亭買到的紙袋。
他的手伸向提繩,想把袋子拿下來。
可就在這時,他注意到袋子的底部好像有暗紅色的液體滲出來。
“是魚嗎?”乘務員想,于是他便用雙手去捧那個紙袋子。
從重量來說,袋子裡确實有可能是一尾帶頭的大魚。
乘務員拿下紙袋,拉開袋口。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報紙,看來是用報紙當了一層覆蓋物。
于是乘務員拿掉報紙,裡面是黑色的塑料布,好像包裹着什麼體積相當大的物體。
乘務員把雙手伸進紙袋,費力地解開塑料布。
可是黑色的塑料布下面還有一層黑色塑料布。
也就是說,那個物體被兩層黑色塑料布包裹着。
如果不是看到有暗紅色的液體滲出,這個紙袋或許會被當成一般的遺失物品處理掉。
然而乘務員卻下意識地覺得不能随意處理。
随着塑料布一點點被解開,刺鼻的腥臭味兒越來越濃了,而且可以感覺到那好像不是魚的腥味兒。
從來沒聽過有人用塑料布包魚。
黑色的塑料布呈袋狀。
外面一層的袋口微開,乘務員把裡面仍然用黑色塑料布包着的不明物拖出來,放在潮濕的地闆上。
通過手的觸摸,可以清楚感到薄薄的塑料袋裡面是一個筒狀的物體,不過卻也像魚一樣柔軟而有彈性。
乘務員在地闆上慢慢地翻轉塑料袋,打開封口,然後低頭去看裡面。
頓時,激動的驚叫聲從他的嘴裡迸發出來。
他對着窗戶那邊大叫,激動地揮着手。
他在呼叫大筱津車站裡的人,可是玻璃窗上霧氣朦胧,誰也沒有注意到車窗裡的他。
于是他跑到窗邊,像氧氣不足一樣大口喘着氣并打開窗戶,對着雨中的月台大聲喊叫。
他一邊喊,一邊又回頭看了一眼地闆。
地闆上,是一截由膝蓋切下來的人腿,似乎是女人的右小腿。
同一天的上午八點三十三分,從米子開往倉吉的上行慢車緩緩滑進了山陰線倉吉站的月台。
拿着傘準備下車的乘客們形成的隊伍還沒有從車廂内的通道消失,乘務員就開始檢查車廂了。
下雨的日子常有乘客把傘遺忘在車廂裡。
不過,在所檢查的第一節車廂,也就是全車最後一節車廂上,乘務員并沒有發現被人遺忘的傘,倒是發現右側的行李架上有一個被遺忘的奇怪物件。
那是一個深灰色的紙袋,外面還用透明塑料袋包裹着。
乘務員以為那是被乘客遺忘的東西。
可是在潮濕的地闆上慢慢前進準備下車的乘客中,誰也沒去注意那個手提紙袋。
“那是哪位乘客的東西?”乘務員詢問道。
有兩三個乘客回頭,但都一副“與我無關”的樣子搖了搖頭。
于是乘務員便雙手将那個紙袋從行李架上拿下來。
紙袋有些重,袋子裡最上面是一層報紙,拿掉報紙後,能看見黑色的塑料袋。
大筱津被一片遼闊的田地包圍,看起來就像是坐落在原野中的一個小車站。
風從一望無際的田地吹進車站,穿過月台,再穿出車站。
四月二十日星期五的早上,從月台上看過去,遼闊的原野籠罩在煙霧迷蒙的雨中,極目遠眺,可以看到煙雨中遠處米子機場航站樓的塔台。
上午七點二十八分的電車在車窗上滿是霧氣的裝扮下到站。
這一班車不會行駛到終點站——境港,而是在大筱津站折返回米子。
這個時間的乘客并不多,一群好像正趕去上學的高中生下車後,車廂内就空了,幾乎沒有了乘客。
乘務員打開乘務員室的門,走到車廂内的通道上,巡視是否有乘客遺忘的物品。
這裡是四節車廂列車的最後一節。
乘務員的視線停留在行李架上,那裡孤零零地放着一個可疑的紙袋子。
除了乘務員外,這節車廂裡現在沒有任何乘客的影子。
乘務員慢慢向紙袋走去,那是一個外面套着塑料袋的大型紙袋,外面的塑料袋反射出白色的光。
紙袋是深灰色的,看起來有點像是牛仔布的質地,應該是拿牛仔褲的照片去模仿制作出來的東西,手提部分的繩子則是黃白色的。
乘務員想:這是可以在車站内的報刊亭買到的紙袋。
他的手伸向提繩,想把袋子拿下來。
可就在這時,他注意到袋子的底部好像有暗紅色的液體滲出來。
“是魚嗎?”乘務員想,于是他便用雙手去捧那個紙袋子。
從重量來說,袋子裡确實有可能是一尾帶頭的大魚。
乘務員拿下紙袋,拉開袋口。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報紙,看來是用報紙當了一層覆蓋物。
于是乘務員拿掉報紙,裡面是黑色的塑料布,好像包裹着什麼體積相當大的物體。
乘務員把雙手伸進紙袋,費力地解開塑料布。
可是黑色的塑料布下面還有一層黑色塑料布。
也就是說,那個物體被兩層黑色塑料布包裹着。
如果不是看到有暗紅色的液體滲出,這個紙袋或許會被當成一般的遺失物品處理掉。
然而乘務員卻下意識地覺得不能随意處理。
随着塑料布一點點被解開,刺鼻的腥臭味兒越來越濃了,而且可以感覺到那好像不是魚的腥味兒。
從來沒聽過有人用塑料布包魚。
黑色的塑料布呈袋狀。
外面一層的袋口微開,乘務員把裡面仍然用黑色塑料布包着的不明物拖出來,放在潮濕的地闆上。
通過手的觸摸,可以清楚感到薄薄的塑料袋裡面是一個筒狀的物體,不過卻也像魚一樣柔軟而有彈性。
乘務員在地闆上慢慢地翻轉塑料袋,打開封口,然後低頭去看裡面。
頓時,激動的驚叫聲從他的嘴裡迸發出來。
他對着窗戶那邊大叫,激動地揮着手。
他在呼叫大筱津車站裡的人,可是玻璃窗上霧氣朦胧,誰也沒有注意到車窗裡的他。
于是他跑到窗邊,像氧氣不足一樣大口喘着氣并打開窗戶,對着雨中的月台大聲喊叫。
他一邊喊,一邊又回頭看了一眼地闆。
地闆上,是一截由膝蓋切下來的人腿,似乎是女人的右小腿。
同一天的上午八點三十三分,從米子開往倉吉的上行慢車緩緩滑進了山陰線倉吉站的月台。
拿着傘準備下車的乘客們形成的隊伍還沒有從車廂内的通道消失,乘務員就開始檢查車廂了。
下雨的日子常有乘客把傘遺忘在車廂裡。
不過,在所檢查的第一節車廂,也就是全車最後一節車廂上,乘務員并沒有發現被人遺忘的傘,倒是發現右側的行李架上有一個被遺忘的奇怪物件。
那是一個深灰色的紙袋,外面還用透明塑料袋包裹着。
乘務員以為那是被乘客遺忘的東西。
可是在潮濕的地闆上慢慢前進準備下車的乘客中,誰也沒去注意那個手提紙袋。
“那是哪位乘客的東西?”乘務員詢問道。
有兩三個乘客回頭,但都一副“與我無關”的樣子搖了搖頭。
于是乘務員便雙手将那個紙袋從行李架上拿下來。
紙袋有些重,袋子裡最上面是一層報紙,拿掉報紙後,能看見黑色的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