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用心而已

關燈
起感情的煎熬,增加抗壓性,如自由落體忽然從高空落下而不會受傷,這是今日青年男女必修的功課。

     五、思想要如雲霄飛車通天地。

    人都有思想,你的思想是被囚禁在框框、牢籠裡呢,還是能上天下地的自由自在呢?如果我們的思想能像遊樂園裡的雲霄飛車,時而沖向高空,時而俯沖而下,思想能上天下地,就能靈活而不受世俗之拘泥,能夠了無挂礙,才能增加智慧。

     六、人我要如旋轉木馬知周旋。

    一般的遊樂園裡,不可能隻供一人獨自遊玩,總有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群,聚集一處,大家摩肩接踵,一同歡樂。

    人生世間,也如遊樂園一樣,不能離群獨居,總要與社會大衆往來、接觸,所以在人生的遊樂園裡,人我的關系要如坐在旋轉木馬裡,木馬繞着軌道,旋轉自如,忽前忽後,忽東忽西,忽上忽下,都要具備各種應變的能力和态度。

    在人間,人與人相處、往來,關系能夠融洽、和諧,人生才能真正像在遊樂園一樣,充滿歡樂和笑聲。

     代言人 現代社會,人際往來頻繁,有時候開會不能親自出席,找一個人代表出席。

    和政府的文書往來,如刑事訴訟、土地契約等,找一個律師、代書當代言人。

    代言人有的代表國家發言,有的代表團體發言,有的代表事業發言,有的代表自己說他該說的話。

     代言人多數都是兼代的,但也有專業的代言人,像現在的機關團體都有發言人,代表機關團體對外發表意見。

    代言人必定具有代表性,必然有他的重要地位。

    現代社會有些什麼代言人呢? 一、替産品廣告的代言人。

    現在是個廣告的時代,一種産品問世以後,要能營銷,要讓消費者接受,必須通過廣告周知大衆,所以廣告成為産業界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

    廣告要能打動人心,要能取信于人,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所以産業界做廣告,都會找很多名人來代言,尤其是大衆所熟悉的公衆人物。

    由他們來為産品廣告代言,往往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不過,廣告切忌誇大不實,隻要能把産品的特質、功效如實傳達給消費者,而産品本身真的能做到質量保證、貨真價實,才是最好的廣告。

     二、替父母訴求的代言人。

    一個家庭裡,大都以父母為一家之主,他們在親族、朋友之間,或有一些難以表明的話,這時候子女就要站出來,委婉地為父母代言。

    我們常聽到一些青年男女說:家父、家母希望怎樣……兒女不但替父母向親族、朋友代言,有時甚至代向信仰的宗教教主祈福,希望父母健康長壽、希望父母福慧增長、希望父母自在平安、希望父母少煩少惱。

    兒女能為父母做這些代言、訴求,必然是一個孝順的乖巧兒女。

     三、替衆生請命的代言人。

    在二十世紀有一位漫畫家豐子恺先生,出版了一套《護生畫集》,内容都在勸人不要任意殺生,共同保護動物。

    如他漫畫中所說白居易的詩句:“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又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等等,這些都是在替衆生請命,為它們代言泣訴。

    再如現在一些弱勢團體,乃至不少手腳殘疾、五官不全的殘障人士,他們的生活充滿辛酸悲苦,亟待世人關懷、贊助。

    甚至現在有很多低收入戶,乃至低階的勞工,如薪水微薄的清道夫等,我們都希望社會能看到他們,為他們代言幾句,讓社會大衆共同付出慈悲關懷,這是功德無量的善事。

     四、替公益發聲的代言人。

    當今社會從事公益的人士日漸增多,如各種基金會、各種慈善團體、各種養老育幼的機構等。

    很多從事公益、服務社會的善心人士,他們并不一定很富有,并非人人都是開銀行或開公司的大老闆。

    他們也隻是抱着不忍世道衰、不忍衆生受苦,所以慈悲勇敢地站出來,為苦難的衆生發聲,讓大家感受到世界的慈悲、和諧。

    因此,我們希望社會大衆,人人都能主動地為公益、慈善、宗教團體發聲,間接的也是為苦難的衆生代言、傾訴。

     探 索 人經常對自身産生許多疑問,需要探索,對學問也有許多不了解,需要探索,尤其對宇宙人生有諸多迷惑,更需要探索。

    有探索追求的人生,才有深遠的目标,才會發掘人生的興趣。

    不知道探索,渾渾噩噩,被世間、他人牽着鼻子走,甚為可憐。

     說到探索,我們要探索一些什麼呢? 一、探索自然界。

    現在的科學,即使發展到了今日,還是有許多自然界之謎,需要許多人去探索。

    探索太空、探索海洋、探索高山,通過探索,解開自然界之謎,把探索所得貢獻給未來的人類。

    例如,探索台風形成的原因,能防範風災于未然,不是可以減少很多災害嗎?探索地震,了解震中、震源,不是可以減少很多災害嗎?火山為什麼會爆發?地球為什麼會暖化?大海裡還有些什麼寶藏?尤其外太空的星球,被沸沸揚揚議論的外星人,到今天還不知所以然。

    外太空的星球究竟有沒有生命?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說出“三千大千世界”,說出“佛國淨土”的種種情況,現在就有待科學家來給予證明了。

     二、探索學術界。

    現在世間的學問,研究成果輝煌,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甚至五千萬年前人類的生命從哪裡來?生命究竟是怎麼起源的?佛陀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還滅,理論上都有一些說明,事實上還需要科學家來給予一一探索,加以追究。

    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為什麼會絕迹?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