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林第十

關燈


    感種種業報招種種災難。

    我承一切如來加持神力。

    略說随世方便。

    除滅災障教令諸天。

    作扇底迦曼荼羅法。

    佛以巧慧教敕加持。

    日月星辰遊宮天衆。

    令發慈心。

    ○若有國界日月薄蝕。

    或五星失度形色變異。

    或妖星彗孛敕押王者貴人命宿。

    或日月虧損于本命宮中。

    此時應用此教息災護摩。

    或遭大疫疾病流行鬼神暴亂。

    異國兵賊侵掠國人。

    若有明人先知之者。

    應當奏上置荼羅。

    帝主日日發虔敬心。

    親自發願祈請加護。

    必獲勝利惡賊消滅。

    若有也人忽遭厄難王難懸官口舌。

    或為怨家[麥*力]逼。

    惡病纏纏綿醫療不差。

    當此之時。

    恐有危禍。

    或宿世怨魂命難死厄。

    即依此教。

    圖畫建立除災法輪曼荼羅法。

    隐密精勤加持念誦。

    志誠祈禱衆聖天主。

    ○若有難時。

    上從王者次及儲君後妃婇女。

    下及百寮道俗凡庶。

    本命宿上五星。

    敕押退行留守。

    或日月于上交蝕。

    彗孛惡星[麥*力]犯宿者。

    于是時中即用此法。

    ○如是依教作者。

    一切災難無不消滅除殄。

    時文殊師利菩薩告大衆言。

    我從聞此教法已來。

    常為衆生如是演說。

    一切如來當證知我。

    宣說教令除災法輪竟。

    汝等天衆當如佛教敬順奉行。

    爾時諸天聞說此經已。

    皆大歡喜異口同音鹹作是言。

    敬依聖旨不敢違越。

    信受奉行作禮而去(雲雲)。

     持明房說雲。

    上古人雲。

    大唐青龍寺敕置本命灌頂道場。

    是主禦本命院也。

    仍代代皇帝敬重彼本命院尤盛也。

    慈覺大師移彼青龍寺本命院于當朝上都延曆寺。

    建總持院為公家禦本。

    敬重此院(雲雲)。

     一七十餘尊名數。

     中台(悖噜吽)。

    熾盛光。

    佛眼。

    文殊。

    金剛手。

    不思議童子。

    救護慧。

    毗俱胝。

    觀自在(已上中台)。

     第二重。

     軌雲。

    凡執大天主。

    所謂日天月天五星蝕神彗星大梵淨居那羅延都使多帝釋摩醯首羅。

    共一十二尊列位分布。

     法性房記雲。

    九執者。

    日與月之天四五星木火土金水也。

    又加蝕神(梵雲羅睺星)彗星(梵雲系都星)即成九執天(雲雲)。

     大原決集雲。

    日天等若合五星一十一尊也。

    若開五星者十五尊也。

    何雲十二尊乎。

    私案雲。

    檢曼荼羅加地天開五星十六尊也。

    若如軌文。

    合五星十二尊也。

    若爾者軌文脫落地天欤(雲雲)。

     裹書雲。

    慈覺大師傳雲。

    三年春。

    皇帝崩。

    太子即位。

    則令左近衛中将藤原朝臣良相手書曰。

    大師虛往實歸。

    希世傑立。

    雖末接唔。

    而常欽仰。

    右仆射與本師。

    本自相識故也。

    今依遺诏。

    十七日甲子。

    可有踐祚。

    夫大事之中。

    猶有障礙。

    大師宜始十五日迄十八日。

    轉讀大般若。

    以護念之。

    又擇童子中精練者一人。

    為予落發披缁。

    令入覺門。

    然則方賴熏修之力。

    長得泰山之安。

    其轉經不必羨多卷數。

    唯要字句分明盛悟神靈耳。

    良相重手禮曰。

    報書具啟殿下。

    然使者口傳。

    可修新密法。

    彼熏修之旨。

    具待指南耳。

    伏惟凡法依人興。

    所謂佛法興隆唯在人主。

    甯為他可起哉。

    為取委曲。

    更遣河雄。

    早以通示焉。

    大師奏白。

    除災緻福。

    熾盛光佛頂。

    是為最勝。

    是故唐朝道場之中。

    恒修此法。

    鎮護國基。

    街西街東諸内供奉持念僧等。

    互相為番。

    奉祈寶祚。

    又街東青龍寺裡。

    建立皇帝本命道場。

    勤修真言秘法。

    今須建立持念道場護摩壇。

    奉為陛下。

    修此法。

    唯建立之處。

    先師昔點定矣。

    書奏降诏曰。

    朕特發心願。

    于彼峰建立總持院。

    興隆佛法。

    九月又诏曰。

    雖未建立道場而擇二七僧。

    且修件法焉。

    總持院置十四僧。

    自此而始矣(雲雲)。

    願主入道場念誦并酬賞修師文。

     軌雲。

    若能一一躬親自入道場。

    至誠祈禱所犯天神。

    念誦熾盛光佛頂真言。

    晝夜不間斷。

    兼誦諸尊真言。

    若身不得自入道場者。

    或處津公私職務或事嚴君。

    應奉尊貴或處幽閨禁約。

    或乃身力不逮或家老少病患。

    或卑下身不自由或容寄他方無家無處。

    或近邪見惡人怨家之處難為建立。

    即應訪求一明解此法教之人。

    或道或俗殷勤求請。

    供彼所須令替身念誦。

    慎密精誠建立道場。

    然後酬賞劬勞令其歡喜(雲雲)。

    上文雲。

    帝主日日發虔敬心。

    親自發願祈請加護。

    必獲勝利惡賊消滅(雲雲)。

     私雲。

    于彼院每年奉為公家。

    開灌頂道場。

    每日修熾盛光秘法(總持院例時記其儀則也)。

    近代才行灌頂。

    此法陵怠有心之人誰不歎之哉。

     已上裡書。

     第三重。

     軌雲。

    于此大天外又安界道○當佛前面向佛。

    右邊逐日順轉。

    安師子宮次女宮以秤宮次蠍宮次弓宮次摩竭宮。

    ○又從佛後順轉卻向佛前。

     安寶瓶宮次魚宮次羊宮次牛宮次男女宮次蟹宮○與師子宮相接當佛背後安虛宿。

    當佛前安七星宿。

    于此十二宮外安置二十八宿。

    各依本宮次第安置(雲雲)。

     二十八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已上東也。

     鬥牛女虛危室壁。

    已上北也。

     奎婁冒昴畢觜參。

    已上西也。

     井鬼柳星張翼轸。

    已上南也。

     私雲。

    二十八宿十二宮同重可安之欤。

    将第三重十二宮外位第四重可安之欤。

    軌文不分明。

    或雲。

    曼荼羅五重如月輪。

    内院九尊。

    次院十六天。

    次院十二宮。

    次院二十八宿。

    次院護世八天。

    四角明王(雲雲)。

     第四重。

     軌雲。

    于二十八宿外周匝畫輪緣如車辋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