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林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持國主玉體安穩。
寶壽長遠天變怪異未然消除。
諸不吉祥悉皆除滅宮内安穩。
諸人快樂天下安穩萬民豐樂。
及以法界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
次三部。
次被甲。
例時禦記三部之次護身(用軍荼利印真言等)。
次大護身(用熾盛光印真言。
但件印無儀軌面。
準用師說)。
二手虛心合掌。
二地水内相叉。
開二風指屈如鈎形各立火背。
但風端不令着火背也。
二空并直豎以端令着火指之内第二節即成為三?印。
誦光佛咒三反。
又七反。
複印五所于頂散之(真言如軌)。
次被甲印。
誦真言及作印。
從頂摩觸下至于足散。
舒二手十指也。
真言曰。
唵度比〃〃迦也度比缽羅入嚩裡甯娑縛诃。
次結發印。
右手作拳。
直舒大指以頭指押大指上令使圓曲。
作此手印指。
誦真言三反已。
置于頂上即成結發印。
真言曰。
唵戶祇摩契莎縛诃(誦三反。
佛部)。
右印等池上記略之。
次地結。
次金剛牆。
例時記。
此次五輪觀。
先前有囕字形三角赤色。
字變成火輪。
念焚燒三千大千世界并我貪嗔癡等煩惱。
次念有空輪。
次有風輪。
次有火輪。
次有水輪。
次有地輪。
而複合掌可誦欠唅囕鑁阿五輪成熟畢。
次五輪上觀大海。
私雲。
内外五輪觀等具用之者如胎藏矣。
次大海印。
次寶山。
次寶師子座。
次寶蓮花。
私雲。
大海寶山共出印明次二唯出明印金剛合掌也。
各别印如蜜印四玄(雲雲)。
次三力偈。
次普通供養。
次觀曼荼羅。
次以本尊印真言置壇中。
次護身本尊。
已上例時記次第池上記。
五輪觀略之。
大海印等印置道場觀後。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内有大海。
海中有寶山。
山上有寶師子座。
座上有寶樓閣。
樓閣有無量莊嚴周匝懸列閣内有大曼荼羅(雲雲)。
次大海印明。
次寶山印明。
次寶師子座。
次寶蓮花。
次寶樓閣(已上五輪印明或不用之)。
次三力偈。
次普通供養。
次觀曼荼羅。
結本尊印當心。
誦真言。
觀想本尊。
位上有●勃噜唵(三合)字。
字變成金輪。
輪變成本尊。
身金色。
從一一毛孔放無量光。
從光中雨無量金輪。
摧滅一切災難。
首冠五佛。
二手如釋迦。
本尊放光照諸尊座位。
應光諸尊顯現(雲雲)。
私雲。
結本尊印等者。
師傳智拳印勃噜唵真言(雲雲)。
次治路。
次成不動身印(如胎)。
次振鈴。
次發願啟白(取香呂長跪頌之。
啟白了拜之即置香呂)。
儀軌雲。
弟子某甲(俗人稱姓名。
若僧雲比丘某甲。
若大臣官長雲某官姓名。
若國王雲其國号主姓名)。
我今歸命佛法僧寶海會聖衆。
仰啟清淨法身遍照如來。
普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菩薩衆·一切賢聖聲聞·緣覺·五通神仙·九執大天·十二宮主·二十八宿·衆聖靈祇·四大明王·護世八天并諸眷屬·土地山門護法善神·業道冥官·本命星主。
我今遇此災變(所求之願一一具言之)。
其事相敕遊宮大天。
願順佛教敕受我迎請。
悉來赴會向此單誠發歡喜心。
為我某甲除滅如是急厄災難。
我承大聖攝護慈力。
遇聞此教。
拔濟我等及一切有情輪回苦業唯願九執天神依佛教輪。
變災為福。
施我無畏令安樂住。
當來共告菩提眷屬永舍愛憎互相饒益。
願施無畏令我吉祥。
私雲。
師說若有祭文者直讀之。
不可用儀軌文。
凡讀祭文三度。
所謂勸請時贊後又後鈴次也。
禮拜同之。
表丁甯也或隻一度贊後用之。
或随方啟白之次讀之。
次送車辂(想車辂至各各本宮)。
次請車辂(想諸尊各乘車辂于虛空中成大輪壇來住道場空中)。
次奉請諸尊。
先結本尊印。
誦真言。
以二頭指召之(三反)。
ㄙ雲。
其印如下注之。
次佛眼印明。
定惠合虛心。
開風撚火背。
二空并真豎。
如同五眼标。
七念彼真言。
印眼及兩邊。
眉間為法眼。
成佛慈悲眼(誦咒七反了。
以印端拭五處。
左右目并眉間也。
想開五眼。
指眉間為佛眼。
拭眉間時自下拭上。
即于頂散之)。
裡書雲。
師曰。
先如文作印畢。
念真言即先拭右目。
次左目。
次右眉。
次左眉。
并眉間是也。
熾盛光儀軌私記智淵之記(雲雲)。
私雲。
戒壇僧都。
是此中八大菩薩并大自在等印。
師說許出之。
真言曰。
唵噜〃娑普噜入嚩(二合)攞(引)底(丁以反)瑟姹(二合)悉(引)馱路佐你(平)薩嚩(轉舌)?他(二合)娑馱(引)?曳娑嚩(二合)賀(有歸命)。
心真言。
唵沒馱路(引)左甯娑嚩(二合)賀。
次文殊師利菩薩印明。
以青蓮花契者。
七念而三召。
招之惠風度想乘師子王。
來降于道場。
與願令滿足(青蓮花契者。
以十輪作八葉。
即屈十輪而稍多屈之。
即誦咒七反。
以右手風度招之三反)。
真言曰。
系〃俱摩羅迦(二)微(上)目乞底(二合)缽他悉體(二合地以反)多(三)娑摩(二合)羅娑摩(二合)羅缽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娑嚩(二合)賀(有歸)。
心真言。
唵(引)嚩髻曩娜莫(六字文殊)。
次金剛手菩薩印明。
二水内相交。
地火并合豎。
二空亦如地。
風開五?形(誦咒三反。
又七反。
于頂散之)。
真言。
曩○赧戰拏摩賀(引)噜灑拏(引)?。
心真言。
曩○赧(引一)唵嚩曰羅(二合)幡抳(二)嚩曰羅(二合)薩怛嚩吽。
次救護惠菩薩印明。
定手金剛拳。
端坐安腰側。
惠手舒五輪直。
當以掩其心。
搩豎于空輪(誦咒三反又七反即心)。
真言曰。
系摩賀(引)摩賀(引)娑麼(二合)羅缽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二合)娑嚩(二合)賀(有歸)。
次不思議童子菩薩印明。
定慧内相叉。
一合為拳印。
貳風舒别屈。
第三節對之。
冷甲各相背。
二空并直豎(誦咒三反又七反于頂散之)。
真言曰。
系(引〃引上)緊旨(慈以反)羅拽徙阿(去急呼)尾娑麼(二合)野儜曳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次毗俱胝菩薩印明。
定慧内合拳。
風舉交上節(誦咒三反又七反于頂散之)。
真言曰。
薩嚩(轉舌呼)佩野怛啰(二合引)散你(入二句)吽(引)娑頗(二合)吒野(三)娑嚩賀(有歸)。
次觀自在菩薩印明。
定慧金剛縛。
忍願如蓮葉。
二風蹙如寶。
空輪并似幢。
舉地交上節。
是名小心契(誦咒三反又七反于頂散之)。
真言曰。
唵(引)缽娜麼(二合)進跢麼抳(尼貞反)入嚩(二合)攞(引)吽(引入有歸)。
心中心真言。
唵嚩啰曩缽娜銘(二合)虎吽(二合引)。
寶壽長遠天變怪異未然消除。
諸不吉祥悉皆除滅宮内安穩。
諸人快樂天下安穩萬民豐樂。
及以法界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
次三部。
次被甲。
例時禦記三部之次護身(用軍荼利印真言等)。
次大護身(用熾盛光印真言。
但件印無儀軌面。
準用師說)。
二手虛心合掌。
二地水内相叉。
開二風指屈如鈎形各立火背。
但風端不令着火背也。
二空并直豎以端令着火指之内第二節即成為三?印。
誦光佛咒三反。
又七反。
複印五所于頂散之(真言如軌)。
次被甲印。
誦真言及作印。
從頂摩觸下至于足散。
舒二手十指也。
真言曰。
唵度比〃〃迦也度比缽羅入嚩裡甯娑縛诃。
次結發印。
右手作拳。
直舒大指以頭指押大指上令使圓曲。
作此手印指。
誦真言三反已。
置于頂上即成結發印。
真言曰。
唵戶祇摩契莎縛诃(誦三反。
佛部)。
右印等池上記略之。
次地結。
次金剛牆。
例時記。
此次五輪觀。
先前有囕字形三角赤色。
字變成火輪。
念焚燒三千大千世界并我貪嗔癡等煩惱。
次念有空輪。
次有風輪。
次有火輪。
次有水輪。
次有地輪。
而複合掌可誦欠唅囕鑁阿五輪成熟畢。
次五輪上觀大海。
私雲。
内外五輪觀等具用之者如胎藏矣。
次大海印。
次寶山。
次寶師子座。
次寶蓮花。
私雲。
大海寶山共出印明次二唯出明印金剛合掌也。
各别印如蜜印四玄(雲雲)。
次三力偈。
次普通供養。
次觀曼荼羅。
次以本尊印真言置壇中。
次護身本尊。
已上例時記次第池上記。
五輪觀略之。
大海印等印置道場觀後。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内有大海。
海中有寶山。
山上有寶師子座。
座上有寶樓閣。
樓閣有無量莊嚴周匝懸列閣内有大曼荼羅(雲雲)。
次大海印明。
次寶山印明。
次寶師子座。
次寶蓮花。
次寶樓閣(已上五輪印明或不用之)。
次三力偈。
次普通供養。
次觀曼荼羅。
結本尊印當心。
誦真言。
觀想本尊。
位上有●勃噜唵(三合)字。
字變成金輪。
輪變成本尊。
身金色。
從一一毛孔放無量光。
從光中雨無量金輪。
摧滅一切災難。
首冠五佛。
二手如釋迦。
本尊放光照諸尊座位。
應光諸尊顯現(雲雲)。
私雲。
結本尊印等者。
師傳智拳印勃噜唵真言(雲雲)。
次治路。
次成不動身印(如胎)。
次振鈴。
次發願啟白(取香呂長跪頌之。
啟白了拜之即置香呂)。
儀軌雲。
弟子某甲(俗人稱姓名。
若僧雲比丘某甲。
若大臣官長雲某官姓名。
若國王雲其國号主姓名)。
我今歸命佛法僧寶海會聖衆。
仰啟清淨法身遍照如來。
普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菩薩衆·一切賢聖聲聞·緣覺·五通神仙·九執大天·十二宮主·二十八宿·衆聖靈祇·四大明王·護世八天并諸眷屬·土地山門護法善神·業道冥官·本命星主。
我今遇此災變(所求之願一一具言之)。
其事相敕遊宮大天。
願順佛教敕受我迎請。
悉來赴會向此單誠發歡喜心。
為我某甲除滅如是急厄災難。
我承大聖攝護慈力。
遇聞此教。
拔濟我等及一切有情輪回苦業唯願九執天神依佛教輪。
變災為福。
施我無畏令安樂住。
當來共告菩提眷屬永舍愛憎互相饒益。
願施無畏令我吉祥。
私雲。
師說若有祭文者直讀之。
不可用儀軌文。
凡讀祭文三度。
所謂勸請時贊後又後鈴次也。
禮拜同之。
表丁甯也或隻一度贊後用之。
或随方啟白之次讀之。
次送車辂(想車辂至各各本宮)。
次請車辂(想諸尊各乘車辂于虛空中成大輪壇來住道場空中)。
次奉請諸尊。
先結本尊印。
誦真言。
以二頭指召之(三反)。
ㄙ雲。
其印如下注之。
次佛眼印明。
定惠合虛心。
開風撚火背。
二空并真豎。
如同五眼标。
七念彼真言。
印眼及兩邊。
眉間為法眼。
成佛慈悲眼(誦咒七反了。
以印端拭五處。
左右目并眉間也。
想開五眼。
指眉間為佛眼。
拭眉間時自下拭上。
即于頂散之)。
裡書雲。
師曰。
先如文作印畢。
念真言即先拭右目。
次左目。
次右眉。
次左眉。
并眉間是也。
熾盛光儀軌私記智淵之記(雲雲)。
私雲。
戒壇僧都。
是此中八大菩薩并大自在等印。
師說許出之。
真言曰。
唵噜〃娑普噜入嚩(二合)攞(引)底(丁以反)瑟姹(二合)悉(引)馱路佐你(平)薩嚩(轉舌)?他(二合)娑馱(引)?曳娑嚩(二合)賀(有歸命)。
心真言。
唵沒馱路(引)左甯娑嚩(二合)賀。
次文殊師利菩薩印明。
以青蓮花契者。
七念而三召。
招之惠風度想乘師子王。
來降于道場。
與願令滿足(青蓮花契者。
以十輪作八葉。
即屈十輪而稍多屈之。
即誦咒七反。
以右手風度招之三反)。
真言曰。
系〃俱摩羅迦(二)微(上)目乞底(二合)缽他悉體(二合地以反)多(三)娑摩(二合)羅娑摩(二合)羅缽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娑嚩(二合)賀(有歸)。
心真言。
唵(引)嚩髻曩娜莫(六字文殊)。
次金剛手菩薩印明。
二水内相交。
地火并合豎。
二空亦如地。
風開五?形(誦咒三反。
又七反。
于頂散之)。
真言。
曩○赧戰拏摩賀(引)噜灑拏(引)?。
心真言。
曩○赧(引一)唵嚩曰羅(二合)幡抳(二)嚩曰羅(二合)薩怛嚩吽。
次救護惠菩薩印明。
定手金剛拳。
端坐安腰側。
惠手舒五輪直。
當以掩其心。
搩豎于空輪(誦咒三反又七反即心)。
真言曰。
系摩賀(引)摩賀(引)娑麼(二合)羅缽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二合)娑嚩(二合)賀(有歸)。
次不思議童子菩薩印明。
定慧内相叉。
一合為拳印。
貳風舒别屈。
第三節對之。
冷甲各相背。
二空并直豎(誦咒三反又七反于頂散之)。
真言曰。
系(引〃引上)緊旨(慈以反)羅拽徙阿(去急呼)尾娑麼(二合)野儜曳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次毗俱胝菩薩印明。
定慧内合拳。
風舉交上節(誦咒三反又七反于頂散之)。
真言曰。
薩嚩(轉舌呼)佩野怛啰(二合引)散你(入二句)吽(引)娑頗(二合)吒野(三)娑嚩賀(有歸)。
次觀自在菩薩印明。
定慧金剛縛。
忍願如蓮葉。
二風蹙如寶。
空輪并似幢。
舉地交上節。
是名小心契(誦咒三反又七反于頂散之)。
真言曰。
唵(引)缽娜麼(二合)進跢麼抳(尼貞反)入嚩(二合)攞(引)吽(引入有歸)。
心中心真言。
唵嚩啰曩缽娜銘(二合)虎吽(二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