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關燈
小
中
大
方向盤,不住地擦拭着流下的淚水,完全是在潛意識的驅動下,選擇着方向和道路。
郭強追上他以後,和他并駕齊驅——馬鳳山總是因為上了一點年紀的緣故吧,再也開不了他們那樣的“飛車”了,隻是着急地在後頭緊趕慢趕地跟着。
郭強搖下車窗,對方雨林喊叫:“雨林,不要做傻事!”方雨林不理會郭強。
郭強着急地叫道:“雨林,你聽我說……”方雨林踩了一腳油門,車便飛快地超到前邊去了,剛好趕上變燈,他沖過了路口,郭強和馬鳳山的車卻被紅燈擋住了。
方雨林把車開到了專案組駐地。
他找到那個管保衛的同志,把持槍卡拍在桌上,悶悶地說道:“領槍。
” 那個同志問:“外出執行任務?”“是的。
”方雨林仍答得甕聲甕氣。
那個同志想了想:“沒人通知我你要外出執行任務啊?”方雨林冷冷地說道:“我現在通知你!”也許是因為方雨林在這個專案組裡名聲特響,都知道他是孫書記點着名從市局要來的“破案高手”。
那個同志“雖然沒得到通知”,但在稍稍遲疑之後,還是同意了:“那你在這兒簽個字。
”說着便轉身去開保險櫃。
槍都存放在保險櫃裡了。
方雨林很快簽了字,拿了槍就向樓下跑去。
居然都沒說一聲再見。
大概到這時候,這個專管“内務”的同志才突然覺出,今天這位“破案高手”的神情很不對:整個人發木,眼神發直,說話沒腔沒調,臉上還透着一勝黑氣。
“他來領槍……”他越想越後怕,覺得要出事,馬上拿起電話,通知傳達室,趕緊截住方雨林!但等傳達室的同志放下電話,沖出去攔截,方雨林的車已經啟動了。
這時,郭強和馬鳳山的車也趕到了。
他倆連停都沒停,趕緊掉轉頭,接着又去追趕方雨林。
這時候,方雨林已經完全清醒過來。
他明白自己要去幹什麼。
當所有關于公安工作“光榮”、“驚險”、“刺激”。
“重要”……一切的一切都像“嘩嘩”退卻的浪潮恢複平靜和平凡,方雨林已準備用自己的一生來在這個崗位上站穩了站直了,站出名堂或站不出名堂都決心要站到底的時候,他真的沒想到有人因為他是一個“公安幹警”而來報複他,而這報複的惡果,偏偏會加害到他那樣一個小妹身上。
在中學時期的同學老師的惋惜聲中,在某些自以為在這社會裡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的“渺視”下(比如,丁潔的母親……這件事,他從沒有跟丁潔說起過),也包括許多普通老百姓的不信任的沖擊之餘(幹警中的确有一些“混濁分子”),他之所以從來沒後侮過自己的選擇,就是因為他的這份清醒。
他清醒地被一種“光榮感” 和“責任感”激動着。
在這一點上,他知道自己是“超乎尋常”的,是超越了無數同齡人的。
因為不少的同齡人讨厭談論“責任”。
而他卻撕心裂肺地想為“當下”服務,為“當下” “站崗”。
說他“媚俗”也罷,說他“胸無大志”也罷,他覺得中國的文明升華,必然也隻有從“當下”的努力開始。
為“當下”服務,不完全等同于為“當權者”服務。
“當下”的真正含義是“當前正活着的人民”。
當權者能為人民着想,真正辦一點“人事”,他們就是人民的一分子,服務于他們也是應該的。
反之,他們就自動地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去了。
不僅談不上服務于他們,還要用法律來制裁他們。
為當下服務,為當下站崗,舍此,還有什麼更緊迫的事嗎?舍此,還會有什麼值得炫耀的未來可說嗎?但他卻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妹妹。
啊……當下啊…… ……方雨林的車很快開到了省紀委辦公樓門前。
馮祥龍到省紀委來“自首”,省紀委的同志立即通知了專案組。
所以,方雨林是知道他此刻在哪個房間裡待着。
他大步走去,用力推開那間辦公室的門。
果不其然,馮祥龍在裡頭坐着。
省紀委的兩個幹部還“陪同”着。
方雨林掏出專案組的特别出入證,在他們面前揚了一下:“我是專案組的。
”一個幹部立即問:“來接馮祥龍?”方雨林答道:“是的。
”另一個幹部再問:“你帶手續了嗎?”方雨林再次把那張特别出入證向他們揚了一下,拉起馮祥龍就往外走。
那兩個幹部忙阻攔:“喂,你這怎麼是帶人的手續?你别走!”但方雨林推着馮祥龍已經過了不遠處的電梯了。
省紀委是個老樓,不知為什麼,水泥地上總是濕漉漉的。
但它那部電梯卻是新裝備的西門子産品。
電梯門悄然無聲地關上後,馮祥龍駭異地看了看方雨林,剛要問你是什麼人(馮祥龍沒見過方雨林)時,方雨林拿出了手铐。
馮祥龍立即反抗:“你想幹什麼?我是省傑出的中青年企業家。
我到省紀委來,是協助你們搞清問題的!”方雨林鐵青着臉,一聲不吭,兩下子就把他逼到冰涼的不鏽鋼壁上,然後一下把他铐了起來。
出了省紀
郭強追上他以後,和他并駕齊驅——馬鳳山總是因為上了一點年紀的緣故吧,再也開不了他們那樣的“飛車”了,隻是着急地在後頭緊趕慢趕地跟着。
郭強搖下車窗,對方雨林喊叫:“雨林,不要做傻事!”方雨林不理會郭強。
郭強着急地叫道:“雨林,你聽我說……”方雨林踩了一腳油門,車便飛快地超到前邊去了,剛好趕上變燈,他沖過了路口,郭強和馬鳳山的車卻被紅燈擋住了。
方雨林把車開到了專案組駐地。
他找到那個管保衛的同志,把持槍卡拍在桌上,悶悶地說道:“領槍。
” 那個同志問:“外出執行任務?”“是的。
”方雨林仍答得甕聲甕氣。
那個同志想了想:“沒人通知我你要外出執行任務啊?”方雨林冷冷地說道:“我現在通知你!”也許是因為方雨林在這個專案組裡名聲特響,都知道他是孫書記點着名從市局要來的“破案高手”。
那個同志“雖然沒得到通知”,但在稍稍遲疑之後,還是同意了:“那你在這兒簽個字。
”說着便轉身去開保險櫃。
槍都存放在保險櫃裡了。
方雨林很快簽了字,拿了槍就向樓下跑去。
居然都沒說一聲再見。
大概到這時候,這個專管“内務”的同志才突然覺出,今天這位“破案高手”的神情很不對:整個人發木,眼神發直,說話沒腔沒調,臉上還透着一勝黑氣。
“他來領槍……”他越想越後怕,覺得要出事,馬上拿起電話,通知傳達室,趕緊截住方雨林!但等傳達室的同志放下電話,沖出去攔截,方雨林的車已經啟動了。
這時,郭強和馬鳳山的車也趕到了。
他倆連停都沒停,趕緊掉轉頭,接着又去追趕方雨林。
這時候,方雨林已經完全清醒過來。
他明白自己要去幹什麼。
當所有關于公安工作“光榮”、“驚險”、“刺激”。
“重要”……一切的一切都像“嘩嘩”退卻的浪潮恢複平靜和平凡,方雨林已準備用自己的一生來在這個崗位上站穩了站直了,站出名堂或站不出名堂都決心要站到底的時候,他真的沒想到有人因為他是一個“公安幹警”而來報複他,而這報複的惡果,偏偏會加害到他那樣一個小妹身上。
在中學時期的同學老師的惋惜聲中,在某些自以為在這社會裡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的“渺視”下(比如,丁潔的母親……這件事,他從沒有跟丁潔說起過),也包括許多普通老百姓的不信任的沖擊之餘(幹警中的确有一些“混濁分子”),他之所以從來沒後侮過自己的選擇,就是因為他的這份清醒。
他清醒地被一種“光榮感” 和“責任感”激動着。
在這一點上,他知道自己是“超乎尋常”的,是超越了無數同齡人的。
因為不少的同齡人讨厭談論“責任”。
而他卻撕心裂肺地想為“當下”服務,為“當下” “站崗”。
說他“媚俗”也罷,說他“胸無大志”也罷,他覺得中國的文明升華,必然也隻有從“當下”的努力開始。
為“當下”服務,不完全等同于為“當權者”服務。
“當下”的真正含義是“當前正活着的人民”。
當權者能為人民着想,真正辦一點“人事”,他們就是人民的一分子,服務于他們也是應該的。
反之,他們就自動地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去了。
不僅談不上服務于他們,還要用法律來制裁他們。
為當下服務,為當下站崗,舍此,還有什麼更緊迫的事嗎?舍此,還會有什麼值得炫耀的未來可說嗎?但他卻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妹妹。
啊……當下啊…… ……方雨林的車很快開到了省紀委辦公樓門前。
馮祥龍到省紀委來“自首”,省紀委的同志立即通知了專案組。
所以,方雨林是知道他此刻在哪個房間裡待着。
他大步走去,用力推開那間辦公室的門。
果不其然,馮祥龍在裡頭坐着。
省紀委的兩個幹部還“陪同”着。
方雨林掏出專案組的特别出入證,在他們面前揚了一下:“我是專案組的。
”一個幹部立即問:“來接馮祥龍?”方雨林答道:“是的。
”另一個幹部再問:“你帶手續了嗎?”方雨林再次把那張特别出入證向他們揚了一下,拉起馮祥龍就往外走。
那兩個幹部忙阻攔:“喂,你這怎麼是帶人的手續?你别走!”但方雨林推着馮祥龍已經過了不遠處的電梯了。
省紀委是個老樓,不知為什麼,水泥地上總是濕漉漉的。
但它那部電梯卻是新裝備的西門子産品。
電梯門悄然無聲地關上後,馮祥龍駭異地看了看方雨林,剛要問你是什麼人(馮祥龍沒見過方雨林)時,方雨林拿出了手铐。
馮祥龍立即反抗:“你想幹什麼?我是省傑出的中青年企業家。
我到省紀委來,是協助你們搞清問題的!”方雨林鐵青着臉,一聲不吭,兩下子就把他逼到冰涼的不鏽鋼壁上,然後一下把他铐了起來。
出了省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