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些滑稽,在心中輕蔑地笑了笑。
他不在乎那些關于他和林虹關系之類的流言蜚語,要蹚開這一切大步往前走,盡快把自己的真實形象樹立起來。
等群衆幹部真正看到了你,再有人潑髒水,也污染不了你。
“這個案子前後批了三十多次,拖了近兩年時間,至今沒有解決。
這些情況你們三家都是知道的。
”李向南嚴肅地說,“問題很簡單,一個,是應該不應該給魏祯解決蓋房問題;二個,錢由誰出,怎麼出,出多少。
”他看了看眼前的這三個人,接着說道:“第一個問題,可能你們大家,包括當時縣委常委部分同志的批示都是沒有異議的,都認為應該解決。
是不是?” 三個人都先後點頭稱是。
“對這一點,我今天隻想再講一句話:我們拖延至今不解決,到底有沒有道理?過去搞運動,錯收了他的房子,本來就不對;在你們教育局屬下當了三十年人民教師,退休了,不解決他的生活困難,更不對;現在講統戰,什麼海峽兩岸皆是同胞,什麼愛國不分先後,可咱們這兒擺着一個三十多年前國民黨起義過來的中校,咱們的政策在他身上有什麼具體體現?有什麼說服力、感召力?你這個統戰部長不失職嗎?我們這個共産黨不失信嗎?這是第三個不對。
”他又看了看三個人,說,“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
不解決,你這個民政部長、教育局長、統戰部長,還有我這個縣委書記都不像樣。
”他停了一下,因為車身晃動,他扶了一下前面的椅背,“需要盡快解決,不能再拖,對這一點,你們現在都沒意見吧?” “當然沒有。
”胖胖的統戰部長笑着說,其他兩個人也都附和着。
一輛長途公共汽車響着喇叭迎面掠過。
“好,那你們現在就研究一下,具體如何解決。
咱們幾方在這兒一起敲定。
” 事情很簡單。
三個人當着李向南的面,經過幾分鐘的商量決定:民政部出四百元,其他兩家各出三百元共一千元撥來給魏祯蓋房。
“你們再周全考慮一下細節,有困難沒有?要反悔現在就反悔。
”李向南風趣地笑道。
“有困難也能克服。
我們早就認為應該解決,主要是覺得不應該由我們教育局一家負責。
”幹瘦的教育局長坦率地說道,另外兩個人也笑了。
“具體蓋房,誰家負責?” “我們負責吧,”民政局長扶了扶他那農村老太太才戴的舊式眼鏡,“我們正包着一個施工隊搞基建,再包給他們就行了。
一個月内保證蓋起來。
” “要保證質量。
樣式,最好能征求一下本人意見。
”李向南又說。
“好。
” 李向南轉過頭對康樂說:“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你看用什麼形式形成一個文件,下達一下。
”康樂點點頭,立刻在筆記本上記了幾個字。
“問題不是很簡單嘛。
”李向南又回過身說道。
“是很簡單的問題。
”三個人都笑了。
“可為什麼簡單的問題變得這樣複雜呢?十分鐘能解決的事情拖了兩年,咱們不該研究研究?” 在李向南的身後,記者劉貌正在他的袖珍本上飛快地寫着: 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變得複雜化? 複雜的問題又如何變得簡單了? 這兩個變化所包含的深刻原因和意義!…… 在古陵的這些天,劉貌幾乎每天都在發出一條有分量的消息。
原來準備呆兩三天,卻兩三個星期呆在古陵不動窩了。
“向南,”坐在前面的馮耀祖扭過毛發稀疏的胖腦袋,隔着一排座位對李向南似笑非笑地說:“魏祯這個人,有個問題。
” 滿車人都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插話靜寂下來。
“什麼問題啊?”李向南已從馮耀祖滿臉的假笑後面感到了惡意,他冷冷地問道。
在他目光的壓力下,馮耀祖收斂了一些。
慣于趨炎附勢的習性,使他不由自主地在臉上堆起讪笑。
他“啊”地尴尬了一瞬,但絕沒有收回既定決心的意思。
“魏祯這個人有經濟問題。
”他說道,然後像是打出了一張王牌,得意地看了看李向南。
“有什麼事實啊?”李向南依然不動聲色,心中卻感到有些壓力。
他深知政治鬥争的複雜性。
一個細節上的疏忽可能被陰謀家抓住,從而造成一場鬥争的失敗。
“他最近報銷了一次藥費,二百七十八塊錢,都是在外縣看的病。
他又沒有轉院手續,這是違章報銷。
” 李向南不勝憎惡地打量着馮耀祖,點了點頭,然後回過身,把坐在最末一排的縣衛生局局長叫了過來。
“照理說不符合手續,但魏祯有特殊情況。
他退了休,在本縣沒居住條件,隻能到老婆的娘家去住。
病了,來不及回來看,也無法回來看,這個情況,我們向教育局了解過。
我們還請示了縣委李書記。
”衛生局長解釋道。
李向南冷冷地看着馮耀祖:“魏祯的特殊情況,是由于我們對他的政策不落實造成的。
這不應該我們負責嗎?” “那當然應該了。
”馮耀祖臉上又露出逢迎的笑,笑中含着一絲陰險,“不過問題是,誰能斷定,他那些藥費是他本人看的病呢,萬一是他老婆或旁人看的
他不在乎那些關于他和林虹關系之類的流言蜚語,要蹚開這一切大步往前走,盡快把自己的真實形象樹立起來。
等群衆幹部真正看到了你,再有人潑髒水,也污染不了你。
“這個案子前後批了三十多次,拖了近兩年時間,至今沒有解決。
這些情況你們三家都是知道的。
”李向南嚴肅地說,“問題很簡單,一個,是應該不應該給魏祯解決蓋房問題;二個,錢由誰出,怎麼出,出多少。
”他看了看眼前的這三個人,接着說道:“第一個問題,可能你們大家,包括當時縣委常委部分同志的批示都是沒有異議的,都認為應該解決。
是不是?” 三個人都先後點頭稱是。
“對這一點,我今天隻想再講一句話:我們拖延至今不解決,到底有沒有道理?過去搞運動,錯收了他的房子,本來就不對;在你們教育局屬下當了三十年人民教師,退休了,不解決他的生活困難,更不對;現在講統戰,什麼海峽兩岸皆是同胞,什麼愛國不分先後,可咱們這兒擺着一個三十多年前國民黨起義過來的中校,咱們的政策在他身上有什麼具體體現?有什麼說服力、感召力?你這個統戰部長不失職嗎?我們這個共産黨不失信嗎?這是第三個不對。
”他又看了看三個人,說,“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
不解決,你這個民政部長、教育局長、統戰部長,還有我這個縣委書記都不像樣。
”他停了一下,因為車身晃動,他扶了一下前面的椅背,“需要盡快解決,不能再拖,對這一點,你們現在都沒意見吧?” “當然沒有。
”胖胖的統戰部長笑着說,其他兩個人也都附和着。
一輛長途公共汽車響着喇叭迎面掠過。
“好,那你們現在就研究一下,具體如何解決。
咱們幾方在這兒一起敲定。
” 事情很簡單。
三個人當着李向南的面,經過幾分鐘的商量決定:民政部出四百元,其他兩家各出三百元共一千元撥來給魏祯蓋房。
“你們再周全考慮一下細節,有困難沒有?要反悔現在就反悔。
”李向南風趣地笑道。
“有困難也能克服。
我們早就認為應該解決,主要是覺得不應該由我們教育局一家負責。
”幹瘦的教育局長坦率地說道,另外兩個人也笑了。
“具體蓋房,誰家負責?” “我們負責吧,”民政局長扶了扶他那農村老太太才戴的舊式眼鏡,“我們正包着一個施工隊搞基建,再包給他們就行了。
一個月内保證蓋起來。
” “要保證質量。
樣式,最好能征求一下本人意見。
”李向南又說。
“好。
” 李向南轉過頭對康樂說:“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你看用什麼形式形成一個文件,下達一下。
”康樂點點頭,立刻在筆記本上記了幾個字。
“問題不是很簡單嘛。
”李向南又回過身說道。
“是很簡單的問題。
”三個人都笑了。
“可為什麼簡單的問題變得這樣複雜呢?十分鐘能解決的事情拖了兩年,咱們不該研究研究?” 在李向南的身後,記者劉貌正在他的袖珍本上飛快地寫着: 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變得複雜化? 複雜的問題又如何變得簡單了? 這兩個變化所包含的深刻原因和意義!…… 在古陵的這些天,劉貌幾乎每天都在發出一條有分量的消息。
原來準備呆兩三天,卻兩三個星期呆在古陵不動窩了。
“向南,”坐在前面的馮耀祖扭過毛發稀疏的胖腦袋,隔着一排座位對李向南似笑非笑地說:“魏祯這個人,有個問題。
” 滿車人都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插話靜寂下來。
“什麼問題啊?”李向南已從馮耀祖滿臉的假笑後面感到了惡意,他冷冷地問道。
在他目光的壓力下,馮耀祖收斂了一些。
慣于趨炎附勢的習性,使他不由自主地在臉上堆起讪笑。
他“啊”地尴尬了一瞬,但絕沒有收回既定決心的意思。
“魏祯這個人有經濟問題。
”他說道,然後像是打出了一張王牌,得意地看了看李向南。
“有什麼事實啊?”李向南依然不動聲色,心中卻感到有些壓力。
他深知政治鬥争的複雜性。
一個細節上的疏忽可能被陰謀家抓住,從而造成一場鬥争的失敗。
“他最近報銷了一次藥費,二百七十八塊錢,都是在外縣看的病。
他又沒有轉院手續,這是違章報銷。
” 李向南不勝憎惡地打量着馮耀祖,點了點頭,然後回過身,把坐在最末一排的縣衛生局局長叫了過來。
“照理說不符合手續,但魏祯有特殊情況。
他退了休,在本縣沒居住條件,隻能到老婆的娘家去住。
病了,來不及回來看,也無法回來看,這個情況,我們向教育局了解過。
我們還請示了縣委李書記。
”衛生局長解釋道。
李向南冷冷地看着馮耀祖:“魏祯的特殊情況,是由于我們對他的政策不落實造成的。
這不應該我們負責嗎?” “那當然應該了。
”馮耀祖臉上又露出逢迎的笑,笑中含着一絲陰險,“不過問題是,誰能斷定,他那些藥費是他本人看的病呢,萬一是他老婆或旁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