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百姓要以為我神經病了呢。

    ” “那咱們騎車帶上吃的,到官村去遊。

    要不,我找輛吉普車,我會開車。

    ”小莉興奮地說。

     幹休所到了。

    磚圍牆,很大,占地幾十畝。

    大門進去,迎面是個小禮堂。

    禮堂後面是一排排平房小院。

    除了古陵縣,地區的離休幹部也有一些住在這裡。

    李向南和小莉把車停在傳達室的房檐下,兩人進了大院。

    禮堂旁邊有兩間平房,是遊藝室,裡面昏黃地亮着幾盞燈。

    他們推門進去。

    陰雨天,屋裡點着燈也很暗。

    一張乒乓球台旁擺着幾張折疊方桌,十幾個離休幹部正坐成幾桌懶洋洋地打撲克,香煙在一隻隻手裡倦怠地冒着煙。

    有人一邊看着手中的牌,一邊慢慢呷着茶。

    看見李向南進來,人們都站起來。

     “李書記來了?”人們招呼道。

    他們對一切來客都由衷歡迎。

    幹休所裡太寂悶。

     “大家坐吧。

    ”李向南連忙說道,“我這是随便來看看,看看大家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和需要,給大家搞點後勤。

    ” “什麼需要?大門口那段路最好能修修。

    下雨天簡直出不去。

    ”有人說。

     “剛才我已經聽到群衆替你們反映了,一定盡快解決。

    ” 李向南說着不由得看了小莉一眼。

    小莉對這句話并沒在意,她沒想到林虹。

     “我們已經說了快一年了,總不能人一走茶就涼吧。

    ”有個胖胖的離休幹部大嗓門說道。

     李向南笑了:“人一走茶就涼,那是老話。

    現在,人走了,茶不能涼,還要熱。

    社會主義要講社會主義人情。

    ” 大家笑了,紛紛坐下。

    有不少人認識小莉,和小莉說笑着。

    人們圍着李向南,你一言我一語地談了一陣。

     “你們有個最大的困難和需要,可都沒說啊。

    ”李向南笑道。

     滿屋人相互看看,都有些發怔。

     “真正的困難都變成牢騷了。

    在下面說,不在上面說。

    ”李向南繼續說道,“我剛才一推門,就聽見有人仰在椅背上一邊理牌一邊拉着調說:‘咱們這輩子就算徹底交待啰。

    ’是吧?“有人笑了笑,氣氛挺融洽。

    ”我們很多老同志,工作了一輩子,離開了工作,沒讓他們在家養魚、種花、做飯,有的閑上一年把頭發都閑白了。

    是吧?上班時再累,人挺精神;一離休,人也老了,病也來了。

    “ 大家都樂了,随即露出感歎。

    屋裡靜了下來。

     李向南說:“要讓中青年幹部接班,這件事的重要意義,老同志們全都理解,他們也不怕退休了沒人管。

    他們最怕的是退休了沒事管。

    要讓你們成天管這五十四張撲克牌,你們都無聊得很。

    是吧?” “你這話可是說到我們心裡去啰。

    ”有人感慨道。

    他舉起手中的撲克牌往桌上一拍:“這從早到晚不知道幹什麼好。

    ” “這是老幹部的普遍思想負擔。

    ”李向南說,“以後,離休的幹部越來越多,是個大問題。

    另一方面,老幹部的工作經驗可是我們社會不應該浪費的一大筆财富。

    所以我想請教大家,一起琢磨着解決這個問題。

    我有個總的想法。

    ” “你說說。

    ”人們都感興趣地看着他。

     “應該尋找各種形式,使離休幹部人在機關之外,身在社會之内,繼續發揮義務的、編外的作用。

    ” “什麼叫編外作用?”一個人奇怪地問道。

     “編外,就是編制之外嘛。

    ”另一個人說。

     “對。

    ”李向南繼續說道,“這方面大夥兒可以提提想法。

    我提出兩條具體的設想,抛磚引玉。

    一條,以後,我,可能還有其他縣委常委,每月兩次來和同志們座談。

    一個是向你們彙報工作,一個是請你們提建議。

    你們呢,有時間可以多關心關心古陵的各方面,到農村工廠各處跑一跑,回來議一議,有什麼意見、建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