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把你們的事說說。

    ” “我們大隊吃喝沒照顧好他們,還有他們要五百斤香油,沒送夠,他們就停了我們抽水抗旱的電。

    ” “有這麼回事嗎?”李向南問典古城。

     “我已經讓他們檢查了。

    ” “屢屢吃喝,屢屢在嘴上說一下,是吧?” “我工作沒做到,我應該負責任。

    ” “你有多少責任可以負?”李向南看着典古城,“破壞農業抗旱,就這一條追究一下,你負得起嗎?”李向南又停頓了一下,發現小莉正在人群後面目不轉睛地注視着自己。

    他很快把目光投向開現場會的人群:“各局的回去以後,把本單位的吃喝賬都查一下。

    自己下不了手查不清的,縣委派工作組去。

    賬查出來交到縣委。

    是不是要在全縣公布,縣委正在考慮。

    但原則是明确的,今後不犯,既往不咎;今後要犯,新賬舊賬要一起算。

    記住,廉潔,這是領導一個十億之邦現代化的政黨起碼應該做到的。

    ” 食堂裡一片寂靜。

     李向南看了看典古城:“縣委決定在全縣開始整黨試點,電業局是試點單位之一。

    這一決定今天通知你。

    ”他輕輕一揮手,“好,現場會開到這裡。

    散會。

    ” 人群湧出了食堂,湧出了電業局大門。

     李向南和小莉随人流一起到了街上。

     “我發現你訓話時有個特點。

    ”小莉笑着說。

     “講話怎麼叫訓話?”李向南不失嚴肅地嗔道。

     “摳什麼字眼啊,你不是教訓着講話?” “好了,說你發現什麼特點吧?” “一嚴厲地指出問題,就臉一沉,問一句‘怎麼辦’。

    ” “是嗎?我還沒注意過。

    ”李向南笑了。

    小莉的活潑足以摧毀一切嚴肅氣氛。

     “然後是停頓一下,掃視一下衆人。

    這個節奏掌握得極好,非常有力。

    ” “這還有個節奏的問題呢?” “那當然。

    天下萬事都有節奏。

    音樂有節奏,運動有節奏,氣氛變化有節奏,人的感情、情緒、心理都有一定的節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節奏。

    ” 李向南看了小莉一眼。

    這是真理。

    一切運動都有節奏。

    軍事家講究進攻防守的節奏,經濟學家掌握經濟運動的節奏,政治家則要掌握政治鬥争、社會發展的節奏。

    策略學實際上也是節奏學。

    “怎麼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節奏啊?”他問。

    和這個剛認識一兩天的姑娘在一起,他總有一種饒有興緻的心情。

     “比如說你的節奏吧,就比較沉緩有力,抑揚頓挫很分明,也很穩定,比較有規則。

    這是老練的政治家的節奏。

    ” “這是指我的言行還是指我的思想情緒啊?” “都是。

    ” “那你呢?” “我?”小莉一笑,“我可能屬于那種起伏跳躍很快沒什麼規律的節奏。

    ” “一條噪音曲線?” “誰知道,也可能吧。

    我的節奏和你的完全不一樣,相反。

    ” “那咱倆共事肯定合不來。

    ” 小莉揚起頭看了李向南一眼:“那可不一定。

    ” “和一條噪音曲線在一起會煩死人的。

    ”李向南說。

     小莉快活地笑了。

    過了一會兒,她停住笑,看見李向南一邊走一邊嚴肅地若有所思,便問:“你在想什麼?” “想節奏。

    ” “想誰的節奏?” “想古陵的節奏。

    ” “什麼節奏?” “幾千年、幾百年、幾十年來的節奏,還有我現在要掌握的今後的節奏。

    ” 小莉看着李向南,不知道他為什麼突然又變得這樣嚴肅。

    她不喜歡他擺出個縣委書記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