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勢面前畏縮了。
由于林虹的檢舉,省報來了記者。
“高幹”子弟走私一案才又鬧開了。
林虹被卷進了旋渦,成了引人注目的人物。
但是,随後的幾起幾落,“高幹”子弟們似乎都沒事了,林虹卻要被調到最偏僻的山區去教書,她單身宿合的玻璃也接二連三被打碎。
打擊報複落在她頭上,同時也有不少人站出來支持她,陳村中學的領導就抵制了上邊的調令。
在兩種勢力的沖突中,林虹很快成了焦點人物。
這已是有幾個月的事情了。
“新來的縣委書記對我的事表态了?”林虹問道,她覺得剛才的态度有些過分。
“李書記還沒表過态,是這次提意見、提建議會上各小組提出來的,呼聲很強烈。
”小周解釋道。
“什麼叫提意見、提建議大會啊?” “這個名字又普通又怪吧?”小周抓了抓頭發,炫耀地笑了一下,“這是李書記提議召開的。
全縣上上下下,不管是誰,隻要你對縣委領導提過意見、提過建議,不管是什麼方式,寫信了,報告了,談話了,告狀了,上條陳了,就都請了來。
一千多人的名單都是李書記一個個審定的,聽說其中有四百多人是他親自提名的。
” “他來古陵半個月就能掌握這麼多人的情況?這個縣委書記有多大年紀,從哪兒調來的?” “他挺年輕的,三十來歲,省裡調來的。
原來也是你們北京學生。
” “他叫什麼?” “他姓李,你看,”小周來不及回答她的問題,一指前面,“那不是開會會場。
” 前面就是縣招待所,大門外沿街堆滿了嗡嗡鬧鬧的人群,三三兩兩、一簇一堆地延伸到這兒。
他們在人群前走過,林虹立刻受到了人們的注目。
最先投射來的是男性的注視。
林虹感到了,那是一切漂亮女性都應習慣的特殊境遇。
接着有更多的目光轉向她,是由一些認得她的人的竊竊低語的介紹引起的。
“那是林虹?”“是,那個就是林虹。
”人們交頭接耳的說話聲她能隐隐聽見。
她毫不在意旁若無人地走着,并不時微笑着和小周說兩句話,幫助小周擺脫在衆人注視下的困窘。
在人群的注視和議論面前走過時保持常态,這需要勇氣和自制力。
林虹不願意自己成為新聞人物,她知道,那對于一個漂亮的獨身女性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然而,事到如此,她也有足夠的忍受力。
一個人隻要知道自己應該輕視什麼,而且能确實輕視它,就能獲得堅強。
離招待所越近,對她的指點和議論也越厲害。
路邊相挨着一個百貨商店和縣劇團,院門站着一群女人,她們對林虹的指點和議論格外勁頭十足:“這是個風流寡婦。
”“可你看她那樣子,裝得還挺正經。
”“越風流的人表面越正經。
”“你問她?她過去就因為作風不正派,呆一個地方臭一個地方,最後躲到咱們古陵來了。
”“她結了幾次婚?”“誰知道,聽說她男人發現她是破鞋,不要她了。
”“喲,這樣的人還能當老師啊。
” 縣劇團的副團長,一個胖得像麻袋的中年婦女議論得最起勁。
我們往下就會從她身上看出,對林虹的輿論毀謗來自怎樣深刻的利害背景。
而女人的嫉妒,也在這裡表現出全部惡毒性。
有人嫉妒林虹的美貌。
有人嫉妒林虹走路時沉靜文雅的風度。
有人嫉妒林虹的文化教養。
總之,人人嫉妒自己認為有但實際上沒有的東西。
在嫉妒時,人人又顯示着自己的優越性。
“這種女人臭塌了。
”一個細骨伶仃的中年演員輕蔑地罵道,這是在顯示她有個好名聲,雖然實際上她可能名不副實。
“像她這樣的女人,哪個男人還要她?”一個胖乎乎的售貨員瞥着白眼,顯示出她有個名正言順的丈夫,雖然她經常挨丈夫打罵。
“不正經。
風流貨。
”她們又共同用嗤之以鼻的斥罵來表現自己的正派。
其實,對“不正經”的過分義憤,往往是因為自己就不正經;對“風流”的過分義憤,則常常反映着對風流的羨嫉。
議論和辱罵的聲音越來越大,故意想讓林虹聽見似的。
林虹臉色變得蒼白,嘴唇不易覺察地纖顫着。
這是輿論對弱者的殘酷宰割。
她依然略仰着額頭目視前方很沉靜地走着。
她的沉靜使那群女人議論的聲音更高了:“這不是把接待站的小矮個兒又勾搭上了。
”“呸!”一個很響的唾聲。
林虹慢慢轉過頭,冷冷地朝那兒看了一眼,又
由于林虹的檢舉,省報來了記者。
“高幹”子弟走私一案才又鬧開了。
林虹被卷進了旋渦,成了引人注目的人物。
但是,随後的幾起幾落,“高幹”子弟們似乎都沒事了,林虹卻要被調到最偏僻的山區去教書,她單身宿合的玻璃也接二連三被打碎。
打擊報複落在她頭上,同時也有不少人站出來支持她,陳村中學的領導就抵制了上邊的調令。
在兩種勢力的沖突中,林虹很快成了焦點人物。
這已是有幾個月的事情了。
“新來的縣委書記對我的事表态了?”林虹問道,她覺得剛才的态度有些過分。
“李書記還沒表過态,是這次提意見、提建議會上各小組提出來的,呼聲很強烈。
”小周解釋道。
“什麼叫提意見、提建議大會啊?” “這個名字又普通又怪吧?”小周抓了抓頭發,炫耀地笑了一下,“這是李書記提議召開的。
全縣上上下下,不管是誰,隻要你對縣委領導提過意見、提過建議,不管是什麼方式,寫信了,報告了,談話了,告狀了,上條陳了,就都請了來。
一千多人的名單都是李書記一個個審定的,聽說其中有四百多人是他親自提名的。
” “他來古陵半個月就能掌握這麼多人的情況?這個縣委書記有多大年紀,從哪兒調來的?” “他挺年輕的,三十來歲,省裡調來的。
原來也是你們北京學生。
” “他叫什麼?” “他姓李,你看,”小周來不及回答她的問題,一指前面,“那不是開會會場。
” 前面就是縣招待所,大門外沿街堆滿了嗡嗡鬧鬧的人群,三三兩兩、一簇一堆地延伸到這兒。
他們在人群前走過,林虹立刻受到了人們的注目。
最先投射來的是男性的注視。
林虹感到了,那是一切漂亮女性都應習慣的特殊境遇。
接着有更多的目光轉向她,是由一些認得她的人的竊竊低語的介紹引起的。
“那是林虹?”“是,那個就是林虹。
”人們交頭接耳的說話聲她能隐隐聽見。
她毫不在意旁若無人地走着,并不時微笑着和小周說兩句話,幫助小周擺脫在衆人注視下的困窘。
在人群的注視和議論面前走過時保持常态,這需要勇氣和自制力。
林虹不願意自己成為新聞人物,她知道,那對于一個漂亮的獨身女性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然而,事到如此,她也有足夠的忍受力。
一個人隻要知道自己應該輕視什麼,而且能确實輕視它,就能獲得堅強。
離招待所越近,對她的指點和議論也越厲害。
路邊相挨着一個百貨商店和縣劇團,院門站着一群女人,她們對林虹的指點和議論格外勁頭十足:“這是個風流寡婦。
”“可你看她那樣子,裝得還挺正經。
”“越風流的人表面越正經。
”“你問她?她過去就因為作風不正派,呆一個地方臭一個地方,最後躲到咱們古陵來了。
”“她結了幾次婚?”“誰知道,聽說她男人發現她是破鞋,不要她了。
”“喲,這樣的人還能當老師啊。
” 縣劇團的副團長,一個胖得像麻袋的中年婦女議論得最起勁。
我們往下就會從她身上看出,對林虹的輿論毀謗來自怎樣深刻的利害背景。
而女人的嫉妒,也在這裡表現出全部惡毒性。
有人嫉妒林虹的美貌。
有人嫉妒林虹走路時沉靜文雅的風度。
有人嫉妒林虹的文化教養。
總之,人人嫉妒自己認為有但實際上沒有的東西。
在嫉妒時,人人又顯示着自己的優越性。
“這種女人臭塌了。
”一個細骨伶仃的中年演員輕蔑地罵道,這是在顯示她有個好名聲,雖然實際上她可能名不副實。
“像她這樣的女人,哪個男人還要她?”一個胖乎乎的售貨員瞥着白眼,顯示出她有個名正言順的丈夫,雖然她經常挨丈夫打罵。
“不正經。
風流貨。
”她們又共同用嗤之以鼻的斥罵來表現自己的正派。
其實,對“不正經”的過分義憤,往往是因為自己就不正經;對“風流”的過分義憤,則常常反映着對風流的羨嫉。
議論和辱罵的聲音越來越大,故意想讓林虹聽見似的。
林虹臉色變得蒼白,嘴唇不易覺察地纖顫着。
這是輿論對弱者的殘酷宰割。
她依然略仰着額頭目視前方很沉靜地走着。
她的沉靜使那群女人議論的聲音更高了:“這不是把接待站的小矮個兒又勾搭上了。
”“呸!”一個很響的唾聲。
林虹慢慢轉過頭,冷冷地朝那兒看了一眼,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