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關燈
在波濤起伏的學生隊伍中,她看到了許多大專院校紅衛兵組織的橫幅與紅旗。

    一輛輛由卡車改裝成的宣傳車上邊也張貼着各校紅衛兵組織的名字。

    在新華門,十幾輛卡車并排在一起,搭成了臨時的主席台,上邊挂着一幅數十米長的紅布白字橫幅:“揪劉前線總指揮部”,在主席台下搭起了上百個席篷和帆布帳篷,是日夜在這裡戰鬥的紅衛兵的營地。

    透過敞開的帳篷門,可以看見很多紅衛兵一臉黝黑地頂着濕毛巾坐在裡面,想必是熬了不止一個通宵。

    在擁擠不堪的人海中,一些軍隊的醫護人員背着軍用醫療背包,在一個個席篷和帆布帳篷中出沒着。

    一輛輛宣傳車上的高音喇叭都朝向新華門與中南海的紅圍牆呼喊着口号:“與劉少奇血戰到底,不獲全勝誓不收兵!”“劉少奇從中南海滾出來!”“打倒中國最大的赫魯曉夫!”聽到一份《最最嚴正的聲明》,勒令劉少奇“在二十四小時之内滾出中南海,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 米娜稍有點驚怕地穿行着。

    忽然,她看到了北清大學紅衛兵的宣傳車、橫幅和紅旗。

     在一輛宣傳車上,一個面龐長大、身體壯闊的人讓她不由得渾身哆嗦了一下,那正是馬勝利,他正對着車下的一群人指東劃西地指揮着。

    可能有什麼事讓他惱火了,他用手指着不遠處的一個地方橫眉怒目地呵斥着什麼。

    米娜覺得渾身上下被抽筋一樣,恐懼地低下頭,匆匆忙忙穿過密集的人群朝前走去。

     終于,到了天安門廣場。

    回頭望去,黑壓壓的人群幾乎蔓延到這裡。

    在天安門城樓兩邊的檢閱台下也貼着巨幅标語:“打倒中國的赫魯曉夫劉少奇。

    ”這巨幅的标語朝向整個廣場,廣場上也是一派大革命的氣氛。

    一輛輛宣傳車載着紅衛兵響着高音喇叭呼嘯而過,一支支紅衛兵隊伍也雄糾糾地走過,朝新華門方向彙集。

    米娜覺得約錯了地方,看來盧鐵漢對北京的革命形勢也不全都清楚。

    當她按約定地點來到紀念碑下時,情緒略微松弛下來。

     廣場上三五成群遊蕩的人大多是看革命的,不是幹革命的,回想起剛才穿越新華門時,馬路邊上站的很多市民也是圍觀的。

    她用手絹擦了擦臉上和脖頸上的汗水,把被汗水粘住的頭發理好,又放慢步伐讓自己安然下來。

    她要迎接一個中斷了一年的節目。

     盧鐵漢還沒有到,她看了一下手表,已經八點一刻,過時了。

    看看天,已經暗了,廣場上早已一片燈光。

    她正在想盧鐵漢是已經來了等不及又走了呢,還是沒來,就看見盧鐵漢繞着紀念碑慢慢走過來,一邊走一邊擡腕看着手表,并張望着遠處。

    他的樣子還是高大的,姿勢也是挺拔的,神情保持着副部長派頭,隻不過人顯得比過去蒼老、黯淡,嘴角兩邊的皺紋比過去更深了。

    米娜一瞬間升起的感情十分複雜,有時隔長久的滄桑感,還有辛酸苦辣的多種滋味。

    對過去戀情的回憶,分隔長久的淡忘,對對方的關心,及對自己的憐憫都像袅袅煙氣一樣升上心頭。

    她的直接反應是邁步走過去,臉上那兩橫三豎的傷痕卻像一道鐵絲網攔在面前,一年來,這幾道傷痕第一次顯得這樣有力量。

    廣場上一派燈光人影朦胧晃動,她站在那裡一動沒動。

     盧鐵漢背着手走着,看着廣場上流來流去的不稠不稀的人群,看着那邊燈火明亮的人民大會堂和被燈光照亮的天安門城樓,還有長安街方向的“揪劉前線”的人山人海,此起彼伏的高音喇叭一直響到這裡。

    他站住了,又背着手來回走了走,再擡腕看表,低下頭想着什麼,那凸起的額頭、長大的面孔都顯出更多的蒼老與憔悴。

    大概是等待的焦灼與失望使他想到了什麼,他的肩背也佝偻起來,完全失了副部長的氣派,像一個幹了一輩子粗重體力活的老頭子。

    整個天安門廣場在米娜面前成了夢中無聲的畫面,盧鐵漢成了無聲畫面中的人物。

    米娜一時失去了清醒的真實感,在一片恍惚中,她覺得自己踏在一塊虛幻的、傾斜搖擺的地面上朝前走去。

    腳底下的每一步都沒有踏出實在感,每一步似乎都會踏空,讓自己從夢境中摔醒。

    她覺得自己心中升起淚淋淋的情感,她在可憐對方的同時,也可憐起了她和他以往的全部故事。

     當她踏着搖晃不平的天安門廣場走到盧鐵漢面前時,盧鐵漢轉身看見了她,立刻露出放心的表情。

    兩個人在燈光輝煌而又朦胧的天安門廣場上面對面站着,米娜垂下眼,不知道說什麼,眼淚先湧上了眼眶,她躲在眼淚後面想着自己要說的話,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