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月17日,這頁台曆上寫了四個字:“中斷電話。
” 那天,中南海的造反派沖進家裡将電話扯斷,又将電話機搬走。
他抗議說:“你們沒有權力這樣做,我是國家主席。
”然而,沒有用。
他從此便失去了和外界聯系的渠道,也失去了直接和毛澤東通電話的可能。
2月4日的台曆上寫着“劉允若”三個字。
那天,他的二兒子劉允若被公安部逮捕。
再往下,翻到3月16日,這頁台曆上寫着“六十一人”四個字。
那一天,中共中央印發了《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六十一人的自首材料》。
這個中央文件給他看了,在這個文件中,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成了“叛徒集團”。
文件指出,這是劉少奇策劃決定,張聞天同意的一個事件,是背着毛主席幹的。
看到這個文件,他驚呆了,他已經很難将這一切與毛澤東1月13日接見他時的情景統一起來。
翻到3月31日的台曆,則記下了“《紅旗》,戚本禹文章。
”這一天,《紅旗》雜志第五期刊登了《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反動影片〈清宮秘史〉》。
這篇文章是對他第一次公開的、大規模的批判。
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命運明顯惡化了。
前幾天,4月8日的台曆上,寫着“《光明日報》社論”幾個字。
這天,《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打倒中國最大的赫魯曉夫》的社論,接着,便有了今天幾十萬人批鬥王光美的大會。
他把台曆推到一邊,他理不清的是1月13日毛澤東接見的真正含義。
那天,毛澤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無法讓他得出自己将被打倒的信号。
毛澤東翹着二郎腿坐在沙發上,抽着煙,樣子顯得比文化大革命前更寬厚,更和藹,講話中還常流露出寬慰他的口氣。
臨别時握手,毛澤東也握得很和藹,很囑托。
那麼,今天這一切是毛澤東改變了态度,還是其他一些人影響了毛澤東的态度?這樣大規模批判的文章,沒有毛澤東點頭是發不出來的。
思路進行到這裡,已經山窮水盡無從前進了。
再迂回一下,不過是想到毛澤東1月13日的接見是不是欲取而先縱的策略,以麻痹他要打倒的對手。
這個思路一出來,他便慢慢搖了搖頭。
自己早已失去了任何實權,命運全在毛澤東的一句話中,毛澤東根本無須麻痹他。
眼前流煙飛霧地閃過以往的一些鏡頭。
在文化大革命前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曾經勃然大怒地對他說道:“我用一個小指頭,就能把你打倒。
”當時,他沒有領會這句話的厲害,現在果然變成現實了。
他看了一眼寫字台一角自己寫的一些檢查的底稿和交待自己認識的大字報的底稿,那些底稿最後都以“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萬萬歲!”這句口号作為結束,從這裡就可想而知他現在所處的地位。
他希望有一百次、一千次機會來表白自己擁護毛澤東的革命路線。
他越來越多地忘記了自己是國家主席,而常常覺得自己隻是一個已經年邁的老頭。
他止不住咳嗽起來,胸口有些憋悶,左肋下也不舒服。
他慢慢站了起來,在房間裡走了幾步。
今年他已經六十九歲,再過一年,就七十了。
他從來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想着還有多少年可以做多少事。
現在,渾身上下露出的疲憊和衰老甚至讓他想到,自己能否活到明年的七十周歲。
當他在屋子裡站住時,對自己的身體有了非常明确的感覺,他覺出自己心髒已經衰弱,消化系統已經呆滞,全身氣血的循環已經枯澀。
當他在屋裡慢慢走動時,他很難将一身衣服挺拔地架起來。
文化大革命讓人難以承受的不僅是政治上的打擊,還有肉體上的打擊。
一想到随時可能被揪鬥,被勒令彎腰,被罰站,被揪上批判會,他就不免膽戰心驚。
一個再了不起的政治家面對這樣具體的打擊,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兩樣。
當造反派揪着他在走廊裡背毛主席語錄時,當造反派讓他和王光美站到桌子上彎腰接受批鬥時,自己隻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
那時,他也便想到,這個年齡的老頭在農村已經是老态龍鐘地柱着拐杖了。
這樣想着,他再一次覺出自己的身體與身上穿的衣服不配套了。
他看了一眼旁邊櫃子上的穿衣鏡,鏡中的自己十分衰弱地架着一身莊重的中山裝。
他明白自己的感覺從哪兒來了。
他現在穿的淺灰色的中山裝是他作為黨的副主席和國家主席出場時最常穿的一身衣服,然而,這個已像農村老頭一樣衰弱的身體架不起這身
” 那天,中南海的造反派沖進家裡将電話扯斷,又将電話機搬走。
他抗議說:“你們沒有權力這樣做,我是國家主席。
”然而,沒有用。
他從此便失去了和外界聯系的渠道,也失去了直接和毛澤東通電話的可能。
2月4日的台曆上寫着“劉允若”三個字。
那天,他的二兒子劉允若被公安部逮捕。
再往下,翻到3月16日,這頁台曆上寫着“六十一人”四個字。
那一天,中共中央印發了《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六十一人的自首材料》。
這個中央文件給他看了,在這個文件中,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成了“叛徒集團”。
文件指出,這是劉少奇策劃決定,張聞天同意的一個事件,是背着毛主席幹的。
看到這個文件,他驚呆了,他已經很難将這一切與毛澤東1月13日接見他時的情景統一起來。
翻到3月31日的台曆,則記下了“《紅旗》,戚本禹文章。
”這一天,《紅旗》雜志第五期刊登了《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反動影片〈清宮秘史〉》。
這篇文章是對他第一次公開的、大規模的批判。
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命運明顯惡化了。
前幾天,4月8日的台曆上,寫着“《光明日報》社論”幾個字。
這天,《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打倒中國最大的赫魯曉夫》的社論,接着,便有了今天幾十萬人批鬥王光美的大會。
他把台曆推到一邊,他理不清的是1月13日毛澤東接見的真正含義。
那天,毛澤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無法讓他得出自己将被打倒的信号。
毛澤東翹着二郎腿坐在沙發上,抽着煙,樣子顯得比文化大革命前更寬厚,更和藹,講話中還常流露出寬慰他的口氣。
臨别時握手,毛澤東也握得很和藹,很囑托。
那麼,今天這一切是毛澤東改變了态度,還是其他一些人影響了毛澤東的态度?這樣大規模批判的文章,沒有毛澤東點頭是發不出來的。
思路進行到這裡,已經山窮水盡無從前進了。
再迂回一下,不過是想到毛澤東1月13日的接見是不是欲取而先縱的策略,以麻痹他要打倒的對手。
這個思路一出來,他便慢慢搖了搖頭。
自己早已失去了任何實權,命運全在毛澤東的一句話中,毛澤東根本無須麻痹他。
眼前流煙飛霧地閃過以往的一些鏡頭。
在文化大革命前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曾經勃然大怒地對他說道:“我用一個小指頭,就能把你打倒。
”當時,他沒有領會這句話的厲害,現在果然變成現實了。
他看了一眼寫字台一角自己寫的一些檢查的底稿和交待自己認識的大字報的底稿,那些底稿最後都以“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萬萬歲!”這句口号作為結束,從這裡就可想而知他現在所處的地位。
他希望有一百次、一千次機會來表白自己擁護毛澤東的革命路線。
他越來越多地忘記了自己是國家主席,而常常覺得自己隻是一個已經年邁的老頭。
他止不住咳嗽起來,胸口有些憋悶,左肋下也不舒服。
他慢慢站了起來,在房間裡走了幾步。
今年他已經六十九歲,再過一年,就七十了。
他從來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想着還有多少年可以做多少事。
現在,渾身上下露出的疲憊和衰老甚至讓他想到,自己能否活到明年的七十周歲。
當他在屋子裡站住時,對自己的身體有了非常明确的感覺,他覺出自己心髒已經衰弱,消化系統已經呆滞,全身氣血的循環已經枯澀。
當他在屋裡慢慢走動時,他很難将一身衣服挺拔地架起來。
文化大革命讓人難以承受的不僅是政治上的打擊,還有肉體上的打擊。
一想到随時可能被揪鬥,被勒令彎腰,被罰站,被揪上批判會,他就不免膽戰心驚。
一個再了不起的政治家面對這樣具體的打擊,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兩樣。
當造反派揪着他在走廊裡背毛主席語錄時,當造反派讓他和王光美站到桌子上彎腰接受批鬥時,自己隻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
那時,他也便想到,這個年齡的老頭在農村已經是老态龍鐘地柱着拐杖了。
這樣想着,他再一次覺出自己的身體與身上穿的衣服不配套了。
他看了一眼旁邊櫃子上的穿衣鏡,鏡中的自己十分衰弱地架着一身莊重的中山裝。
他明白自己的感覺從哪兒來了。
他現在穿的淺灰色的中山裝是他作為黨的副主席和國家主席出場時最常穿的一身衣服,然而,這個已像農村老頭一樣衰弱的身體架不起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