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哪兒看大字報,都有人注意她。
有了這種感覺,眼前的一切便都有了特别快樂的趣味。
上海真是一個嗡嗡亂響的、快樂的馬蜂窩。
她們又登上去江西的火車,又是同樣的擁擠,又是從車窗裡爬進爬出,又是車廂過道裡站滿了人。
在車廂的兩端,門旁邊和廁所裡也都擠滿了人。
像是成堆的胡蘿蔔塞在一個大筐裡,晃呀晃呀,胡蘿蔔磨破了皮。
她在夢一樣恍恍惚惚的狀态中晃到了南昌。
在這裡,也是漫天遍野地看街上的大字報。
又跑到江西省委大樓前和本地的紅衛兵一起沖了一回省委,震天動地喊了一片口号。
那潮水般沖進省委大樓的感覺實在令人興奮,男男女女的紅衛兵瘋狂地喊着口号往前沖擊時,她能夠感到沖擊的快樂。
南昌市也成了傳單滿天飛的革命城市,她們晃着通行無阻的北京學生證,分文不花來到了吉安市。
再往前走,就直奔革命聖地井崗山了。
吉安是個十萬來人口的小城市,這裡的文化大革命與北京還有一段差距。
造反派在地委、市委的門口都遇到了保守派稠密隊伍的阻擋。
盧小慧說:“咱們先在這裡沖一下,再去井崗山。
”作為最早一批到達吉安市的北京紅衛兵,她們立刻成為本地造反派學生萬衆簇擁的對象。
她們用北京實驗女子中學紅衛兵的名義上街貼出了“炮打吉安地委”、“炮打吉安市委”的大标語,吉安的造反派學生們在全市範圍内幫她們張貼大字報、大标語。
一時間,吉安市的街道兩邊和地委、市委大院門口,都貼滿了北京實驗女子中學的大标語。
現在,不僅盧小慧成了經常在街頭講演的中心人物,魯敏敏也容光煥發地在人群中做開了講演。
當她站在高處面對千百張面孔時,覺得自己比過去挺拔了,高大了,也強壯了。
在她們的鼓動下,吉安市造反派學生開始沖擊地委、市委前面的保守派防線。
成千上萬的人在這裡進行肉體的沖撞,魯敏敏沖在第一排。
後邊的人潮擁着她,前面一排排的人擋着她,她像潮水中的浪頭一樣沖過去,那些魁梧的工人、清瘦的學生都在勉勉強強地支撐着。
她側着身,用胳膊和肩膀作為沖撞的盾牌,在喊聲震天的口号聲中,她既能覺出造反派潮流的洶湧澎湃,也能覺出保守派防線拼盡全力的抵擋。
這種有彈性的沖撞與擁擠,讓她感到生命深處迸發出來的興奮與快感。
她渾身已經汗濕,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往前沖。
終于,洪水突破了堤壩,他們沖了進去,源源不斷的人流擁進了大院。
這個看來不大的院子很快擠滿了喧嚷的人群,一片渙散的沸騰。
她氣喘籲籲地撩着汗濕的頭發,準備尋找新的造反行動。
她把頭發捋到兩側,一瞬間又意識到自己的漂亮,心中漾起一絲幸福。
盧小慧走過來,問:“你沒有擠傷吧?”她快樂地搖了搖頭。
盧小慧看了她一眼,說道:“你變了。
”她垂下眼想了一下,快活地說:“我真熱愛文化大革命。
”這一瞬間,她惟一遺憾的是腰間沒有紮一條皮帶;倘若那樣,雙手叉腰站在這裡,一定會更挺拔,更有生氣。
吉安市的形勢急轉直下,工廠的工人一隊一隊開出來保衛地委、市委,農民也一隊一隊從四面八方的農村扛着扁擔、鐵鍁進城保衛地委、市委。
幾個北京的紅衛兵和當地造反派學生暫時撤退到一所中學内。
浩浩蕩蕩的贛江從吉安市旁流過,江中有一個白鹭洲,這所學校就在白鹭洲上,她們等于被封鎖在學校之中。
站在白鹭洲上看着岸邊滔滔不絕的保守派遊行隊伍,盧小慧和魯敏敏都覺出了一種戰鬥的氣氛。
盧小慧決定從北京搬救兵,她給盧小龍拟了一封電報,由吉安市的一名造反派學生連夜泅水過江,到吉安市郵電局拍發出去。
注: 「1」大串連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接見了首都和各地紅衛兵代表,同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出通知,從9月6日起,組織外地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革命學生代表和革命職工代表來京參觀,學習“文化大革命”運動,至此,大串連迅速在全國全面展開,直至1967年3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停止全國大串連”的通知。
有了這種感覺,眼前的一切便都有了特别快樂的趣味。
上海真是一個嗡嗡亂響的、快樂的馬蜂窩。
她們又登上去江西的火車,又是同樣的擁擠,又是從車窗裡爬進爬出,又是車廂過道裡站滿了人。
在車廂的兩端,門旁邊和廁所裡也都擠滿了人。
像是成堆的胡蘿蔔塞在一個大筐裡,晃呀晃呀,胡蘿蔔磨破了皮。
她在夢一樣恍恍惚惚的狀态中晃到了南昌。
在這裡,也是漫天遍野地看街上的大字報。
又跑到江西省委大樓前和本地的紅衛兵一起沖了一回省委,震天動地喊了一片口号。
那潮水般沖進省委大樓的感覺實在令人興奮,男男女女的紅衛兵瘋狂地喊着口号往前沖擊時,她能夠感到沖擊的快樂。
南昌市也成了傳單滿天飛的革命城市,她們晃着通行無阻的北京學生證,分文不花來到了吉安市。
再往前走,就直奔革命聖地井崗山了。
吉安是個十萬來人口的小城市,這裡的文化大革命與北京還有一段差距。
造反派在地委、市委的門口都遇到了保守派稠密隊伍的阻擋。
盧小慧說:“咱們先在這裡沖一下,再去井崗山。
”作為最早一批到達吉安市的北京紅衛兵,她們立刻成為本地造反派學生萬衆簇擁的對象。
她們用北京實驗女子中學紅衛兵的名義上街貼出了“炮打吉安地委”、“炮打吉安市委”的大标語,吉安的造反派學生們在全市範圍内幫她們張貼大字報、大标語。
一時間,吉安市的街道兩邊和地委、市委大院門口,都貼滿了北京實驗女子中學的大标語。
現在,不僅盧小慧成了經常在街頭講演的中心人物,魯敏敏也容光煥發地在人群中做開了講演。
當她站在高處面對千百張面孔時,覺得自己比過去挺拔了,高大了,也強壯了。
在她們的鼓動下,吉安市造反派學生開始沖擊地委、市委前面的保守派防線。
成千上萬的人在這裡進行肉體的沖撞,魯敏敏沖在第一排。
後邊的人潮擁着她,前面一排排的人擋着她,她像潮水中的浪頭一樣沖過去,那些魁梧的工人、清瘦的學生都在勉勉強強地支撐着。
她側着身,用胳膊和肩膀作為沖撞的盾牌,在喊聲震天的口号聲中,她既能覺出造反派潮流的洶湧澎湃,也能覺出保守派防線拼盡全力的抵擋。
這種有彈性的沖撞與擁擠,讓她感到生命深處迸發出來的興奮與快感。
她渾身已經汗濕,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往前沖。
終于,洪水突破了堤壩,他們沖了進去,源源不斷的人流擁進了大院。
這個看來不大的院子很快擠滿了喧嚷的人群,一片渙散的沸騰。
她氣喘籲籲地撩着汗濕的頭發,準備尋找新的造反行動。
她把頭發捋到兩側,一瞬間又意識到自己的漂亮,心中漾起一絲幸福。
盧小慧走過來,問:“你沒有擠傷吧?”她快樂地搖了搖頭。
盧小慧看了她一眼,說道:“你變了。
”她垂下眼想了一下,快活地說:“我真熱愛文化大革命。
”這一瞬間,她惟一遺憾的是腰間沒有紮一條皮帶;倘若那樣,雙手叉腰站在這裡,一定會更挺拔,更有生氣。
吉安市的形勢急轉直下,工廠的工人一隊一隊開出來保衛地委、市委,農民也一隊一隊從四面八方的農村扛着扁擔、鐵鍁進城保衛地委、市委。
幾個北京的紅衛兵和當地造反派學生暫時撤退到一所中學内。
浩浩蕩蕩的贛江從吉安市旁流過,江中有一個白鹭洲,這所學校就在白鹭洲上,她們等于被封鎖在學校之中。
站在白鹭洲上看着岸邊滔滔不絕的保守派遊行隊伍,盧小慧和魯敏敏都覺出了一種戰鬥的氣氛。
盧小慧決定從北京搬救兵,她給盧小龍拟了一封電報,由吉安市的一名造反派學生連夜泅水過江,到吉安市郵電局拍發出去。
注: 「1」大串連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接見了首都和各地紅衛兵代表,同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出通知,從9月6日起,組織外地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革命學生代表和革命職工代表來京參觀,學習“文化大革命”運動,至此,大串連迅速在全國全面展開,直至1967年3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停止全國大串連”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