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物喜歡我,是嗎?她丈夫不是明明對她很粗暴很無情,成天把她撂在家裡嗎?她不是一直為此很痛苦嗎?自己不就是撫慰了她,才讓她倒在自己懷裡的嗎?真不理解這種女人,丈夫不愛她,她還要向丈夫獻忠心,怎麼個心理邏輯?想借此重獲丈夫的愛?殊不知丈夫隻對她有兩天好臉色,又會如故的。
似乎又看到那個丈夫在惡狠狠地打他老婆了。
她可憐巴巴地在牆角佝縮着,臉都黃了,愚蠢的女人。
可自己剛才為什麼要跪下呢?…… 休息廳的門開了,幾位首長來了,都是主管文化工作的。
我們來看看大家。
人們紛紛起立,紛紛鼓掌,紛紛綻開笑臉。
人人都用笑容的光亮、鼓掌的幅度來突出自己,人人都認為這幾位首長的光臨更多的是自己的光榮。
有人認識某位首長,首長自然該認識她,有人和某位首長握過手,有人和首長關系非同尋常,電影廠的廠長是會議東道主,首長光臨自然是對他的支持,彥均是今天讨論會的主角,首長自然主要是來看望她的,伊麗是今天真正的明星,理該承受這光榮。
都倚着座位站着,保持着一排排的隊形,都不便獨自走出來,那是犯忌諱的,得罪全體的,可人人都在腳底半步半步微微往前挪着,你挪我也挪,左右挪我更要挪,自覺的,不自覺的,個體彙成整體,量變造成質變,很快打破了原來環立的隊形,熱熱鬧鬧圍攏了上去。
握手,問好,詢問,關心,祝賀,感謝,然後是全體合影。
蹲的,坐的,站的,排成幾排,喀嚓,又喀嚓。
散開了,又是三三五五地合影。
在場的記者紛紛搶鏡頭,十幾個照相機在頻頻瞄準。
出現了動人的情景,不斷有三三兩兩的女演員把一個氣度堂皇的首長簇擁在中間。
年輕的女性格格地嘻笑着,像快活的百靈鳥,年邁的男性則樂陶陶地站在中間承受着左右的壓力。
怎麼樣,再照一張?好,再照一張。
卞潔瓊上來了,豔裝的,美麗的。
薩部長,我要單獨和您照一張。
她的聲音嬌嗔極了。
好好,我反正是你們照相的道具了。
薩部長滿頭銀絲滿臉紅光,怡悅發自内心地微笑了。
卞潔瓊雙手十字交叉,搭在了部長的左肩上,靠着他半側過身對着鏡頭,部長個子高,正好,她右腿直立,左腿很優美地向後擡着,如在舞蹈。
她今天難受極了。
《真誠》這部電影的成功讓她難受,伊麗的風光讓她難受。
她的丈夫根本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香港大亨,不過是個重婚犯。
她不可能去香港打天下了,隻能咬咬牙在大陸上打。
她一生吃夠了苦,總該要出人頭地。
到處是五顔六色的荊棘,自己要拱出來多麼不容易。
一片樹林,棵棵樹都要往高了冒,誰讓誰?拼命使出勁,也難知道結果,說不定還要抻折了腰。
她看中了導演彥均,彥均能使一個女演員成為影後。
她已經不止一次對彥均表示了:彥導演,您的大會講話使我感動得要哭了,您講真誠講得太好了,簡直講到了我心裡。
我更堅定了:一生要在藝術中追求真誠。
首長們總算走了,座談又繼續了。
杜正光等會場氣氛靜下來,扶了扶眼鏡準備發言了。
他一直在選擇最佳的發言時機,太早不好,會場氣氛太淺泛,太晚也不好,太渙散,選來選去,來了剛才那場熱鬧,沒完沒了,眼看着沒有太多時間了,現在要抓緊,這是擴大影響的一個難得機會。
這麼多報社、電台、電視台,這麼多導演,還有這麼多漂亮的女演員。
藝術的最高境界可以用真誠二字概括。
真,就是真實,就是我們描寫的生活要真實,誠,就是誠摯,就是我們描寫生活的藝術态度、藝術思想要誠摯。
藝術講真善美,真是基礎,說到最後,真善美可以融在一個真字中。
真誠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惟其真誠才能淨化人類靈魂。
我常問自己,我這一篇小說,這一段,這一句,是不是有真誠?有,就可以寫下去,作家的頭銜就還當之無愧…… 石英坐在離他不遠的地方,目光平平地凝視着他。
她深深為與杜正光的愛情而痛苦,她隻能痛苦。
她沒有力量完全地、為衆人所承認地得到他;她也沒有力量離開他。
杜正光一到北京就像到了一個廣闊天地,到處有他的朋友,有他要參加的沙龍。
他常常帶着她,也常常扔下她。
她終于發現:每當他去會女性時就不要她陪伴了。
她克制不住提出來了,他一聽,怔了怔,就坦坦然然地說:你一塊兒去,我無所謂,隻怕對你不好。
你不寬容,又嫉妒,又難受,再和我鬧,兩人都不高興,何必呢?他又很鄭重地加了一句:你放心,我和她們接觸,純粹是文學來往,我絕不說假話。
我有我的人格。
然而,她不止一次在他的衣服上、眼鏡腿根的彎折處發現了其他女人的長發。
吵過了,鬧過了,他理直氣壯地辯解過了,也笑笑呵呵地哄慰過了,又瞪着眼拍着桌子冒過火了,也惱羞成怒地甩手走過了:你這麼狹隘,咱倆趁早分手。
他幾天不照面,電影劇本,倆人合作的,早改完了,電影廠還未最後通過。
她一個人住在電影廠的招待所裡,周圍都是戲谑笑鬧的男男女女,她卻孤零零地苦惱着。
你和别的女人調情,我也和别的男人來往。
她也湧上過報複的心理,可她做不到。
男人們能輕輕松松地去博愛,可女人——起碼像她這樣的女人——卻深深重重地專愛着一個男人。
她恨他,他壞,可她還是想着他
似乎又看到那個丈夫在惡狠狠地打他老婆了。
她可憐巴巴地在牆角佝縮着,臉都黃了,愚蠢的女人。
可自己剛才為什麼要跪下呢?…… 休息廳的門開了,幾位首長來了,都是主管文化工作的。
我們來看看大家。
人們紛紛起立,紛紛鼓掌,紛紛綻開笑臉。
人人都用笑容的光亮、鼓掌的幅度來突出自己,人人都認為這幾位首長的光臨更多的是自己的光榮。
有人認識某位首長,首長自然該認識她,有人和某位首長握過手,有人和首長關系非同尋常,電影廠的廠長是會議東道主,首長光臨自然是對他的支持,彥均是今天讨論會的主角,首長自然主要是來看望她的,伊麗是今天真正的明星,理該承受這光榮。
都倚着座位站着,保持着一排排的隊形,都不便獨自走出來,那是犯忌諱的,得罪全體的,可人人都在腳底半步半步微微往前挪着,你挪我也挪,左右挪我更要挪,自覺的,不自覺的,個體彙成整體,量變造成質變,很快打破了原來環立的隊形,熱熱鬧鬧圍攏了上去。
握手,問好,詢問,關心,祝賀,感謝,然後是全體合影。
蹲的,坐的,站的,排成幾排,喀嚓,又喀嚓。
散開了,又是三三五五地合影。
在場的記者紛紛搶鏡頭,十幾個照相機在頻頻瞄準。
出現了動人的情景,不斷有三三兩兩的女演員把一個氣度堂皇的首長簇擁在中間。
年輕的女性格格地嘻笑着,像快活的百靈鳥,年邁的男性則樂陶陶地站在中間承受着左右的壓力。
怎麼樣,再照一張?好,再照一張。
卞潔瓊上來了,豔裝的,美麗的。
薩部長,我要單獨和您照一張。
她的聲音嬌嗔極了。
好好,我反正是你們照相的道具了。
薩部長滿頭銀絲滿臉紅光,怡悅發自内心地微笑了。
卞潔瓊雙手十字交叉,搭在了部長的左肩上,靠着他半側過身對着鏡頭,部長個子高,正好,她右腿直立,左腿很優美地向後擡着,如在舞蹈。
她今天難受極了。
《真誠》這部電影的成功讓她難受,伊麗的風光讓她難受。
她的丈夫根本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香港大亨,不過是個重婚犯。
她不可能去香港打天下了,隻能咬咬牙在大陸上打。
她一生吃夠了苦,總該要出人頭地。
到處是五顔六色的荊棘,自己要拱出來多麼不容易。
一片樹林,棵棵樹都要往高了冒,誰讓誰?拼命使出勁,也難知道結果,說不定還要抻折了腰。
她看中了導演彥均,彥均能使一個女演員成為影後。
她已經不止一次對彥均表示了:彥導演,您的大會講話使我感動得要哭了,您講真誠講得太好了,簡直講到了我心裡。
我更堅定了:一生要在藝術中追求真誠。
首長們總算走了,座談又繼續了。
杜正光等會場氣氛靜下來,扶了扶眼鏡準備發言了。
他一直在選擇最佳的發言時機,太早不好,會場氣氛太淺泛,太晚也不好,太渙散,選來選去,來了剛才那場熱鬧,沒完沒了,眼看着沒有太多時間了,現在要抓緊,這是擴大影響的一個難得機會。
這麼多報社、電台、電視台,這麼多導演,還有這麼多漂亮的女演員。
藝術的最高境界可以用真誠二字概括。
真,就是真實,就是我們描寫的生活要真實,誠,就是誠摯,就是我們描寫生活的藝術态度、藝術思想要誠摯。
藝術講真善美,真是基礎,說到最後,真善美可以融在一個真字中。
真誠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惟其真誠才能淨化人類靈魂。
我常問自己,我這一篇小說,這一段,這一句,是不是有真誠?有,就可以寫下去,作家的頭銜就還當之無愧…… 石英坐在離他不遠的地方,目光平平地凝視着他。
她深深為與杜正光的愛情而痛苦,她隻能痛苦。
她沒有力量完全地、為衆人所承認地得到他;她也沒有力量離開他。
杜正光一到北京就像到了一個廣闊天地,到處有他的朋友,有他要參加的沙龍。
他常常帶着她,也常常扔下她。
她終于發現:每當他去會女性時就不要她陪伴了。
她克制不住提出來了,他一聽,怔了怔,就坦坦然然地說:你一塊兒去,我無所謂,隻怕對你不好。
你不寬容,又嫉妒,又難受,再和我鬧,兩人都不高興,何必呢?他又很鄭重地加了一句:你放心,我和她們接觸,純粹是文學來往,我絕不說假話。
我有我的人格。
然而,她不止一次在他的衣服上、眼鏡腿根的彎折處發現了其他女人的長發。
吵過了,鬧過了,他理直氣壯地辯解過了,也笑笑呵呵地哄慰過了,又瞪着眼拍着桌子冒過火了,也惱羞成怒地甩手走過了:你這麼狹隘,咱倆趁早分手。
他幾天不照面,電影劇本,倆人合作的,早改完了,電影廠還未最後通過。
她一個人住在電影廠的招待所裡,周圍都是戲谑笑鬧的男男女女,她卻孤零零地苦惱着。
你和别的女人調情,我也和别的男人來往。
她也湧上過報複的心理,可她做不到。
男人們能輕輕松松地去博愛,可女人——起碼像她這樣的女人——卻深深重重地專愛着一個男人。
她恨他,他壞,可她還是想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