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情,談聳人聽聞之見聞,泰山,黃山,嵩山,恒山,峨眉山,少林寺。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中南海。

    東北打獵打下一噸重的野豬,陝西淘金的撿着半噸的大純金塊兒,誰和中央某首長是兒女親家的兒女親家,美國女人上街隻穿三角褲衩,印度瑜伽功可以十年不吃飯,非洲螞蟻比狗大。

     沒有不散的筵席。

    終于散了,留下六七十個客人,各有各事,客廳裡,涼棚下,三三兩兩地坐着,走動走動,交換着談話對象。

    汽水,咖啡,龍井茶,烏龍茶,款款地飲着,解着酒,消着熱,話還多,可心裡都清明了。

    已是下午,太陽白熾。

     孟立才呵呵笑着:吃好沒有?也沒照顧好諸位。

    他從這位走到那位跟前應酬着,好像是禮節,其實開始了一個個實質性洽談。

    今兒這排場的花費不僅要從賀禮中收回,還要從這些交易中(今天對他來講是個大型交易會)幾倍、幾十倍、幾百倍地賺回來,他不幹吃虧的事。

     他先走到魯鴻面前,顧曉鷹、江岩松在旁邊,三人正在涼棚下小聊。

    魯兄,咱們那樁小買賣算是說定了吧?合同我已經準備好了,您過會兒到我書房看看,妥了就簽字,怎麼樣? 魯鴻借着酒更裝得嘻嘻哈哈:行了,待會兒你叫上我,這陣兒正腦瓜迷糊着呢。

    看着孟立才走了,他對江岩松、顧曉鷹解釋道:還是那件事,他要在京郊風景勝地辦一個接待外國和港澳遊客的帳篷野營旅遊公司,建一個高爾夫球場,要拉官方、半官方、私人來合作,也聯系港澳資金。

    江岩松、顧曉鷹有上層聯系,拉上他倆。

    對他們要又利用又防範,和孟立才的有些交易就瞞着他們。

    你們二位坐坐,我和他們拉呱拉呱。

    他站起來,掏出名片夾走向另一堆人。

    利用一切機會擴大聯系,自己的名片一散,又有多少線牽上了。

     孟立才又走到一個濃眉凹眼、神情忠厚的年輕人面前:小盧,他拍拍對方肩膀,怎麼樣,考慮好沒有?具體條件咱們還可以再商量。

     小盧,蘇州裁縫,手藝高超,孟立才準備開個服裝廠,請他來,月薪六百元。

    他在猶豫,是自己個體幹好呢,還是來孟立才這兒? 孟立才又笑呵呵走到三個年輕人面前,個兒都不高,一個黑些,一個白些,一個沉默寡言,正坐在八仙桌邊商量什麼。

    感謝你們來啊。

    他面對他們坐下。

    你們要進日本的複印機,是吧?要多少台?三十台?還有呢?日本東芝牌的冰箱,越多越好?這樣吧,我可以找找廣州方面的朋友幫你們想辦法。

    (那太感謝了。

    三個年輕人高興地搓着手說:我們可以給你百分之五。

    )五也好,八也好,這個咱們再商量,這事也不是說辦就能辦好的。

    他一擡眼看見正在散名片的魯鴻,立刻站起身:你們坐,我再到别處招呼一下。

     三個年輕人是鄭州來的,想幹番事業,看着孟立才的背影,低聲商量道:他是不是嫌百分之五太少?那就八算了。

    真能進下三十台複印機,咱們至少能掙七八萬。

    待會兒再套套他底兒,也别顯得太迫不及待了。

     孟立才卻趕緊拉來了在樓裡陪客的新娘子,秘授道:你去陪魯鴻,到我書房看合同,千萬磨住他,别讓他下樓和别人接觸。

    懂嗎?看着魯鴻跟着金鳳上了樓,他心中得意地笑了:做生意就要擴大自己的聯系,切斷别人的聯系。

    他找來了總管孔愛禮,吩咐道:你多弄些咱們的人來陪客,不要讓客人們相互串。

    這都不明白?……客人沒咱的主人陪着,對他們不尊敬,這能明白了吧? 人這麼多陪得過來嗎?人人要活動,不都在串嗎?許哲生拿出筆記本認認真真與幾位農民企業家促膝交談,在他看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經濟秩序,社會結構。

    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的改革不就是商品經濟在開拓自己前進的道路嗎?人類的一切活動說到底是經濟活動。

    他在這方面要有氣魄,先在一兩年内出上一批有轟動性的文章,然後,再出專著,再擴大影響至國際,再……這是他的野心?誰沒野心?人活着都有目标。

    這幾位半醉不醉,雙肘撐膝,身子前傾,都很尊敬地圍着他。

    知道他在中央政策機構任職,都急于結交他。

    你承包磚瓦窯,我經營果林,你要搞建築,我要跑運輸。

    他們相互間都不願露底兒,留一手;可又都要向中央來的人彙報出“典型”來,說話費心思。

    你們每天想得最多的是什麼?許哲生皺起額頭問。

    幾個人搔頭笑着,不知如何回答。

    (想掙多多的錢。

    想蓋一幢比孟立才家還漂亮的洋樓。

    想找一個比金鳳還俊的女人。

    ) 程無忌的狐狸眼血紅,正坐在沙發上打着手勢對劉言大談特談,唾沫星子飛濺,要辦個文學刊授學校。

    辦刊授還不容易?登幾個像樣的廣告,每人報名費五十元,年齡、文化均不限,重點班每人八十元,要寄篇作品來,小說、詩歌、散文都可以,重點培養。

    吸引年輕人辦法很簡單:免費贈送教材一套——頂多五塊錢,就是大學的那套教材;贈送一年的刊物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