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的情緣-7
關燈
小
中
大
麼多年,就是一個羅榮桓,還有一個鄧小平。
” 确實,人們多知道羅榮桓是個卓越的政委,但很少知道他獨當一面的大本事。
抗日戰争中,山東是中共唯一的全面控制了戰略要點的省份,這全靠山東軍區司令兼政委羅榮桓的既有理論高度又有辦事魄力。
山東的整風運動,在羅榮桓領導下,隻整風不整人,保護了所有的幹部,連王若望這樣的“自由化分子”都隻是進行一下批評檢查。
羅榮桓一針見血地說:“我們的幹部,敵人早就給我們審查好了。
”這般深刻的修辭,隻有毛澤東林彪鄧小平等幾人才能說出。
毛澤東感歎道:“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還動員了幾萬兵,都是從山東動員的。
”後人隻看到林彪率百萬大軍入關,橫掃大江南北,但林彪百萬大軍的班底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山東。
看看峻青和莫言的小說,也會知道山東的戰争是多麼殘酷。
在那樣殘酷的戰争環境裡,抽出十萬少劍波楊子榮那樣的幹部去開辟東北,才有了沃野萬裡糧山煤海的雄厚根據地,才有了幾十萬人高馬大的東北小夥子參軍,才有了三大戰役和橫渡長江,才有了遍布九州大地的山東幹部。
這當然首先是毛澤東的雄才偉略,但羅榮桓的創業之功也是至關重要的。
林彪晚節不保後,很多人想當然地把羅帥樹為反林彪的先驅,其實林羅的關系非常鐵,二人推心置腹的程度恐怕不遜于“劉鄧”。
羅榮桓去世後,林彪非常悲痛,題詞寫道:“良師益友”,後來别人說林總您現在地位這麼高,這個寫法不合适,他才換了。
林彪是連毛都敢頂撞的人,隻有羅榮桓的批評他才聽得進去。
有些半瓶醋學者看了毛澤東吊羅榮桓的詩,就以為“斥鴳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是揚羅貶林,這是黨史知識和治學精神雙貧乏的表現。
羅榮桓一生隻跟林彪合作過那麼幾年,而且合作得很好,這個比喻用于林羅,“每聞”和“長笑”都對不上。
其實羅榮桓跟另外的人合作共事更多,矛盾鬥争也多。
抗戰前期,到處都宣傳王明,認為海龜派大師王明比北大圖書館勤雜工毛澤東要偉大,甚至喊“王明萬歲”,隻有林家兄弟、劉少奇、陳雲、鄧小平、康生、羅榮桓等幾個老毛的“鐵粉”,力排衆議,堅定地擁護毛澤東為核心領袖。
羅榮桓在山東的工作和建國後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欺負、嘲笑羅榮桓的人多了,憑什麼非要牆倒衆人推地死盯着林彪呢?即使毛澤東覺得林彪某些方面不如羅榮桓,也不至于貶低到“斥鴳”和“昆雞”的地步吧?那麼,詩裡的草雞和雄鷹分别指誰呢? 高崗沒出事前,稱贊羅榮桓是“黨内的聖人”。
榮帥自己心中無私,所以也敢于在毛澤東和中央的指示之外另搞一套,比如不進行康生那麼嚴酷的“搶救運動”,不參加彭德懷那麼壯觀的“百團大戰”,還有公開反對林彪的“帶着問題學毛選”,就都是經典之作。
可惜榮帥鞠躬盡瘁,把身體累垮了,從1942年就帶病作戰,46年切除一腎,建國後因病辭去總政主任等高位,老毛特許他開會時随意退場。
1963年12月16日,羅帥辭世。
當晚消息送到中南海頤年堂,老毛正在聽聶榮臻彙報十年科學技術規劃,他讓大家起立默哀。
默哀畢,毛澤東說:“羅榮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
這個同志有一個優點,很有原則性,對敵人狠,對同志有意見,背後少說,當面多說,不背地議論人,一生始終如一。
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不容易。
原則性強,對黨忠誠,對黨的團結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天夜裡,毛澤東吃了安眠藥,但還是久久不能入睡,用顫抖的手寫下了:“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此言透露出的毛澤東對羅榮桓的倚重,似乎明顯超出了羅榮桓所擔任的職務。
康生那麼大的學問、周恩來那麼大的本事、朱德那麼高的人品,他們去世時,毛澤東都沒有那麼深的痛苦。
另外毛澤東與羅榮桓關系這麼鐵,二人卻沒有一張合影,可見羅帥在毛澤東内心的“人際座标圖”上,必有不為人知的重要地位也。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羅榮桓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2月),黃瑤《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回憶羅榮桓》(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張正隆《雪白血紅》(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肖偉俐《帥府家風》(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7月版),《羅東進:重走長征路》(央視《面對面》),崔向華《羅榮桓和他的家人》(《炎黃春秋》2002年第12期),林月琴《有關毛主席和羅榮桓交往的片斷回憶》,葉劍英《悼羅榮桓同志》,朱德《悼羅榮桓同志》,張乃軍等《羅榮桓在費縣》(山東費縣網),《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劉秉榮《紅一方面軍紀實》(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 确實,人們多知道羅榮桓是個卓越的政委,但很少知道他獨當一面的大本事。
抗日戰争中,山東是中共唯一的全面控制了戰略要點的省份,這全靠山東軍區司令兼政委羅榮桓的既有理論高度又有辦事魄力。
山東的整風運動,在羅榮桓領導下,隻整風不整人,保護了所有的幹部,連王若望這樣的“自由化分子”都隻是進行一下批評檢查。
羅榮桓一針見血地說:“我們的幹部,敵人早就給我們審查好了。
”這般深刻的修辭,隻有毛澤東林彪鄧小平等幾人才能說出。
毛澤東感歎道:“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還動員了幾萬兵,都是從山東動員的。
”後人隻看到林彪率百萬大軍入關,橫掃大江南北,但林彪百萬大軍的班底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山東。
看看峻青和莫言的小說,也會知道山東的戰争是多麼殘酷。
在那樣殘酷的戰争環境裡,抽出十萬少劍波楊子榮那樣的幹部去開辟東北,才有了沃野萬裡糧山煤海的雄厚根據地,才有了幾十萬人高馬大的東北小夥子參軍,才有了三大戰役和橫渡長江,才有了遍布九州大地的山東幹部。
這當然首先是毛澤東的雄才偉略,但羅榮桓的創業之功也是至關重要的。
林彪晚節不保後,很多人想當然地把羅帥樹為反林彪的先驅,其實林羅的關系非常鐵,二人推心置腹的程度恐怕不遜于“劉鄧”。
羅榮桓去世後,林彪非常悲痛,題詞寫道:“良師益友”,後來别人說林總您現在地位這麼高,這個寫法不合适,他才換了。
林彪是連毛都敢頂撞的人,隻有羅榮桓的批評他才聽得進去。
有些半瓶醋學者看了毛澤東吊羅榮桓的詩,就以為“斥鴳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是揚羅貶林,這是黨史知識和治學精神雙貧乏的表現。
羅榮桓一生隻跟林彪合作過那麼幾年,而且合作得很好,這個比喻用于林羅,“每聞”和“長笑”都對不上。
其實羅榮桓跟另外的人合作共事更多,矛盾鬥争也多。
抗戰前期,到處都宣傳王明,認為海龜派大師王明比北大圖書館勤雜工毛澤東要偉大,甚至喊“王明萬歲”,隻有林家兄弟、劉少奇、陳雲、鄧小平、康生、羅榮桓等幾個老毛的“鐵粉”,力排衆議,堅定地擁護毛澤東為核心領袖。
羅榮桓在山東的工作和建國後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欺負、嘲笑羅榮桓的人多了,憑什麼非要牆倒衆人推地死盯着林彪呢?即使毛澤東覺得林彪某些方面不如羅榮桓,也不至于貶低到“斥鴳”和“昆雞”的地步吧?那麼,詩裡的草雞和雄鷹分别指誰呢? 高崗沒出事前,稱贊羅榮桓是“黨内的聖人”。
榮帥自己心中無私,所以也敢于在毛澤東和中央的指示之外另搞一套,比如不進行康生那麼嚴酷的“搶救運動”,不參加彭德懷那麼壯觀的“百團大戰”,還有公開反對林彪的“帶着問題學毛選”,就都是經典之作。
可惜榮帥鞠躬盡瘁,把身體累垮了,從1942年就帶病作戰,46年切除一腎,建國後因病辭去總政主任等高位,老毛特許他開會時随意退場。
1963年12月16日,羅帥辭世。
當晚消息送到中南海頤年堂,老毛正在聽聶榮臻彙報十年科學技術規劃,他讓大家起立默哀。
默哀畢,毛澤東說:“羅榮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
這個同志有一個優點,很有原則性,對敵人狠,對同志有意見,背後少說,當面多說,不背地議論人,一生始終如一。
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不容易。
原則性強,對黨忠誠,對黨的團結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天夜裡,毛澤東吃了安眠藥,但還是久久不能入睡,用顫抖的手寫下了:“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此言透露出的毛澤東對羅榮桓的倚重,似乎明顯超出了羅榮桓所擔任的職務。
康生那麼大的學問、周恩來那麼大的本事、朱德那麼高的人品,他們去世時,毛澤東都沒有那麼深的痛苦。
另外毛澤東與羅榮桓關系這麼鐵,二人卻沒有一張合影,可見羅帥在毛澤東内心的“人際座标圖”上,必有不為人知的重要地位也。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羅榮桓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2月),黃瑤《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回憶羅榮桓》(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張正隆《雪白血紅》(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肖偉俐《帥府家風》(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7月版),《羅東進:重走長征路》(央視《面對面》),崔向華《羅榮桓和他的家人》(《炎黃春秋》2002年第12期),林月琴《有關毛主席和羅榮桓交往的片斷回憶》,葉劍英《悼羅榮桓同志》,朱德《悼羅榮桓同志》,張乃軍等《羅榮桓在費縣》(山東費縣網),《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劉秉榮《紅一方面軍紀實》(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