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家樂福事件的态度

關燈
帶着翠綠的纓子,1塊5買了1斤剛烙好的熱乎乎的大油餅,1塊錢買了1斤熱豆漿,9塊2買了1個肥滿的醬豬蹄,1塊6買了3根黃瓜,1塊2買了4個饅頭。

    一共花了32元錢,精神物質俱全,而且東西一天吃不完,書也一天讀不完。

    這些錢倘若在日本,連一碗荞麥面都買不起。

    美國為什麼非逼着咱人民币升值啊?他們看見人民币如此強大的購買力,他們恨哪!在美國拿着32個美元,你問他們能買到這些東西不? 4、這次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愛國青少年對家樂福的抵制,我們中老年朋友可以不參與,但也不應該潑冷水。

    抵制某種外貨,從來不能達到強國禦辱的目的,但這起碼是一種愛國情緒的表示。

    我們的青少年,這也不讓他們幹,那也不許他們做,連這麼點表示都給扼殺的話,未免太不“人權”,太不“民主”了。

    人家洋鬼子對奧運火炬的“表示”,你們這些理智的學者怎麼不去潑冷水?偏偏學生娃們跑去給家樂福免費站崗了,你們就出來理智了。

    這讓我想起當年的“一二·九”,日寇占了東三省,某些學者卻批評學生不理智,說你們回去好好讀書就是最大的愛國。

    他們怎麼不勸鬼子回去好好讀書呢? 5、愛國青少年朋友,對于人家的潑冷水也要正确對待。

    有的冷水是漢奸潑的,但多數冷水确實是出于善意和好心。

    愛國有多種表現形式,不同的群體不同的職業,自會采取不同的辦法,不要強迫别人跟自己一緻。

    正像要求魯迅老舍錢鐘書都去跟鬼子拼刺刀,那不是愛國,而是坑國呢。

    據我所知,很多民衆還是習慣去家樂福購物的,那就讓他們去吧,宣傳幾句就行了,不要強行攔阻為好。

    到底家樂福跟藏獨有多大的關聯,還需要進一步核實,不能把抵制活動當成終極目的,敲打敲打他們就行了。

    從長遠看,中國人民跟法國人民還要友好,人家也不是故意敵視中國,而是他們得到的信息跟咱們不同。

    如果有一天咱們得到的信息是,馬賽是法國人強行霸占的殖民地,馬賽人民天天被巴黎的警察毆打強xx,馬賽人民堅決要求獨立,也許咱們還積極支持“馬獨”呢。

     6、從曆史上看,學生總是時代的号角,他們總是沖鋒陷陣在時代的最前線。

    學生的行動往往是魯莽的,幼稚的,需要加以引導和指正。

    但沒有這魯莽和幼稚,也就沒有随後的穩重和成熟,也就沒有進步和超越。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學生永遠是對的!”毛澤東是最講辯證法的,可是他卻說出這麼偏激的很不“辯證”的話。

    他明知學生們會犯許多錯誤,但為什麼偏偏這麼說呢?讓我們老中青三代都共同想一想,這對于我們思考和處理每一次愛國行動,都會有幫助吧。

    這,也就算是今天的思考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