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是酒量不好?” “笑話!”反正又沒人發現,曲伊耘舉杯和他的杯子輕輕一碰,豪爽的幹了這一杯雞尾灑, 突地,鎂光燈一閃,喧嘩聲四起,“逮到了、逮到了!” “嗅……你們躲在這裡約會。

    ” 主持人的聲音,令曲伊耘背脊一冷,差點噴出雞尾酒。

     現場霎時亂烘烘的,人群幾乎擠爆酒吧。

     “姑姑,做得好!”曲齊跳起來喝采,爸媽、哥嫂也笑看着她。

     她表情無辜的說:“我什麼也沒做啊!” “第三單元就是男女自由活動啊!所以我們和主持人就出來尋親了。

    ”老媽和大嫂暧昧的推着她,眼睛笑眯成一條線。

    “沒想到你和谷先生動作那麼快,活動還沒開始,就先偷跑了。

    ” 嗄?原來第三單元3是男女主角的自由活動時間,而于毅書和胡心儀正拿着數碼相機,帶着一拖拉庫的親友團,到處尋覓男女主角的蹤影。

     “我現在就來統計一下分數!這一組默契十足、興趣—緻,還同樣都點喬烤小卷,在酒吧裡你侬我侬……”兩位主持人低頭認真地計分。

     “厲害、厲害!還騙到酒保的蜜月酒。

    ”親友團如問陪審團,紛紛上前盤查他們的美酒佳肴。

     “分數統計出來了,你們是這次速配最成功的一對!3号谷少祁先生和3号曲伊耘小姐,彩色手機是你們的了。

    ”于毅書将成績揭曉。

     一旁的白茉莉和另一位小姐聽了捶胸扼腕,氣得直跺腳。

     曲伊耘是一臉茫然:谷少邦一雙黑瞳森冷,詭不可測:娃娃則開心的鑽到他們之間,享受擁抱:曲家人更是開懷,他們開了香樓,手舞足蹈起來。

     主持人在他們的頸項戴上花圈,送出手機後,還不肯罷休。

    “對了,兩位就在現場留下手機号碼如何?” 曲伊耘還搞不清楚狀況,兩家人已互相報出電話号碼了。

     “預祝你們繼續在空中傳情,延續愛意,我們将随時追蹤你們的感情進度。

    ” 歡呼聲、開香樓的慶祝聲、鳴炮聲,為愛之航的速配活動,劃了完美的句點。

     fmxfmxfmxfmxfmxfmxfmxfmx 醫學大樓的辦公室内,穿着一襲白袍的曲伊耘正拿着X光片,判讀患者的病因。

     突然,一陣陌生鈴聲傳出,專注的她,始終未發覺聲音來自她的口袋。

     “伊耘,你的手機響了。

    ”身旁的範彩文耳力佳,立刻提醒她。

     曲伊纭頓了兩秒,才想到自己已經換丁新手機。

     接起電話,“喂!”對方沒回應,她又喊:“喂!” 怎沒回應? 打開滑蓋,瞥到娃娃天真無邪地朝她打招呼的影像,她才揚唇一笑。

     真鈍!到現在,她還沒習慣使用這支新手機。

    她不會發送簡訊,也不會傳輸影像,隻負責收看、接聽。

     看着娃娃天真的笑臉,她隻能對着畫面會心一笑。

     “噢,伊耘,你換新手機。

    ”範彩文見曲伊耘兀自傻笑,遂上前盤查。

     “酷,還是可以拍照的彩色手機耶!”—群小護七也好奇的圍上前。

    “看不出來伊耘這麼跟得上時代,還買這種手機ㄋㄟ。

    ” “不是買的,是送的啦!”曲伊耘搔頭一笑,直率的回答。

     “送的?”消息靈通的小護士立刻聯想到,“曲醫師,這是不是你參加愛之航得到的獎品?” “好神,你怎麼知道?”她掩嘴一笑,忘了一心想掩飾的醜事。

     “因為我也是愛情診療室的忠實聽衆啊!說說看,你和誰速配成功?”報馬仔大呼小叫,使醫務室内的氣氛沸騰。

     “伊耘,你真的去參加愛之航啊?”範彩文和曲伊耘是同期進入醫學中心的實習醫生,因年齡相近,又分在同科,兩人私下會互相較勁,關系亦敵亦友。

    她大驚小怪的問:“偷偷去參加,沒告訴我!” “不……沒……”曲伊耘一臉無辜,不敢透露太多。

     “是不是因為我告訴你,我的初戀情人主動邀我約會的秘密後,你就擔心自己會成為院内最後一枝孤巒花?”範彩文笑容瞹昧的探詢。

     和她一樣小姑獨處的範彩文,自從和初戀情人聯系後,桌上的鮮花從未間斷,表情像摘下選美後冠般,天天樂不可支。

     還行幾個年輕的小護士,值大夜班時,男友快遞消夜、貼心接送,夜夜享受愛情的滋潤…… 說不惹人眼紅,是騙人的。

    最嘔的是,以她的條件,稱的上是院花,卻沒有半個男朋友。

     “曲伊耘,依你的條件,有需要參加愛之航這種征婚活動嗎?”仰慕曲伊耘已久的心髒科陳醫生,聽到曲伊耘配對成功,一顆心霎時碎裂。

     “你不懂,參加愛之航有解壓的效果。

    ”白白胖胖的精神科鐘醫生,為曲伊耘參加愛之航活動,投下一張支持票,“伊耘,我贊成你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

    ” 衆所皆知,樂觀的曲伊耘,沒有男朋友,私生活單純,在醫院裡人緣極佳,偏偏她生平最怕相親,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擺明是說她行情不好。

     原本還有個同期的範彩文和她作伴,現在連範彩文都有了男朋友,唯獨她……再這樣下去,他們擔心她會因此而得到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