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結束使命

關燈
來,其中一個蜀部落在蜀王子泮率領下占有了部落聯盟的領導地位,建立起越南第一個王朝,史稱安陽王。

    “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

    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

    ”占有土地者叫雒王、雒侯、雒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征服了齊、楚、燕、韓、趙、魏諸國,也征服了百越之地。

    秦派去百越之地的地方官叫趙佗。

     他搞割據,建立了南越國。

    到了漢武帝時,國勢強盛,消滅了趙氏割據勢力,将南越國“分置九郡”,後來又改成七郡。

     這七郡統稱為交趾,長官稱交趾刺史。

    漢獻帝時。

    改交趾刺史為交州牧。

    不久,孫權分交州為交廣2州。

    交州有東漢時交趾、九真、日南3郡,廣州有東漢時的南海、蒼悟、郁林、合浦4郡。

    秦始皇曾經遷徙内地50萬人“戍五嶺”,與越人雜居。

    其中,南海等4郡,也就是交、廣2州的廣州。

     由于文化較高,交通便利,漢影響也較強,越人逐漸朝着與漢人融合的方向發展了。

    而交趾等3郡,也就是交廣2州的交州,由于條件不同,漢人朝着與越人融合的方向發展了。

     西漢時,朝廷常把罪人發配到交趾等郡,與當地人雜居。

    到東漢獻帝時,内地大亂,士人到文趾避難的很多,而且常常是舉家遷徒,漢人與越人互通語言,總的趨勢還是朝着與越入融台的方向發展。

     在漢朝統治時期,雒越人所受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日益加重。

    東漢光武帝時,錫光做文趾郡大守,這個官大體上還可以。

    後來換了個叫蘇定的人去做太守,這就槽了。

    蘇定是個“張着眼睛看錢,閉着眼睛辦事”的貪劣官,他殘酷剝削人民,又蠍力壓制雒将。

    雒将大體相當一名部落首領吧。

     蘇定殺死了雒将詩索,詩索的妻子征側是位了不起的女英雄,首先舉義反抗。

    她的妹妹也起兵響應。

    叫征貳;怔側、征貳成為起義軍領袖,曆史上叫做二征起義。

    起義軍得到交趾、九真。

    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響應,擊敗漢朝駐軍,取得65座城,征側自立為王。

    《後漢書》說征側是為了個人憤怒而起義,這種說法不對。

    民族鬥争說到底是個階級鬥争問題。

    為什麼4郡越人俚人群起響應,為什麼刺史太守困守孤城得不到居民援助呢?可見這些刺史大守都是蘇定一類的貪劣官。

     東漢光武齋劉秀派伏波将軍馬援率漢兵8千,合交趾兵共2萬多人擊敗起義軍,“二征”在作戰中壯烈犧牲。

     馬援雖然脫離不開其階級局限性,但他确是一代名将,有政治頭腦。

    他一面修城治郭,設官駐守,強化統治,一面下令興修水利,穿渠灌溉,為當地人民辦了幾件好事,穩定了那裡的局勢。

     講到這裡,毛澤東略作停頓,深深吸口煙,又緩緩吐出,歎一聲道:“馬援之後。

    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地方官大多貪婪苛虐,對越南人民的壓迫和榨取十分暴烈,人民忿不能忍,不斷舉行起義。

    這些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但是卻給中國封建統治者以沉重打擊,增強了越南人民為建立一個獨立國家的鬥争意志。

    唐朝滅亡後,吳權擊敗中國南漢的駐軍,自立為主,越南從此獨立。

    經李朝到陳朝,200多年,民族文化得到很大發展,在漢字基礎上創成了本國文字‘字喃’。

     越南人民具有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元朝統治者3次進犯越南,都被擊退了。

    明朝封建統治者侵占越南,也被擊退了。

    越南獨立後,中越兩國仍保持了密切的聯系,兩國的使節和人民的往來更是從未斷絕。

    越南的占城稻種傳入中國,還有木棉,對中國農業做出很大貢獻。

    中國的印刷術傳人越南,13世紀中葉,越南開始用木闆印戶口帖子。

    15世紀後,開始刊刻四書五經。

    越南人常有舉族移住中國廣州、海南島等地。

    明初參與設計修建北京城的阮安,被明代士兵奉為火器之神的黎澄善,都是越南人。

    中越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誼确是源遠流長。

    ” 毛澤東将手一劃,似要分清曆史與現實:“現在世界革命形勢很好。

    越南處于反美鬥争第一線。

    他們的鬥争極大地鼓舞了世界各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革命信心。

    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各國革命人民都要向他們學習。

    ” 子夜時分,段蘇權将史書推向一邊,取出筆記本。

     他工工整整地寫下這樣一段文字: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中國是越南的可靠後方,美帝想把戰争引向越南北部,我們要盡一切力量援越抗美。

    我要做好思想準備,随時準備重返抗美鬥争最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