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如此兄弟
關燈
小
中
大
越南軍事顧問團團長闆着面孔,非常生硬地對段蘇權說:“我們表示嚴正抗議!……”
段蘇權厲顔厲色決斷說:“胡正清同志不撤回,以示我們的正确!……”
從195O年至1978年,中國人民在自己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向越南提供了價值20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以上是無償援助。
這筆錢遠遠超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吸收外資,“借力”起飛的金額。
據人民日報所公布的數字:“截至1989年底,外國投資者在華實際投入金額154億美元,興辦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國獨資企業2萬餘家……”此外,中國還向越南派出各類經濟。
技術專家顧問2萬多人,還提供了機車、汽車、船舶、鋼材、煤炭、石油産品、藥品,以及勒緊褲帶節省蔔的糧食、布匹、各種生活必需品! 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戰争,中國先後派出32萬精銳部隊入越參戰,作出了巨大犧牲!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不惜作出最大的民族犧牲。
為此,胡志明主席對中國人民留下如此深厚的感情,逝世前講的全是漢語。
他反反複複他說:中國革命的經驗和中國人民的援助,“這是我們越南革命者應該牢記和感謝的。
他擔心黨内的反華勢力,反複要求越南人民和越南勞動黨“不要忘記這一曆史真理!” 曾經入越參戰的某部宣傳處副處長潘景洪同志對當年情景有這樣一段叙述:——在廣西甯明,我們把紅帽徽紅領章摘下來,軍衣打包,簽上姓名和家庭地址,收物人姓名,準備犧牲。
我們出友誼關,換上越軍軍服,在關口宣誓。
各連由指導員率領宣誓,群情激昂,沒有怕死的。
特别是一些幹部子弟,因為父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有所謂“政治問題”,不叫去。
他們又哭又鬧,寫血書,死活要求入越參戰,光是我們一個連隊就有這樣4個幹部子弟,誰見了那情景都不能不熱淚哽咽,血沸周身……我們去瞻仰了陣地附近的烈士墓,那是前幾批援越犧牲的戰友們的墓,碑上有有姓名、籍貫。
職務和犧牲年月日.他們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如今都安息在異國他鄉。
我當時數了數,是97座墓,還有3個水泥坑是調空的。
我們大家都指着那水泥坑宣誓一樣搶着說:”這個坑是留給我的。
”那時我們隻有一個心思:做國際主義戰士;為越南人民的解放而獻身。
……然而,就在潘景洪所叙述的那個“做國際主義戰士,為越南人民的解放而獻身”的同一時期,中越關系上也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遠山、近村、叢林全都朦朦胧胧。
罩上黑紗;星星和月亮被混沌一片不分層次的雲霧遮蔽。
四周圍越黑得沉重,舞台上的燈光便越顯得輝煌;四周圍越靜得驚心,舞台上便越顯得熱烈感人。
段蘇權陪同越南顧問總團團長、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阮仲永坐在前排正中的馬紮上,目不轉睛地望着台上。
那些“飛奪滬定橋”的勇士們一個個淩空躍起,翻着令人眼花缭亂的斛鬥,使坐在他們身後的那些越南士兵全看得張嘴結舌,目瞪口呆。
(事後,有不少人曾跑到後台看演員,帶着崇敬和神秘感小聲問:”你,你們是人還是神?”)當掌聲雷鳴般地響起來時,段蘇權才深深透出一口氣。
演出太精彩了,“豐收舞”、“洗衣舞”、“南方來信”、“飛奪滬定橋”……幾乎每個節目都在經久不息的暴風驟雨般的掌聲中重演一次。
段蘇權為來自祖國的親人感到驕傲,臉上浮出一絲孩子般的甜蜜蜜的微笑。
這是:1966年11月25日夜。
雲南省歌舞團在寮中央和地方的演出,場場爆滿。
有的老撾群衆翻7座大山,涉35條溪流。
追蹤100多裡路,又等候4天,就為了看一場演出!演出增強了中老兩國人民和軍隊的戰鬥友誼,獲得老撾領導人的高度贊揚和評價。
按計劃,歌舞團應當回國了。
但是,越南顧問團發出邀請,要求為其機關及5萬部隊演出5常今夜是第一常謝幕了。
段蘇權帶着輕松喜悅的心情陪同阮仲永走上舞台,同演員一一握手。
台下的指戰員們都立起身,頗有節奏地鼓着掌。
當段蘇權朝台下轉身鼓掌時,卻見到一名越南幹部揚起雙臂,指揮戰士們唱起歌:“金星紅旗迎風飄揚——唱!” 掌聲停止了,台下響起整齊洪亮的《胡志明頌》。
段蘇權鼓掌的節奏剛與《胡志明頌》的旋律取一緻,台上的中國男高音獨唱演員高保年忽然轉身,指揮全團演員放開了喉嚨:“大海航行靠舵手——唱!” 現場頓時亂了。
台上唱毛澤東,台下唱胡志明,台下人多,台上有擴音器而且都是歌唱的“精兵強将”,聲勢大小差不多,可說旗鼓相當。
雙方你唱你的詞,我唱我的調,表面像對歌一樣熱烈。
但實際上任何人都不難感覺到。
雙方都是憋了一股勁、一種情緒,在暗地裡較量、沖突、鬥争……段蘇權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眉頭稍稍攏緊,剛才觀看演出的愉快現在被一種擔憂和不安所替代。
這筆錢遠遠超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吸收外資,“借力”起飛的金額。
據人民日報所公布的數字:“截至1989年底,外國投資者在華實際投入金額154億美元,興辦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國獨資企業2萬餘家……”此外,中國還向越南派出各
技術專家顧問2萬多人,還提供了機車、汽車、船舶、鋼材、煤炭、石油産品、藥品,以及勒緊褲帶節省蔔的糧食、布匹、各種生活必需品! 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戰争,中國先後派出32萬精銳部隊入越參戰,作出了巨大犧牲!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不惜作出最大的民族犧牲。
為此,胡志明主席對中國人民留下如此深厚的感情,逝世前講的全是漢語。
他反反複複他說:中國革命的經驗和中國人民的援助,“這是我們越南革命者應該牢記和感謝的。
他擔心黨内的反華勢力,反複要求越南人民和越南勞動黨“不要忘記這一曆史真理!” 曾經入越參戰的某部宣傳處副處長潘景洪同志對當年情景有這樣一段叙述:——在廣西甯明,我們把紅帽徽紅領章摘下來,軍衣打包,簽上姓名和家庭地址,收物人姓名,準備犧牲。
我們出友誼關,換上越軍軍服,在關口宣誓。
各連由指導員率領宣誓,群情激昂,沒有怕死的。
特别是一些幹部子弟,因為父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有所謂“政治問題”,不叫去。
他們又哭又鬧,寫血書,死活要求入越參戰,光是我們一個連隊就有這樣4個幹部子弟,誰見了那情景都不能不熱淚哽咽,血沸周身……我們去瞻仰了陣地附近的烈士墓,那是前幾批援越犧牲的戰友們的墓,碑上有有姓名、籍貫。
職務和犧牲年月日.他們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如今都安息在異國他鄉。
我當時數了數,是97座墓,還有3個水泥坑是調空的。
我們大家都指着那水泥坑宣誓一樣搶着說:”這個坑是留給我的。
”那時我們隻有一個心思:做國際主義戰士;為越南人民的解放而獻身。
……然而,就在潘景洪所叙述的那個“做國際主義戰士,為越南人民的解放而獻身”的同一時期,中越關系上也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遠山、近村、叢林全都朦朦胧胧。
罩上黑紗;星星和月亮被混沌一片不分層次的雲霧遮蔽。
四周圍越黑得沉重,舞台上的燈光便越顯得輝煌;四周圍越靜得驚心,舞台上便越顯得熱烈感人。
段蘇權陪同越南顧問總團團長、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阮仲永坐在前排正中的馬紮上,目不轉睛地望着台上。
那些“飛奪滬定橋”的勇士們一個個淩空躍起,翻着令人眼花缭亂的斛鬥,使坐在他們身後的那些越南士兵全看得張嘴結舌,目瞪口呆。
(事後,有不少人曾跑到後台看演員,帶着崇敬和神秘感小聲問:”你,你們是人還是神?”)當掌聲雷鳴般地響起來時,段蘇權才深深透出一口氣。
演出太精彩了,“豐收舞”、“洗衣舞”、“南方來信”、“飛奪滬定橋”……幾乎每個節目都在經久不息的暴風驟雨般的掌聲中重演一次。
段蘇權為來自祖國的親人感到驕傲,臉上浮出一絲孩子般的甜蜜蜜的微笑。
這是:1966年11月25日夜。
雲南省歌舞團在寮中央和地方的演出,場場爆滿。
有的老撾群衆翻7座大山,涉35條溪流。
追蹤100多裡路,又等候4天,就為了看一場演出!演出增強了中老兩國人民和軍隊的戰鬥友誼,獲得老撾領導人的高度贊揚和評價。
按計劃,歌舞團應當回國了。
但是,越南顧問團發出邀請,要求為其機關及5萬部隊演出5常今夜是第一常謝幕了。
段蘇權帶着輕松喜悅的心情陪同阮仲永走上舞台,同演員一一握手。
台下的指戰員們都立起身,頗有節奏地鼓着掌。
當段蘇權朝台下轉身鼓掌時,卻見到一名越南幹部揚起雙臂,指揮戰士們唱起歌:“金星紅旗迎風飄揚——唱!” 掌聲停止了,台下響起整齊洪亮的《胡志明頌》。
段蘇權鼓掌的節奏剛與《胡志明頌》的旋律取一緻,台上的中國男高音獨唱演員高保年忽然轉身,指揮全團演員放開了喉嚨:“大海航行靠舵手——唱!” 現場頓時亂了。
台上唱毛澤東,台下唱胡志明,台下人多,台上有擴音器而且都是歌唱的“精兵強将”,聲勢大小差不多,可說旗鼓相當。
雙方你唱你的詞,我唱我的調,表面像對歌一樣熱烈。
但實際上任何人都不難感覺到。
雙方都是憋了一股勁、一種情緒,在暗地裡較量、沖突、鬥争……段蘇權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眉頭稍稍攏緊,剛才觀看演出的愉快現在被一種擔憂和不安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