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在日内瓦
關燈
小
中
大
進一步協調彼此看法,說服他們認清主要矛盾,在越南南北分界線問題上不要提過高要求,否則,既不現實,又容易讓美國人鑽空子。
日内瓦會議複會以後,周恩來立即投入緊張的斡旋工作。
幾天之内,越南和法國終于達成妥協:趙南接受以北緯17度為南北分界線,法國同意在協議中明文規定兩年内通過普選統一越南。
越南問題一解決。
老撾和柬埔寨問題也很快迎刃而解。
會議發表了《日内瓦會議最後宣言》。
美國眼看達成這些協議,無可奈何又不甘心,最後宣布不參加會議的最後宣言。
為其以後侵越留下伏筆,但也把自己完全放在孤立地位,終于在侵越戰争中落得個徹底失敗。
周恩來和中國代表團在日内瓦為新生的共和國赢得了巨大榮譽。
當時日内瓦各報大量報道周恩來,他成為日内瓦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對此,莫洛托夫表現出由衷的喜悅。
認為周恩來是無産階級的一個出類拔革的外交家。
當一個美國人說莫洛托夫是個“很難對付的毫不妥協的談判者”時,莫洛托夫指着他鼻子很自豪他說:“如果你認為我們很難對付,那麼你等着對付周恩來吧。
那時你才會懂什麼叫難對付!” 日内瓦會議期間,美國人确實懂了點周恩來是如何“難對付”。
一名美國記者聽到有人說:“從周恩來和他的助手身上。
可以看出中國人的自信,樂觀和組織能力,他們具有沒有大國架子的大國風度。
”這位美回記者聽出其中暗含了諷刺美國搞大國霸權,便從鼻子裡哼一聲說:“在日内瓦是看不到共産黨統治下幾億中國人民的悲哀和愁吉的。
” 周恩來得知這一情況,指示新聞聯絡官熊向晖。
為外國記者舉行電影招待會,放映《1952年國慶節》,井出主意說:“把請柬分成兩種。
一種指名邀請,一種不寫名,就放在‘記者之家’,讓台灣、越南、南朝鮮以及不便邀請的美國記者自齲放映時用英語通過擴音器做簡單說明。
” 放映時,全場爆滿,有許多人是站着看的。
銀幕上一個接一個熱烈的場面引來全場一陣又一陣熱烈掌聲和贊歎聲。
當地報紙報道說:“當全副武裝的中國軍隊和手捧鮮花的姑娘們,邁着矯健的步伐,跨過日内瓦的銀幕時,西方和東方的無冕之王們都情不自禁地一起發出輕輕地贊歎聲。
” 然而,美國記者卻報道說:“我們感覺中國是在槁軍國主義。
” “即使個别人這樣挑釁,也值得我們注意。
”周恩來對熊向晖指示說,“這好對付,我們是梅蘭芳的大戲,什麼角色都有。
再給他們放一部梁祝悲劇看看。
” 周恩來喜歡看各種民族音樂歌舞劇,尤其喜歡聽越劇。
出發時他特意點名讓帶上國内剛拍出不久的彩色越劇片《梁山伯與祝英台》,以便讓更多的外國朋友欣賞。
“為了讓外國人能看懂,我看把劇名譯成英文《梁與祝的悲劇》吧。
”熊向晖建議說,“再搞個十幾頁的英文唱詞……”“你們不要搞黨八股麼。
”周恩來搖頭,“不看對象,對牛彈琴。
” 熊向晖撲哧一聲笑了。
“你笑什麼?” “俗話說,洋鬼子看戲傻了眼兒。
”熊向晖笑道,“我覺得給洋人看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牛彈琴。
” “噢?”周恩來沉吟片刻,思考着說,“那就要看怎麼‘彈’了。
你搞十幾頁說明去‘彈’,那是‘亂彈’。
我們換個彈法試試。
” “怎麼‘彈’呢?” “你搞十幾頁的說明。
我要是記者我就不看,又不是聽教授講社會發展史呢。
”周恩來信心十足他說,“你隻要在請柬上寫句話就行。
‘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米歐與朱麗葉》。
’你試試,我保你不會失敗。
如果失敗了,我送你一瓶茅台酒。
” 大家照周恩來的意見辦了。
“中國的羅米歐與朱麗葉”果然引起外國記者們極大的興趣,放映場又一次爆滿,而且觀衆果然入戲了,全看懂了。
當演到“哭墳”和“化蝶”時,全場一片唏噓低泣……影片結束,燈光複明,全場觀衆如醉如癡靜默了一分多鐘。
突然,誰鼓了一下掌,觀衆立刻“醒”了,全場頓時沸騰,暴風驟雨般的掌聲喝彩聲經久不息……美國沒有在日内瓦協議和宣言上簽字,但它聲明将下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來妨礙上述協議。
如果日内瓦協議得到認真執行,印度支那乃至整個東南亞,必然是另一種局面。
正是由于美國推行新殖民主義政策,日内瓦協議未得到實行,越南、老撾、柬埔寨的戰争在六十年代才重新爆發。
段蘇權将軍也因此而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夾到了老撾。
日内瓦會議複會以後,周恩來立即投入緊張的斡旋工作。
幾天之内,越南和法國終于達成妥協:趙南接受以北緯17度為南北分界線,法國同意在協議中明文規定兩年内通過普選統一越南。
越南問題一解決。
老撾和柬埔寨問題也很快迎刃而解。
會議發表了《日内瓦會議最後宣言》。
美國眼看達成這些協議,無可奈何又不甘心,最後宣布不參加會議的最後宣言。
為其以後侵越留下伏筆,但也把自己完全放在孤立地位,終于在侵越戰争中落得個徹底失敗。
周恩來和中國代表團在日内瓦為新生的共和國赢得了巨大榮譽。
當時日内瓦各報大量報道周恩來,他成為日内瓦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對此,莫洛托夫表現出由衷的喜悅。
認為周恩來是無産階級的一個出類拔革的外交家。
當一個美國人說莫洛托夫是個“很難對付的毫不妥協的談判者”時,莫洛托夫指着他鼻子很自豪他說:“如果你認為我們很難對付,那麼你等着對付周恩來吧。
那時你才會懂什麼叫難對付!” 日内瓦會議期間,美國人确實懂了點周恩來是如何“難對付”。
一名美國記者聽到有人說:“從周恩來和他的助手身上。
可以看出中國人的自信,樂觀和組織能力,他們具有沒有大國架子的大國風度。
”這位美回記者聽出其中暗含了諷刺美國搞大國霸權,便從鼻子裡哼一聲說:“在日内瓦是看不到共産黨統治下幾億中國人民的悲哀和愁吉的。
” 周恩來得知這一情況,指示新聞聯絡官熊向晖。
為外國記者舉行電影招待會,放映《1952年國慶節》,井出主意說:“把請柬分成兩種。
一種指名邀請,一種不寫名,就放在‘記者之家’,讓台灣、越南、南朝鮮以及不便邀請的美國記者自齲放映時用英語通過擴音器做簡單說明。
” 放映時,全場爆滿,有許多人是站着看的。
銀幕上一個接一個熱烈的場面引來全場一陣又一陣熱烈掌聲和贊歎聲。
當地報紙報道說:“當全副武裝的中國軍隊和手捧鮮花的姑娘們,邁着矯健的步伐,跨過日内瓦的銀幕時,西方和東方的無冕之王們都情不自禁地一起發出輕輕地贊歎聲。
” 然而,美國記者卻報道說:“我們感覺中國是在槁軍國主義。
” “即使個别人這樣挑釁,也值得我們注意。
”周恩來對熊向晖指示說,“這好對付,我們是梅蘭芳的大戲,什麼角色都有。
再給他們放一部梁祝悲劇看看。
” 周恩來喜歡看各種民族音樂歌舞劇,尤其喜歡聽越劇。
出發時他特意點名讓帶上國内剛拍出不久的彩色越劇片《梁山伯與祝英台》,以便讓更多的外國朋友欣賞。
“為了讓外國人能看懂,我看把劇名譯成英文《梁與祝的悲劇》吧。
”熊向晖建議說,“再搞個十幾頁的英文唱詞……”“你們不要搞黨八股麼。
”周恩來搖頭,“不看對象,對牛彈琴。
” 熊向晖撲哧一聲笑了。
“你笑什麼?” “俗話說,洋鬼子看戲傻了眼兒。
”熊向晖笑道,“我覺得給洋人看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牛彈琴。
” “噢?”周恩來沉吟片刻,思考着說,“那就要看怎麼‘彈’了。
你搞十幾頁說明去‘彈’,那是‘亂彈’。
我們換個彈法試試。
” “怎麼‘彈’呢?” “你搞十幾頁的說明。
我要是記者我就不看,又不是聽教授講社會發展史呢。
”周恩來信心十足他說,“你隻要在請柬上寫句話就行。
‘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米歐與朱麗葉》。
’你試試,我保你不會失敗。
如果失敗了,我送你一瓶茅台酒。
” 大家照周恩來的意見辦了。
“中國的羅米歐與朱麗葉”果然引起外國記者們極大的興趣,放映場又一次爆滿,而且觀衆果然入戲了,全看懂了。
當演到“哭墳”和“化蝶”時,全場一片唏噓低泣……影片結束,燈光複明,全場觀衆如醉如癡靜默了一分多鐘。
突然,誰鼓了一下掌,觀衆立刻“醒”了,全場頓時沸騰,暴風驟雨般的掌聲喝彩聲經久不息……美國沒有在日内瓦協議和宣言上簽字,但它聲明将下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來妨礙上述協議。
如果日内瓦協議得到認真執行,印度支那乃至整個東南亞,必然是另一種局面。
正是由于美國推行新殖民主義政策,日内瓦協議未得到實行,越南、老撾、柬埔寨的戰争在六十年代才重新爆發。
段蘇權将軍也因此而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夾到了老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