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親王宴請

關燈
地向蘇發努馮親王:“您作為王室成員,我應該稱呼您親王;您作為愛國戰線黨的領袖,我應稱您主席;您作為共産主義的信仰者,我又應該稱您同志。

    那麼,哪個稱呼更好更合适呢?” 蘇發努馮理着胡子,同樣幽默地回答說:“是的,您首先應當稱呼我主席或者同志。

    不過,您在我的人民面前稱我親王,他們更樂于接受,更能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 坐在親王旁邊的老撾人民黨總書記凱山·豐威漢笑着說:“作為愛國戰線主席,我們應該稱蘇發努馮為主席。

    ” 兩個人的回答有微妙的區别,一位側重“親王”,一位強調“主席”。

    不過,段蘇權還注意到凱山·豐威漢咬得很清是“愛國戰線”.而不是“愛國戰線黨”。

    便饒有興緻地問:“有‘黨’字和無‘黨’字有什麼不同嗎?” “是這樣,”蘇發努馮親王喝一口茅台酒,臉上泛着紅光,“愛國戰線是一個各階層愛國人士都可以參加的統一戰線組織。

    原來沒有‘黨’字。

    因為老撾人民黨處于秘密狀态,不便于公開活動,也不能在聯合政府中取得合法席位,所以我們就在愛國戰線後邊如個‘黨’字,公開打出了抗美救國鬥争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旗幟。

    ” 這等于暗示,抗美救國鬥争的實際領導者是老撾人民黨。

     “噢!”段蘇權将軍點點頭,贊許道:“這是一個策略,一個很好的策略!” 阮仲永笑着按過後頭說:“越南南方解放陣線後面沒有‘黨’字,因為我們越南勞動黨是公開的!” 蘇發努馮笑着舉杯:“越南的情況和我們有所不同,不過,我們反美救國的目标是一緻的。

    來,讓我們為了這一神聖的事業取得最後勝利,幹杯!” 現在4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清楚地記得,越南南方解放陣線和老撾愛國戰線,在當時是公開的旗幟,經常在報紙上見到。

    而“勞動黨”和“人民黨”卻很少見到,或者沒有公開見到。

    因為抗美救國是一場民族解放戰争,需要建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加的統一戰線。

    而統一戰線恰恰是毛澤東将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創造的。

    蘇聯沒有,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都沒有。

    胡志明曾長期生活戰鬥在中國對于建立統一戰線的意義和組織領導方法,都是非常熟悉的,并靈活運用到了印度支那三國。

     這時,一盆抓飯端上席了。

     蘇發努馮親王熱烈地招呼:“來來,大家動手,嘗嘗老撾的抓飯。

    ” 中國的同志們面面相觑,便有人疑問:“米帶粘性,用千抓着吃,不都沾在手上了嗎?” 親王笑着解釋:“這種糯米是不沾手的,來,試一試吧。

    ” 中國的同志們紛紛學着親王的樣子,用手去抓飯,往嘴裡塞。

    段蘇權見狀,入鄉随俗也抓了一把,卻感到有些粘,不但粘手,還粘到嘴巴上,樣子怪滑稽的。

     “不對,不是這樣吃法。

    ”親王急忙擺手,并且給客人們作示範:”啥,要這樣,先把糯米用手捏成一團,饅饅捏一會,開始勁不要大,多捏一會,等捏成粑粑鄧樣子了再吃,那就好吃了。

    ” 客人們照着親王的樣子把飯團在手中捏來捏去,小孩玩膠泥一樣,果然越捏,糯米團子越粘,卻越不粘手,放到嘴裡嚼着很筋道,一股鮮米的馨香。

    大家吃得興起,菜肴端上後,客人以為也要用手去抓,引得主人一陣友好的大笑。

     其實,老撾人民吃飯是用手抓,并不使用筷于。

    越南人和中國人一樣用筷子,卻也有不同。

    那筷子幾乎有一尺長,使用時,一端夾菜,一端拔飯;夾菜的一端不能吃飯,吃飯的一端不能夾萊。

    越南人使用熟練,不用倒手,中國人着學起來就笨了,需用另一隻手幫助倒一下,有時忘了,夾菜的一端便用來吃了飯,引得越南人發笑。

    這樣看來,越南人使用筷子比中國人還要有藝術水平。

     “同志們習慣嗎?”蘇發努馮将捏好的飯團咬一口,津津有味地嚼着。

    說:“吃抓飯是我們民族的習慣。

    群衆上山下田勞動去的路上,千裡都是一把抓飯,邊走邊捏,邊捏邊吃,又香又不誤工。

    這也是一種文化,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我的兩個兒子在中國學習,就是學習你們的文化。

    ” 親王朝段蘇權點點頭。

     “哪兩個孩子在中國?”段蘇權問。

     “二兒子和小兒子。

    ”親王理着八字胡,帶着甜蜜的神情介紹說:”我有六個孩子,加我們夫婦倆就是8口之家。

    是一個大家庭。

    除二兒子小兒子在中國,還有大兒子在蘇聯學習,老三、老四、老五分别在捷克、波蘭、匈牙利學習。

    我們全家八口人會十幾國語言,周遊世界不用翻譯。

    我會講六國語言,最大的遺憾是不會講漢語。

    不過,我的兒子可以為我補上了,他會一口流利的北京話……”,蘇發努馮親王的二兒子叫阿努馮,也就是小努馮的意思。

    中國駐桑怒工作組成員胡正清與阿努馮多次交往,比較熟悉。

    他曾這樣回憶——阿努馮是親王最喜歡的一個王子。

    為了戰後的長遠建設,親王把他送到中國去學習。

    在學習期間,由中國外交部負責把他安排在北京和平賓館,生活得很舒适,為他創造了極好的學習條件。

     學校的朋友們都十分尊重他,把他當作抗美英雄。

    當時全國學習雷鋒,蔚然成風。

    課餘時間,同學們發揚“雷鋒精神”,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