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緊急召見

關燈
指出:“戰争初期,必須把北寮戰場搶到手,要先敵搶占。

    ” 周恩來對老撾戰場前後談了四條意見,停下來,神色嚴肅,顯然是在思考什麼重要的問題。

     “蘇權同志,你彙報中談了中、越、老三方關系問題,”周恩來聲音轉低,他在強調一個間題時才會将聲音放低。

     “從整體上你怎麼認識這個問題?” 段蘇權沒有馬上回答。

    不是沒想透,而是考慮用什麼樣的話來簡單明确他說出想法。

     “抗美第一,團結第一。

    努力協調,積極疏導。

    ”段蘇權一邊思索一邊回答。

    、“好,有這樣的戰略眼光就好。

    抗美第一,團結第一。

    ” 周患來贊賞地點點頭。

    他來河内,已經知道越南《人民報》用顯著篇幅登載曆史上越南民族英雄抗擊“北方侵略”的文章,段蘇權也講了中越雙方在老撾發生的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總理曾有所擔心憂慮。

    怕我們的工作組與越方在老撾産生矛盾而影響老撾乃至整個印度支那的革命事業……段蘇權的回答使他放下了心。

     周恩來沉吟片刻,一手叉腰,一手撫着下颏說:“從目前情況看,即使我們出動大批軍隊援寮,越方部隊和顧問履行國際主義義務,支援老撾,他們會留下來與我們并肩戰鬥。

    因此。

    在将來處理好三方關系是一個極重要、極複雜的問題。

    非有戰略思想不可。

    ” 停頓片刻,周恩來換了堅定的語氣:“但無論如何,軍事行動本身要求高度的集中和統一,客觀形勢決定了我們必須承擔起這副重擔子。

    ” 三黨會談之後,周恩來曾為越南民族英雄征側征貳陵墓獻了花圈。

    征側征貳姐妹是在東漢時期的起義軍領袖,史稱二征起義。

    起義受到東漢光武帝的鎮壓,兩姐妹壯烈犧牲。

     周恩來這一表示,使越南同志深受感動。

     之後不久,應越南政府請求,大批中國軍隊先後進入越南北方和老撾,支持印度支那人民的抗美救國戰争。

    當時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口号是:不惜做出最大的民族犧牲。

     段蘇權向周恩來總理彙報後的第二天晚上,朱其文大使宴請參加三黨會談的中共代表團全體成員和駐越專家。

     周恩來在三黨會談後。

    與有關領導個别談話,沒有出席宴會。

     宴會開始前,陳毅元帥講了話。

    他身體比較胖,但不顯臃腫,人前一站,俨然半截鐵塔。

    因為眼睛不太好,平時戴一副大墨鏡;如今在室内一摘去,養足精神,目光熠熠照人。

     “第二次日内瓦會議,是我率代表團參加的。

    在鈎魚台國賓館我對代表團成員講過:要有戰略眼光,才能分清敵友,顧全大局,團結對敵;才能堅持原則、掌握方針,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我們的策略……”陳毅聲若洪鐘,在段蘇權心裡引起陣陣激蕩。

    他雖不曾參加日内瓦會議,對會議情況卻很熟悉。

    出國前他看過大量資料,也聽知情人介紹過,從中獲得許多教益。

     去日内瓦之前,陳毅分析形勢:“近幾年社會主義陣營出現了一些問題。

    蘇聯和波蘭将參加這次會議。

    我們這幾年雖然同蘇聯有重要意見分歧,但我們都是共産黨領導之下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這次國際會議上,我們一定要分清敵友,要很好地同蘇聯、波蘭合作,要配合行動,團結對敵。

    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基本利益一緻,但不是鐵闆一塊,我們要注意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

    在會議中要重視中立國的意見。

    發揮他們的作用……”正是有這種戰略頭腦;當蘇聯代表團在會議中采取拖延态度,想等待赫魯曉夫去維也納與美國進行第二次首腦會談的結果時,陳毅在8個月的馬拉松式會談中沉住了氣,沒有轉移鬥争大方向。

    他歸國彙報時,途經莫斯科,向赫魯曉夫敬酒說:“我們兩國代表團在日内瓦會議上總的來說合作得不錯。

     但是也有些問題,赫魯曉夫同志,請你過問一下好嗎?” 赫魯曉夫連連點頭說:”好好好,我回頭我葛羅米柯問問。

    ” 在一次招待會開始前,陳毅很嚴肅地問翻譯:“中國的成語,千金難換一知己。

    你知道蘇聯有沒有類似的成語?” 翻譯想了想說:“蘇聯有這樣一句諺語:甯要一個朋友。

    不要一百個盧布。

    ” 陳毅略一沉吟,點點頭:“嗯,還可以。

    ” 招待會開始後,陳毅做了5分鐘的即席發言。

    講到動情處,用他那聞名中外的大嗓門說:“甯要一個朋友,不要一百個盧布。

    到了最困難的時候,蘇聯人民是會感覺到中國人民的友誼的。

    ” 翻譯之後,全場掌聲和歡呼聲響成一片,反響異常強烈。

    當時中蘇矛盾已相當激烈,陳毅在1959年曾與赫魯曉夫指名道姓大吵一架,在這樣情況下陳毅能主動做好與蘇聯的團結工作,非有戰略頭腦不可能這樣顧全大局。

     有了戰略頭腦,才可能利用矛盾;在敵人中找朋友,盡可能孤立和打擊最主要的敵人。

     中國副外長章漢夫英語非常好,主動接近英國代表團副團長麥克唐納。

    有一次,麥克唐納來拜訪章歎夫,說:“中國酒好喝,我喜歡喝中國酒。

    ”這是友好的暗示,章漢夫馬上拿出茅台酒招待這位英國客人。

     “中國人喜歡喝酒聊天。

    ”麥克唐納端起酒杯說。

     “麥克唐納先生對中國的風土人情還是知道一些的埃”章漢夫也端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