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特殊使命

關燈
億元的援款。

    受援國已經很滿意,當毛澤東接見時,聽說給3億,便講:“太少了,我們随便掃掃倉庫底子也夠了。

    ” 就這麼一句話。

    援額便翻了番。

     鄧小平在這個問題上也是很手緊的。

    中國還很窮,搞起這點家底子不容易。

    必須有求實的精神。

    在援外問題上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嘴緊手緊,極其珍惜中國人民靠艱苦創業積聚的财富。

    比如,有次老撾提出增援2000支槍,鄧小平在掌握實際情況後,認為1000支足夠,便卡下1000支。

    又比如,老撾方面提出援建一條公路,鄧小平根據鬥争實際及我們國家的情況将這個請求推後了。

     這種實事求是為中國人民負責的态度在後來發生的“文化大革命”中卻成了鄧小平的“罪狀”,因此而受到批判和指責。

    康生在1967年8月23日鈎魚台8号樓裡召開的一次援老工作會議上說:“我總覺得對老撾(援助)卡得太緊。

     是過去鄧小平的思想流毒。

    ”“對老援助要積極、适用。

    過去鄧小平插了一手,卡得很緊。

    他們反帝就要積極支持……”在8月15日還曾講:“鄧小平對老撾援助是形左實右……要2000多支步槍隻給1000多。

    過去這個賬算在彭紹輝頭上,實際上是雷英夫……”實際情況如何呢? 對于軍隊不足3萬的寮國戰鬥部隊,從1960年到1966年,中國給予的無償援助總金額達5656萬元。

    這還不含給富馬的673萬元(是在富馬倒向右派集團前提供的)。

     一位參加過抗美援老,當年在老撾參戰兩年,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後勤部副部長的龔利軍,他在回顧與老撾人民共同戰鬥的許多美好往事和友誼時,也不無遺憾他講過這樣幾件事:老撾軍人和我們關系非常親密友好,但也有件事挺讓我不解。

    就是他們有個習慣,受打槍玩。

    動不動就朝天朝山朝樹上打幾梭子過瘾,比小孩放鞭炮還随便。

    當年咱們抗日打老蔣,别說放空槍玩了,就是見了敵人也下許亂開槍呀。

    就那麼幾顆子彈,不打則已,打出去就得咬住肉。

    三顆子彈沒消滅一個敵人那是要受批的呀。

    三顆子彈打出去能有繳獲。

     賺回更多槍和子彈才是好樣的,不然軍隊怎麼發展怎麼繼續打仗?唉,他們來得容易,槍支子彈就不當回事。

     咱們援助老撾的都是南京産的“躍進”牌卡車,這種車适應南方的複雜氣象和地理環境。

    我們去接老撾客人,開小車他們不高興,以為瞧不起人。

    要大車。

    開卡車去接,他們高興了。

    大車比小車威風“高級”。

    站在大卡車上威風凜凜很開心。

    不過,他們從來不修車。

    一輛新車送到手,開上就跑。

    開到出了毛病,車發動不起來或輪子壞了,不管大毛病小毛病,就地一扔再要輛新的開。

     1968年我們援建老撾,修公路。

    使用的都是國内最先進的機器。

    有的甚至國内重點工程求都求不來。

    成本好高啊,用10元的票子鋪路面,鋪滿了都鋪不完。

    單說瀝青吧。

     我們國内有的是,但阿爾巴尼亞有困難,瀝青賣不出去,積壓,經濟有困難。

    我們發揚國際主義精神,自己瀝青再便宜也不用。

    買了阿爾巴尼亞的瀝青,用飛機運到老撾來築路,解決了阿爾巴尼亞的困難,也支援了老撾。

    我們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是做出了可貴的犧牲和貢獻的……我參觀過老撾村裡縣裡的商店,除了當地的食品特産,幾乎所有日用商品都是中國援助提供的。

     一陣飲茶聲之後,總參裝備部部長放下茶杯,繼續會議發言:“我們的對外軍援分為三類:一類被援助國家,是我們有的他們都有。

    甚至我軍尚未配置的裝備也先給他們;二類被援助國家也是有求必應,根據我們的可能;三類被援助國家則要看看他們的具體政治動向……策略性很強。

    ” 段蘇權問:“老撾地處前沿,看來屬一類數?” 裝備部長沒有回答,合起筆記本,鄭重說:“不過,中央要求駐外軍事代表;第一,口要緊,要體諒國内困難,不要随便答複對方要求;更不要替對方搞大方案,要留有餘地。

    第二,拟定的方案必須切實可行。

    第三,對受援國軍需裝備的消耗定額。

    維修保養能力要心中有數……”段蘇權放下記錄筆,繼續自己的發言,從具體形勢分析,講堅持“持久戰”的問題:“如果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鬥争搞得好,國際形勢又朝着有利于老撾革命的方向發展,鬥争過程可能相對短些,否則将要拖長。

    無論出現什麼形勢,甚至爆發世界大戰,老撾都必須獨立地堅持長期的根據地鬥争。

    ” 姬鵬飛輕輕點頭:“鬥争是長期的。

    老撾根據地建設差,過去注意發動群衆和政權建設不移。

    ” 副總參謀長做個手勢:“你們先調查研究,情況熟悉後。

     争取能幫助他們打殲滅戰,幫助他們發動群衆和建黨建軍。

    ” 楊成武喝口茶,對他的老戰友一笑:“不要指望一帆鳳順,要讓人家接受意見,首先要同人家搞好關系,讓人家感到是同志式的。

    ” 一文一武交替作指示。

    姬鵬飛接着說:“我們駐萬象使館的鬥争,除服從我國的外交方針外,還應該配合根據地的鬥争。

    ” 楊成武強調:“桑怒工作組不是由外交部派出的駐外使館,但是按獨立使館的待遇。

    ”他将兩隻手一按一擡:“一個是公開的,一個是秘密的。

    ” 姬鵬飛笑着指指段蘇權:“你們要知道的情況。

    使館不一定都需要知道。

    使館需要的情況,你們都要知道喲。

    ” 段蘇權輕輕聚攏雙眉,肩上似乎又增了幾分壓力。

    等待他的不是外文場合通常所有的香槟咖啡,觞籌交錯,而是一場艱苦、複雜、秘密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