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命

關燈
陰不勝陽,導緻四時失序,氣候反常,谷稼不熟,饑馑蔓延。

    饑荒不但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警惕,反而加劇了各國的争奪。

    或者說,不是不知道原因,然則萬國并競,不進則退。

    當時的情形,就好像身處一艘即将沉沒的大船,衆人不是想着如何合力堵漏補缺,同舟共濟,而是争先恐後搶拆船闆,好争取在船沉後多一絲存活的機會。

     從這裡,再往北走數千裡,便是這個世界的最北端。

    那是一個寒冷到難以想象的地方。

    在那裡,沒有一絲人聲,沒有生命的迹象,隻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和千萬年的積雪層層疊壓而成的玄冰,冰雪之下,便是永恒的凍土和寒冷的海洋。

    一年之中,半年為冥夜,半年為純陽。

    然而,正是這陰寒到詭異的地方,卻成為數千年後大國相争的目标。

     我們一直以為天圓地方。

    但在未來,人們發現,其實大地渾圓如雞子,南轅北轍,亦可殊途同歸。

    以緻這極北之地,反成為通往東西方最便捷的通道。

    誰占據此地,就等于控制了别國的後門。

    早先因為嚴寒所阻,無法利用。

    而當未來氣候變暖,海冰解凍,航道大開,那片本來絕無生存可能的酷寒絕域,一下子成為兵家必争之地。

    加之那極北之地,其下埋藏着大量能制造出光和熱的物質,那是驅動後世文明運轉最重要的寶藏。

    于是,在那裡的凍土甚至洋面冰蓋之上,各國争相建立基地,打造平台,假勘察之名,行瓜分之實。

     發展到後來,為了一片有争議的領域,最強大的兩個國家間終于爆發了戰争。

     這場戰争,就是在胡巫中傳唱的那場天庭之戰。

    東方神與北方神争奪極北冰天。

    争奪中失敗的一方,那北方神,其實就是一個北方大國。

    其國中一些極端之輩,不甘失敗,竟動用了那個時代最淩厲的武器,就是傳說中那種&lsquo十日并出&rsquo的死亡之火! 其實,何止十日!那種情形,仿佛千萬個太陽同時在洋面上閃耀!瞬時之間,冰消雪化,海洋蒸騰。

    無與倫比的巨力推動着洶湧的波濤向四方擴散開去,海嘯在極短的時間内,自北而南,席卷天下。

    一時死者億萬、傷者無數。

     災難并未就此而止,天火引燃了地底那巨量的可燃物質,烈火不可遏止地形成燎原之勢,天下至寒之地,竟成了火的煉獄。

    凍土化為沼澤,繼而焚為焦土。

    更多的冰雪持續不斷地融化,源源湧入海洋。

    彌天塞地的水汽又化為暴雨,傾盆而下。

    海面擡升,山洪暴發,洪水泛濫,無數海濱河洲、膏腴之地,頓化汪洋。

     而天空之中,又滿布着死亡之火形成的塵埃。

    天地晦暗,日月無光,氣溫驟降,草木在嚴寒黑暗中日漸萎死。

    北方冰天雪地,南方洪水滔天。

     死亡之火迸發時,許多生物都受到波及,而幸存下來的,多變得形體怪異、性情兇惡,這就是什麼修蛇、封豨之類怪物的由來。

     為了驅散漫天陰霾,人類向高空大量播撒一種能沉降塵埃的物質,總算得以重見天日。

    然而這又加劇了暴雨洪災,使更多地區陷于滾滾波濤之中,化為一片澤國。

     旬月之間,天下死者過半。

    大戰所造成的種種災難中,最緻命的是洪水,不僅僅因為洪峰來襲的那一刻奪去了大量人的生命,也因為它奪走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大部分最膏腴的土地。

    那裡有最密集的人口,最繁榮的城市,最發達的文明。

     幸存者苟活于冰山高原之上,可食用的食物迅速吃光,然後就是食腐鼠,飲冰雪,乃至人相食。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于饑餓、瘟疫和自相殘殺。

     人類已處在滅亡的邊緣。

     在這樣的窮途絕境裡,人們冒險動用了那個時代剛剛掌握的技術,在滾滾波濤中制造了一個深不可測的洞穴,将洪水導引到一個異樣的空間中去儲存起來。

     那洞穴就是傳說中的&ldquo歸墟&rdquo。

    歸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深洞,事實上,它隻是一個鬥大的空間陷阱,它可以容納無窮盡的物質而永不滿溢,它可以吞噬周圍所有的物質,包括光。

    所以,它甚至不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東西。

     用歸墟緊急洩洪,實在是萬般無奈的辦法。

    有些學者甚至懷疑,啟動歸墟,可能會使整個世界毀于一旦。

    然而如果大水再不退卻,人類同樣将走向滅亡。

     歸墟果然發揮了奇效,洪水迅速退去,人類終于得以重返大地,迫在眉睫的災難過去了。

     但是,歸墟在運行中發生了失誤,那個空間陷阱,變得極不穩定。

    人們無法測算它到底把那些洪水導引到了哪裡。

     這使人類又陷入了另一重恐慌。

     大自然需要那些水源!如果這些水一去不複返,那對回暖後的世界是一場災難! 歸墟本不是人類能涉足的領域,那是上天才能制造的最奇異的幽深之地。

     無中不能生有,存在的不能歸于虛無。

    在這裡湮滅的,必然在那裡滋生,宇宙正是因此而保持平衡。

    生死存滅,往複不息。

     倉促行事的人們依仗小智逾越了天地大限,他們不知道,這無底陷阱不但能鑿出空間,也能鑿通時間! 在遙遠的時間的那一頭,他們的祖先&mdash&mdash剛剛才步入文明的先民陷入了一場滅頂之災! 洪水鋪天蓋地而來,先民們在第一輪死亡高峰後,競相往高處遷移,并以簡陋的耒耜石器築堤抗洪。

    可惜,那脆弱的土方堤壩,根本不足以抵禦不斷高漲的洪水的沖擊。

     一片又一片高地失守,越來越多的族群消亡。

     那不是人力可以抵禦的普通天災。

     為什麼世傳堯之時,水逆行?因為那水不是天上降下的雨水,而是從海中倒灌上來的無名之水! 當洪水漸息,水位不再上漲,居住在高高的四嶽之上的幸存者才開始探讨,如何使洪水回落。

     他們推舉了鲧。

     鲧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絕頂聰明的人,他是一個以捕魚為業的方國領袖&mdash&mdash這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

    憑着多年和江河湖海打交道的經驗,他竟然隐約猜到了洪水的來源。

    他受天下方國之托,帶領族中水性最好的族人,用了數年時間,追蹤到東海。

    最後,在一個小島上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物體。

     當時,那物體像是一個圓環,浮在空中,發出奇異的光芒,在它的中央,源源不斷噴出泥漿沙土,灑落到這小島上。

    從小島的土質看,這小島正是那奇物噴射出的泥土所堆積而成! 鲧立刻想到了這奇物的用處&mdash&mdash治水! 鲧認為人類之所以無法與洪水抗衡,隻因為築堤壩的速度趕不上洪水的增長。

    而這奇物能源源不斷地制造土壤,取之不盡、用之不絕。

    利用這件寶貝,就能築起最高的堤壩、阻遏洪水。

     鲧犧牲了數百人命,才捕獲了這奇物。

    事實上,隻是因為那奇物的能量正處于逐漸衰減的過程中,否則,以當時人類的能力,永遠也不可能獲得這奇物。

     那是歸墟的出口。

     歸墟洩洪最為宏大的場面他們沒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

    他們那時看到的,隻是洪水傾瀉完之後,歸墟殘餘的力量在運作,将那個世界水下的土石也吸到了這一頭。

     鲧把這東西帶回人類栖居的高原,他稱這東西為&ldquo息壤&rdquo,他相信,這是能平息洪水的土壤,是能拯救天下的至寶。

     可是,當鲧用此治水,卻發現毫無成效。

     息壤完全停止了運作。

     所有人都指責鲧犧牲大量人命換回了一件廢物,甚至有人懷疑他根本就是在捏造謊言,欺騙民衆。

     鲧百般嘗試,也無法使息壤重啟。

     世人的指責,他無從辯解。

    他被部族判以驅逐流放。

     在一座北海孤島上,鲧孤獨地面對着他千辛萬苦帶回的息壤,那個飄浮在磁石窠臼裡的光環。

    他親眼見過這件不屬于人間的奇物是怎樣發揮驚人的作用的,可他不明白是什麼力量使它開啟,也不明白是什麼力量使它關閉。

     在絕望中,鲧試圖拆解息壤,他要用毀滅的方式解開這奇物的謎底。

    當然,也許你們猜到了,他被那物體突然發出的巨大能量殛死。

    從死狀上看,他肢體完好,隻有幾處燒灼的痕迹。

    所以民衆傳說,他是被天帝派的火神祝融處死的。

    他們說,他偷竊來自天庭的寶物,遭到了天譴。

     鲧的屍體和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