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音

關燈
讓這孩子假日有個去處。

    」 「這就是範二哥的個性,先是雨洋,後是雲朋,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襟。

    」晴鈴說:「雲朋升高二了吧?上回他寫信來,提到何院長設獎學金供他念書的事,甚至出國留學都沒問題,是真的嗎?」 「何院長是真的疼孩子,恰好雲朋又很用功上進,人家也才肯出錢栽培。

    」惜梅說:「講到這裡才想到,何院長已經正式領養敏敏了!」 「怎麼會呢?秀平不是才由孤兒院帶回敏敏嗎?」晴鈴驚訝說。

     「秀平再嫁的丈夫會打小孩,有一次把敏敏夾在竹子娃娃車後面,毫無抵抗地抽打,才六歲的孩子全身一條條血痕,何院長就采取法律行動了。

    」惜梅說。

     「早知道我就先領養敏敏,畢竟我是看着她出生成長的。

    」晴鈴說。

     「唉,都太慢了,一切已成定局了。

    」惜梅說着,又取出幾個精緻的紅綢小方袋。

    「這是敏貞到廟裡為歡兒求的平安符,秀平、杏霞和一些太太都加一份,我這走走,才曉得妳以前在塯公圳的人緣有多好,大家都很想念妳呢!」 「我也想等歡兒再大一點時,回台北看看大家。

    」晴鈴說。

     「想看就要快,塯公圳已經開始填平了,人事會發生很多變化呢!」惜梅說:「光是去年涵娟嫁到美國的事,就令人感慨至今。

    」 「世間事都料不準的,我們也沒想到阿鈴會嫁給外省仔……」昭雲說。

     「姻緣喔--」兩位五十剛出頭的太太同時說,都笑了出來。

     姻緣,不是妳的,強求不來;是妳的,躲不掉,要好好把握和珍惜……這是敏貞姊說過的話,現在終于懂了。

    思及她,晴鈴問:「敏貞表姊身體還好嗎?」 「敏貞從療養院回家後,情況一直不錯。

    她自己也小心配合醫治,說不願讓三個孩子像她一樣從小就受失去母親的苦,怎麼也要活下去,親眼看他們長大……」惜梅說:「也難為紹遠了,他是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丈夫。

    」 大家都點頭同意,沉默一會,晴鈴又問:「對了!杏霞沒再鬧憂郁吧?」 「杏霞呀,今年初發現女兒意芊有正式法号又上山講道後,就天天防她落發出家,逼她專科一畢業就要出去找工作,很沒有安全感。

    」惜梅說。

     「唉!人各有命呀!」昭雲話中有話地說:「父母健在的孩子最好命啦,你們偏不知珍惜,總要傷父母的心。

    」 「媽--」晴鈴喊了一聲。

     「妳大哥明年元旦要結婚,妳不回來喝喜酒,就太說不過去了!」昭雲說。

     「可是,爸爸--」晴鈴遲疑着。

     「外孫女都有了,他還能怎麼樣?」昭雲說:「何況啟棠孩子手裡抱一個,太太肚子又一個,有怨也不計較了。

    看他全家團圓,我們就得骨肉分離嗎?」 「我們台灣人有一句話『女兒三年不回娘家,永遠不能再踏進門』,妳是一定要回去的。

    」惜梅說。

     「明年農曆年就滿三年了,妳爸再老頑固,也不敢擋妳。

    」昭雲說:「我準備大宴一場,結婚、回門、滿月,周歲一起辦,差不多要幾桌,我來算算看……」 談笑晏晏中,天色漸漸暗去,燈也亮起,秋蛙跳入淺池深塘,由低鼓到高歌,如奏鳴曲般,頌着太平盛世的百姓樂。

     整個島嶼都在黑夜的籠罩下,溫暖的是窗後那一盞一盞柔黃的光芒,由北連綿到南,由西迤逦到東,是異鄉旅人最大的慰藉。

     他們都曾在此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盞燈,從此不再是過客,而是歸人。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