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會想寫複健的故事是因為我們家老二,她是紅斑性狼瘡患者,三年多前因為細菌感染脊椎,導緻下半身癱瘓。

    那時,按摩、擦身、遞茶、喂飯、處理排洩物、陪伴做複健……全是我們家人自己動手。

    這才發現,尋常人認為很普通、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對身體不便的人都像是登天那麼困難。

    最開始我們由踢球做起。不是像踢足球那樣子大力擡腳踢去,隻是一隻腳微擡腳闆将球踢出,卻搞了大半個小時。

    肢體受傷的人捉不準那種踢的感覺,即便球就在腳下,竟也無法順利将球踢出。

    踢球原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而其它的複健動作還有踩腳踏車、扶着橫杠走路,做電療、水療、熱敷……那時,覺得能做看護的人真的都很了不起。

    那絕對不單隻是一份工作,沒有強大的毅力與耐力是極容易被壓垮的。

    那時,我們在台南成大住了将近三個月,認識了一些人。

    其中有一個病人也是紅斑性狼瘡患者,老二住院時,她也因為肺積水,住在隔壁病房,接受治療的同時,她也堕了胎。

    那是她第二次堕胎。聽說她是在結婚前夕發病的,但她的未婚夫還是堅持要娶她,認為愛可以勝過一切。

    可是幾年下來,她病情時好時壞,好不容易控制住,懷了孕又突然轉壞,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最後母體太過虛弱,孩子也就保不住了。(附注:紅斑性狼瘡患者若能順利控制病情,生活與常人無異,絕對可以懷孕生子。)

    認識她的時候,她一直在哭,甯可沒有懷孕的欣喜,也不要接受緊随而來的失去的痛苦。

    後來,聽說她離婚了,因為兩人都受不了這種忽爾有希望,又瞬間失望的痛苦。

    然後,我開始很想寫一個這樣的故事,寫一個始終想以最簡單的态度面對人生的女主角,寫一個曆經變故而性情大變的男主角,寫他們之間糾結難解的感情。

    但,我終是失敗了。

    開稿後沒多久,我們家老二又住院了。

    我發覺我很難身處在醫院那種沉重的環境中,看着生生死死循環裡,又着手去探讨任何的人生問題。

    如果人生中總有起伏,我願我的故事裡永遠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