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解放春苗假戲唱真 泰嶽金龍同歸于盡
關燈
小
中
大
——藍解放,你為了愛情,不要前途,不要名譽,不要家庭的行為,雖然為大多數正人君子所不齒,但還是有莫言那類作家為你唱贊歌。
但母親死後,你不回來奔喪,如此忤逆不孝,恐怕連莫言那種善于講歪理的人,也難為你開脫了。
——我沒得到母喪的消息。
逃到西安後,我像一個罪惡累累的強盜一樣隐姓埋名。
我清楚,隻要龐抗美不倒,法院就不會判我離婚。
我離不了婚又要跟春苗在一起,那就隻能遠避他鄉。
在西安街頭,有好幾次,我見到了熟識的故鄉人面孔。
我多想上前與他們打招呼,但隻能低頭掩面躲過。
有好多次,在我們栖身的那間小屋裡,我和春苗,因為思念故鄉,思念親人而痛哭。
我們為了愛而出走,為了愛而不能還鄉。
我們多少次拿起電話又放下,我們多少次把信投進郵筒又等候着取信員開箱時編造理由索回。
我們有關故鄉的信息都來自莫言,但他總是報喜不報憂。
他是唯恐天下無戲的人,他大概把我們當成了他的小說素材,那麼,我們的命運愈悲慘,我們的故事愈曲折,我們的遭際愈有戲劇性,就愈中他的下懷。
盡管我未能回去為母親奔喪,但那些日子裡我陰差陽錯地扮演了一個孝子的角色。
——莫言在作家班時的一個同學執導了一部解放軍剿匪的電視劇,劇中有一個外号“藍臉”、殺人如麻卻事母至孝的土匪。
為了讓我掙點外快,莫言把我推薦給了他那同學。
那人留着一部大胡子,頭頂光秃如莎士比亞,鼻子彎鈎如但丁。
一見我的面,他就手拍着大腿說:奶奶的,不用化妝! ——我們乘坐着西門金龍派來的卡迪拉克趕回西門屯。
那個紅臉膛的司機不願意讓我上車。
你兒子橫眉豎眼地說: “你以為這是一條狗嗎?這是一個聖徒,它比我們家族中所有的人都愛我奶奶!” 我們剛出縣城就下起了雪。
是那種細鹽般的霰粒。
車進西門屯時,地上已經一片潔白。
我們聽到一個前來吊孝的遠房親戚大聲哭喊着: “天地為你戴孝啊,老姑奶奶!您的仁德感天動地啊,老姑奶奶!” 他的哭喊,像合唱隊的領唱一樣,引發了一片哭嚎。
我聽到了西門寶鳳嘶啞的哭聲,聽到了西門金龍雄壯的哭聲,聽到了吳秋香唱歌一樣的哭聲。
一下車,互助與合作就掩面嚎哭起來。
你兒子和西門歡攙着他們各自母親的胳膊。
我沉痛地嗚嗚着,跟随在他們身後。
此時狗大哥已死,卧在牆角、已經老态龍鐘的狗二哥用低沉的嗚叫向我打了招呼,但我已經沒有心思回應它。
我感到有四股寒氣沿着四肢上升,在五髒六腑内凝成一坨冰。
我渾身顫抖,四肢僵硬,反應遲鈍。
我知道自己也老了。
你母親已經盛妝入棺,棺蓋豎在一旁。
她的壽服是紫色緞子縫制,上面有一些暗金色壽字。
金龍和寶風跪在棺材麗端。
寶鳳頭發散亂。
金龍眼睛紅腫,胸前的衣服濕了碗口大的一片。
互助與合作撲跪在棺材前,拍打着棺材的邊緣尖聲嚎哭。
“娘啊,娘啊,您怎麼不等我們回來就走了呢?娘啊,您走了,我們的靠山就倒了啊,撇下我們孤兒寡母可怎麼活啊……”這是你妻子反反複複的哭訴。
“娘啊,娘啊,您受了一輩子苦,怎麼才過上好日子就走了呢?……”這是互助的哭訴。
她們淚飛如雨,濺落到你母親的壽衣上,濺落到蓋住你母親面孔的那張黃表紙上。
淚水在紙上洇漶開,仿佛死人的眼淚。
你兒子和西門歡跪在他們各自母親的身後,一個臉色如鐵,一個臉色如雪。
負責料理喪事的是許學榮夫婦。
許大娘驚叫着把互助和合作的身體拉直: “哎呀,孝子孝婦們啊,千萬别把眼淚濺到死者的身上啊,她身上帶着活人的眼淚難得超生啊……” 許大爺環顧四周問: “至親之人都到齊了吧?” 沒人回答他。
“至親之人都到齊了吧?” 室内那些遠親們面面相觑,依然沒人回答他。
一個遠親擡手指指西廂房,悄悄地說: “問問老掌櫃的去吧。
” 我跟随着許大爺來到西廂房。
你的爹坐在牆角,正在用高梁稭稈和細麻繩縫制鍋蓋。
牆壁上挂着一盞油燈,昏黃的燈光恰好照亮那個牆角。
你爹的臉一團模糊,隻有他的眼睛,放射出兩點亮光。
他坐着一個方凳,用雙膝夾着已經基本成形的鍋蓋,麻繩穿過高粱稭稈發出“嗤啦嗤啦”的響聲。
“老掌櫃的,”許大爺說,“解放那邊捎信去了嗎?如果他一時半會趕不回來,我看……” “蓋棺吧!”你的爹說,“養兒還不如養條狗啊!” ——聽說我要拍電視,春苗也要參加。
我們去求莫言,莫言又去求導演。
導演見到春苗後,說:那就演“藍臉”的妹妹吧。
這是一部系列劇,一共三十集,講了十個可以獨
但母親死後,你不回來奔喪,如此忤逆不孝,恐怕連莫言那種善于講歪理的人,也難為你開脫了。
——我沒得到母喪的消息。
逃到西安後,我像一個罪惡累累的強盜一樣隐姓埋名。
我清楚,隻要龐抗美不倒,法院就不會判我離婚。
我離不了婚又要跟春苗在一起,那就隻能遠避他鄉。
在西安街頭,有好幾次,我見到了熟識的故鄉人面孔。
我多想上前與他們打招呼,但隻能低頭掩面躲過。
有好多次,在我們栖身的那間小屋裡,我和春苗,因為思念故鄉,思念親人而痛哭。
我們為了愛而出走,為了愛而不能還鄉。
我們多少次拿起電話又放下,我們多少次把信投進郵筒又等候着取信員開箱時編造理由索回。
我們有關故鄉的信息都來自莫言,但他總是報喜不報憂。
他是唯恐天下無戲的人,他大概把我們當成了他的小說素材,那麼,我們的命運愈悲慘,我們的故事愈曲折,我們的遭際愈有戲劇性,就愈中他的下懷。
盡管我未能回去為母親奔喪,但那些日子裡我陰差陽錯地扮演了一個孝子的角色。
——莫言在作家班時的一個同學執導了一部解放軍剿匪的電視劇,劇中有一個外号“藍臉”、殺人如麻卻事母至孝的土匪。
為了讓我掙點外快,莫言把我推薦給了他那同學。
那人留着一部大胡子,頭頂光秃如莎士比亞,鼻子彎鈎如但丁。
一見我的面,他就手拍着大腿說:奶奶的,不用化妝! ——我們乘坐着西門金龍派來的卡迪拉克趕回西門屯。
那個紅臉膛的司機不願意讓我上車。
你兒子橫眉豎眼地說: “你以為這是一條狗嗎?這是一個聖徒,它比我們家族中所有的人都愛我奶奶!” 我們剛出縣城就下起了雪。
是那種細鹽般的霰粒。
車進西門屯時,地上已經一片潔白。
我們聽到一個前來吊孝的遠房親戚大聲哭喊着: “天地為你戴孝啊,老姑奶奶!您的仁德感天動地啊,老姑奶奶!” 他的哭喊,像合唱隊的領唱一樣,引發了一片哭嚎。
我聽到了西門寶鳳嘶啞的哭聲,聽到了西門金龍雄壯的哭聲,聽到了吳秋香唱歌一樣的哭聲。
一下車,互助與合作就掩面嚎哭起來。
你兒子和西門歡攙着他們各自母親的胳膊。
我沉痛地嗚嗚着,跟随在他們身後。
此時狗大哥已死,卧在牆角、已經老态龍鐘的狗二哥用低沉的嗚叫向我打了招呼,但我已經沒有心思回應它。
我感到有四股寒氣沿着四肢上升,在五髒六腑内凝成一坨冰。
我渾身顫抖,四肢僵硬,反應遲鈍。
我知道自己也老了。
你母親已經盛妝入棺,棺蓋豎在一旁。
她的壽服是紫色緞子縫制,上面有一些暗金色壽字。
金龍和寶風跪在棺材麗端。
寶鳳頭發散亂。
金龍眼睛紅腫,胸前的衣服濕了碗口大的一片。
互助與合作撲跪在棺材前,拍打着棺材的邊緣尖聲嚎哭。
“娘啊,娘啊,您怎麼不等我們回來就走了呢?娘啊,您走了,我們的靠山就倒了啊,撇下我們孤兒寡母可怎麼活啊……”這是你妻子反反複複的哭訴。
“娘啊,娘啊,您受了一輩子苦,怎麼才過上好日子就走了呢?……”這是互助的哭訴。
她們淚飛如雨,濺落到你母親的壽衣上,濺落到蓋住你母親面孔的那張黃表紙上。
淚水在紙上洇漶開,仿佛死人的眼淚。
你兒子和西門歡跪在他們各自母親的身後,一個臉色如鐵,一個臉色如雪。
負責料理喪事的是許學榮夫婦。
許大娘驚叫着把互助和合作的身體拉直: “哎呀,孝子孝婦們啊,千萬别把眼淚濺到死者的身上啊,她身上帶着活人的眼淚難得超生啊……” 許大爺環顧四周問: “至親之人都到齊了吧?” 沒人回答他。
“至親之人都到齊了吧?” 室内那些遠親們面面相觑,依然沒人回答他。
一個遠親擡手指指西廂房,悄悄地說: “問問老掌櫃的去吧。
” 我跟随着許大爺來到西廂房。
你的爹坐在牆角,正在用高梁稭稈和細麻繩縫制鍋蓋。
牆壁上挂着一盞油燈,昏黃的燈光恰好照亮那個牆角。
你爹的臉一團模糊,隻有他的眼睛,放射出兩點亮光。
他坐着一個方凳,用雙膝夾着已經基本成形的鍋蓋,麻繩穿過高粱稭稈發出“嗤啦嗤啦”的響聲。
“老掌櫃的,”許大爺說,“解放那邊捎信去了嗎?如果他一時半會趕不回來,我看……” “蓋棺吧!”你的爹說,“養兒還不如養條狗啊!” ——聽說我要拍電視,春苗也要參加。
我們去求莫言,莫言又去求導演。
導演見到春苗後,說:那就演“藍臉”的妹妹吧。
這是一部系列劇,一共三十集,講了十個可以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