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眉娘訴說
關燈
小
中
大
一
隻見從縣衙西南側的胭脂巷裡,湧出了一群身穿五顔六色服裝,臉色青紅皂白、身材七長八短的人。
打頭的一個,用官粉塗了一個小白臉,用胭脂抹了一個大紅嘴,模樣像個吊死鬼。
他上身穿一件長過了膝蓋的紅綢子夾襖(十有八九是從死人身上剝下來的),裸着兩條烏油油的黑腿,赤着兩隻大腳,肩上扛着一隻猴子,手裡提着一面銅鑼,蹦蹦跳跳地過來了。
來者不是别人,正是叫花子隊裡的侯小七。
侯小七敲三聲銅鑼:镗——镗——镗——然後就高唱一句貓腔: "叫花子過節窮歡樂啊~~" 他的嗓子是真正的油腔滑調,具有獨特的韻味,讓人聽罷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接着他的唱腔的尾巴,那些叫花子們,便齊聲學起了貓叫: "咪嗚~~咪嗚~~咪嗚~~" 然後就有幾個年輕的小叫花子用嘴巴摹仿着貓胡的曲調,奏出了貓腔的過門: "離格龍格離格龍格龍~~" 過門奏罷,俺感到喉嚨發癢,但今天俺實在是沒有心思唱戲。
俺沒有心思唱戲,但侯小七有心思唱戲。
世上的人不管是為官的還是為民的,多多少少都有些憂愁,惟有這叫花子不知憂愁,那侯小七唱道: "頭穿靶子腳戴帽,聽俺唱段颠倒調~~咪嗚咪嗚~~兒娶媳婦娘穿孝,縣太爺走路咱坐轎~~咪嗚咪嗚~~老鼠追貓滿街跑,六月裡三伏雪花飄~~咪嗚咪嗚~~" 俺心中迷糊了片刻,馬上就想起來了,明天就是八月十五。
每年的八月十四這一天,是高密縣的叫花子節。
這一天全縣的叫花子要在縣衙前的大街上遊行三個來回,第一個來回高唱貓腔;第二個來回耍把戲;第三個來回,叫花子們把紮在腰間的大口袋解下來,先是在大街的南邊,然後轉到大街的北邊,将那些站在門口的老婆婆小媳婦用瓢端着的糧食、用碗盛着的米面分門别類地裝起來。
每年的這一天,他們到了俺家的門口時,俺總是将一竹筒子油膩膩的銅錢,嘩啦一聲倒進一個小叫花子端着的破瓢裡,而那個猴精作怪的小叫花子必定會放開喉嚨喊一嗓子:謝幹娘賞錢!每逢此時,全部的叫花子都會把眼光投過來。
知道這些東西心裡饞俺,俺就故意地歪頭抿嘴對着他們笑,俺就故意地把眼神兒往他們群裡飛,引逗得這些猢狲們弄景作怪,連連地翻騰起空心跟鬥,跟随在他們身後的孩子們和路邊的看客嗷嗷怪叫,大聲喝彩。
俺的丈夫小甲,比過節的叫花子還要歡樂。
一大清早就起來,豬也不殺了,狗也不宰了,跟在叫花子的隊伍後邊,手舞足蹈,一會兒跟着人家唱,一會兒跟着人家學貓叫。
唱貓腔俺家小甲不在行,但學起貓叫來,那可是有腔有調。
俺小甲學貓叫,一會兒像公貓,一會兒像母貓,一會兒像公貓叫母貓,一會兒像母貓叫小貓,一會兒又像那走散了的小貓叫母貓,聽得人鼻子發酸淚汪汪,好似那孤兒想親娘。
娘啊!天大的不幸您死得早,讓女兒孤苦伶仃受煎熬;萬幸您一命嗚呼去得早,省了您跟着俺爹擔驚受怕、提心吊膽把那精神耗……俺看到,叫花子的隊伍大搖大擺地從那威風凜凜的大兵面前過,唱茂腔的侯七聲不顫,學貓叫的花子們不跑調。
八月十四日,高密縣的叫花子是老大,俺幹爹的儀仗碰上了花子們遊行的隊伍也要悄沒聲地把路繞。
往年裡花子們擡着一把藤條椅,椅子上坐着朱八老雜毛。
頭戴着紅紙糊成沖天冠,身穿着明黃緞子繡龍袍。
如果是貧民百姓小官僚,膽敢如此的打扮,那就是圖謀不軌,小命兒十有八九要報銷。
但這樣的僭越服裝穿在朱八身上什麼事情也沒有,叫花子自成王國任逍遙。
今年的遊行隊伍比較怪,衆花子簇擁着一把空椅子,朱老八蹤影全無,朱老八哪裡去了?他為什麼不來端坐龍椅抖威風?那榮耀,不差當朝的一品大員半分毫。
想到此眉娘心中咯噔一聲響,俺覺得,今日個,這遊行的花子們有蹊跷。
眉娘俺是土生土長高密人,十幾歲就嫁到了縣城。
沒出嫁之前,跟着俺爹的貓腔班子,唱遍了九村十八屯。
縣城雖是大地方,俺也是常來常往。
模模糊糊地記得,俺爹專門給這些叫花子教過戲。
那時俺還小,剃了一個木碗兒頭,人們都以為俺是個男孩子。
俺爹說,戲子花子,原本就是一家子。
讨飯的實際上就是唱戲的,唱戲的實際上也是讨飯的。
所以啊,俺跟這叫花子的行當裡有緣份。
所以啊,這八月十四叫花子遊行的事,俺是見怪不怪。
但那些從青島來的德國兵和從濟南來的武衛軍,可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玩景。
他們如臨大敵,把槍把子拍得啪啪響,大眼小眼瞪得溜溜圓,看着這一彪奇怪的人馬,呼天嚣地地吵過來。
等到隊伍漸漸近了前,他們握槍的手松懈了,擠鼻子弄眼的古怪表情出現在他們的臉上。
武衛軍們的表情還沒有德國兵那樣好笑,因為他們能聽懂侯小七嘴裡的唱詞,德國兵聽不懂詞兒,但他們能夠聽懂那混雜在唱腔裡的貓叫。
俺知道這些家夥心裡感到很納悶,為什麼這麼多人學貓叫呢?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叫花子遊行的隊伍上,把端着架勢想沖進縣衙的俺忘記了。
俺腦子一熱,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蘆淌了油。
天賜的良機莫喪失,俺來它一個混水裡摸魚、熱鍋裡炒豆、油鍋裡加鹽,趁着這亂乎勁兒來一出眉娘闖堂。
為救爹爹出牢房,孫眉娘冒死闖大堂,哪怕是拿着雞蛋把青石撞,留下個烈女美名天下揚。
俺打定了主意,等待着最好的時機。
侯小七的鑼聲更加響亮,他的貓腔颠倒調兒更加凄涼,衆花子學貓叫學得不偷懶,忒誇張,一個個故意地對着那些大兵扮鬼臉子出怪模樣。
當隊伍接近了俺,他們仿佛接了一個暗号,都突然地從懷裡摸出了大大小小的連頭帶尾巴的貓皮,大的技在了肩上,小的戴在了頭上。
這個突然的變化,直讓大兵們目瞪口呆。
此時不闖堂更待何時?俺一側身子,就從德國兵和武衛軍的縫隙裡,直沖縣衙大門。
兵士們愣了片刻,馬上覺醒,他們用槍刺抵住了俺的胸膛。
俺的心一橫,死就死了吧,打定了主意就要往那刺刀尖上闖。
正在這危急的時刻,從遊行隊伍裡沖出了兩個身強力壯的叫花子,一人架住俺一隻胳膊,硬把俺拖了回來。
俺還是擺出了掙紮着要往刀尖上撲的架勢,但俺其實沒有用出多少力氣。
俺不怕死,但俺的内心裡還是不想死。
俺不見錢丁一面死不瞑目。
俺實際上是就着台階下了毛驢。
叫花子怪叫着把俺團團地圍起來,在不知不覺中,俺的身體就坐在了那張兩邊綁着竹竿的藤條椅子上。
俺掙紮着想從藤椅上跳下來,四個叫花子發一聲喊,竹竿就上了他們的肩。
俺高高在上,身體随着藤椅的顫悠上下颠動着,心中突然地一陣發酸,眼淚止不住地流了出來。
叫花子們更加歡實了。
領頭的侯小七銅鑼敲得更響,嗓門拔得更高: "大街在人腳下走,從南飛來一條狗,拾起狗來打磚頭,磚頭咬了人的手~~咪嗚咪嗚~~" 俺坐在藤椅上,身不由己地随着叫花子的隊伍往東去,縣衙門被甩在了腦後。
這時,遊行的隊伍,斜刺裡拐下了大街,往前走了幾十步,那座瓦棱裡長滿了狗尾巴草的娘娘廟出現在了俺的眼前。
隊伍拐下了大街後,叫花子們就停止了演唱和喊叫。
他們腳下的步子碎起來,快起來。
俺已經明白了他們今天的遊行根本不是為了收糧受物,而是為了俺。
如果不是他們,俺也許已經被德國大兵的刺刀把胸膛戳穿了。
在娘娘廟前破碎的石頭台階上,藤椅子穩穩地落了地。
馬上就上來兩個叫花子抓住俺的胳膊,把俺連拖帶拽地弄進了黑乎乎的廟堂。
黑暗中一個人問: "把她弄來了嗎?" "弄來了,八爺!"架着俺的那兩個叫花子齊聲回答。
俺看到朱八斜靠在娘娘塑像前的一塊破席上,手裡玩弄着一團閃爍着綠光的東西。
"掌蠟!"朱八下了命令。
馬上就有一個小叫花子打着了火紙,點燃了藏在娘娘塑像後邊的半截白蠟頭,廟裡頓時一片光明,連落滿了蝙蝠屎的娘娘臉龐也放出了光輝。
朱八用手指指他面前的一塊席頭,說: "請坐。
" 人到了這步田地,還有什麼好說的?俺一腚就坐下了。
這時,俺感覺到兩條腿已經沒有了。
俺可憐的腿啊,自從爹爹被抓進班房,你們東奔西走、上蹿下跳、磨薄了鞋底走凹了路……親親的左腿,親親的右腿,你們受苦了哇。
朱八目光炯炯地看着俺,仿佛在等待着俺開口說話。
他手裡那團發出綠光的東西此時黯淡了許多。
借着明亮的燭光,俺終于看明白了:那是一個紗布包兒,裡邊包着幾百隻螢火蟲。
俺心中納悶,一時也想不明白這個大爺為什麼要耍蟲子。
随着俺的落座,叫花子們也各自找到自己的席片,紛紛地坐下,也有就地躺倒的。
但無論是坐着的還是躺着的,都緘口不言,連侯小七那隻活潑異常的猴子,也靜靜地蹲在他的面前,爪子和頭雖然還不老實,但都是小小的動作。
朱八看着俺,所有的叫花子看着俺,連那隻毛猴子也在看着俺。
俺給朱八磕了一個頭,說: "大慈大悲的朱八爺啊——!未曾開言淚漣漣,小女子遇到了大困難——救救俺的爹吧,八爺,省裡的袁大人、德國的克羅德,還有那縣台小錢丁,三堂商定虎狼計,要給俺爹上酷刑,執刑的人就是俺的公爹趙甲和俺的丈夫趙小甲。
他們要讓俺爹不得好死,他們要讓俺爹死不了活不成。
他們要讓俺爹受刑後再活五天,一直活到青島到高密的火車開通……求八爺把俺爹救出來,救不出來就把他殺了吧,一刀給他個利索的,不能讓洋鬼子的陰謀詭計得了逞啊,俺的個朱八爺……" "叫一聲眉娘莫心焦,先吃幾個羊肉包。
"朱八唱了這兩句,接着說,"這包子,不是讨來的,是俺讓孩兒們去賈四家專門為你買來的。
" 一個小叫花子跑到娘娘的塑像後,雙手托過了一個油紙包,放在了俺的面前。
朱八用手試試,說: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吃吧,還熱乎着呢。
" "八爺,火燒眉毛,俺哪裡還有心吃包子?" "孫眉娘,你心莫慌,荒了莊稼不打糧,慌了人心遭禍殃。
常言道水來了土掩,兵來了将擋。
你先吃幾個包子墊墊底,然後聽俺說端詳。
" 朱八伸出那隻多生了一個指頭的右手,在俺的眼前一搖晃,一把亮晶晶的小刀子就出現在他的手裡。
他用刀尖靈巧地一挑,油紙包輕松張開,閃出了四個熱氣騰騰的大包子。
宋西和的千層糕,杜昆家的大火燒,孫眉娘的炖狗肉,賈四家的發面包,這是高密縣的四大名吃。
高密縣的狗肉鋪子不少,為什麼惟獨俺家的炖狗肉成了名吃?因為俺家的狗肉味道格外的香。
俺家的狗肉為什麼格外香?因為俺家在煮狗肉的時候,總是将一條豬腿偷偷地埋在狗肉裡,等狗腿豬腿八角生姜栓皮花椒在鍋裡翻滾起來時,俺再悄悄地往鍋裡加一碗黃酒——這就是俺的全部訣竅。
朱八爺,如果您能救俺爹爹一條命,俺每天獻給您一條狗腿一壇酒。
隻見那四個大包子三個在下,一個在上,疊成了一個蠟台樣。
果然是名不虛傳哪:賈四包子白生生,暄騰騰,當頭捏着梅花褶,褶中夾着一點紅。
那是一顆金絲棗,樣子俏皮又生動。
朱八将刀子遞到俺面前,讓
打頭的一個,用官粉塗了一個小白臉,用胭脂抹了一個大紅嘴,模樣像個吊死鬼。
他上身穿一件長過了膝蓋的紅綢子夾襖(十有八九是從死人身上剝下來的),裸着兩條烏油油的黑腿,赤着兩隻大腳,肩上扛着一隻猴子,手裡提着一面銅鑼,蹦蹦跳跳地過來了。
來者不是别人,正是叫花子隊裡的侯小七。
侯小七敲三聲銅鑼:镗——镗——镗——然後就高唱一句貓腔: "叫花子過節窮歡樂啊~~" 他的嗓子是真正的油腔滑調,具有獨特的韻味,讓人聽罷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接着他的唱腔的尾巴,那些叫花子們,便齊聲學起了貓叫: "咪嗚~~咪嗚~~咪嗚~~" 然後就有幾個年輕的小叫花子用嘴巴摹仿着貓胡的曲調,奏出了貓腔的過門: "離格龍格離格龍格龍~~" 過門奏罷,俺感到喉嚨發癢,但今天俺實在是沒有心思唱戲。
俺沒有心思唱戲,但侯小七有心思唱戲。
世上的人不管是為官的還是為民的,多多少少都有些憂愁,惟有這叫花子不知憂愁,那侯小七唱道: "頭穿靶子腳戴帽,聽俺唱段颠倒調~~咪嗚咪嗚~~兒娶媳婦娘穿孝,縣太爺走路咱坐轎~~咪嗚咪嗚~~老鼠追貓滿街跑,六月裡三伏雪花飄~~咪嗚咪嗚~~" 俺心中迷糊了片刻,馬上就想起來了,明天就是八月十五。
每年的八月十四這一天,是高密縣的叫花子節。
這一天全縣的叫花子要在縣衙前的大街上遊行三個來回,第一個來回高唱貓腔;第二個來回耍把戲;第三個來回,叫花子們把紮在腰間的大口袋解下來,先是在大街的南邊,然後轉到大街的北邊,将那些站在門口的老婆婆小媳婦用瓢端着的糧食、用碗盛着的米面分門别類地裝起來。
每年的這一天,他們到了俺家的門口時,俺總是将一竹筒子油膩膩的銅錢,嘩啦一聲倒進一個小叫花子端着的破瓢裡,而那個猴精作怪的小叫花子必定會放開喉嚨喊一嗓子:謝幹娘賞錢!每逢此時,全部的叫花子都會把眼光投過來。
知道這些東西心裡饞俺,俺就故意地歪頭抿嘴對着他們笑,俺就故意地把眼神兒往他們群裡飛,引逗得這些猢狲們弄景作怪,連連地翻騰起空心跟鬥,跟随在他們身後的孩子們和路邊的看客嗷嗷怪叫,大聲喝彩。
俺的丈夫小甲,比過節的叫花子還要歡樂。
一大清早就起來,豬也不殺了,狗也不宰了,跟在叫花子的隊伍後邊,手舞足蹈,一會兒跟着人家唱,一會兒跟着人家學貓叫。
唱貓腔俺家小甲不在行,但學起貓叫來,那可是有腔有調。
俺小甲學貓叫,一會兒像公貓,一會兒像母貓,一會兒像公貓叫母貓,一會兒像母貓叫小貓,一會兒又像那走散了的小貓叫母貓,聽得人鼻子發酸淚汪汪,好似那孤兒想親娘。
娘啊!天大的不幸您死得早,讓女兒孤苦伶仃受煎熬;萬幸您一命嗚呼去得早,省了您跟着俺爹擔驚受怕、提心吊膽把那精神耗……俺看到,叫花子的隊伍大搖大擺地從那威風凜凜的大兵面前過,唱茂腔的侯七聲不顫,學貓叫的花子們不跑調。
八月十四日,高密縣的叫花子是老大,俺幹爹的儀仗碰上了花子們遊行的隊伍也要悄沒聲地把路繞。
往年裡花子們擡着一把藤條椅,椅子上坐着朱八老雜毛。
頭戴着紅紙糊成沖天冠,身穿着明黃緞子繡龍袍。
如果是貧民百姓小官僚,膽敢如此的打扮,那就是圖謀不軌,小命兒十有八九要報銷。
但這樣的僭越服裝穿在朱八身上什麼事情也沒有,叫花子自成王國任逍遙。
今年的遊行隊伍比較怪,衆花子簇擁着一把空椅子,朱老八蹤影全無,朱老八哪裡去了?他為什麼不來端坐龍椅抖威風?那榮耀,不差當朝的一品大員半分毫。
想到此眉娘心中咯噔一聲響,俺覺得,今日個,這遊行的花子們有蹊跷。
眉娘俺是土生土長高密人,十幾歲就嫁到了縣城。
沒出嫁之前,跟着俺爹的貓腔班子,唱遍了九村十八屯。
縣城雖是大地方,俺也是常來常往。
模模糊糊地記得,俺爹專門給這些叫花子教過戲。
那時俺還小,剃了一個木碗兒頭,人們都以為俺是個男孩子。
俺爹說,戲子花子,原本就是一家子。
讨飯的實際上就是唱戲的,唱戲的實際上也是讨飯的。
所以啊,俺跟這叫花子的行當裡有緣份。
所以啊,這八月十四叫花子遊行的事,俺是見怪不怪。
但那些從青島來的德國兵和從濟南來的武衛軍,可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玩景。
他們如臨大敵,把槍把子拍得啪啪響,大眼小眼瞪得溜溜圓,看着這一彪奇怪的人馬,呼天嚣地地吵過來。
等到隊伍漸漸近了前,他們握槍的手松懈了,擠鼻子弄眼的古怪表情出現在他們的臉上。
武衛軍們的表情還沒有德國兵那樣好笑,因為他們能聽懂侯小七嘴裡的唱詞,德國兵聽不懂詞兒,但他們能夠聽懂那混雜在唱腔裡的貓叫。
俺知道這些家夥心裡感到很納悶,為什麼這麼多人學貓叫呢?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叫花子遊行的隊伍上,把端着架勢想沖進縣衙的俺忘記了。
俺腦子一熱,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蘆淌了油。
天賜的良機莫喪失,俺來它一個混水裡摸魚、熱鍋裡炒豆、油鍋裡加鹽,趁着這亂乎勁兒來一出眉娘闖堂。
為救爹爹出牢房,孫眉娘冒死闖大堂,哪怕是拿着雞蛋把青石撞,留下個烈女美名天下揚。
俺打定了主意,等待着最好的時機。
侯小七的鑼聲更加響亮,他的貓腔颠倒調兒更加凄涼,衆花子學貓叫學得不偷懶,忒誇張,一個個故意地對着那些大兵扮鬼臉子出怪模樣。
當隊伍接近了俺,他們仿佛接了一個暗号,都突然地從懷裡摸出了大大小小的連頭帶尾巴的貓皮,大的技在了肩上,小的戴在了頭上。
這個突然的變化,直讓大兵們目瞪口呆。
此時不闖堂更待何時?俺一側身子,就從德國兵和武衛軍的縫隙裡,直沖縣衙大門。
兵士們愣了片刻,馬上覺醒,他們用槍刺抵住了俺的胸膛。
俺的心一橫,死就死了吧,打定了主意就要往那刺刀尖上闖。
正在這危急的時刻,從遊行隊伍裡沖出了兩個身強力壯的叫花子,一人架住俺一隻胳膊,硬把俺拖了回來。
俺還是擺出了掙紮着要往刀尖上撲的架勢,但俺其實沒有用出多少力氣。
俺不怕死,但俺的内心裡還是不想死。
俺不見錢丁一面死不瞑目。
俺實際上是就着台階下了毛驢。
叫花子怪叫着把俺團團地圍起來,在不知不覺中,俺的身體就坐在了那張兩邊綁着竹竿的藤條椅子上。
俺掙紮着想從藤椅上跳下來,四個叫花子發一聲喊,竹竿就上了他們的肩。
俺高高在上,身體随着藤椅的顫悠上下颠動着,心中突然地一陣發酸,眼淚止不住地流了出來。
叫花子們更加歡實了。
領頭的侯小七銅鑼敲得更響,嗓門拔得更高: "大街在人腳下走,從南飛來一條狗,拾起狗來打磚頭,磚頭咬了人的手~~咪嗚咪嗚~~" 俺坐在藤椅上,身不由己地随着叫花子的隊伍往東去,縣衙門被甩在了腦後。
這時,遊行的隊伍,斜刺裡拐下了大街,往前走了幾十步,那座瓦棱裡長滿了狗尾巴草的娘娘廟出現在了俺的眼前。
隊伍拐下了大街後,叫花子們就停止了演唱和喊叫。
他們腳下的步子碎起來,快起來。
俺已經明白了他們今天的遊行根本不是為了收糧受物,而是為了俺。
如果不是他們,俺也許已經被德國大兵的刺刀把胸膛戳穿了。
在娘娘廟前破碎的石頭台階上,藤椅子穩穩地落了地。
馬上就上來兩個叫花子抓住俺的胳膊,把俺連拖帶拽地弄進了黑乎乎的廟堂。
黑暗中一個人問: "把她弄來了嗎?" "弄來了,八爺!"架着俺的那兩個叫花子齊聲回答。
俺看到朱八斜靠在娘娘塑像前的一塊破席上,手裡玩弄着一團閃爍着綠光的東西。
"掌蠟!"朱八下了命令。
馬上就有一個小叫花子打着了火紙,點燃了藏在娘娘塑像後邊的半截白蠟頭,廟裡頓時一片光明,連落滿了蝙蝠屎的娘娘臉龐也放出了光輝。
朱八用手指指他面前的一塊席頭,說: "請坐。
" 人到了這步田地,還有什麼好說的?俺一腚就坐下了。
這時,俺感覺到兩條腿已經沒有了。
俺可憐的腿啊,自從爹爹被抓進班房,你們東奔西走、上蹿下跳、磨薄了鞋底走凹了路……親親的左腿,親親的右腿,你們受苦了哇。
朱八目光炯炯地看着俺,仿佛在等待着俺開口說話。
他手裡那團發出綠光的東西此時黯淡了許多。
借着明亮的燭光,俺終于看明白了:那是一個紗布包兒,裡邊包着幾百隻螢火蟲。
俺心中納悶,一時也想不明白這個大爺為什麼要耍蟲子。
随着俺的落座,叫花子們也各自找到自己的席片,紛紛地坐下,也有就地躺倒的。
但無論是坐着的還是躺着的,都緘口不言,連侯小七那隻活潑異常的猴子,也靜靜地蹲在他的面前,爪子和頭雖然還不老實,但都是小小的動作。
朱八看着俺,所有的叫花子看着俺,連那隻毛猴子也在看着俺。
俺給朱八磕了一個頭,說: "大慈大悲的朱八爺啊——!未曾開言淚漣漣,小女子遇到了大困難——救救俺的爹吧,八爺,省裡的袁大人、德國的克羅德,還有那縣台小錢丁,三堂商定虎狼計,要給俺爹上酷刑,執刑的人就是俺的公爹趙甲和俺的丈夫趙小甲。
他們要讓俺爹不得好死,他們要讓俺爹死不了活不成。
他們要讓俺爹受刑後再活五天,一直活到青島到高密的火車開通……求八爺把俺爹救出來,救不出來就把他殺了吧,一刀給他個利索的,不能讓洋鬼子的陰謀詭計得了逞啊,俺的個朱八爺……" "叫一聲眉娘莫心焦,先吃幾個羊肉包。
"朱八唱了這兩句,接着說,"這包子,不是讨來的,是俺讓孩兒們去賈四家專門為你買來的。
" 一個小叫花子跑到娘娘的塑像後,雙手托過了一個油紙包,放在了俺的面前。
朱八用手試試,說: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吃吧,還熱乎着呢。
" "八爺,火燒眉毛,俺哪裡還有心吃包子?" "孫眉娘,你心莫慌,荒了莊稼不打糧,慌了人心遭禍殃。
你先吃幾個包子墊墊底,然後聽俺說端詳。
" 朱八伸出那隻多生了一個指頭的右手,在俺的眼前一搖晃,一把亮晶晶的小刀子就出現在他的手裡。
他用刀尖靈巧地一挑,油紙包輕松張開,閃出了四個熱氣騰騰的大包子。
宋西和的千層糕,杜昆家的大火燒,孫眉娘的炖狗肉,賈四家的發面包,這是高密縣的四大名吃。
高密縣的狗肉鋪子不少,為什麼惟獨俺家的炖狗肉成了名吃?因為俺家的狗肉味道格外的香。
俺家的狗肉為什麼格外香?因為俺家在煮狗肉的時候,總是将一條豬腿偷偷地埋在狗肉裡,等狗腿豬腿八角生姜栓皮花椒在鍋裡翻滾起來時,俺再悄悄地往鍋裡加一碗黃酒——這就是俺的全部訣竅。
朱八爺,如果您能救俺爹爹一條命,俺每天獻給您一條狗腿一壇酒。
隻見那四個大包子三個在下,一個在上,疊成了一個蠟台樣。
果然是名不虛傳哪:賈四包子白生生,暄騰騰,當頭捏着梅花褶,褶中夾着一點紅。
那是一顆金絲棗,樣子俏皮又生動。
朱八将刀子遞到俺面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