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關燈
小
中
大
階級教育展覽在教堂裡進行。
長長的學生隊伍剛剛到達大門口,就像接到了命令,放開喉嚨哭起來。
幾百個學生——大欄小學已擴建成高密東北鄉中心小學——的哭聲,把一條街都震動了。
新來的校長站在教堂大門的石階上,撇着外鄉口音,大聲地勸說着:“同學們,同學們,克制,克制啊!”他摸出一塊灰色的手絹,沾了沾眼睛,并響亮地擤了擤鼻子。
停止哭泣的學生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魚貫進入教堂,一排排站定。
學生們密集在用石灰畫出的方框裡,沿着牆壁,閃開了一圈空地。
牆上挂滿了一幅幅用五彩的墨水畫成的圖畫,每張圖畫下都配有文字解說。
四個女解說人,每人拄着一根教杆,站在四個牆角上。
第一位女解說人是我們的音樂教師紀瓊枝,她因為毆打學生受了嚴重處分。
她的臉色發黃,神色沮喪,原先美麗而活潑的大眼睛變得死氣沉沉。
新近調來的區長背着槍,站在馬洛亞牧師的講經台上。
紀瓊枝用教鞭指點着圖片,用标準的京腔,朗讀着圖片下的文字。
前十幾幅圖畫,介紹了高密東北鄉的自然環境、曆史沿革和解放前的社情。
然後便在一張畫上,出現了一團糾纏在一起的、吐着紅信子的毒蛇。
毒蛇的頭上,都标着名字,其中一條頭顱特别發達的毒蛇上方,寫着司馬庫和司馬亭的父親的名字。
“在這些吸血毒蛇的殘酷壓榨下,”紀瓊枝麻木而流暢地讀着,“高密東北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
”她的教鞭指向一張圖畫,畫上面着一個臉像駱駝一樣的老太婆,挎着一個破籃子,拖着一根要飯棍;一個瘦得像小猴一樣的女孩拽着她的破爛的衣角,幾片從畫面左上方拖着幾道斷斷續續的黑色線條飄落下來的黑色樹葉表示着寒風凜冽。
“有多少人家背井離鄉,逃荒要飯,被地主家的惡狗咬得腿上鮮血淋漓,”紀瓊枝說着,教鞭自然地移到另一張畫面上:兩扇開了一條縫的黑漆大門,門上方畫着金字匾額,扁額上寫着三個大字:福生堂。
門縫中,伸出一顆戴紅纓瓜皮小帽的腦袋,這當然是個作威作福的地主崽子。
奇怪得是,這地主崽子竟被畫得面若粉團、目若朗星,一點也不可恨,倒有九分可愛。
一條特大的黃狗,正在咬着一個男孩的腿。
這時,一個女學生抽泣起來,她是沙口子村來的學生,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現在就讀二年級。
學生們都好奇地望着她,想探究她啼哭的原因。
有一個人在學生隊裡振臂高呼口号。
紀瓊枝的解說被打斷,她拄着教鞭,耐心地等待着。
那個帶頭喊口号的人,用可怕的嗓門,帶頭嚎哭起來。
他的眼裡沒有淚,白眼球上布滿血絲。
我側目觀察着旁邊的同學,他們都大哭了,哭聲如潮,一浪高過一浪。
校長站在一個很顯眼的位置上,用手絹捂住整個的臉,右手攥成拳頭,捶打着胸脯。
我左邊的張中光,雀斑臉上抹着一道道發亮的口水,他用雙手輪番拍打着胸脯,不知道是表示憤怒還是悲痛。
他家劃定的成分是雇農,但在解放前的大欄集上,我經常看到這個雇農的兒子,跟着他的靠賭博為生的爹,雙手捧着用新鮮荷葉包着的紅燒豬頭肉,走一步咬一口,弄得兩個腮幫子、連同額頭上,都是明晃晃的豬油。
那張吃夠了肥豬肉的嘴,極大地咧開着,哈喇子挂在他的下巴上。
我右邊的一個豐滿的女孩,雙手拇指外側,各生着一根又黃又嫩的、像新鮮姜芽兒一樣的骈指。
她的名字,似乎叫杜筝筝,但我們都稱她為杜六六。
她雙手捂着臉,發出吱吱的、像鴿哨一樣的哭聲,那兩根寵物般的小驕指,在她手上像肥豬崽的小尾巴一樣撥浪着,兩道漆黑的、陰森森的光線,從她的指縫裡射出來。
當然,我看到,更多的同學們,都是真正的淚流滿面。
大家都很珍惜臉上的淚水,沒有一個人舍得擦去。
我實在擠不出眼淚,而且搞不明白,幾幅畫技拙劣的水粉畫,難道真的能刺痛同學們的心? 為了不過分顯眼——因為我發現杜六六陰森森的目光一遍遍在我臉上掃蕩,我知道她跟我有深深的仇怨。
我跟她在課堂上同坐一條闆凳,端着油燈上夜學的晚上,她的生着骈指的手,曾經悄悄地撫摸我的大腿,但她的嘴裡卻叽哩呱啦地念着課文。
當時我驚慌地站起來,破壞了課堂紀律,受到老師的批評,我便說出了實情。
這毫無疑問是混蛋的行徑,男孩絕不應該拒絕女孩的撫摸,即使拒絕,也不應該當衆揭發,這是我在幾十年後才認識到的道理,甚至我還有些後悔,為什麼不……但當時,她那兩隻肉蟲子一樣蠢蠢欲動的骈指,實在太讓我恐怖太讓我反感了。
我的揭發讓她無地自容,幸虧是晚自習課、油燈昏暗,每人面前共有西瓜般大一塊黃光。
她的頭低垂着,在後邊的那些大男生的淫猥的笑聲裡,她嗫嚅着:“我不是故意的,我想摸他的橡皮用一下……”我混蛋透頂地說:“不,她是故意的,她擰痛了我。
”“上官金童!住嘴吧!”除了教音樂又兼教我們國文的紀瓊枝嚴厲地制止了我。
從此,我就成了杜筝筝的仇敵,有一次我從書包裡摸出一條死壁虎,我懷疑就是她塞進去的。
今天,在如此嚴肅的場合裡,隻有我—個人臉上既沒有口水更沒有淚水,問題是多麼嚴重。
如果杜筝筝要
長長的學生隊伍剛剛到達大門口,就像接到了命令,放開喉嚨哭起來。
幾百個學生——大欄小學已擴建成高密東北鄉中心小學——的哭聲,把一條街都震動了。
新來的校長站在教堂大門的石階上,撇着外鄉口音,大聲地勸說着:“同學們,同學們,克制,克制啊!”他摸出一塊灰色的手絹,沾了沾眼睛,并響亮地擤了擤鼻子。
停止哭泣的學生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魚貫進入教堂,一排排站定。
學生們密集在用石灰畫出的方框裡,沿着牆壁,閃開了一圈空地。
牆上挂滿了一幅幅用五彩的墨水畫成的圖畫,每張圖畫下都配有文字解說。
四個女解說人,每人拄着一根教杆,站在四個牆角上。
第一位女解說人是我們的音樂教師紀瓊枝,她因為毆打學生受了嚴重處分。
她的臉色發黃,神色沮喪,原先美麗而活潑的大眼睛變得死氣沉沉。
新近調來的區長背着槍,站在馬洛亞牧師的講經台上。
紀瓊枝用教鞭指點着圖片,用标準的京腔,朗讀着圖片下的文字。
前十幾幅圖畫,介紹了高密東北鄉的自然環境、曆史沿革和解放前的社情。
然後便在一張畫上,出現了一團糾纏在一起的、吐着紅信子的毒蛇。
毒蛇的頭上,都标着名字,其中一條頭顱特别發達的毒蛇上方,寫着司馬庫和司馬亭的父親的名字。
“在這些吸血毒蛇的殘酷壓榨下,”紀瓊枝麻木而流暢地讀着,“高密東北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
”她的教鞭指向一張圖畫,畫上面着一個臉像駱駝一樣的老太婆,挎着一個破籃子,拖着一根要飯棍;一個瘦得像小猴一樣的女孩拽着她的破爛的衣角,幾片從畫面左上方拖着幾道斷斷續續的黑色線條飄落下來的黑色樹葉表示着寒風凜冽。
“有多少人家背井離鄉,逃荒要飯,被地主家的惡狗咬得腿上鮮血淋漓,”紀瓊枝說着,教鞭自然地移到另一張畫面上:兩扇開了一條縫的黑漆大門,門上方畫着金字匾額,扁額上寫着三個大字:福生堂。
門縫中,伸出一顆戴紅纓瓜皮小帽的腦袋,這當然是個作威作福的地主崽子。
奇怪得是,這地主崽子竟被畫得面若粉團、目若朗星,一點也不可恨,倒有九分可愛。
一條特大的黃狗,正在咬着一個男孩的腿。
這時,一個女學生抽泣起來,她是沙口子村來的學生,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現在就讀二年級。
學生們都好奇地望着她,想探究她啼哭的原因。
有一個人在學生隊裡振臂高呼口号。
紀瓊枝的解說被打斷,她拄着教鞭,耐心地等待着。
那個帶頭喊口号的人,用可怕的嗓門,帶頭嚎哭起來。
他的眼裡沒有淚,白眼球上布滿血絲。
我側目觀察着旁邊的同學,他們都大哭了,哭聲如潮,一浪高過一浪。
校長站在一個很顯眼的位置上,用手絹捂住整個的臉,右手攥成拳頭,捶打着胸脯。
我左邊的張中光,雀斑臉上抹着一道道發亮的口水,他用雙手輪番拍打着胸脯,不知道是表示憤怒還是悲痛。
他家劃定的成分是雇農,但在解放前的大欄集上,我經常看到這個雇農的兒子,跟着他的靠賭博為生的爹,雙手捧着用新鮮荷葉包着的紅燒豬頭肉,走一步咬一口,弄得兩個腮幫子、連同額頭上,都是明晃晃的豬油。
那張吃夠了肥豬肉的嘴,極大地咧開着,哈喇子挂在他的下巴上。
我右邊的一個豐滿的女孩,雙手拇指外側,各生着一根又黃又嫩的、像新鮮姜芽兒一樣的骈指。
她的名字,似乎叫杜筝筝,但我們都稱她為杜六六。
她雙手捂着臉,發出吱吱的、像鴿哨一樣的哭聲,那兩根寵物般的小驕指,在她手上像肥豬崽的小尾巴一樣撥浪着,兩道漆黑的、陰森森的光線,從她的指縫裡射出來。
當然,我看到,更多的同學們,都是真正的淚流滿面。
大家都很珍惜臉上的淚水,沒有一個人舍得擦去。
我實在擠不出眼淚,而且搞不明白,幾幅畫技拙劣的水粉畫,難道真的能刺痛同學們的心? 為了不過分顯眼——因為我發現杜六六陰森森的目光一遍遍在我臉上掃蕩,我知道她跟我有深深的仇怨。
我跟她在課堂上同坐一條闆凳,端着油燈上夜學的晚上,她的生着骈指的手,曾經悄悄地撫摸我的大腿,但她的嘴裡卻叽哩呱啦地念着課文。
當時我驚慌地站起來,破壞了課堂紀律,受到老師的批評,我便說出了實情。
這毫無疑問是混蛋的行徑,男孩絕不應該拒絕女孩的撫摸,即使拒絕,也不應該當衆揭發,這是我在幾十年後才認識到的道理,甚至我還有些後悔,為什麼不……但當時,她那兩隻肉蟲子一樣蠢蠢欲動的骈指,實在太讓我恐怖太讓我反感了。
我的揭發讓她無地自容,幸虧是晚自習課、油燈昏暗,每人面前共有西瓜般大一塊黃光。
她的頭低垂着,在後邊的那些大男生的淫猥的笑聲裡,她嗫嚅着:“我不是故意的,我想摸他的橡皮用一下……”我混蛋透頂地說:“不,她是故意的,她擰痛了我。
”“上官金童!住嘴吧!”除了教音樂又兼教我們國文的紀瓊枝嚴厲地制止了我。
從此,我就成了杜筝筝的仇敵,有一次我從書包裡摸出一條死壁虎,我懷疑就是她塞進去的。
今天,在如此嚴肅的場合裡,隻有我—個人臉上既沒有口水更沒有淚水,問題是多麼嚴重。
如果杜筝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