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月底的周日傍晚。
吱!滾滾煙塵随車輪揚起,銀、藍兩輛越野車一前一後,減速左轉,停在一座開滿杜鵑花的可愛小社區前。
接着,閑磕牙一下午,準備回家弄晚餐的社區居民,透過雲彩造型的雕花鐵門就看見,一名體型剽悍得極為眼熟的大個子被扔下車。
背向居民的他,渾身是泥,模樣狼狽地趴卧不起。
碰!車門一關,第一輛藍色越野車宛如打帶跑的遊擊部隊,把人一丢,和來時一樣,匆促駛離了現場。
由于這一幕太過熟悉,太像電影裡肉票或人質交付贖款後獲釋的場景,社區居民與駐守門口的年輕警衛一陣緊張,紛紛收拾笑臉,嚴陣以待。
陽明山給人的刻闆印象是富戶多、愛招搖的有錢凱子多,宵小猖獗自不在話下。
小社區人口單純,僅僅二十戶,由兩棟五層樓高的雙并建築隔着中庭花園兩相對望,座落地點隐蔽且清雅。
這裡雖屬于陽明山的精華地段,平均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的社區居民卻堅稱生活困頓,絕不富裕。
居民們一緻宣稱,在生财無道、節流無望之下,兩年多前脾氣一發作就天搖地動的年輕主委,同時也是社區内最年輕的急驚風少年郎,雪上加霜,連夜召開社區大會,拿出一大箱專家評估報告,以及舊公寓牆壁龜裂慘狀的實地堪驗照片。
詭異的是,穿着從來随性得近乎邋遢的雷公喉少年郎,那天不曉得吃錯什麼藥,居然西裝革履,還多此一舉的手持麥克風,配合震災、風災各種天然災害的幻燈片,一闆一眼對居民說明重建的必要性。
活像在主持董監事大會的反常少年郎,對着一屋子的老弱婦孺,強烈主張三十年的老社區地基嚴重松動,裂縫處處,俨然成為比輻射屋危險一百倍的特級危樓,必須重建;否則,大家活不過下一個台風來襲。
此事疏通了快三年,激動的少年郎不擇手段到幾近恐吓。
說明到重點處,他就捶一下白闆、就再一次發布最後通牒—— 他們這些老家夥,灌漿的腦筋假如堅持冥頑不靈,他就搬家,不管他們死活! 這句狠話,由于少年郎同樣講了三年,他每天照樣早出晚歸,每個月照樣固定抽出兩天,義務當起社區的水電工。
狠話感覺起來,就漸漸沒有那麼狠了。
不幸的,那天傍晚六點整,氣象局發布了海上強烈台風警報。
血淋淋的報告與幻燈片曆曆在目,年事已大的居民們再也禁不起少年郎的危言聳聽;加上少年郎這次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整整三天,他看到老人家都不吭一聲,連他們送去的飯菜都原封不動地退回來。
事态嚴重!為了不讓行為日漸偏激的火爆少年郎走到絕食抗議的絕路,居民們隻好接受威脅了。
原本搖搖欲墜的老舊公寓,在少年郎親自監督下,曆時一年峻工。
煥然一新的小社區一掃往昔的晦暗,清幽又明亮。
最出人意外的,對花草樹木從來沒給過好臉色的少年郎,竟配合陽明山的土質,在社區内外大量栽植了不同品種的杜鵑花。
“浴火重生”的杜鵑小社區,此後聲名遠播,差不多成為陽明山的模範社區。
出名,對行事低調又貪生怕死的居民們并非福音,因為這表示引人注目。
而引人注目則表示,災難躲都躲不過。
居民們為了不讓自己身陷險境,隻好展開自救行動,集體聲稱重建過後他們的荷包瘋狂大失血,早早兩袖清風,端差沒喝西北風。
心理上,更是自動調整至一級貧戶的困頓狀态,吃簡單的、用粗糙的,穿着務求破爛。
在如此這般“窮途潦倒”的情境下,他們一點都負擔不起遭人洗劫的後果。
因此,光天化日之下,親眼目睹歹徒丢棄“肉票”的駭人經過,居民們除了吓了個魂不附體,他們力求貧困的信念,也更加牢不可破了。
“現在的歹徒真是無法無天,無政府狀态了,荒唐荒唐……” “這種治安怎麼得了,怎麼住人呀!咱們一定要投書給内政部長……” “台北市長也不能放過哪,一定要讓那些朝野官員們看看咱們民不聊生,讓他們别成天在電視上互揭瘡疤。
民為邦本,本固邦甯,故民者為國之根本也,他們懂不懂得治國之道呀,成天要嘴皮子,淨是獻醜……”社區居民們在年輕守衛的陪同下,壯大膽色,七嘴八舌朝大門口的“肉票”小心靠去。
吱!已經駛離的第一輛藍色越野車不知何故,突然匆匆回轉。
居民們抱頭鼠竄,紛紛逃入視野最佳又安全堅固的花崗石守衛室,靜觀其變。
藍色越野車駛停在“肉票”的身側,車門一開,車内就咚咚咚,扔出了三個大型登山背包,将半擡起身張望的“肉票”給壓回地面。
碰!分秒必争地車門一關,越野車又像打了就落跑的突擊部隊,匆忙逃離。
老居民們與年輕警衛面面相觑,人心惶惶,顧忌着第二輛銀色“匪車”尚未離去,全都不敢輕舉妄動。
正當大家夥各司其職,有的抄下車牌号碼,有的密切監控車中動态,有的拿起電話準備報警,“匪車”緊閉的車門突然打開—— 越野車上,慢慢爬下來一名穿着白色羽毛衣、海藍牛仔褲的“女綁匪”。
此匪個頭嬌小,模樣秀氣,素淨的臉蛋明目張膽地暴露出來,并未戴上黑色面罩遮羞,看上去不像是幹壞事的歹人,而且…… 她發現他們了! 守衛室内,賊頭賊腦窺探的一排頭顱才想往下縮,卻驚詫地發現“女綁匪”面朝這方,
吱!滾滾煙塵随車輪揚起,銀、藍兩輛越野車一前一後,減速左轉,停在一座開滿杜鵑花的可愛小社區前。
接着,閑磕牙一下午,準備回家弄晚餐的社區居民,透過雲彩造型的雕花鐵門就看見,一名體型剽悍得極為眼熟的大個子被扔下車。
背向居民的他,渾身是泥,模樣狼狽地趴卧不起。
碰!車門一關,第一輛藍色越野車宛如打帶跑的遊擊部隊,把人一丢,和來時一樣,匆促駛離了現場。
由于這一幕太過熟悉,太像電影裡肉票或人質交付贖款後獲釋的場景,社區居民與駐守門口的年輕警衛一陣緊張,紛紛收拾笑臉,嚴陣以待。
陽明山給人的刻闆印象是富戶多、愛招搖的有錢凱子多,宵小猖獗自不在話下。
小社區人口單純,僅僅二十戶,由兩棟五層樓高的雙并建築隔着中庭花園兩相對望,座落地點隐蔽且清雅。
這裡雖屬于陽明山的精華地段,平均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的社區居民卻堅稱生活困頓,絕不富裕。
居民們一緻宣稱,在生财無道、節流無望之下,兩年多前脾氣一發作就天搖地動的年輕主委,同時也是社區内最年輕的急驚風少年郎,雪上加霜,連夜召開社區大會,拿出一大箱專家評估報告,以及舊公寓牆壁龜裂慘狀的實地堪驗照片。
詭異的是,穿着從來随性得近乎邋遢的雷公喉少年郎,那天不曉得吃錯什麼藥,居然西裝革履,還多此一舉的手持麥克風,配合震災、風災各種天然災害的幻燈片,一闆一眼對居民說明重建的必要性。
活像在主持董監事大會的反常少年郎,對着一屋子的老弱婦孺,強烈主張三十年的老社區地基嚴重松動,裂縫處處,俨然成為比輻射屋危險一百倍的特級危樓,必須重建;否則,大家活不過下一個台風來襲。
此事疏通了快三年,激動的少年郎不擇手段到幾近恐吓。
說明到重點處,他就捶一下白闆、就再一次發布最後通牒—— 他們這些老家夥,灌漿的腦筋假如堅持冥頑不靈,他就搬家,不管他們死活! 這句狠話,由于少年郎同樣講了三年,他每天照樣早出晚歸,每個月照樣固定抽出兩天,義務當起社區的水電工。
狠話感覺起來,就漸漸沒有那麼狠了。
不幸的,那天傍晚六點整,氣象局發布了海上強烈台風警報。
血淋淋的報告與幻燈片曆曆在目,年事已大的居民們再也禁不起少年郎的危言聳聽;加上少年郎這次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整整三天,他看到老人家都不吭一聲,連他們送去的飯菜都原封不動地退回來。
事态嚴重!為了不讓行為日漸偏激的火爆少年郎走到絕食抗議的絕路,居民們隻好接受威脅了。
原本搖搖欲墜的老舊公寓,在少年郎親自監督下,曆時一年峻工。
煥然一新的小社區一掃往昔的晦暗,清幽又明亮。
最出人意外的,對花草樹木從來沒給過好臉色的少年郎,竟配合陽明山的土質,在社區内外大量栽植了不同品種的杜鵑花。
“浴火重生”的杜鵑小社區,此後聲名遠播,差不多成為陽明山的模範社區。
出名,對行事低調又貪生怕死的居民們并非福音,因為這表示引人注目。
而引人注目則表示,災難躲都躲不過。
居民們為了不讓自己身陷險境,隻好展開自救行動,集體聲稱重建過後他們的荷包瘋狂大失血,早早兩袖清風,端差沒喝西北風。
心理上,更是自動調整至一級貧戶的困頓狀态,吃簡單的、用粗糙的,穿着務求破爛。
在如此這般“窮途潦倒”的情境下,他們一點都負擔不起遭人洗劫的後果。
因此,光天化日之下,親眼目睹歹徒丢棄“肉票”的駭人經過,居民們除了吓了個魂不附體,他們力求貧困的信念,也更加牢不可破了。
“現在的歹徒真是無法無天,無政府狀态了,荒唐荒唐……” “這種治安怎麼得了,怎麼住人呀!咱們一定要投書給内政部長……” “台北市長也不能放過哪,一定要讓那些朝野官員們看看咱們民不聊生,讓他們别成天在電視上互揭瘡疤。
民為邦本,本固邦甯,故民者為國之根本也,他們懂不懂得治國之道呀,成天要嘴皮子,淨是獻醜……”社區居民們在年輕守衛的陪同下,壯大膽色,七嘴八舌朝大門口的“肉票”小心靠去。
吱!已經駛離的第一輛藍色越野車不知何故,突然匆匆回轉。
居民們抱頭鼠竄,紛紛逃入視野最佳又安全堅固的花崗石守衛室,靜觀其變。
藍色越野車駛停在“肉票”的身側,車門一開,車内就咚咚咚,扔出了三個大型登山背包,将半擡起身張望的“肉票”給壓回地面。
碰!分秒必争地車門一關,越野車又像打了就落跑的突擊部隊,匆忙逃離。
老居民們與年輕警衛面面相觑,人心惶惶,顧忌着第二輛銀色“匪車”尚未離去,全都不敢輕舉妄動。
正當大家夥各司其職,有的抄下車牌号碼,有的密切監控車中動态,有的拿起電話準備報警,“匪車”緊閉的車門突然打開—— 越野車上,慢慢爬下來一名穿着白色羽毛衣、海藍牛仔褲的“女綁匪”。
此匪個頭嬌小,模樣秀氣,素淨的臉蛋明目張膽地暴露出來,并未戴上黑色面罩遮羞,看上去不像是幹壞事的歹人,而且…… 她發現他們了! 守衛室内,賊頭賊腦窺探的一排頭顱才想往下縮,卻驚詫地發現“女綁匪”面朝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