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劣前夫之自食惡果篇

關燈
身的,如今這耳環掉落在這裡,不就證明了小姐已投水自盡了嗎…… 許久,綠玉再次收起悲傷的淚水,望着潭面緊握手中的耳環,語氣悲忿且堅決地自語着:“小姐,您放心,綠玉一定會為您讨回這個公道的。

    ” 綠玉回到梅家,便把所探聽到的事向顔仲卿娓娓道出。

     顔仲卿聽了之後整個人都呆楞了,俊顔也蒼白如紙,許久才回過神來,悲忿地說:“太過分了!我們去報官替小姐申冤。

    ”話落就欲行動。

     “慢着。

    ”綠玉立刻阻止了他。

    “如果現在就去報官,一定會打草驚蛇的。

    ” “那我們該怎麼做?”顔仲卿知道綠玉雖隻是個侍婢,卻是個足智多謀的女子。

     “我已經去打探過了,那個姚媒婆其實是個黑心肝的人,她說成的每樁婚事都很不美滿,一張嘴胡亂誇大事實地害了不少人。

    ”綠玉說。

     顔仲卿不解地問:“那為什麼夫人還要叫這種人替小姐牽紅線呢?” 綠玉已從夫人的另一名侍婢宜夏口中得知,姚媒婆是碧春引薦的,而自小姐出合後,碧春對顔仲卿是殷勤得過了火,任何人都看得出她的意圖。

    思畢隻能看着他暗歎口氣,心想這一切還不都是為了他嗎?可是她不能說、也不敢說,隻得把話題岔開。

     “我想這樣比較好,你寫信給老爺,說小姐出事了,請他火速趕回來。

    我則去找當鋪老闆,把小姐首飾被竊的事說給他聽,再把首飾贖回來,屆時再請當鋪老闆在公堂上替我們作證;接着我去找替小姐鑄打嫁妝首飾的師傅,證明這批首飾是夫人特地請他鑄打的,我想全長安城還找不到第二套相同的。

    等這一切安排就緒後,我們就到官府報官,說杜子風為謀财而害命,替小姐讨回公道。

    ” 顔仲卿點頭稱好,就欲回房寫信。

     綠玉見狀忙叮咛道:“對了,這件事不可以讓第三個人知道,否則我們就無法替小姐申冤了。

    ” “嗯,我知道。

    ”顔仲卿用力一點頭。

     綠玉目送他離開,雖然她已理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碧春那瞞主又欺主的惡仆所為,但她卻不願把這始因告訴顔仲卿,怕忠厚的他不擅隐瞞情緒,而讓碧春有所警覺,她一定要讓這惡仆自食惡果。

     這日早上近已時,杜大娘正把破柴房内半幹的柴火搬出來欲曬幹,這時五名捕役打扮的人向她走來,後頭還跟着一個侍女裝束的清秀女子。

     “你就是杜大娘?”為首的捕頭問。

     杜大娘不知官兵為何尋上門。

    難道是那個不肖子在外頭闖了大禍嗎?思畢便點頭。

    “我是。

    ” “你們兩個看着她,另兩個到裡面給我搜!”捕頭下命道。

     “是。

    ” 杜大娘見狀不由焦急又不解地問:“這位大人,民婦不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捕頭一指伫立在旁的綠玉。

    “這位綠玉姑娘是你媳婦梅映雪在娘家時的貼身侍婢,她到官府報案說梅小姐自嫁到你家後就不曾返家探親,她擔心她家小姐的安危,所以來這裡探訪,卻意外打聽到她家小姐已為你們所謀害,便報官申冤,府尹大人對此事十分重視,遂派我們來查證是否屬實。

    ” 這話有如晴天霹靂般,杜大娘愕楞過後大聲喊冤:“冤枉呀大人,民婦再怎幺大膽也不敢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我們絕沒有謀害映雪呀。

    ” 綠玉看着她冷冷地問:“既然沒有,那我們家小姐現在在哪裡?” 杜大娘頓時語塞,梅映雪是嫁至她家的媳婦兒,如今下落不明,他們母子倆自然是脫離不了綠玉所指控的嫌疑。

     “捕頭,我在左邊的房間裡找到這個。

    ”兩名捕役回來,其中一個手捧着一個置滿白銀的小銀箱。

     捕頭轉首問綠玉:“綠玉姑娘可認得這是否為你家小姐之物嗎?” 綠玉一點頭。

    “沒錯,這是我家夫人給小姐的嫁妝之一,為了能與别人家的銀箱有所區别和怕遭到調包,所以我家老爺在造箱之時,特别密請造箱師傅在箱底右下方角落處刻上一枝寒梅,這在梅家除了帳房夥計和少數幾個家仆外,無人知道此密記,大人可倒過來看看即知。

    ” 捕頭依言要下屬翻起箱底看個仔細,果然有枝寒梅标記,由此可證綠玉所言不虛,捕頭便向杜大娘問:“你還有何話可說?” 杜大娘完全不知這銀箱有特殊标記,隻得說:“誤會呀!這是映雪托給我保管的啊。

    ” “是嗎?”綠玉含很冷冷地說:“如果小姐能這麼證明的話,我就相信你的話。

    ” 杜大娘呆愕了,如果映雪已投水自盡,現在根本就無人可證明她的清白啊。

     這時,有三名捕役領着五、六名村民走了過來。

    “大人,我們已找到六名願意到公堂作證的村民。

    ” “好。

    ”捕頭看着杜大娘。

    “有何冤屈,公堂之上你自可向大人說個分明。

    ”語畢對下屬一揮手。

    “我們回去了。

    ” 捕頭領頭走在前,兩名捕役一左一右押着杜大娘跟随在後,綠玉走在其後滿心忿忿地看着杜大娘的背影。

     一名捕役捧着當作證物的銀箱跟随在後,心裡不住感歎這看似和藹的老婦人,竟會為了錢财和兒子聯手謀害媳婦,人心真是難料呀! 六名跟随在後的村民看着杜大娘,邊走邊竊竊私語;而走在最後的四名捕役,聽着村民的私語也禁不住低語交換數句感想…… 公堂上,長安城府尹注視着堂下或跪或站的所有人。

     從江南趕回來的梅敬堯被顔仲卿和綠玉一左一右攙扶着,綠玉後方是胡惠娘的另一貼身侍婢宜夏,另外還有替梅家打造嫁妝首飾的冶金師傅、當鋪老闆,另一邊則是自願來作證的村民們。

     跪在堂下的碧春和姚媒婆早已伏首認罪,杜大娘低頭不語,隻有杜子風還在做最後的争辯。

     “她嫁到杜家就是我杜家的人,妻子的東西就是丈夫的東西,丈夫當然有權使用妻子的東西,我隻不過是拿了點她的首飾去典當罷了,這有什麼不對?” 府尹笑笑說:“如果這是出自于你妻子的意願,是沒什麼不對,但問題是她同意了嗎?” 杜子風頓時語塞,半晌馬上轉移話題辯稱:“好好……可是她的确是個很不孝的媳婦!裝病不服侍婆婆不說,也不拿錢出來買魚、買肉,隻會煮野菜給婆婆吃,這不是在虐待婆婆嗎?我這個做兒子的怎能容這樣的惡妻呢?” 府尹看着他,面漾微笑,眼神卻十分冰冷。

    在這天子腳下、皇城禁苑的左近當官,如果腦袋不夠冷靜清楚,要丢官或掉腦袋都不是難事,遂說:“你竊取妻子的所有物典賣殆盡,她還有錢拿出來買魚、買肉孝敬婆婆嗎?如果是你,你辦得到嗎?” “我……”杜子風心念飛快轉動,想再找理由替自己開脫罪嫌。

     府尹突然拍案怒聲說:“你也曾是縣官之子,對大唐律例應該有所了解才對,雖說犯了七出的婦女由夫手書棄之,但仍需人證物證俱在,方可休妻。

    請問你休妻之時誰看到了?又有何物可證梅姑娘不事舅姑?況且左鄰右舍皆願作證,梅映雪是個孝媳。

    若單憑你一面之詞、一個貪念就可随便休妻,那大唐之土還需公理跟王法嗎?” 杜大娘聞言羞愧得更低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