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山山找到沈畫時她喝得不省人事,歪在包間的沙發裡,兩個男人夾着她坐不知忙活些什麼。
山山在服務員幫助下半拖半拽把她弄到出租車上,按惠涓的電話指示,直接送到醫院,惠涓在醫院等她們。
沈畫臉、手、全身紅腫,到了醫院洗胃、輸液,折騰了小半宿。
這過程沈畫一直昏睡,回家澡都沒洗上床繼續,一直睡到第二天的傍晚。
其實她酒喝得不能算多,一杯白的三杯紅的,醫生說她屬嚴重酒精過敏體質,切不可飲酒。
小可送粥進來,小米綠豆粥,細火熬的,上面浮一層粥油。
沈畫趕緊起身接過,舀一勺往嘴裡送,剛送到嘴邊,胃便猛烈翻騰着往上頂,隻得将勺放回碗裡,說:“還是有點惡心。
”自嘲:“本以為,做花瓶是我的強項易如反掌,哪知道,現如今不能喝酒的花瓶不是好花瓶——”嘴唇開始哆嗦,停住不說,過好一會兒,到能說話時,失神地盯着粥碗,說:“我想回家,我想我爸媽了……”小可眼圈一紅,不想讓沈畫看到,端過粥碗轉身出屋。
惠涓和鄧文宣在餐廳吃飯,小可過來把碗放桌上,那粥明顯一口沒喝,惠涓擡眼看她,她搖頭,惠涓長歎,看鄧文宣一眼,沒吭。
小可開口了,誰也不看:“以沈畫的條件,想找到滿意的工作,得有特别硬的關系。
” 惠涓夾一根芹菜放在齒間咬,說:“特别硬的關系,咱家有。
” 小可轉向鄧文宣:“爸,中國是人情社會,誰也不能完全脫離國情。
其實就是推薦一下,最終能不能站住腳還得靠沈畫自己努力,她會努力的。
” 惠涓表示同意:“現在給她個機會,她能豁出命去,昨天喝酒不就是個例子?” 鄧文宣不能不表态:“不是我不想幫忙,得看幫什麼忙。
你要說有病找個人啊什麼的,我肯定沒問題;如果她是學醫的,我都可以試着想辦法幫她……” 小可對媽媽苦笑:“我爸他是有心無力。
” 惠涓不同意:“你爸他是無心無力!工作之外的事,他手下最普通的一個住院醫生,都比他強!” 鄧文宣想說,如果除了病人的病,還得關心他是幹什麼的、對自己可能有什麼用處、怎麼跟這個有用的人搞關系,哪來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一輩子隻能做一件事……終是沒說,惠涓臉色已陰到極點,一觸即發。
平心而論,這些事上這麼多年,妻子幾乎沒讓他為難過。
從支持他工作的角度說,她是難得的賢妻。
這次她是真急了。
沈畫來京至今找不到合适工作一事,讓她爸媽不滿。
她爸媽認為,憑妹夫的身份、地位,但凡他肯伸伸手,幫一把,他們女兒不至于此!電話中,沈畫媽對妹妹惠涓的态度日趨冷淡,惠涓有苦說不出,惱火窩火。
昨天夜裡從醫院回家,把為找工作差點丢了小命兒的外甥女安置上床,惠涓這段日子來的怒氣怨氣窩囊氣集中大爆發了。
指着鄧文宣的臉,手都哆嗦,說:“你說你,那麼大一專家,那麼多人求着你,全國各地天南海北,不惜花幾百幾千的錢來挂你的号找你看病,這種情況下你怎麼就不能順便、順帶、順手幫一下沈畫了?在你,不過是動一動嘴皮子;在沈畫,是她的一輩子!可你不肯,動一動嘴皮子都不肯,你這人太自私了!披着高尚外衣的自私!……” 直到淩晨五點二人才睡,鄧文宣不得不取消了上午的手術。
為這手術病人住院前等了三個月,住院後等了半個月,等到今日。
病人子女放下工作,提前幾天從外地趕到北京,花錢住着賓館,等待。
鄧文宣上班前,他們已早早趕到了醫院裡。
猛不丁說手術取消,事先一點思想準備沒有,焉能冷靜?誰能冷靜?大鬧一場!鬧到警察都來了。
警察是常駐醫院的巡警。
動用警力維持醫院秩序,保障醫務工作者安全,國際上都不多見,醫患關系緊張到了什麼程度可見一斑。
遠的不說,前不久被捅死的那個醫學院學生王浩,好好地實着習呢,病人家屬進來就是一刀;那孩子其實跟病人一點關系沒有,至死他都不會知道這一刀是為了什麼。
同仁醫院喉科女醫生徐文,被病人追着砍,砍倒了還砍,那得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而徐文術後醒來先關心的是,她的傷手還能不能再拿手術刀!據說這位女醫生熱愛醫學,工作時間工作,業餘時間為工作看書學習;不談戀愛,幾無業餘愛好。
很多人從醫為謀生,這種人從醫為熱愛,“熱愛”是一個職業的最寶貴要素。
失去這樣的醫生是醫學界的損失,更是病人的損失。
鄧文宣為此痛心疾首無力回天,隻能恪遵醫學院讀書時所學醫德獨善其身:“為了我的病人的最佳利益,而不是為推行社會、政治、财政政策或我自己的利益而行動。
”做醫生需要天賦,除醫學天賦,還需悲天憫人之天賦,這類人當為醫學而生,鄧文宣便是。
惠涓理解鄧文宣,不理解不會幾十年如一日地支持。
在中國當醫生多難啊,首先,從業門檻高,這點上倒是跟國際接了軌:普通大學生四年畢業,醫學院學生五年;畢業後得讀研,不讀研想進三甲醫院幹臨床想都别想;在北京,博士才能進得三甲,還不一定幹得上臨床!可是,境遇、收入呢?天天早七點走晚七點回,還得在沒意外情況下。
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二十幾萬人民币——鄧文宣這級别
山山在服務員幫助下半拖半拽把她弄到出租車上,按惠涓的電話指示,直接送到醫院,惠涓在醫院等她們。
沈畫臉、手、全身紅腫,到了醫院洗胃、輸液,折騰了小半宿。
這過程沈畫一直昏睡,回家澡都沒洗上床繼續,一直睡到第二天的傍晚。
其實她酒喝得不能算多,一杯白的三杯紅的,醫生說她屬嚴重酒精過敏體質,切不可飲酒。
小可送粥進來,小米綠豆粥,細火熬的,上面浮一層粥油。
沈畫趕緊起身接過,舀一勺往嘴裡送,剛送到嘴邊,胃便猛烈翻騰着往上頂,隻得将勺放回碗裡,說:“還是有點惡心。
”自嘲:“本以為,做花瓶是我的強項易如反掌,哪知道,現如今不能喝酒的花瓶不是好花瓶——”嘴唇開始哆嗦,停住不說,過好一會兒,到能說話時,失神地盯着粥碗,說:“我想回家,我想我爸媽了……”小可眼圈一紅,不想讓沈畫看到,端過粥碗轉身出屋。
惠涓和鄧文宣在餐廳吃飯,小可過來把碗放桌上,那粥明顯一口沒喝,惠涓擡眼看她,她搖頭,惠涓長歎,看鄧文宣一眼,沒吭。
小可開口了,誰也不看:“以沈畫的條件,想找到滿意的工作,得有特别硬的關系。
” 惠涓夾一根芹菜放在齒間咬,說:“特别硬的關系,咱家有。
” 小可轉向鄧文宣:“爸,中國是人情社會,誰也不能完全脫離國情。
其實就是推薦一下,最終能不能站住腳還得靠沈畫自己努力,她會努力的。
” 惠涓表示同意:“現在給她個機會,她能豁出命去,昨天喝酒不就是個例子?” 鄧文宣不能不表态:“不是我不想幫忙,得看幫什麼忙。
你要說有病找個人啊什麼的,我肯定沒問題;如果她是學醫的,我都可以試着想辦法幫她……” 小可對媽媽苦笑:“我爸他是有心無力。
” 惠涓不同意:“你爸他是無心無力!工作之外的事,他手下最普通的一個住院醫生,都比他強!” 鄧文宣想說,如果除了病人的病,還得關心他是幹什麼的、對自己可能有什麼用處、怎麼跟這個有用的人搞關系,哪來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一輩子隻能做一件事……終是沒說,惠涓臉色已陰到極點,一觸即發。
平心而論,這些事上這麼多年,妻子幾乎沒讓他為難過。
從支持他工作的角度說,她是難得的賢妻。
這次她是真急了。
沈畫來京至今找不到合适工作一事,讓她爸媽不滿。
她爸媽認為,憑妹夫的身份、地位,但凡他肯伸伸手,幫一把,他們女兒不至于此!電話中,沈畫媽對妹妹惠涓的态度日趨冷淡,惠涓有苦說不出,惱火窩火。
昨天夜裡從醫院回家,把為找工作差點丢了小命兒的外甥女安置上床,惠涓這段日子來的怒氣怨氣窩囊氣集中大爆發了。
指着鄧文宣的臉,手都哆嗦,說:“你說你,那麼大一專家,那麼多人求着你,全國各地天南海北,不惜花幾百幾千的錢來挂你的号找你看病,這種情況下你怎麼就不能順便、順帶、順手幫一下沈畫了?在你,不過是動一動嘴皮子;在沈畫,是她的一輩子!可你不肯,動一動嘴皮子都不肯,你這人太自私了!披着高尚外衣的自私!……” 直到淩晨五點二人才睡,鄧文宣不得不取消了上午的手術。
為這手術病人住院前等了三個月,住院後等了半個月,等到今日。
病人子女放下工作,提前幾天從外地趕到北京,花錢住着賓館,等待。
鄧文宣上班前,他們已早早趕到了醫院裡。
猛不丁說手術取消,事先一點思想準備沒有,焉能冷靜?誰能冷靜?大鬧一場!鬧到警察都來了。
警察是常駐醫院的巡警。
動用警力維持醫院秩序,保障醫務工作者安全,國際上都不多見,醫患關系緊張到了什麼程度可見一斑。
遠的不說,前不久被捅死的那個醫學院學生王浩,好好地實着習呢,病人家屬進來就是一刀;那孩子其實跟病人一點關系沒有,至死他都不會知道這一刀是為了什麼。
同仁醫院喉科女醫生徐文,被病人追着砍,砍倒了還砍,那得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而徐文術後醒來先關心的是,她的傷手還能不能再拿手術刀!據說這位女醫生熱愛醫學,工作時間工作,業餘時間為工作看書學習;不談戀愛,幾無業餘愛好。
很多人從醫為謀生,這種人從醫為熱愛,“熱愛”是一個職業的最寶貴要素。
失去這樣的醫生是醫學界的損失,更是病人的損失。
鄧文宣為此痛心疾首無力回天,隻能恪遵醫學院讀書時所學醫德獨善其身:“為了我的病人的最佳利益,而不是為推行社會、政治、财政政策或我自己的利益而行動。
”做醫生需要天賦,除醫學天賦,還需悲天憫人之天賦,這類人當為醫學而生,鄧文宣便是。
惠涓理解鄧文宣,不理解不會幾十年如一日地支持。
在中國當醫生多難啊,首先,從業門檻高,這點上倒是跟國際接了軌:普通大學生四年畢業,醫學院學生五年;畢業後得讀研,不讀研想進三甲醫院幹臨床想都别想;在北京,博士才能進得三甲,還不一定幹得上臨床!可是,境遇、收入呢?天天早七點走晚七點回,還得在沒意外情況下。
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二十幾萬人民币——鄧文宣這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