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視察

關燈
洪文山和夏聞天都沒有想到,趙長征省長到東州搞了一次突然襲擊。

    是胭脂屯古井拆遷服務組組長鄭義發現了趙省長的車停在了古井胡同,趙省長帶領省裡幾位領導正在挨家挨戶地走訪。

    鄭義趕緊給市拆遷辦主任刁一德打電話,刁一德大吃一驚,趕緊向主管副市長何振東彙報,何振東通報給夏聞天,夏聞天一邊給洪文山打電話一邊趕往胭脂屯。

     洪文山得知趙長征沒打招呼就突然出現在胭脂屯,心想,看來趙省長是來挑毛病的,心裡就多了一分謹慎,他接到夏聞天的電話後,立即讓秘書張小泉備車,同時,讓張小泉通知有關部門一把手立即趕往胭脂屯。

     洪文山與夏聞天、何振東幾乎是同時趕到胭脂屯的,随後,周永年、朱文錦、林大可也分别趕了過來。

    胭脂屯頓時停滿了小轎車。

     此時胭脂屯已經有一半居民投親靠友離開了故居,由于随走随拆,胭脂屯已經是一片頹然,趙長征站在廢墟上凝望着尚未拆遷的房屋,沉思良久,見洪文山、夏聞天趕來了,笑着說:“老洪、聞天,看來在東州到處是你們的耳目呀,我剛到這裡,你們就趕來了,一點機會也不給我呀!” “趙省長,我們如果連省長的位置都找不準,還怎麼為領導服務呀!”夏聞天自嘲地說。

     “聞天,别光想着為領導服務,要多想着為百姓服務,我問你,既然是棚戶區改造,老百姓為什麼才搬走一半呀?”趙省長笑眯眯地問。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由于異地安置,老百姓故土難離,有戀土情結;二是彩虹城尚未建成,不能馬上安置老百姓,有的老百姓投親靠友自己想辦法了,還有一部分老百姓無親無友,隻能靠政府幫助解決,可是東州尚未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面對這麼多拆遷戶,政府一時也沒想出好辦法。

    ”夏聞天實事求是地說。

     洪文山覺得夏聞天這麼彙報有些不妥,連忙插嘴補充說:“其實辦法還是有的,隻是正在落實中。

    ” “老洪,我倒想聽聽你的辦法是什麼?”趙長征饒有興趣地問。

     “東州有上千多家房地産商,市建委正在做工作動員他們提供一批閑置房,由市政府出面租用安置這些居民,頂多等上一年,他們就可以喬遷新居了。

    ”洪文山不假思索地說。

     “辦法倒是不錯,怕是房地産商們的工作不好做吧?”趙長征半是詢問半是揶揄地說。

     “趙省長,也沒什麼不好做的,誰表現好,誰就優先拿到好地,地皮可是房地産商的命脈。

    ”何振東插嘴說。

     “振東,市場經濟講的是優勝劣汰、公平競争,行政手段還是少用為好呀!老洪,聞天,咱們到老百姓家裡看看吧。

    ” 趙長征說完大步流星地走下廢墟,向尚未拆遷的老百姓家裡走去。

    一連走了兩家都沒有人,走到第三家時,男主人迎了出來,夏聞天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曾經走訪過的顧雲昌。

     “老顧,趙省長來看你來了。

    ”夏聞天微笑着說。

     “秀芝,來貴客了!”顧雲昌手足無措地向屋裡喊,邊喊邊手忙腳亂地說,“趙省長,各位領導,家裡太亂了,不成樣子,歡迎歡迎!” 李秀芝正在包餃子,雙手沾着面粉慌慌張張地迎了出來。

     “各位領導來得正好,嘗嘗我包的餃子吧。

    ”李秀芝喜滋滋地說。

     “趙省長,這是這家的男主人,叫顧雲昌;這是這家的女主人,叫李秀芝,兩口子下崗後靠賣菜為生。

    ”夏聞天介紹說。

     “噢,雲昌同志,看你們兩口子的樣子像是有什麼喜事呀?”趙長征親切地問。

     “不瞞趙省長,我們昨天拿到了經濟适用住房的房号了。

    ”顧雲昌喜形于色地說。

     “是這麼回事,”夏聞天連忙解釋說,“市裡有近兩百套經濟适用住房礦可以先安置一部分胭脂屯的居民,但是人太多了,隻好采取登記申請,然後搖号的辦法,老顧兩口子很幸運,優先拿到了房号。

    ” “這麼說,你們兩口子不用再等彩虹城的房子了,可以馬上住上新居了。

    ”趙長征欣慰地說。

     “托各位領導的福,盼了一輩子,終于可以住上新房子了。

    ”李秀芝激動地說。

     “拿到房号時,我們激動得抱在了一起,房号也很好,是803,層次也很好,隻是……”顧雲昌話說了半截。

     “隻是什麼?”趙長征微笑着問。

     “隻是要二十五萬,太貴了,我們隻好貸款了。

    ”顧雲昌不無遺憾地說。

     “首付款要十萬塊,我們全家積蓄隻有四萬塊,隻好向姐姐借了六萬塊錢。

    ”李秀芝惆怅地說。

     “如果貸款,每月要向銀行還多少啊?”趙長征關切地問。

     “如果貸款,每個月要向銀行繳兩千元的房貸。

    ”顧雲昌底氣不足地說。

     “壓力大嗎?”趙長征溫聲地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