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權利
關燈
小
中
大
胭脂屯動遷拆遷工作全面鋪開了,按照與美國騎士基金簽訂的合同,市政府必須在入冬前全部動遷拆遷完畢。
十八個動遷拆遷安置服務組入住胭脂屯十八條胡同,其他十七個服務組工作順利,隻有古井服務組遇到了東州動遷拆遷史上前所未有的阻力。
古井胡同與胭脂屯其它胡同棚戶房屋有所不同,這條胡同的老房子都是民國時期有錢人修建的,雖然大部分年久失修,但是透過斑駁的牆體,殘缺的院落,青磚石闆,仍然能看出往日深宅大院的影子。
最顯眼的當屬柳文龍家剛剛裝修一新的小青樓。
這條胡同的其他人家都同意動遷,隻是要的價錢比較高,柳文龍和許天鳳則不是,他們壓根兒就不想搬遷,誓死捍衛祖宅。
古井服務組組長鄭義已經找柳文龍兩口子談了三回了,絲毫做不通工作,古井服務組的工作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昨天晚上,市拆遷辦主任刁一德召開了十八個服務組的調度會,對古井服務組工作進展緩慢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鄭義覺得很沒面子。
一大早就來敲柳文龍家的門。
與其他人家不同,柳文龍和許天鳳像沒有動遷這回事似的,照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許天鳳該賣服裝賣服裝,柳文龍該開武館還開武館。
鄭義給柳文龍兩口子打了一天的手機,全都關機,隻好去做其他住戶的工作,直到夕陽西下,柳文龍和許天鳳才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
正要做飯,鄭義帶着兩名工作人員敲開了柳文龍家的門。
“你們有完沒完?不是告訴你們了嗎,我們家不搬!”柳文龍态度強硬地說。
“老柳,不搬恐怕不行了,市政府已經收了美國騎士基金的土地出讓金,要按合同辦事。
”鄭義平靜地說。
“市政府收了錢,憑什麼讓我們搬家?我又沒同意賣祖宅。
”柳文龍毫不客氣地頂問道。
“老柳,胭脂屯百分之八十的房子都是棚戶危房,老百姓盼新房已經盼了半個世紀了,市委市政府急群衆之所急,想群衆之所想,本着民生為本的原則,下決心改造這一地區,讓老百姓早日住上新房,你作為胭脂屯的居民應該響應市政府的号召,這不僅是為胭脂屯居民,也是為東州建設做貢獻。
”鄭義苦口婆心地說。
“鄭組長,市委市政府想讓胭脂屯棚戶區的居民住上新房,我們舉雙手贊同,但是請你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我們家的房子不是棚戶房,是有上百年曆史的祖宅,我們家不需要改造,更談不上搬遷,我們家世世代代住在小青樓裡,房子是我們家的房子,地是我們家的地,我們憑什麼要搬遷?”許天鳳激動地說。
“許天鳳同志,房子是你們家的房子,但土地是國家的土地,如果你們認為房子下的土地是你們自己的,我覺得很荒唐。
”鄭義理直氣壯地說。
許天鳳為了保護自己家的祖宅,從市政府公告貼到她家門上那天起,就開始研究法律,有些法律條款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鄭組長,你這話說得太可笑了,我給你看看我們家房地産所有證。
” 許天鳳說着上樓走進卧室從床頭櫃裡拿出一個牛皮紙口袋,然後下樓從牛皮紙口袋裡取出了一個發黃的本本遞給鄭義。
“鄭組長,看來你對曆史不太了解,我們國家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隻涉及到農村,不涉及城市,五十年代初期,政府給所有城市業主換發了新政權的‘房地産所有證’,房和地都繼續歸自己所有,當時政府還制定了若幹法律規定,以示尊重市民的私人房地産權利。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你鄭組長剝奪了我們家擁有房子下面這塊土地的
十八個動遷拆遷安置服務組入住胭脂屯十八條胡同,其他十七個服務組工作順利,隻有古井服務組遇到了東州動遷拆遷史上前所未有的阻力。
古井胡同與胭脂屯其它胡同棚戶房屋有所不同,這條胡同的老房子都是民國時期有錢人修建的,雖然大部分年久失修,但是透過斑駁的牆體,殘缺的院落,青磚石闆,仍然能看出往日深宅大院的影子。
最顯眼的當屬柳文龍家剛剛裝修一新的小青樓。
這條胡同的其他人家都同意動遷,隻是要的價錢比較高,柳文龍和許天鳳則不是,他們壓根兒就不想搬遷,誓死捍衛祖宅。
古井服務組組長鄭義已經找柳文龍兩口子談了三回了,絲毫做不通工作,古井服務組的工作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昨天晚上,市拆遷辦主任刁一德召開了十八個服務組的調度會,對古井服務組工作進展緩慢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鄭義覺得很沒面子。
一大早就來敲柳文龍家的門。
與其他人家不同,柳文龍和許天鳳像沒有動遷這回事似的,照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許天鳳該賣服裝賣服裝,柳文龍該開武館還開武館。
鄭義給柳文龍兩口子打了一天的手機,全都關機,隻好去做其他住戶的工作,直到夕陽西下,柳文龍和許天鳳才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
正要做飯,鄭義帶着兩名工作人員敲開了柳文龍家的門。
“你們有完沒完?不是告訴你們了嗎,我們家不搬!”柳文龍态度強硬地說。
“老柳,不搬恐怕不行了,市政府已經收了美國騎士基金的土地出讓金,要按合同辦事。
”鄭義平靜地說。
“市政府收了錢,憑什麼讓我們搬家?我又沒同意賣祖宅。
”柳文龍毫不客氣地頂問道。
“老柳,胭脂屯百分之八十的房子都是棚戶危房,老百姓盼新房已經盼了半個世紀了,市委市政府急群衆之所急,想群衆之所想,本着民生為本的原則,下決心改造這一地區,讓老百姓早日住上新房,你作為胭脂屯的居民應該響應市政府的号召,這不僅是為胭脂屯居民,也是為東州建設做貢獻。
”鄭義苦口婆心地說。
“鄭組長,市委市政府想讓胭脂屯棚戶區的居民住上新房,我們舉雙手贊同,但是請你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我們家的房子不是棚戶房,是有上百年曆史的祖宅,我們家不需要改造,更談不上搬遷,我們家世世代代住在小青樓裡,房子是我們家的房子,地是我們家的地,我們憑什麼要搬遷?”許天鳳激動地說。
“許天鳳同志,房子是你們家的房子,但土地是國家的土地,如果你們認為房子下的土地是你們自己的,我覺得很荒唐。
”鄭義理直氣壯地說。
許天鳳為了保護自己家的祖宅,從市政府公告貼到她家門上那天起,就開始研究法律,有些法律條款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鄭組長,你這話說得太可笑了,我給你看看我們家房地産所有證。
” 許天鳳說着上樓走進卧室從床頭櫃裡拿出一個牛皮紙口袋,然後下樓從牛皮紙口袋裡取出了一個發黃的本本遞給鄭義。
“鄭組長,看來你對曆史不太了解,我們國家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隻涉及到農村,不涉及城市,五十年代初期,政府給所有城市業主換發了新政權的‘房地産所有證’,房和地都繼續歸自己所有,當時政府還制定了若幹法律規定,以示尊重市民的私人房地産權利。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你鄭組長剝奪了我們家擁有房子下面這塊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