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同情!那些大喊大叫自己痛苦的人全都不是真正的痛苦,才敢拿出去展覽,展銷……” 兩個孩子吃吃笑起來。

     “喂到别人嘴裡去咀嚼……這是念咀嚼麼?我老是念成嘴嚼,我老是覺得這‘咀’是‘嘴’的簡寫。

    ” “我也弄不清應該怎麼念,你往下說吧,我懂你的意思。

    ” “擱到别人嘴裡去嚼,嚼爛了,嚼出渣兒來,嚼出白沫兒,嚼成口水,嚼爛舌頭……” 馬銳忍不住笑了,夏青也跟着笑起來。

     “嚼不出詞兒來了?” “沒詞了,你想那能是真的麼?不嫌寒碜都。

    ” “你說的倒也有點道理。

    ” “是真的又怎麼樣?”馬銳越發的來勁,聲音提得很高。

     “也用不着這麼自個兒可憐自個兒,我最讨厭那種想從别人那兒得到點什麼反倒吃了虧把自己弄得可憐兮兮的人,活該!你憑什麼想要什麼就得得到什麼!你要是無私的怎麼會覺得挨了坑?” “我不同意你這種說法。

    什麼叫想從别人那兒得到點什麼?将心換心……” “你聽我說完,”馬銳不耐煩地打斷夏青,“你們的女的就這點叫我瞧不上,見個人就把心掏出來一份換一份農貿市場賣菜的似的,人家要不換或挑挑你們就不幹了。

    ” “什麼叫我們女的是農貿市場小販?”夏青嗓門也撥高了,“你們男的才是呢,人家來轉轉,你們就吆喝着非拉着人家買,人家真買了就缺斤短兩坑人家。

    ” 馬林生本來想笑,但笑将出便覺不妥,強忍着生把笑聲噎成了咳嗽。

    他大聲咳着,暗暗思忖: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才多大。

    “ 窗外一下沒聲了,半天才聽到夏青壓着嗓門問馬銳:“你爸在家呢。

    ” “在。

    ” “會不會聽見我們說話?” “聽見就聽見呗,咱們也沒說什麼。

    不一定聽得見除非豎着耳朵聽。

    ” 一句說得馬林生面紅耳赤,忙俯身于桌作專心緻志狀。

     “咱們說話小點聲。

    ” “你先大聲的。

    ” “我也沒叫呵。

    ” 兩個人在窗外嘀嘀咕咕,隻聽馬銳隐隐約約地說:“關鍵是她重複……翻來覆去的都是以一點點事一點點感受……” 夏青好像被馬銳說服了,同意他的觀點,稱贊了一句馬銳“你挺有主見的嘛。

    ” 接着聽到女孩在聲說:“太陽曬過來了,到我家去聊吧,我家沒人。

    ” “不去你家。

    ”男孩說:“你們家鋪的地闆革,進屋還得脫鞋。

    ” “你不愛脫别脫呗。

    ” “回頭踩髒了爹媽又得說你。

    ” “不怕她說。

    ” “你何必招她說呢?就到我家不就完了?” “你爸不是在家麼?” “他在家怎麼了?” “說話不方便。

    我不喜歡兩人說話旁邊坐着一個大人聽。

    ” “我爸沒事,他不管,咱們就當沒他。

    ” 話音未落,馬銳和夏青已經一前一後掀簾進了屋。

    夏青規規矩矩地沖馬林生問好,“馬叔叔好。

    ” 馬林生此時隻能作慈祥狀,含首微笑,假裝恍然發現,“夏青來了,你好呵。

    ” 他擰過身子,笑眯眯地,“馬銳,給夏青倒水,冰箱裡有酸梅湯。

    ” “您忙吧,馬叔叔,别管我,我渴我自己倒。

    ”夏青一臉堆笑,腳一點點往裡屋挪笑臉始終迎着馬林生。

     馬林生本來還想多說幾句,見狀也隻得掉身重新面向桌子。

    “到這兒别客氣呵夏青。

    ” “不客氣我不會客氣。

    ”夏青一步進了裡屋。

    “ “你爸人挺好的,事兒不多。

    ” “還行吧,他知道給自己留面子。

    ” 兩個孩子在屋叽叽咕咕地說話,不時爆發一陣無拘無束、發自内心的愉快笑聲,間或還可聽到喝水時牙齒磕碰玻璃杯的聲間和水流進喉嚨的汩汩聲。

    他們的話題轉到了學校裡的閑事,議論着某個他們同不喜歡的同學或老師。

    通過隻言片語可以發現他們對一個人最刻薄的評價就是“假得厲害”。

    凡是被他們冠以這一評介者他們談起來都使用最輕蔑的口氣。

     偶爾他們對某個人某件事看法也會發生分歧,但更多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随聲随和。

    顯然他倆已不止一次在一起這麼密切發交談了,談話中洋溢着對對方毫無保留的信任。

     能有一個觀點相同的人和自己在私下地忽顧忌地非議他人是一件多麼惬意的事呵!幾乎可稱得上是一種享受。

    不必拐彎抹角、不必語藏機鋒,盡管使用最粗魯,最極端的的字眼,哪怕進行最露骨的人身攻擊——這種直言不諱非但不會招災難反能引起欽佩、崇敬乃至五體投地的機會在馬林生的記憶裡已經是遙遠的事了。

     他甚至能直接感覺到兒子作如此慷慨激昂表演時所産生的哪種興奮和快感覺猶如他自己在如是說。

     他早已離座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