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誇張它們的寬和垂。

    将一些大過累贅的蕾絲去掉,而給一些過于平淡的綴上蕾絲。

    有的配上腰帶,有的則配一個别針。

    她還将這些零散的衣服自行配套,配成一身一身的,讓阿川挂在鋪子的壁上。

    而且,妹頭别具慧眼,她總是能夠一眼看出,哪一種款式正當時令,而另一種則即将過時,然後建議剛川定出天壤之别的價格。

    她很超前地認識到,價格有時候也能制造和率領潮流。

    因此,有一些價格是可以商量的,有一些卻雷打不動,甯可賣不出去。

    賣不出去又怎麼?她又不是不知道這些衣服的真正價值。

    後來,妹頭甚至比薛雅琴更加盼望阿川回來,他回來,就能帶來那麼多的新鮮衣服。

    她還催着阿川趕緊再出去,出去收進個新鮮的衣服。

    這些衣服款式更替得這麼快速,叫人目不暇接。

    妹頭真是欣喜得很,每一次,看見阿川扛進一大蛇皮袋的衣服,她都急不可待地打開來,往外掏着,又有什麼新東西在裡面哪!她就像一個接受節日禮物的小孩子。

     等她一年半的産假滿了,臨到回廠上班,而廠裡效益則在大幅度下降。

    由于原材料減縮統一配給,逐步走向市場,産品價格又無法自行提高,廠裡不得不停了一半以上的機器。

    這時候,阿川便提議妹頭跟他做生意。

    妹頭說,當我外來妹啊!阿川說怎麼敢,是請你做老闆,我們合夥。

    妹頭就說我又沒本錢。

    阿川說你出智能,折合本錢。

    妹頭問:說話算不算數?阿川反問:我幾時說話不算數過?妹頭哼了一聲,表示不信,阿川就舉出例子:我說和薛雅琴結婚,不就結了?妹頭再一想,果然阿川從來沒有食過言,就不說話了。

    不過,她也還是交給阿川七千塊錢作為投股的本錢。

    小白正好得了一筆稿費,再加上平時的積蓄。

    小白知道妹頭是個精力旺盛的人,她總是要給自己找事做。

    現在,婚結了,孩子生了,養到可以進托兒所了,她再做什麼呢?那麼就做生意吧!小白不指望她賺錢,卻也不怕她賠錢,二話不說,就讓她去了。

    妹頭幫阿川做事,薛雅琴也是高興的。

    因做生意總是有風險,現在妹頭也上了船,就算是同舟共濟了。

    在妹頭為小毛頭聯系到托兒所之前的幾個月裡,她就幫着妹頭帶孩子,讓他們兩人專門做生意。

    等到孩子安頓下來,妹頭到理發店剪燙了頭發,重整裝束,就跟了阿川到南邊去進貨了。

     一周後回來的妹頭,黑了一成,瘦了一成。

    她洗一個澡,睡一大覺,都沒來得及和小白說上幾句話,就跑到阿川家去整理服裝了。

    她到南邊走了一遭,親眼看見在那些沿海的小鎮,深長的巷子裡,制作服裝的工場一間挨一間,縫紉機嚓嚓地響成一片,粗制濫造着各色服裝,然後再縫上名牌商标。

    制作名牌商标的工場也是擠擠挨挨。

    舊衣服的市場更是一眼望不到頭,全國各地的商販張着蛇皮袋,就像農人盛糧食一樣盛着衣服,一袋袋地過鎊,付錢,扛走。

    要不是身臨其境,你是萬萬想不到,當代的時尚就是從這樣的地方發源,流向各地。

    這些潮濕,悶熱,飄散着海水和魚蝦的腥味,由于壅塞了内地的打工者而擁擠,嘈雜,混亂,充滿犯罪和疾病的小鎮,就是我們的時尚的源頭。

     這一周,妹頭不僅了解了貨源的情況,也了解了阿川做生意的方式。

    阿川多少是有些憑了蠻力做的。

    他大進大出,其實是薄利多銷,是缺乏策略的。

    妹頭和阿川商量,他們的生意要以牛仔褲和布制襯衣為主。

    因為她看下來,這是服裝潮流中,發展最為穩健的兩項,一般來說,它們萬變不離其宗。

    而且,從制作的流程和工藝來說,這兩項也較為成熟。

    生産的批量大,成本就低,賺頭也大。

    所以,他們的生意中,至少有一半要是牛仔褲和布制襯衣,再一半做時裝,高價位的,舊衣服隻可搭一點,賣統貨,極低價。

    由于這些舊衣服往往式樣誇張怪誕,便給人稍縱即逝的印象,這反而證明了這是一家很負責的時裝鋪,那些高價位的時裝也變得可信了。

    阿川認為妹頭的看法很對,很受啟發,決定一回來就着手修改店鋪的門面。

    兩人都是火辣辣的性格,做事情很上勁頭,一時間,店鋪面貌一新,生意也面貌一新。

    生意一好,貨就走得快,必須更快地進貨。

    于是,又雇了一個外來妹,和原來的那個一起看鋪面,這樣,他們就更脫得出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