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騎兵團
關燈
小
中
大
那些戰友,他答應過,有機會去看他們,可到現在也沒有去成。
以後一定要去看看,去那個無名高地,在他們的墳上捧一把土,坐一會兒,陪他們說說話。
李連長見趙大刀坐那兒發呆,就說:趙老兵,你不是一般的兵,你和軍長是老戰友,出生入死那麼多年,軍長是不會忘下你的。
這會兒,他真的很想馬軍長了,軍長是他從軍生涯的見證人,風裡雨裡,槍林彈雨,軍長是看着他一步步走過來的。
如果不是深厚的戰友情,就不會有今天的馬大刀,穿上軍裝又成為一名軍人。
他始終在心裡感念軍長的恩情。
趙大刀想念軍長的時候,馬起義也在思念着草原上的趙大刀和棗紅馬。
過不了多久,馬起義就會往騎兵團跑上一趟,然後讓趙大刀牽了馬,自己騎着跑上一圈。
像當年在陝北一樣,他騎着馬前面跑,趙大刀在後面跟着。
此時的趙大刀就多了一番叮囑,一邊跑一邊說:軍長,慢點兒,馬老了,人也老了。
馬起義聽了趙大刀的話,心裡一熱,想起當年趙大刀背着他沖出包圍圈後,累吐血的情景,這馬就騎不下去了。
他跳下馬,和趙大刀并了肩往前走去。
馬起義哽着聲音說:大刀,還好吧? 趙大刀道:軍長,你放心,隻要讓我聽到軍号聲,我就知足。
馬起義望着趙大刀,趙大刀一臉憨厚地笑着。
半晌,馬起義想起什麼似地說:大刀,你老是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啊。
你的問題,我還是要向上級反映。
不用了,軍長,我真的挺好。
馬起義用力拍了拍趙大刀的肩,輕聲道:别人不信你,我還不信你嗎? 軍長騎了一會兒馬,說了一會兒話,就走了。
軍長是坐着吉普車走的,車比馬快多了,&ldquo轟&rdquo的一聲就不見影了,趙大刀卻永遠記住了軍長從車窗裡望他的眼神。
讓趙大刀沒有想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馬起義私下作主,讓趙大刀留隊的消息還是讓上級組織部門知道了。
這在當時來說是件大事,上級有明确的規定,抗美援朝的戰俘不能留在部隊工作,原因很複雜,畢竟美國人曾安排科敵特混入了戰俘營,這是其一;其二是許多志願軍戰俘在被俘期間變節,做了敵人的密探。
當時的國際國内形勢複雜,良莠難辨,為了肅清隊伍,減少國家和人民的損失,決定被遣送回來的戰俘一律不能重用,更不能留在部隊。
這在當時是一條鐵的紀律。
趙大刀重新歸隊,就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命令馬起義,立即讓趙大刀離隊,交由地方安置。
馬起義和上級領導争了,也吵了,他拍着胸脯說:要是趙大刀有問題,我用腦袋做擔保。
革命不是沖動,組織是有紀律的,紀律就是命令,是軍人就得無條件服從。
馬起義身為軍長,他不得不服從命令。
當趙大刀得知這一消息時,人就傻了。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部隊會不要他。
他瞅着馬起義不相信地說:軍長,真的沒有别的辦法了? 馬起義不敢去看趙大刀的眼睛,目光從他的頭上望過去,無奈地說:大刀,你先去地方上待一陣子,等這股風過去了,我親自把你接回來。
趙大刀明白了,軍長也不能保他了。
他絕望了,搖着頭,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把身上的軍裝從上到下摸了一遍,知道自己就要告别部隊了。
最後,他哀求道:軍長,讓我參加完這次演習吧。
等演習完了,我就走。
當時騎兵團正在籌備一次演習。
馬起義點了點頭:演習結束,我來接你。
那幾天,趙大刀在用一種訣别的心情和這支部隊告别。
一切都是那麼的令人留戀,宿舍、馬廄和操場,他一遍遍地摸了,看了。
這次離隊和以往不同,他知道,這次離開将是永遠的。
自從穿上紅軍服裝的那天起,部隊這個集體就接納了他,近二十年的戎馬生涯,他早就把部隊當成家了。
在天津的那段日子裡,從養傷到轉業,是他離隊最長的時間,人離開了,但他的心一直放在部隊上,就是在戰俘營裡,自己也是和戰友們并肩戰鬥,他從未感到過孤單。
現在就要離開了,何處又是他的家呢?他開始流淚,默默的,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讓他魂牽夢繞。
最後,他長久地注視着就要分離的棗紅馬,馬也親人般地望着他。
他說:夥計,我就要走了。
他說:夥計,還是你好啊,我真羨慕你。
他又說:我
以後一定要去看看,去那個無名高地,在他們的墳上捧一把土,坐一會兒,陪他們說說話。
李連長見趙大刀坐那兒發呆,就說:趙老兵,你不是一般的兵,你和軍長是老戰友,出生入死那麼多年,軍長是不會忘下你的。
這會兒,他真的很想馬軍長了,軍長是他從軍生涯的見證人,風裡雨裡,槍林彈雨,軍長是看着他一步步走過來的。
如果不是深厚的戰友情,就不會有今天的馬大刀,穿上軍裝又成為一名軍人。
他始終在心裡感念軍長的恩情。
趙大刀想念軍長的時候,馬起義也在思念着草原上的趙大刀和棗紅馬。
過不了多久,馬起義就會往騎兵團跑上一趟,然後讓趙大刀牽了馬,自己騎着跑上一圈。
像當年在陝北一樣,他騎着馬前面跑,趙大刀在後面跟着。
此時的趙大刀就多了一番叮囑,一邊跑一邊說:軍長,慢點兒,馬老了,人也老了。
馬起義聽了趙大刀的話,心裡一熱,想起當年趙大刀背着他沖出包圍圈後,累吐血的情景,這馬就騎不下去了。
他跳下馬,和趙大刀并了肩往前走去。
馬起義哽着聲音說:大刀,還好吧? 趙大刀道:軍長,你放心,隻要讓我聽到軍号聲,我就知足。
馬起義望着趙大刀,趙大刀一臉憨厚地笑着。
半晌,馬起義想起什麼似地說:大刀,你老是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啊。
你的問題,我還是要向上級反映。
不用了,軍長,我真的挺好。
馬起義用力拍了拍趙大刀的肩,輕聲道:别人不信你,我還不信你嗎? 軍長騎了一會兒馬,說了一會兒話,就走了。
軍長是坐着吉普車走的,車比馬快多了,&ldquo轟&rdquo的一聲就不見影了,趙大刀卻永遠記住了軍長從車窗裡望他的眼神。
讓趙大刀沒有想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馬起義私下作主,讓趙大刀留隊的消息還是讓上級組織部門知道了。
這在當時來說是件大事,上級有明确的規定,抗美援朝的戰俘不能留在部隊工作,原因很複雜,畢竟美國人曾安排科敵特混入了戰俘營,這是其一;其二是許多志願軍戰俘在被俘期間變節,做了敵人的密探。
當時的國際國内形勢複雜,良莠難辨,為了肅清隊伍,減少國家和人民的損失,決定被遣送回來的戰俘一律不能重用,更不能留在部隊。
這在當時是一條鐵的紀律。
趙大刀重新歸隊,就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命令馬起義,立即讓趙大刀離隊,交由地方安置。
馬起義和上級領導争了,也吵了,他拍着胸脯說:要是趙大刀有問題,我用腦袋做擔保。
革命不是沖動,組織是有紀律的,紀律就是命令,是軍人就得無條件服從。
馬起義身為軍長,他不得不服從命令。
當趙大刀得知這一消息時,人就傻了。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部隊會不要他。
他瞅着馬起義不相信地說:軍長,真的沒有别的辦法了? 馬起義不敢去看趙大刀的眼睛,目光從他的頭上望過去,無奈地說:大刀,你先去地方上待一陣子,等這股風過去了,我親自把你接回來。
趙大刀明白了,軍長也不能保他了。
他絕望了,搖着頭,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把身上的軍裝從上到下摸了一遍,知道自己就要告别部隊了。
最後,他哀求道:軍長,讓我參加完這次演習吧。
等演習完了,我就走。
當時騎兵團正在籌備一次演習。
馬起義點了點頭:演習結束,我來接你。
那幾天,趙大刀在用一種訣别的心情和這支部隊告别。
一切都是那麼的令人留戀,宿舍、馬廄和操場,他一遍遍地摸了,看了。
這次離隊和以往不同,他知道,這次離開将是永遠的。
自從穿上紅軍服裝的那天起,部隊這個集體就接納了他,近二十年的戎馬生涯,他早就把部隊當成家了。
在天津的那段日子裡,從養傷到轉業,是他離隊最長的時間,人離開了,但他的心一直放在部隊上,就是在戰俘營裡,自己也是和戰友們并肩戰鬥,他從未感到過孤單。
現在就要離開了,何處又是他的家呢?他開始流淚,默默的,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讓他魂牽夢繞。
最後,他長久地注視着就要分離的棗紅馬,馬也親人般地望着他。
他說:夥計,我就要走了。
他說:夥計,還是你好啊,我真羨慕你。
他又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