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回國
關燈
小
中
大
着,當初她接到趙大刀陣亡通知時,感到整個天都塌了。
她抱着大軍,眼淚在眼裡含着。
當年,趙大刀一意孤行去朝鮮,她是支持的,他們都曾經是軍人,如果不是懷着兒子,她也會參戰的。
她無法重新歸隊,于是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丈夫的身上。
趙大刀可以說是背着兩個人的夢想出征的。
她也是個軍人,早已經曆過生死考驗,她沒有大放悲聲,就那麼噙着淚,坐了一天,又坐了一天。
第三天時,她又重新站了起來,也就是從那天起,她開始不停地和不懂事的兒子對話。
她說:大軍,你爸爸叫趙大刀,你叫趙軍,是爸爸的好兒子。
她還說:爸爸犧牲了,他是為了國家犧牲的。
你要記住爸爸,他叫趙大刀,紅軍那會兒就是革命戰士了。
她又說:大軍,你有一個好爸爸。
孩子,你長大了,也要做爸爸那樣的人—— 這麼多年了,她一直在和兒子重複着這樣的話。
後來,她抱着孩子去了一趟東北,找到了在留守處工作的趙果。
這時趙果的第二個兒子馬衛平已經出生了。
戰友相見,她們忍不住抱頭痛哭了一回。
趙果先冷靜下來,她勸道:當年咱們去陝北,就是想好了去犧牲的。
為了革命,為了理想,趙大刀犧牲了,可日子還得往前過,活下去也是為了理想,為了革命啊。
聽了趙果的話,李靜慢慢地擡起了頭。
趙果盯緊了李靜的臉,真誠地說:你一定要撫養好大軍,他可是你和大刀的希望啊。
李靜聽了,又哭了起來。
從東北回來不久,李靜便遇到了轉業回到天津的劉營長。
劉營長叫劉長順,抗過日,也參加過解放戰争,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後,帶着傷疤和軍功章到了地方,在一家軍工廠上班。
李靜決定嫁給劉營長,并沒有費太多的周折,她隻問了他幾句話。
她問:大軍是烈士的後代,你不嫌? 劉營長斬釘截鐵地說:烈士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她又說:我會想念大刀的,畢竟他是我的丈夫。
劉營長道:是烈士,我們就應該永遠緬懷,記在心裡。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什麼都不用再說了。
李靜幹淨、利索地嫁給了同樣光榮的劉長順。
此時的李靜已經懷了劉長順的孩子,再過幾個月,孩子就要出生了。
他們已經說好了,不論男女,孩子的名字就叫“懷烈”,懷念烈士的意思。
趙大刀的出現,讓李靜如同做了一場噩夢;夢醒了,現實仍在延續着。
她把趙大刀讓進屋裡,他卻坐得并不踏實,這畢竟不是他的家了。
大軍倚在門後,膽怯地打量着他,他蹲下身,沖大軍說:大軍,讓爸爸抱抱。
大軍更加努力地向門後擠去,嘴裡說着:你不是爸爸,我爸爸在朝鮮犧牲了。
李靜這時已經冷靜下來,把大軍從門後拽出來,流着眼淚說:大軍,他是你爸爸,他沒有犧牲,他從朝鮮回來了。
大軍仍然是膽怯的樣子,在李靜的身後躲閃着。
大軍固執地說着:我爸犧牲了,他叫趙大刀。
趙大刀的心顫了,他向前走了兩步,把孩子拉過來試圖抱住,大軍掙紮着,“哇”的一聲哭出了聲,邊哭邊喊着:你不是我爸,我爸是英雄,是烈士。
他放棄了抱住兒子的想法,扭過頭,兩行淚流了下來。
他下決心離開這裡,李靜已經有了完整的家,他不能、也不忍心去打擾她已平靜的生活。
他站了起來,哽着聲音說:李靜,你好好帶着孩子過日子吧,我走了。
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李靜追出去,蒼白着面孔問:你去哪兒? 他停在院子裡,神情有些恍惚。
他知道,天津已經沒有他的家了,這時他想到了馬起義,想到了部隊,那裡是他最後的陣地了,便說:我回部隊。
李靜不解地問:你已經複員了,部隊還要你嗎? 他邁開腳步,丢下一句:我生是部隊的人,死是部隊的鬼。
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李靜哭着在他身後喊:大刀,有時間就回來看看啊。
李靜還說:孩子大了,他會明白的,到時候我讓他去找你。
他回了一次頭,樣子有些凄然:你好好生活吧,讓孩子成人。
然後,扭過頭,用手使勁兒地把臉上的淚甩掉,邁開步子走了。
李靜僵在那裡,望着趙大刀的背影,直望得山高水長,地老天荒。
她抱着大軍,眼淚在眼裡含着。
當年,趙大刀一意孤行去朝鮮,她是支持的,他們都曾經是軍人,如果不是懷着兒子,她也會參戰的。
她無法重新歸隊,于是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丈夫的身上。
趙大刀可以說是背着兩個人的夢想出征的。
她也是個軍人,早已經曆過生死考驗,她沒有大放悲聲,就那麼噙着淚,坐了一天,又坐了一天。
第三天時,她又重新站了起來,也就是從那天起,她開始不停地和不懂事的兒子對話。
她說:大軍,你爸爸叫趙大刀,你叫趙軍,是爸爸的好兒子。
她還說:爸爸犧牲了,他是為了國家犧牲的。
你要記住爸爸,他叫趙大刀,紅軍那會兒就是革命戰士了。
她又說:大軍,你有一個好爸爸。
孩子,你長大了,也要做爸爸那樣的人—— 這麼多年了,她一直在和兒子重複着這樣的話。
後來,她抱着孩子去了一趟東北,找到了在留守處工作的趙果。
這時趙果的第二個兒子馬衛平已經出生了。
戰友相見,她們忍不住抱頭痛哭了一回。
趙果先冷靜下來,她勸道:當年咱們去陝北,就是想好了去犧牲的。
為了革命,為了理想,趙大刀犧牲了,可日子還得往前過,活下去也是為了理想,為了革命啊。
聽了趙果的話,李靜慢慢地擡起了頭。
趙果盯緊了李靜的臉,真誠地說:你一定要撫養好大軍,他可是你和大刀的希望啊。
李靜聽了,又哭了起來。
從東北回來不久,李靜便遇到了轉業回到天津的劉營長。
劉營長叫劉長順,抗過日,也參加過解放戰争,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後,帶着傷疤和軍功章到了地方,在一家軍工廠上班。
李靜決定嫁給劉營長,并沒有費太多的周折,她隻問了他幾句話。
她問:大軍是烈士的後代,你不嫌? 劉營長斬釘截鐵地說:烈士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她又說:我會想念大刀的,畢竟他是我的丈夫。
劉營長道:是烈士,我們就應該永遠緬懷,記在心裡。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什麼都不用再說了。
李靜幹淨、利索地嫁給了同樣光榮的劉長順。
此時的李靜已經懷了劉長順的孩子,再過幾個月,孩子就要出生了。
他們已經說好了,不論男女,孩子的名字就叫“懷烈”,懷念烈士的意思。
趙大刀的出現,讓李靜如同做了一場噩夢;夢醒了,現實仍在延續着。
她把趙大刀讓進屋裡,他卻坐得并不踏實,這畢竟不是他的家了。
大軍倚在門後,膽怯地打量着他,他蹲下身,沖大軍說:大軍,讓爸爸抱抱。
大軍更加努力地向門後擠去,嘴裡說着:你不是爸爸,我爸爸在朝鮮犧牲了。
李靜這時已經冷靜下來,把大軍從門後拽出來,流着眼淚說:大軍,他是你爸爸,他沒有犧牲,他從朝鮮回來了。
大軍仍然是膽怯的樣子,在李靜的身後躲閃着。
大軍固執地說着:我爸犧牲了,他叫趙大刀。
趙大刀的心顫了,他向前走了兩步,把孩子拉過來試圖抱住,大軍掙紮着,“哇”的一聲哭出了聲,邊哭邊喊着:你不是我爸,我爸是英雄,是烈士。
他放棄了抱住兒子的想法,扭過頭,兩行淚流了下來。
他下決心離開這裡,李靜已經有了完整的家,他不能、也不忍心去打擾她已平靜的生活。
他站了起來,哽着聲音說:李靜,你好好帶着孩子過日子吧,我走了。
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李靜追出去,蒼白着面孔問:你去哪兒? 他停在院子裡,神情有些恍惚。
他知道,天津已經沒有他的家了,這時他想到了馬起義,想到了部隊,那裡是他最後的陣地了,便說:我回部隊。
李靜不解地問:你已經複員了,部隊還要你嗎? 他邁開腳步,丢下一句:我生是部隊的人,死是部隊的鬼。
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李靜哭着在他身後喊:大刀,有時間就回來看看啊。
李靜還說:孩子大了,他會明白的,到時候我讓他去找你。
他回了一次頭,樣子有些凄然:你好好生活吧,讓孩子成人。
然後,扭過頭,用手使勁兒地把臉上的淚甩掉,邁開步子走了。
李靜僵在那裡,望着趙大刀的背影,直望得山高水長,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