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敵後

關燈
獨立團的任務就是掩護抗大分校的學員深入到敵後。

    抗大分校的學員經曆了陝北的洗禮,已經成了革命的優秀種子。

    毛主席号召,要把這些革命的種子撒到敵後去,在敵後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論的又一次實踐的過程。

     抗大分校的學員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經曆過長征的老兵,革命骨幹,是幹部學員;還有一部分像趙果這樣出身的知識青年,投奔到了陝北,是戰士學員。

    抗大分校在出發前,把幹部學員和戰士學員進行了混編,以利于提高戰鬥力。

    畢竟是抗大分校,武器裝備差強人意,平均三四個人一支槍,沒有槍的就給發上兩顆手榴彈。

    總之,一切都裝備了起來。

    好在有獨立團的保護,分校的學員并沒有太大的壓力。

     通過封鎖線時,仗還是不可避免地打了。

     還是通往山西的那條封鎖線,鐵路旁縱橫着敵人的戰壕。

    在這之前,先頭部隊對這一帶的地形早就摸好了,而且買通了僞營長。

    到時候僞軍睜隻眼、閉隻眼的,隻要鬼子不出聲,他們就不會放一槍。

     盡管有了先頭部隊的鋪墊,馬團長仍不敢大意,對通過敵人的封鎖線還是做了周密的布署。

    一營和二營占領了兩翼通道,三營負責斷後,中間是抗大分校的學員,他們要保護好這些革命的種子。

    這種戰鬥序列和紅軍通過湘江時如出一轍,不知是條件反射,還是心理感應,趙大刀的右眼一直跳個不停。

    他預感到,今晚将有一場惡戰。

     他把自己的想法對馬團長說了,馬起義眨巴着眼睛道:打起來怕個球,咱是響當當的獨立團,不是紅軍那會兒了,讓人家追得到處跑。

     夜半時分,近兩千人的隊伍同時撲上封鎖線時,還是出事了。

     這道封鎖線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僞軍多,日軍少。

    僞營長在這之前,把巡邏隊抽調到别處去了,留給獨立團兩個小時的時間通過。

    雙方不放一槍一彈,裝作誰也看不見誰。

    可萬萬沒有想到,就在這時候,一小隊鬼子巡邏到此,發現了八路軍的大部隊。

    鬼子有三十多人,要說收拾這幾十個鬼子不在話下,一個沖鋒,發一聲呐喊,就能把三十多個鬼子踩成肉泥。

    不料,剛和鬼子交上火,就從四面八方湧上來更多的鬼子前來支援,那些原來退縮回去的僞軍,被日本人督着也真真假假地包圍過來。

    行進中的部隊,隻能打這場遭遇戰了。

    一營、二營就地阻擊,三營負責掩護分校的學員,不顧一切地往前沖。

     槍聲、炮聲、喊殺聲,伴着馬嘶和雜亂的腳步,把暗夜重重地包圍了。

     馬起義的槍是第一個打響的。

    馬團長的槍聲就是命令,獨立團的槍聲風一樣刮起來。

    趙大刀左手握槍,右手拿刀,兩隻眼睛頓時血紅了。

    他甚至忘記了自己保護馬起義的使命,剛開始還随着馬起義跑前跑後,不停地提醒着:團長,小心炮彈。

     他這麼一喊,馬團長也聽到了炮彈的呼嘯,把身子伏在馬背上,等炸彈落下去了,又重新沖上去。

     趙大刀忽然覺得自己把注意力都用在了團長身上,很不過瘾,這一發現之後,他就用目光瞄着敵人。

    火光中,他看見一營的陣線被敵人撕開了一道口子,有十幾個戰士正在與蜂擁過來的鬼子肉搏。

    他猛發一聲力,呐喊着拍馬沖過去,大刀左揮右砍間,三兩個鬼子的頭就落了地。

    趙大刀一時興起,眼前就隻有鬼子僞軍了,他左沖右突,揮手砍倒一個,一揮手,又是一個。

    一個敵人的機槍手,抱着挺機槍沒命地狂掃着,他打馬過去,斜刺裡殺出,機槍手的頭就落地了。

    他彎下腰,抱起機槍,把大刀插在身後,将機槍架在馬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