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到,仍保有東方女子特有的嬌怯,這讓她不好意思開口向哥、嫂詢問祈正硯的事,隻能憋在心中猜測。

     幸而大嫂心兒是個大方爽朗的女子,對待她這個未曾謀面的小姑有如親妹妹,經常主動打電話來關心、找她聊天。

    隔着電話,她和嫂嫂成了好朋友,兩人将生活上的所有事都拿出來和對方分享,一個身在台灣、一個身在瑞士,她們的交往卻像沒有時空限制般,好得不得了。

     有了大嫂這個知己,赫語也有了管道探聽祈正硯所有的事。

    大嫂明白她對祈正硯的好奇後,非但沒有笑她,還表示願意介紹她與祈正硯認識。

    男未婚、女未嫁,兩人家世又是這般匹配,安心兒是樂見其成。

     聽大嫂這麼說,赫語反而羞得不敢行動,這樣不是太大膽了嗎?會不會引起祈正硯的反感呢?而他看到自己後會有興趣和她交往嗎?種種問題讓赫語更加的猶豫不決,事情就這樣一天天的拖下去。

     不過,因為祈正硯是日本人,赫語開始對日文産生興趣,近三、四個月來,她每天都請家教老師來教她日文,她除了畫設計稿外,就是将所有心思放在日文上,所以她日文學得突飛猛進,如今一般的日常對話已經難不倒她了。

     正值雙十年華的赫語衣食無缺,但因為身體差,所以從小到大無法像一般孩子一樣在學校裡接受正規教育,最多也隻是上個半年、一年的課,便要在家休養。

    為了讓她順利接受教育,爸媽将學校的老師請回家,連她的大學教育也是如此完成的,可能是體弱無法出門,少了許多外面的誘惑,她念書一向認真,十七歲便拿到了學士的學位。

     赫語酷愛美麗的東西,她父母也盡力為她建造了一個美麗的環境,她所選修的科目是設計,設計創作一切美麗的作品,包含衣服、珠寶、飾品…… 赫家父母怕女兒太勞累,隻讓赫語畫設計圖,而請了設計師、工匠把她的設計圖做成成品,還撥了一筆資金為她創造一個品牌“語”。

     原先她和爸媽也隻是抱着玩玩的态度上市販售,赫語也不期待這個牌子能賣錢,因此“語”并沒挂名在赫氏集團之下,而是獨自運作,産品種類不多、産量也很少,就算賣得不好,赫語便拿來當成是自己的收藏品,上櫃販售不過是用來滿足她的成就感罷了。

     沒想到“語”卻在歐洲一炮而紅,崇尚唯美的設計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赫語不願意自己的作品擺在不适合的地方,或穿戴在不相配的人身上,所以她将價格訂得很高,又對買主很挑剔,也是因為“語”這樣挑客人,産品又少,更加造成有錢貴婦人的喜愛,産品一上市,總是在最短時間内賣出,這樣的成績讓她自己和家人都驚訝極了,她将如此的幸運當是上天對她開的另一扇窗,彌補她身體不好所受的種種限制。

     當然,因她如此的身體是不能太過于疲累的,所以“語”的所有行銷企畫、公司運作,爸媽都找了人幫她,她隻須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了! 赫語明白自己是活在家人為她建造的象牙塔内,過着平靜悠然、無風無雨的生活,她也一直很滿意這樣的日子,直到她知道了祈正硯這個人。

    如今她的心好渴望能飛,到外面的世界去認識他,近來這樣的渴望是愈來愈強烈了。

     赫語的眼睛随着螢幕的轉動變化,熟練的在某一點找到祈正硯的身影。

    這卷影帶中,除了哥哥、嫂嫂外,出現最多的人就是祈正硯了,不知攝影師是否也很中意祈正硯?在衆多賓客裡,他的特寫特别多,而拍新郎、新娘時,也能看到他的影像,這是很奇特的巧合,但滿足了赫語的心,讓她能看到祈正硯的許多面,沉思、凝神或是專注。

     在看了這麼多遍影帶後,他的身影早就深深的烙在她心上,他的每一個動作、表情她都熟悉極了,對他,赫語更是覺得似乎已經認識很久、很久,像是有幾個世紀般長遠了。

    似曾相識,正是她對祈正硯的心情。

     輕輕的敲門聲喚回了出神的赫語,女傭進來告訴她日文老師來了。

     赫語對女傭點點頭,起身要關上電視時,螢幕上正好出現祈正硯的特寫,他那滿含風霜的眼眸讓她動容。

    她要讓他再快樂起來,這是閃過赫語心中的念頭,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去見他! 不讓自己再退縮,赫語馬上喊來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