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項目提速
關燈
小
中
大
1大鳄風雲
林辛義出生于廣東佛山。
他18歲時,偷渡香港。
當年林辛義是佛山市遊泳隊隊員,水性極好,加上本身又是單身一人,無牽無挂。
他從海深市南頭下海,不知遊了多久,終于在夜色中登陸。
林辛義在月光照射的海灘上撿到一張“萬寶路”香煙盒,斷定已經到達香港境内。
來香港的頭幾年,林辛義做過很多苦活,奮鬥了四五年總算成為一名建築包工頭,後來他将業務集中到舊樓拆遷改造。
因為香港是法治社會,開發商要和舊樓的每一個業主達成協議,讓其得到滿意的補償才可以拆遷。
結果有些業主漫天要價,故意不搬,俗稱為“釘子戶”。
對付此類人等,他有他的法子,既然“釘子戶”依仗法律耍賴,我就不和你玩法律。
結果這些“釘子戶”就經常會受到地痞、流氓騷擾,不是大門被淋上紅漆、倒下排洩物,就是屋裡被人塞入癞蛤蟆、眼鏡蛇。
總之,“釘子戶”要耍賴,就會永無甯日。
如此這般,林辛義一一拔掉了“釘子”,成功拆樓重建。
所以能拔“釘子”者,幾乎成了半個黑道人物。
林辛義的房地産生意做得很紅火,進入80年代,他讓公司在聯交所上市。
但80年代中期中英兩國政府就香港前途的談判讓一些港人産生了誤解,令香港的股市、樓市大跌。
奇怪的是,林氏公司的股票卻長期屹立不倒,堅挺異常。
整個80年代,他公司的股票不斷上漲,上漲之後又不斷配股、增發、拆細,前後翻了幾十倍,成為無數投資者追逐的目标。
後有媒體爆料,此人非法挪用上市公司資金,惡意操縱股價,使用不當伎倆牟取暴利。
然後是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介入調查,接着香港警署商業罪案調查科也介入進來,查出不少弊端,但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林氏公司非法操縱股價。
因為林辛義操縱股價用的是人頭賬戶,而這些賬戶都是他道上“兄弟”們的,他兄弟多,而且都是真名實姓,更關鍵是那層關系是地下的,檢調人員無法證明中間存在不法。
整個事件讓林氏公司的信譽受到損傷,但并沒有傷筋動骨,這次挫敗反而讓他認識到了媒體強大的滲透力。
此後林氏公司出大手筆投資媒體,同時積極搞多元化經營,如今林氏公司已演變成林氏财團,旗下有幾家媒體,還經營餐廳、證券公司、錄影業、電影院等,并從事賭場、股票炒作。
人脈、背景遍布陸港兩地。
最近幾年林辛義又涉足内地演藝經紀行業,投資上千萬成立專門的娛樂公司,隻為力捧他身邊的“幹女兒”們。
錄歌的團隊是國際巨星的專業班底,可至今還沒聽過他“幹女兒”們的歌。
江彬在一次投資論壇上認識了他,林辛義聽說江彬曾是知名财經節目主持人,立馬來了興趣,兩人聊得十分投機,漸漸成了朋友。
不過江彬對此人總有一層難以消除的心防,總是覺得他的手不幹淨,任何言行背後都有讓人琢磨不透的圖謀。
江彬很早就對林辛義産生了戒心,使人費解的是,這個促發因素就是與他朝夕相處的特助王欣儀。
當年王欣儀為什麼會出現在林辛義籌辦的“環保概念住宅博覽會”上?即使後來王欣儀成了江彬的總裁特助,她仍和林辛義保持一種詭秘的關系,因為她經常去“新天地商業形象設計室”。
這是林辛義全資開辦的,是專門為廣濱市商界人士開辦的會員制的形象設計室,它包括了發型、化妝、服裝、行為和語言等方面的綜合設計與培訓,是一對一的獨特設計與強化培訓。
有點像央視“非常6+1”節目那樣,把普通人在一周内打造成魅力無窮的明星,這裡能讓普通白領快速變成氣質高雅的金領。
這地方好是好,問題在于這是林辛義的“幹女兒”們經常去的地方,他本人也時常光顧,并常和王欣儀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溝通”。
2很有悟性 江彬剛收到了一封印刷精美的請柬,邀請他赴九龍湖高爾夫俱樂部,參加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比賽。
請柬上寫着“曆史意義”,絲毫不帶愧色!落款頗具神秘色彩:南海的老神仙。
江彬拿着請柬橫豎看了幾遍,我沒有宗教界的朋友啊,是誰和我開這玩笑?不過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日子一到,他就拿着請柬匆匆趕往約定地點。
當他在青草茵茵的球場上看見了林辛義的身影,頓時明白誰在故弄玄虛。
見江彬一臉惶惑的神情,林辛義笑着解釋說:“不這樣做,怕江老弟不肯赴約。
近來江總在忙大事,忙着賺錢,連我這老朋友都淡漠了!” 江彬受到譏諷,臉有些挂不住。
他辯解說:“我怎麼淡漠了?你林老闆雲來霧去,港澳台東南亞到處都能看到你的新聞,我就是想見你,上哪兒去找你?” 林辛義拍拍他肩膀:“能這麼關注我,好,我高興!過來,我們一起打兩杆子。
” 已過而立之年的江彬漸漸開始學會運動和保養,他意識到金融業者“年輕時拿健康換錢,老了以後拿錢換健康的生活”太失當了。
同時
他18歲時,偷渡香港。
當年林辛義是佛山市遊泳隊隊員,水性極好,加上本身又是單身一人,無牽無挂。
他從海深市南頭下海,不知遊了多久,終于在夜色中登陸。
林辛義在月光照射的海灘上撿到一張“萬寶路”香煙盒,斷定已經到達香港境内。
來香港的頭幾年,林辛義做過很多苦活,奮鬥了四五年總算成為一名建築包工頭,後來他将業務集中到舊樓拆遷改造。
因為香港是法治社會,開發商要和舊樓的每一個業主達成協議,讓其得到滿意的補償才可以拆遷。
結果有些業主漫天要價,故意不搬,俗稱為“釘子戶”。
對付此類人等,他有他的法子,既然“釘子戶”依仗法律耍賴,我就不和你玩法律。
結果這些“釘子戶”就經常會受到地痞、流氓騷擾,不是大門被淋上紅漆、倒下排洩物,就是屋裡被人塞入癞蛤蟆、眼鏡蛇。
總之,“釘子戶”要耍賴,就會永無甯日。
如此這般,林辛義一一拔掉了“釘子”,成功拆樓重建。
所以能拔“釘子”者,幾乎成了半個黑道人物。
林辛義的房地産生意做得很紅火,進入80年代,他讓公司在聯交所上市。
但80年代中期中英兩國政府就香港前途的談判讓一些港人産生了誤解,令香港的股市、樓市大跌。
奇怪的是,林氏公司的股票卻長期屹立不倒,堅挺異常。
整個80年代,他公司的股票不斷上漲,上漲之後又不斷配股、增發、拆細,前後翻了幾十倍,成為無數投資者追逐的目标。
後有媒體爆料,此人非法挪用上市公司資金,惡意操縱股價,使用不當伎倆牟取暴利。
然後是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介入調查,接着香港警署商業罪案調查科也介入進來,查出不少弊端,但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林氏公司非法操縱股價。
因為林辛義操縱股價用的是人頭賬戶,而這些賬戶都是他道上“兄弟”們的,他兄弟多,而且都是真名實姓,更關鍵是那層關系是地下的,檢調人員無法證明中間存在不法。
整個事件讓林氏公司的信譽受到損傷,但并沒有傷筋動骨,這次挫敗反而讓他認識到了媒體強大的滲透力。
此後林氏公司出大手筆投資媒體,同時積極搞多元化經營,如今林氏公司已演變成林氏财團,旗下有幾家媒體,還經營餐廳、證券公司、錄影業、電影院等,并從事賭場、股票炒作。
人脈、背景遍布陸港兩地。
最近幾年林辛義又涉足内地演藝經紀行業,投資上千萬成立專門的娛樂公司,隻為力捧他身邊的“幹女兒”們。
錄歌的團隊是國際巨星的專業班底,可至今還沒聽過他“幹女兒”們的歌。
江彬在一次投資論壇上認識了他,林辛義聽說江彬曾是知名财經節目主持人,立馬來了興趣,兩人聊得十分投機,漸漸成了朋友。
不過江彬對此人總有一層難以消除的心防,總是覺得他的手不幹淨,任何言行背後都有讓人琢磨不透的圖謀。
江彬很早就對林辛義産生了戒心,使人費解的是,這個促發因素就是與他朝夕相處的特助王欣儀。
當年王欣儀為什麼會出現在林辛義籌辦的“環保概念住宅博覽會”上?即使後來王欣儀成了江彬的總裁特助,她仍和林辛義保持一種詭秘的關系,因為她經常去“新天地商業形象設計室”。
這是林辛義全資開辦的,是專門為廣濱市商界人士開辦的會員制的形象設計室,它包括了發型、化妝、服裝、行為和語言等方面的綜合設計與培訓,是一對一的獨特設計與強化培訓。
有點像央視“非常6+1”節目那樣,把普通人在一周内打造成魅力無窮的明星,這裡能讓普通白領快速變成氣質高雅的金領。
這地方好是好,問題在于這是林辛義的“幹女兒”們經常去的地方,他本人也時常光顧,并常和王欣儀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溝通”。
2很有悟性 江彬剛收到了一封印刷精美的請柬,邀請他赴九龍湖高爾夫俱樂部,參加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比賽。
請柬上寫着“曆史意義”,絲毫不帶愧色!落款頗具神秘色彩:南海的老神仙。
江彬拿着請柬橫豎看了幾遍,我沒有宗教界的朋友啊,是誰和我開這玩笑?不過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日子一到,他就拿着請柬匆匆趕往約定地點。
當他在青草茵茵的球場上看見了林辛義的身影,頓時明白誰在故弄玄虛。
見江彬一臉惶惑的神情,林辛義笑着解釋說:“不這樣做,怕江老弟不肯赴約。
近來江總在忙大事,忙着賺錢,連我這老朋友都淡漠了!” 江彬受到譏諷,臉有些挂不住。
他辯解說:“我怎麼淡漠了?你林老闆雲來霧去,港澳台東南亞到處都能看到你的新聞,我就是想見你,上哪兒去找你?” 林辛義拍拍他肩膀:“能這麼關注我,好,我高興!過來,我們一起打兩杆子。
” 已過而立之年的江彬漸漸開始學會運動和保養,他意識到金融業者“年輕時拿健康換錢,老了以後拿錢換健康的生活”太失當了。
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