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長從那家出來,話題才會歇下來。
說村長,他家生的順吧?村長說順哩,又不是新婚頭一胎。
說今天村裡生了幾個?說十個了。
說還有要生的嗎?說怕還有兩胎哩。
村長就往那要生的人家走去了。
去了不久,就又響起新嬰娃的哭喚和往那哭聲的宅院湧孩娃們的腳步聲。
大人們望着一群一股從他們面前過去的孩娃們,笑便月光朗朗地挂在那正當年輕卻一日日近了死時,算了村裡的中年、老年的臉上去。
這個時候,月亮要落了,從村西移到了偏南的梁上去,涼意如水樣澆在村人們的身上。
大人們就喚着各自的孩娃兒說,下半夜了,奶水還沒吃飽呀,該回家睡覺啦。
孩娃們便很掃興地立在村街上的一灘羊水中,為回不回家猶豫時,司馬笑笑在大門前喚叫村長的名字了。
司馬藍便應聲聞到有一股濃極烈極的羊水氣息從自己家裡那兒飄過來。
那羊水氣息中娘的奶味如秋天裡的果香一樣夾雜着,于是他便拉着藍四十的小手,往他自己家裡走。
别的大小孩娃,也都遲疑一陣,跟着走過去,村街上如同剛剛下過一場雨,羊水在各條胡同都雨水樣攤了薄薄一地。
最後的月色,愈發顯得柔美白淨,使整個耙樓山脈都安安靜靜地溶在其中。
那入世的十二個新生的嬰娃,都已經悄無聲息歇下來,夢像霧樣浸漫在村落裡。
樹葉、莊稼野草、昆蟲、小花們的生長聲,和睡熟的嬰娃們的呼吸一道,在村街上飄來蕩去,那大了一丁點的孩娃們從雨水樣的羊水中走過去,踩水的茶色啪嚓聲和帶起的羊水中的膠泥的飛落,和着那各種細嫩的聲音,就成了這人世的呢喃夢呓悠悠然然地在夜的深處溫溫暖暖地晃動着。
月亮悄然地落下。
生性怯弱的司馬鹿出生了。
東邊的山脈,開始如牛背一般紅起來,日頭一如生育前從子宮滲出的第一滴孕血樣從兩座山峰的縫隙裡滲出來,這當兒埋葬老村長杜桑的時辰便到了,棺材上的擡杠已經捆好,靈棚已經拆去。
新任村長的司馬笑笑高喚了一聲起杠──,八名杠夫便把黑棺扛到了肩上,司馬桃花和男人杜岩,孩娃杜柏,女娃竹翠,便都嚎啕起來。
這時候村人們都才似乎哐一聲真的明白,原來老村長是真的死了,是真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也才都汪洋下兩眼淚水。
冬天裡農閑,又是葬埋村長,各家人都扛着埋人時需要的鍁鋤,如下地幹活樣來到了出殡場上,随着司馬笑笑的又一聲高喚:起殡──那棺村就緩緩地朝村外移動了。
杜岩走在棺前,披麻戴孝,手裡抱了父親的畫像,還抱了一個瓦盆。
桃花領着杜柏和竹翠跟在棺後,一樣的披麻戴孝像一隻大羊領着兩隻小羊兒。
杜岩隻是默默地走着,引棺的藍百歲不時地朝天空撒着冥錢,喚着送葬的冥語。
偶而地燃放幾個紙炮。
在那冥語炮聲中紙錢如秋葉一樣在天空飛飛舞舞,跌在司馬桃花和她一對兒女血淋淋的哭聲上,如落在河水上一樣漂浮着。
冬雪已經化了過半,隻上剩下陰坡還硬着一層白色。
山脈上荒地的枯灰、麥田的青綠,積雪的冰白,都在日光中閃着五顔六色的光亮。
一個村落的人,擁着一副棺村,像擁着一段黑色的大堤,就把老村長送離這個世界了。
随着司馬笑笑的一聲摔盆的令叫,藍百歲又點烯了一個響炮,藍長壽便從人群的哪兒走出來,扶着杜岩的雙手,用力把那青色的瓦盆晴天霹靂地摔碎在了村頭的十字路口上。
哭喚應聲止下來。
葬隊出村了,由近至遠,朝着杜姓溝那邊的墳地,一隊人馬愈來愈小,最後就就漸漸消失了。
路邊的冥錢,如開盛的一串串白色花朵樣靜墨着。
村裡的孩娃們,原是跟在棺後看着熱鬧,企圖找到一個沒有放響的紙炮,可直到梁上,那些紙炮還沒有一個熄撚的,因此也就有些掃興。
送葬不是啥兒稀罕的事情,差不多每月都有那麼一次兩次,除了能如婚嫁一樣,等村人回來,到死人的家裡吃一頓大鍋熬菜,别的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惬意了。
司馬藍在梁項上從人群中退了出來,哥哥森、林、木也退了退出來。
杜樁、杜柱、柳根、楊根也都退了出來。
一夥兒極沒趣地回到村裡,才發現藍家的六十、五十、四十、三九四個姑娘和鹿、虎也都壓根沒有跟着去看那葬埋。
村裡安靜極了。
老村長拐子杜桑和新村長司馬笑笑把村裡的大人都領到了墳上去,留下來的寂寞又寬又厚地把村落包裹着。
孩娃們立在村頭杜岩摔碎的瓦盆那兒,日光溫暖而下,曬着空氣中流動的聲音,象曬着滿川流不息的霧。
誰都不知道該幹些啥兒事,木呆呆立下一片宛若一片曬蔫的野蘑菇。
從山溝裡偶而傳來的炮響,越發使村落的靜寂顯得深不可測了。
孩娃們就都怔在路中央,仿佛這個村落隻有他們了,屬于他們了,連山脈和世界也隻有他們了,屬于他們了。
突然擁有了這一隅死靜的天地,他們不知如何是好了,無所适從了。
從村裡傳來了一聲黃亮亮的牛叫,柳根、楊根就一起猛地開口說,我們騎牛吧。
司馬森說,大人回來要打哩。
杜柱說,重成親生娃吧? 藍五十說,不成啦,都成親過幾次啦。
司馬林說,還沒有埋過死人哩,埋一次死人吧。
于是孩娃們砰的一聲靜下來,彼此相望着,一世界都鴉雀無聲了。
到沉默得不能再沉默下去時,司馬木說埋就埋呀,埋誰哩、又都相互望一陣,目光浠浠瀝瀝落到了司馬藍的身上去,似乎等着司馬藍說埋誰也就埋了誰。
司馬藍想了一會道,我當村長,埋我吧。
然後就做起出殡送葬的遊戲了。
很快有人從家裡扛來了鐵鍁、鋤頭和镢頭,問墓坑挖在哪?司馬藍說挖到村前溝裡去,大人們回來了看不見。
司馬森就領着杜樁幾個有力氣的孩娃扛着家什充當土工到溝底挖墓了。
司馬虎回家抱來了一堆舊的孝衣和孝帽,說哥,都是誰穿呀。
司馬藍說比我年齡大的不用穿,比我小的都穿呀。
說誰穿全孝呢?司馬藍說四十是我媳婦哩,該四十披麻戴孝嘛。
四十就望着姐姐五十和六十,見五十、六十沒說啥,就歡笑吟吟地把那一套麻片孝衣穿在身上了。
這當兒柳根、楊根充當杠夫,不知從誰家摘了一扇門闆擡來了,司馬鹿把剛才藍百
說村長,他家生的順吧?村長說順哩,又不是新婚頭一胎。
說今天村裡生了幾個?說十個了。
說還有要生的嗎?說怕還有兩胎哩。
村長就往那要生的人家走去了。
去了不久,就又響起新嬰娃的哭喚和往那哭聲的宅院湧孩娃們的腳步聲。
大人們望着一群一股從他們面前過去的孩娃們,笑便月光朗朗地挂在那正當年輕卻一日日近了死時,算了村裡的中年、老年的臉上去。
這個時候,月亮要落了,從村西移到了偏南的梁上去,涼意如水樣澆在村人們的身上。
大人們就喚着各自的孩娃兒說,下半夜了,奶水還沒吃飽呀,該回家睡覺啦。
孩娃們便很掃興地立在村街上的一灘羊水中,為回不回家猶豫時,司馬笑笑在大門前喚叫村長的名字了。
司馬藍便應聲聞到有一股濃極烈極的羊水氣息從自己家裡那兒飄過來。
那羊水氣息中娘的奶味如秋天裡的果香一樣夾雜着,于是他便拉着藍四十的小手,往他自己家裡走。
别的大小孩娃,也都遲疑一陣,跟着走過去,村街上如同剛剛下過一場雨,羊水在各條胡同都雨水樣攤了薄薄一地。
最後的月色,愈發顯得柔美白淨,使整個耙樓山脈都安安靜靜地溶在其中。
那入世的十二個新生的嬰娃,都已經悄無聲息歇下來,夢像霧樣浸漫在村落裡。
樹葉、莊稼野草、昆蟲、小花們的生長聲,和睡熟的嬰娃們的呼吸一道,在村街上飄來蕩去,那大了一丁點的孩娃們從雨水樣的羊水中走過去,踩水的茶色啪嚓聲和帶起的羊水中的膠泥的飛落,和着那各種細嫩的聲音,就成了這人世的呢喃夢呓悠悠然然地在夜的深處溫溫暖暖地晃動着。
月亮悄然地落下。
生性怯弱的司馬鹿出生了。
東邊的山脈,開始如牛背一般紅起來,日頭一如生育前從子宮滲出的第一滴孕血樣從兩座山峰的縫隙裡滲出來,這當兒埋葬老村長杜桑的時辰便到了,棺材上的擡杠已經捆好,靈棚已經拆去。
新任村長的司馬笑笑高喚了一聲起杠──,八名杠夫便把黑棺扛到了肩上,司馬桃花和男人杜岩,孩娃杜柏,女娃竹翠,便都嚎啕起來。
這時候村人們都才似乎哐一聲真的明白,原來老村長是真的死了,是真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也才都汪洋下兩眼淚水。
冬天裡農閑,又是葬埋村長,各家人都扛着埋人時需要的鍁鋤,如下地幹活樣來到了出殡場上,随着司馬笑笑的又一聲高喚:起殡──那棺村就緩緩地朝村外移動了。
杜岩走在棺前,披麻戴孝,手裡抱了父親的畫像,還抱了一個瓦盆。
桃花領着杜柏和竹翠跟在棺後,一樣的披麻戴孝像一隻大羊領着兩隻小羊兒。
杜岩隻是默默地走着,引棺的藍百歲不時地朝天空撒着冥錢,喚着送葬的冥語。
偶而地燃放幾個紙炮。
在那冥語炮聲中紙錢如秋葉一樣在天空飛飛舞舞,跌在司馬桃花和她一對兒女血淋淋的哭聲上,如落在河水上一樣漂浮着。
冬雪已經化了過半,隻上剩下陰坡還硬着一層白色。
山脈上荒地的枯灰、麥田的青綠,積雪的冰白,都在日光中閃着五顔六色的光亮。
一個村落的人,擁着一副棺村,像擁着一段黑色的大堤,就把老村長送離這個世界了。
随着司馬笑笑的一聲摔盆的令叫,藍百歲又點烯了一個響炮,藍長壽便從人群的哪兒走出來,扶着杜岩的雙手,用力把那青色的瓦盆晴天霹靂地摔碎在了村頭的十字路口上。
哭喚應聲止下來。
葬隊出村了,由近至遠,朝着杜姓溝那邊的墳地,一隊人馬愈來愈小,最後就就漸漸消失了。
路邊的冥錢,如開盛的一串串白色花朵樣靜墨着。
村裡的孩娃們,原是跟在棺後看着熱鬧,企圖找到一個沒有放響的紙炮,可直到梁上,那些紙炮還沒有一個熄撚的,因此也就有些掃興。
送葬不是啥兒稀罕的事情,差不多每月都有那麼一次兩次,除了能如婚嫁一樣,等村人回來,到死人的家裡吃一頓大鍋熬菜,别的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惬意了。
司馬藍在梁項上從人群中退了出來,哥哥森、林、木也退了退出來。
杜樁、杜柱、柳根、楊根也都退了出來。
一夥兒極沒趣地回到村裡,才發現藍家的六十、五十、四十、三九四個姑娘和鹿、虎也都壓根沒有跟着去看那葬埋。
村裡安靜極了。
老村長拐子杜桑和新村長司馬笑笑把村裡的大人都領到了墳上去,留下來的寂寞又寬又厚地把村落包裹着。
孩娃們立在村頭杜岩摔碎的瓦盆那兒,日光溫暖而下,曬着空氣中流動的聲音,象曬着滿川流不息的霧。
誰都不知道該幹些啥兒事,木呆呆立下一片宛若一片曬蔫的野蘑菇。
從山溝裡偶而傳來的炮響,越發使村落的靜寂顯得深不可測了。
孩娃們就都怔在路中央,仿佛這個村落隻有他們了,屬于他們了,連山脈和世界也隻有他們了,屬于他們了。
突然擁有了這一隅死靜的天地,他們不知如何是好了,無所适從了。
從村裡傳來了一聲黃亮亮的牛叫,柳根、楊根就一起猛地開口說,我們騎牛吧。
司馬森說,大人回來要打哩。
杜柱說,重成親生娃吧? 藍五十說,不成啦,都成親過幾次啦。
司馬林說,還沒有埋過死人哩,埋一次死人吧。
于是孩娃們砰的一聲靜下來,彼此相望着,一世界都鴉雀無聲了。
到沉默得不能再沉默下去時,司馬木說埋就埋呀,埋誰哩、又都相互望一陣,目光浠浠瀝瀝落到了司馬藍的身上去,似乎等着司馬藍說埋誰也就埋了誰。
司馬藍想了一會道,我當村長,埋我吧。
然後就做起出殡送葬的遊戲了。
很快有人從家裡扛來了鐵鍁、鋤頭和镢頭,問墓坑挖在哪?司馬藍說挖到村前溝裡去,大人們回來了看不見。
司馬森就領着杜樁幾個有力氣的孩娃扛着家什充當土工到溝底挖墓了。
司馬虎回家抱來了一堆舊的孝衣和孝帽,說哥,都是誰穿呀。
司馬藍說比我年齡大的不用穿,比我小的都穿呀。
說誰穿全孝呢?司馬藍說四十是我媳婦哩,該四十披麻戴孝嘛。
四十就望着姐姐五十和六十,見五十、六十沒說啥,就歡笑吟吟地把那一套麻片孝衣穿在身上了。
這當兒柳根、楊根充當杠夫,不知從誰家摘了一扇門闆擡來了,司馬鹿把剛才藍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