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到了晚上,有鹌鹑飛來,遮滿了營。
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
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白霜的小圓物。
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是什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進入臘月,各家糧食和螞蚱屍粉都吃盡了,誰都不知道誰家是靠啥兒活在世界上,日子總是一天天過去,日出日落,流水一般。
不過死人的數量比起往年是咣當一下上去了,藍家、杜家、司馬家的墳群,和雨過天晴的蘑菇樣,叽叽哇哇生出一大片,爽爽朗朗的新墳土氣,終日在山梁上漫溢不散。
三個月功夫不到,村裡死了十幾個人,均勻下來,每十天都死一個半人。
人死後先還有些血緣的哭聲,送殡的路上,媳婦和孩娃沙啞蒼涼的哭喚,像水流一樣聲響不斷。
到了後來,人就哭不動了,索性不再哭了。
那些擡棺的男人,走路時搖搖晃晃,直罵棺材裡的死人,說你活着大家對你不薄,死了為何這麼沉重着不肯離去,想要把大夥累死似的。
因為饑餓,木工做不動了棺材,拉不動了鋸子,推不動了刨子,死家也管不起木匠的一頓飯食;女人們拿不動針線了,坐在席上縫壽衣時候,時常頭暈眼花,把針紮在手上,流幾滴稀血自己倒先暈在了壽衣邊上。
司馬笑笑便通知村人,誰家死人,都不再縫衣打棺,村裡出面,釘了一幅輕巧結實的泡桐棺材,縫了一套鑲有九龍九鳳的上好壽衣,無論誰死,都用這幅棺材,這套壽衣,出殡完畢,便把那壽衣脫了,把空棺擡了回來,以備下用。
無論如何,死人是排排場場離開世界去的。
跌入臘月初三,杜根一早在村口上喚叫,說村長啊,我媳婦死了,組織人馬把她埋了吧。
司馬笑笑剛端起早飯飯碗,碗裡是清水煮紅藍菜葉,半碗湯水,十幾黑葉,正欲喝時,聽到了叫聲,便放下碗往門口走去。
“啥兒時間死的?” “咋兒晚間半夜。
” “今年多大年齡?” “三十一歲。
” “也不小了。
喉病還是餓的?” “喉病加上缺糧。
” “壽衣上次誰家用了?你先找找給她穿上。
” 從門外回到院裡,司馬笑笑去吃他的半碗湯飯,看見他的六個孩娃,除了司馬藍站在邊上看着,其餘五個正在搶他的半碗青水煮菜,互不相讓,就打了起來,侏儒老大,個兒雖小,力氣卻大的驚人,把司馬虎抱起來扔在地上,虎兒就抓起一根木棒打在他的頭上,血哇啦一聲流了出來,半碗菜飯落在地上,大白碗碎得七零八落,菜湯流灑一地。
于是孩娃們全都愕然,都為半碗菜湯誰也不能再吃惋惜,呆呆站着,如一群木雞。
“藍,”司馬笑笑說,“都把他們領到外面找些茅草根兒吃着。
” 司馬藍便領着三個半傻的哥哥和兩個弟弟出了院落。
看着孩娃們走了,司馬笑笑彎腰把地上的七八片紅薯菜葉撿起來放在了嘴裡吃了,土和沙粒在嘴裡同牙齒磨得如推磨一樣吱喳叽哇,這時媳婦從裡屋走了出來,臉上水腫一片,透亮得一碰就要流水一樣。
她問誰又死了? 他說杜根媳婦。
她說快輪到我了,我的腸子撕扯着疼。
司馬笑笑就狠狠橫了一眼,說你死掉享福去了,留一堆孩娃咋辦?就是吃土啃草你也得活着陪我受罪。
媳婦便不再說啥,扶牆到院落日頭地裡曬着,從口袋摸出半把麸子,給司馬笑笑手裡流了一幾粒,司馬笑笑往嘴裡一塞,到竈房喝了半口生水,用舌頭把麸子在嘴裡和成糊湯,提了一根捆棺麻繩,組織出殡去了。
這一天先陰後晴,村前朝陽的一面山坡上集了許多村裡孩娃,司馬家弟兄六個,藍家姐妹幾個,還有藍柳根,藍楊根,和剛死過娘的杜樁,蹦蹦跳跳一片,都在一片荒草地裡挖茅草根兒充饑。
翻出的黑土裡,偶而有白胖胖的蛹蟲,餓極的司馬森就把那蛹蟲吃了,嘴角流出一股草汁似的綠水。
“啥味?” “香哩。
” 司馬藍就撿了一個胖蟲放在了嘴裡,先還不敢去嚼,那蟲就在嘴裡蠕動,愈發的感到渾身癢癢得可怕,後來猛一閉眼咬了,咕地一口咽下,睜眼說比螞蚱殼兒好吃,孩娃們便都刨起了蟲吃。
大的孩娃用镢頭在前面挖着,小的在後邊撿着茅草根和那蟲兒,藍家的姐妹先還覺得有些惡心,後來竟也跟着刨吃起來。
于是間,這片厚了日光的草地,熱熱鬧鬧起來,黑土的暖味,茅草的青氣和蛹蟲的腥臊,一下子在草坡上汪洋一片。
村子裡已經把死人擡出了屋子,從這兒正好看到杜樁家的大門,像畫的一個黑框清晰在那裡。
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
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白霜的小圓物。
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是什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進入臘月,各家糧食和螞蚱屍粉都吃盡了,誰都不知道誰家是靠啥兒活在世界上,日子總是一天天過去,日出日落,流水一般。
不過死人的數量比起往年是咣當一下上去了,藍家、杜家、司馬家的墳群,和雨過天晴的蘑菇樣,叽叽哇哇生出一大片,爽爽朗朗的新墳土氣,終日在山梁上漫溢不散。
三個月功夫不到,村裡死了十幾個人,均勻下來,每十天都死一個半人。
人死後先還有些血緣的哭聲,送殡的路上,媳婦和孩娃沙啞蒼涼的哭喚,像水流一樣聲響不斷。
到了後來,人就哭不動了,索性不再哭了。
那些擡棺的男人,走路時搖搖晃晃,直罵棺材裡的死人,說你活着大家對你不薄,死了為何這麼沉重着不肯離去,想要把大夥累死似的。
因為饑餓,木工做不動了棺材,拉不動了鋸子,推不動了刨子,死家也管不起木匠的一頓飯食;女人們拿不動針線了,坐在席上縫壽衣時候,時常頭暈眼花,把針紮在手上,流幾滴稀血自己倒先暈在了壽衣邊上。
司馬笑笑便通知村人,誰家死人,都不再縫衣打棺,村裡出面,釘了一幅輕巧結實的泡桐棺材,縫了一套鑲有九龍九鳳的上好壽衣,無論誰死,都用這幅棺材,這套壽衣,出殡完畢,便把那壽衣脫了,把空棺擡了回來,以備下用。
無論如何,死人是排排場場離開世界去的。
跌入臘月初三,杜根一早在村口上喚叫,說村長啊,我媳婦死了,組織人馬把她埋了吧。
司馬笑笑剛端起早飯飯碗,碗裡是清水煮紅藍菜葉,半碗湯水,十幾黑葉,正欲喝時,聽到了叫聲,便放下碗往門口走去。
“啥兒時間死的?” “咋兒晚間半夜。
” “今年多大年齡?” “三十一歲。
” “也不小了。
喉病還是餓的?” “喉病加上缺糧。
” “壽衣上次誰家用了?你先找找給她穿上。
” 從門外回到院裡,司馬笑笑去吃他的半碗湯飯,看見他的六個孩娃,除了司馬藍站在邊上看着,其餘五個正在搶他的半碗青水煮菜,互不相讓,就打了起來,侏儒老大,個兒雖小,力氣卻大的驚人,把司馬虎抱起來扔在地上,虎兒就抓起一根木棒打在他的頭上,血哇啦一聲流了出來,半碗菜飯落在地上,大白碗碎得七零八落,菜湯流灑一地。
于是孩娃們全都愕然,都為半碗菜湯誰也不能再吃惋惜,呆呆站着,如一群木雞。
“藍,”司馬笑笑說,“都把他們領到外面找些茅草根兒吃着。
” 司馬藍便領着三個半傻的哥哥和兩個弟弟出了院落。
看着孩娃們走了,司馬笑笑彎腰把地上的七八片紅薯菜葉撿起來放在了嘴裡吃了,土和沙粒在嘴裡同牙齒磨得如推磨一樣吱喳叽哇,這時媳婦從裡屋走了出來,臉上水腫一片,透亮得一碰就要流水一樣。
她問誰又死了? 他說杜根媳婦。
她說快輪到我了,我的腸子撕扯着疼。
司馬笑笑就狠狠橫了一眼,說你死掉享福去了,留一堆孩娃咋辦?就是吃土啃草你也得活着陪我受罪。
媳婦便不再說啥,扶牆到院落日頭地裡曬着,從口袋摸出半把麸子,給司馬笑笑手裡流了一幾粒,司馬笑笑往嘴裡一塞,到竈房喝了半口生水,用舌頭把麸子在嘴裡和成糊湯,提了一根捆棺麻繩,組織出殡去了。
這一天先陰後晴,村前朝陽的一面山坡上集了許多村裡孩娃,司馬家弟兄六個,藍家姐妹幾個,還有藍柳根,藍楊根,和剛死過娘的杜樁,蹦蹦跳跳一片,都在一片荒草地裡挖茅草根兒充饑。
翻出的黑土裡,偶而有白胖胖的蛹蟲,餓極的司馬森就把那蛹蟲吃了,嘴角流出一股草汁似的綠水。
“啥味?” “香哩。
” 司馬藍就撿了一個胖蟲放在了嘴裡,先還不敢去嚼,那蟲就在嘴裡蠕動,愈發的感到渾身癢癢得可怕,後來猛一閉眼咬了,咕地一口咽下,睜眼說比螞蚱殼兒好吃,孩娃們便都刨起了蟲吃。
大的孩娃用镢頭在前面挖着,小的在後邊撿着茅草根和那蟲兒,藍家的姐妹先還覺得有些惡心,後來竟也跟着刨吃起來。
于是間,這片厚了日光的草地,熱熱鬧鬧起來,黑土的暖味,茅草的青氣和蛹蟲的腥臊,一下子在草坡上汪洋一片。
村子裡已經把死人擡出了屋子,從這兒正好看到杜樁家的大門,像畫的一個黑框清晰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