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他們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

    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我下來是要求他們脫離苦難的,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的流奶與蜜之地。

    現在,百姓的哀聲達到我的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

    故此,我打發你去,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領出苦難來。

    ” 曠古的災荒似乎是年僅七歲的司馬藍用一枝狗尾巴草提着一串螞蚱提進耙耧山脈的。

    那當兒,二十六歲的杜岩正在村頭吃飯,夏日的亮光粘稠在他碗裡金糊一團,七歲的司馬藍領着弟弟司馬鹿、司馬虎,還有藍柳根、藍楊根和藍百歲家的藍五十、藍四十、藍三九,一串人馬從村頭走回來,每個孩娃臉上都張揚了的童笑,手裡各提了幾個紅白綠紫的螞蚱,蹦蹦跳跳走進了村裡,異口同聲地唱着一首歌謠: 螞蚱飛,螞蚱叫, 螞蚱來到雞笑笑, 喝蛋青,吃蛋黃, 吃完雞蛋吃雞腸, 雞肉人肉都吃盡, 撿根骨頭熬白湯…… 杜岩的臉上浮上了一層雪白的驚異,他把碗放在樹下,攔着孩娃們說,哪來的螞蚱?答村外滿天滿地哩。

    雪白便在他年輕的臉上霜凍下來。

    未及再問啥兒,便看見頭頂有兩隻蹬倒山的大螞蚱小鳥一樣飛過去,落在一棵棗樹上搶吃樹葉,于是,筷子從手裡落在了地上。

    從最近的胡同插到村外,村後的一片荒草墳地裡,狗尾草、蓑草、白草、齒角牙、車輪花和早已花盡可依然葉旺的迎春,擠擠攘攘地在墳頭四周。

    一片藍汪汪的螞蚱群,在草地上空像搬家的蜂群樣飛來飛去。

    有兩隻狗,在墳邊上一蹦一跳,每一躍身,都能捉住或大或小一隻螞蚱吃進嘴裡。

    司馬藍的大哥司馬森,二哥司馬林,三哥司馬木,還有村裡别的幾個瘦小的儒瓜,矮黑得都如一段經久了鍋台的燒火棍樣立在墳頭上,把雙手伸在半空,嘴裡哇哇叫着,用衣服抽打着螞蚱群。

    杜岩立在草地邊上,死螞蚱雨點樣落在他的腳下。

    他知道災荒是果然要來了,孩娃們說雞肉人肉都吃盡,撿一根骨頭熬白湯,還有啥兒預言比孩娃的戲言更準呢?他徑直跑到了司馬笑笑家,看見司馬藍和弟弟虎、鹿正從狗尾巴草上禦着螞蚱喂雞。

    司馬笑笑在用刀刮一根鋤把, 滿院是白黃的槐花和槐木味。

     他驚訝在司馬家的大門檻上。

     “娃他舅,不好啦,災荒要來了。

    ” 司馬笑笑回過身,把目光擱在他臉上。

     “後晌下地鋤油菜,你回家時替我把鐘敲一下。

    ” 杜岩依然騎着門檻,扶着門框不動彈。

     “你聽我一句,全村就我識得幾個字,萬年曆書上說過呢,螞蚱滿天飛,三年不落雨。

    ” 司馬笑笑把鋤往地上磕了一下。

     “你是欺我司馬笑笑不識字,不識字我也是你家的孩娃舅,也是村長哩。

    風調雨順旱天在哪兒?” 杜岩從司馬笑笑家走了。

     杜岩在自家的屋裡坐了老半天。

     待天将黑時,杜岩扯着兒子杜柏,手裡提了一條帆布袋兒,挎了一個柳條籃兒,走進一家院落,說嫂子,真的不好意思,家裡糧不夠了,前年你家借過我家十二斤小麥,要有了就還了咋樣?那嫂子站在門口想想,好像想了起來,說了還糧不夠及時的歉話,忙回屋挖出幾碗麥來。

    又到另一家去,說還能想起來吧?你家去年借過我家一小籃蜀黍。

    再到下一家去,說讓你見笑了兄弟,我來讨要你借過的一碗黑豆。

    就這樣,走了十餘家院,半個村落。

    柳條籃滿了,布袋裡也盛了一截。

    回家翻箱倒櫃,把床搬到屋子中間,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将一缸糧食埋到了床下後,又起身盯着媳婦說:“你家還欠着咱一擔糧食哩。

    ” 司馬桃花說:“你瘋了?” 杜岩說:“你嫁過來時,說好了彩禮是兩身衣裳,十斤棉花,可 娶你的前一天,你爹又要了一擔糧食。

    ” 媳婦說:“想要叫還,你就先把我給殺了。

    ” 杜岩沒有再說啥兒,把床搬到原處,在虛土上蓋了一層幹草,提着籃子找了孩子娃的三個遠門舅,一個遠門姨,說家裡準備蓋兩間廂房,請人自然要管人家飯吃,想借各家一籃糧食,粗糧細糧都行,就是紅薯片兒也行。

    這樣小麥和豆,蜀黍和紅薯片兒,加上半籃幹了的豆腐渣兒,又在另外一張床下埋了一缸。

    至天黑就完了事情,又到村後墳草地裡,看那吃螞蚱脹了肚子的兩條狗,卧在地墳頭上口吐清水,咕咕地醉嘔一樣,不斷有活着的螞蚱頭從它的嘴裡出來,在污漿裡彈彈動動。

    再看草地上空,落日厚綢一樣紅亮,卻沒有一隻螞蚱飛動。

    在草地上走了一圈,用腳去踏那草叢,也不見有一隻螞蚱飛動,正在疑懷的時候,五歲的女兒竹翠來喚他回去吃飯,手裡卻提着一隻螞蚱,大過人的手指,四方四楞的身子,如刨子刨的青色木條,大腿鐵絲一樣硬在身下,不時用力踢蹬一下,把系它的繩子搖得撼天動地。

    杜岩一向沒見過這麼大的螞蚱,扯出那螞蚱的翅膀看看,竟賽過麻雀的寬展,仿佛孩娃們的手掌。

    問在哪兒捉的,竹翠指指正南一片玉蜀黍地,于是跟着竹翠走去,臉色頓時成了死灰。

    這樣的仲秋,玉蜀黍已經吐纓,再過半月,快的就将熟秋。

    已經能夠聞到秋天黃燦燦的氣息,可是齊肩深的玉蜀地裡,二